姜衛(wèi)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 辦公廳,北京 東城 100732)
在轉型社會中提高黨的社會整合能力
姜衛(wèi)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 辦公廳,北京 東城 100732)
社會轉型導致社會分化加劇、社會矛盾增多、社會對立顯性化等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這些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執(zhí)政黨社會整合能力的提高。社會轉型使黨所處的地位和環(huán)境、黨所肩負的歷史任務、黨的自身狀況,都發(fā)生了新的重大變化,對執(zhí)政黨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時,執(zhí)政黨加快自身轉型的努力也有力地推動了社會轉型,形成了社會轉型與政黨轉型的良性互動。在轉型社會中,我們黨需要開啟新思維,從組織形態(tài)等各個方面進行調整,以適應客觀環(huán)境及其變化的需要,適應社會整合的需要,適應社會轉型的發(fā)展進程,使自身結構、功能、機制和活動方式不斷科學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
社會轉型;社會整合;能力
中國三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實際上是一場浩大的社會轉型。社會轉型帶來的一個直接后果是社會分化加劇、社會矛盾增多、社會對立顯性化,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逐漸顯現(xiàn),社會矛盾多樣化與社會控制力下降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這些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執(zhí)政黨的社會整合能力的提高。
1、社會分層復雜化要求黨提高社會整合能力。始于70年代末期的改革開放,既是一種利益格局調整的過程,也是社會結構轉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舊的分層結構在瓦解,新的社會分層在形成。但總體而言,在整個80年代,這種社會結構的轉型主要是以社會分化的方式進行的。90年代以來,社會分化的趨勢在延續(xù),而且在不斷細化。原來的“兩個階級一個階層”平行社會結構發(fā)生了顯著分化,以職業(yè)為基礎的新的社會階層分化機制逐漸取代過去的以政治身份、戶口身份和行政身份為依據的分化機制。社會階層分化,必然帶來利益多樣化。針對變化了的社會現(xiàn)實,如何代表和表達社會各階層的利益訴求,提高社會整合能力,是黨必須面對的課題。此外,社會分層帶來的貧富懸殊是黨要格外關注的一個問題。國務院參事任玉嶺曾經指出,我國城市人口中的20%富人擁有金融資產的66.4%,而20%的窮人僅擁有金融資產的1.3%。醫(yī)療、教育和住房被稱為“新三座大山”,壓得普通百姓喘不過氣來,是撼動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成為中國發(fā)展“繞不過的局”。2009年,中國農村經濟綠皮書指出,目前中國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水平落后城鎮(zhèn)居民至少10年,并且,城鄉(xiāng)居民的生活消費水平差距一直處于擴大狀態(tài)。因此,為了有效遏制仍在擴大的貧富懸殊和兩極分化,黨必須提高社會整合能力,高度重視并切實解決公平正義問題,使發(fā)展的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實現(xiàn)共同富裕。
2、價值觀念多樣化要求黨提高社會整合能力。隨著社會轉型、經濟轉軌,社會分層和社會利益日趨多元,生活方式也日益多樣化。以市場經濟為取向的改革,導致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滋生泛濫;全面參與全球化,使各種思潮和腐朽思想趁機涌入我國;國際上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惡毒攻擊,嚴重詆毀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在人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消解著人們對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認同??傊嘣纳鐣F(xiàn)實,決定了人們社會價值觀和社會思潮的多元化,對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提出了嚴重挑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黨通過意識形態(tài)的整合,引領各種社會價值觀,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表先進文化的發(fā)展方向的任務,就顯得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和緊迫。
3、全球化和信息化要求黨提高社會整合能力。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不僅從根本上改變著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以及價值取向,而且對政黨的組織結構和運作方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特別是當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突飛猛進,現(xiàn)代交通和通訊技術日新月異,信息網絡化程度越來越高,交通和通訊費用迅速降低,信息傳遞即時化和信息來源多樣化,文化交流空前活躍,這一切都對國家權力的行使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人員的全球流動,提高了個人相對于國家的自主性,削弱了國家對人口和邊界的控制能力以及公民對民族國家的忠誠感和文化認同①;媒體拓寬了民眾溝通和參與的渠道,民眾政治參與的成本大大降低,熱情空前高漲,同時也削弱了黨的影響力,給黨的作用的發(fā)揮增添了新的變數,甚至取代了過去由黨來履行的部分功能。因此,學會利用媒體,才能把民眾吸引到自己的周圍,鞏固黨的領導地位,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
4、公民社會的興起要求黨提高社會整合能力。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取向的改革加速了整體性、同質性社會的解體,為公民社會拓寬了生存空間,公民社會獲得長足發(fā)展。第一,中國的非營利組織的數量激增,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獨立性得到了增強。第二,公民社會力量開始以各種方式影響黨和政府的政策。各種組織化的公民社會力量具有利益表達和利益綜合的作用,常常在某些重大政策問題上提出自己的利益要求和政策主張。第三,公民社會力量日益廣泛地參與社會公益事業(yè),分擔公共事務治理職能,提供公共產品。公民社會力量改變了改革開放前政府壟斷公共事務治理權的局面,在幫助失學兒童、救濟災民,幫助婦女兒童、老弱貧殘者和倡導環(huán)保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第四,非政府組織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政黨的功能。“代表各種利益的非政府組織大量出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擠占了政黨的活動空間,削弱了政黨的功能。政黨由過去溝通和參與的主渠道變成了只是若干可選擇的渠道之一,某種情況下甚至淪為只能扮演配角的地步。形象地說,政黨渠道由過去的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政黨的作用在下降。”②在這種背景下,積極應對公民社會的興起,加強對公民社會的引導,探索利用各種社會組織加強社會整合的途徑,是黨需要下大力氣加以研究的重要課題。
社會轉型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與此同時,黨加快自身轉型的努力,也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轉型,即社會轉型與政黨轉型之間形成了互動。因此,1978年以來的黨的建設的實踐,本質上是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與社會轉型的大背景相結合,把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執(zhí)政黨建設的根本任務,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
1、轉型社會中的政黨轉型。1978年,在執(zhí)政近30年后,中國共產黨的工作重心實現(xiàn)了轉移,即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奠定了我們黨從革命黨向執(zhí)政黨轉變的基礎。1978年9月,鄧小平在東北三省視察時提出,揭批“四人幫”的群眾運動要適時地結束,轉入正常工作,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現(xiàn)代化上來。借助真理標準大討論的推動,在隨后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提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zhàn)略方針,并且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為歷史轉折的實現(xiàn)提供了根本保證。從此,全黨工作的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了。1979年7月,鄧小平提出了“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實現(xiàn)要靠組織路線來保證”,“組織路線是保證政治路線貫徹落實的,解決組織路線問題已經提到我們的議事日程上來了?!雹垭S后,1980年8月18日,鄧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了“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的重要思想,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現(xiàn)行政治體制的弊端,“權力過分集中的現(xiàn)象,就是在加強黨的一元化領導的口號下,不適當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權力集中于黨委,黨委的權力又往往集中于幾個書記,特別是集中于第一書記,什么事都要第一書記掛帥、拍板。黨的一元化領導,往往因此而變成了個人領導,”④提出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權力不宜過分集中;兼職、副職不宜過多;解決黨政不分、以黨代政問題;從長遠看,解決好交接班問題。”⑤沿著這一思路,我們黨不斷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著力解決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同步推進的問題;每一屆中央委員會都召開一次全會來研究自身建設問題。特別是黨的十六大提出了黨的歷史方位的轉變,表明我們黨已經開始認識到必須實現(xiàn)從革命黨到執(zhí)政黨的轉變,必須有一套執(zhí)政黨建設的理論作為支撐,才能保證我們黨長期執(zhí)政,更好地執(zhí)政。但是,我們黨的自身轉型還未完成,一些思想、體制、架構、手段都還停留在革命黨建設時期,要完成轉變任重而道遠。
2、政黨轉型推動社會轉型。執(zhí)政黨建設的每一次調整和加強,都緊緊圍繞和服務于黨領導的偉大事業(yè),按照黨的政治路線來進行,圍繞著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中心任務來展開。因此,在社會轉型背景下開始的政黨轉型又進一步推動了轉型社會的發(fā)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重新確立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為中國社會轉型提供了根本保證。在農村和城市幾乎同時起步的經濟體制改革迅速地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新一輪的社會轉型大幕就此拉開。在農村,源于群眾自發(fā)實踐的“包產到戶”、“包干到戶”沖破重重阻力,最終得到中央認可并在全國迅速推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普遍推行,使得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如雨后春筍迅速崛起,開辟了中國農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現(xiàn)代化的新道路。在城市,與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也開始試點。1978年,四川省率先在6個國營工業(yè)企業(yè)進行擴大企業(yè)自主權的試點,揭開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序幕。1982—1984年,在城市進行了三項關系全局的重大改革:進一步分權、讓利、搞活的企業(yè)經營機制改革;價格、商業(yè)體制和物資流通體制改革;宏觀調控方式改革。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五次會議審議批準建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qū),逐步形成了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有重點、遞進式的對外開放格局。特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模式的確立,極大地激發(fā)了人們對利益的追求,充分調動了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激勵著人們通過誠實勞動去合法致富。隨著市場經濟大潮的涌動,中國社會結構的分化加劇,新的利益群體和利益關系形成,中國社會轉型駛上快車道。
放眼當今世界政黨,在自身發(fā)展和執(zhí)政過程中遇到問題和挑戰(zhàn)的并非只有中國共產黨。面對時代發(fā)展向政黨政治提出的新要求,每個執(zhí)政黨都要進行新探索、做出新調整、進行新的回應。作為一個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更應做出積極回應。
1、開啟新思維,迎接新挑戰(zhàn)。應當承認,今天中國社會之復雜、對社會整合能力要求之高、整合社會難度之大,世所罕見,實為國外政黨所不能比。我們黨長期在計劃經濟的模式下執(zhí)政,在思想觀念、組織結構和活動方式等方面受這套模式的影響很深。面對轉型社會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我們黨遇到了諸多的不適應。黨的組織方式、執(zhí)政方式、意識形態(tài)等都與實際工作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脫節(jié)。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黨不能簡單地固守傳統(tǒng)的觀念,需要開啟新思維。
2、強化執(zhí)政黨意識,正確履行職責。與革命黨相比,執(zhí)政黨是“整合取向型的黨”,其最重要職能是社會整合,而正確履行職能的前提是要轉變思想觀念。為此,中國共產黨應該樹立“執(zhí)政黨意識”,即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始終從我們黨是一個執(zhí)政黨這個基本事實出發(fā),從當好執(zhí)政黨這個基本理念出發(fā),而不是從固有的觀念、做法和體制出發(fā),從“在野黨思維”出發(fā)。⑥“執(zhí)政黨意識”是一種包括掌權意識、責任觀念和對執(zhí)政黨特征的認知。作為執(zhí)政黨,由于手中掌握了公共權力,而公共權力又是在表面上超越了各種社會利益之上的力量,所以,執(zhí)政黨盡管依然保持了強烈的階級性,卻不得不扮演利益協(xié)調者的角色,想方設法整合各種社會利益。然而,由于我們黨長期領導革命斗爭,再加上長期受各種“左”的思想的影響,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們黨盡管已經坐在了執(zhí)政黨的位置上,但是,“執(zhí)政黨意識”卻非常薄弱,還是習慣于革命黨時期的那套東西,喜歡用革命黨的思維來思考執(zhí)政黨的問題,用革命黨的方式來解決執(zhí)政黨的問題。經過了無數次的挫折,我們黨終于意識到了必須實現(xiàn)從革命黨到執(zhí)政黨的轉型。
3、根據黨的歷史方位的變化,盡快實現(xiàn)執(zhí)政黨的轉型。從革命黨到執(zhí)政黨的轉型與黨的歷史方位的變化密不可分。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黨的歷史方位的兩大轉變,即由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一個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zhí)政的黨,與此相應,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一個在對外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這個轉變,是我們黨強化社會整合能力的根源之所在,也是轉型社會中所有問題的根源之所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的執(zhí)政黨,我們黨已經清醒地認識到這是執(zhí)政的最大挑戰(zhàn)。當然,認識到問題的存在,并不代表解決問題的思路已經清晰,更不意味著所有問題都已迎刃而解。顯然,這個轉變還未完成,我們黨也未完全適應,執(zhí)政黨還需要從組織形態(tài)、執(zhí)政方式等諸多方面進行調整。
4、努力實現(xiàn)黨的建設的科學化、現(xiàn)代化,提高黨的社會整合能力。執(zhí)政黨從組織形態(tài)、執(zhí)政方式等各個方面進行調整,目的是適應客觀環(huán)境及其變化的需要,適應社會整合的需要,適應社會現(xiàn)代化(社會轉型)的發(fā)展進程,使自身結構、功能、機制和活動方式不斷科學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這個過程本身是黨的建設的科學化,是黨的現(xiàn)代化??梢哉f,黨的現(xiàn)代化是黨對社會轉型和社會整合的雙重回應。其中的道理,不難理解:政黨要在深刻變化著的時代中求得生存和發(fā)展,而且本身又是現(xiàn)代化的推動者和領導者,扮演的雙重角色要求政黨就必須不斷適應形勢,根據時代變化的要求調整自己,使自己的執(zhí)政和活動科學化。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面臨著社會轉型與現(xiàn)代化進程同步推進的雙重考驗。一方面,它從“文化大革命”的危機中警醒,加快了執(zhí)政理念革新和思想解放的步伐,推動了中國社會的改革和變遷,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現(xiàn)代化的引擎,是社會轉型的發(fā)動機。另一方面,由它推動的現(xiàn)代化和社會轉型,使得中國社會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都發(fā)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這些變化對中國共產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二次轉型,以適應領導現(xiàn)代化進程的要求,充當人民進行政治參與的工具。在政黨轉型與社會轉型互動的過程中,人們對政黨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政黨過去的組織結構、體制和運作方式逐漸變得落后和不適應。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黨要適應轉型社會的要求,適應整個社會現(xiàn)代化的要求,必須改善政黨內部的組織運作機制,探尋新的有效的執(zhí)政方式和活動方式,實現(xiàn)自身現(xiàn)代化。這一現(xiàn)代化過程包括:必須提高黨的社會整合能力,建立和拓寬利益表達和利益實現(xiàn)的渠道,實現(xiàn)利益整合;擴大意識形態(tài)的包容性,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贏得民眾的信任與支持;拓寬民意表達渠道,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努力實現(xiàn)和諧社會。
注釋:
①何增科:《全球化與國家的權力》,中國選舉與治理網。
②⑥王長江著:《政黨現(xiàn)代化論》,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 120、325-326 頁。
③④⑤《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0—193、328-329、321 頁。
D251
A
1671-2994(2012)05-0057-04
2012-08-11
姜衛(wèi)平(1975- ),男,山東梁山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辦公廳助理研究員、博士。研究方向:政黨理論、世界政黨比較。
責任編輯:陳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