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兵
【摘 要】本文主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初中生在相應的年齡階段應當采取的閱讀策略,在這期間教師應采取的哪些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閱讀中建立起怎樣的閱讀習慣,獲取怎樣的閱讀方式,使他們終身受用。
【關鍵詞】中學生 語文 自主閱讀 閱讀能力
一、中學生自主閱讀的現(xiàn)狀
筆者對初中年級的學生群體訪談中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認為盡管自己的語文成績比數(shù)學好,但是卻不喜歡語文。但是當問到他們新學期發(fā)新書,你最喜歡讀哪課教材,學生們卻說是語文書,“有好多精彩的小故事,有名家名篇……”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學生們認為,自己看書會更有意思。比如,一篇課文《春》,學生們自己讀了以后,覺得春天很美,春天就像一個小孩子一樣,蹦蹦跳跳來到我們身邊,可是當老師上課了,先是講字詞,然后是分析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本來自己看書覺得課本描述得挺有趣的,可是老師講玩了,卻不覺得春天有多美,越聽越糊涂。因此,筆者認為倘若是《春》這么美的文章,可以把學生帶到校園草坪或校外踏青,在大自然里讓學生感受春天的氣息,感受作者在當時寫《春》時的靈感和細膩筆觸,引導學生從文字中體驗作者筆下美麗的春天。
二、新課程標準基本理念對自主閱讀的要求
(一)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理念對自主閱讀的啟示
《語文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是在語文課程中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維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漢語,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作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長期以來在中小學語文中一直存在一種傾向,那就是過分強調(diào)語文的工具性,否定語文學科存在的人文價值,要么分解課文生動感人的整體形象,要么僵化的標準答案限制學生對閱讀的多元感受,扼制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
(二)學習方式改變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影響
主動探究的學習方式,是為了突出學生在語文學習種的主體性。在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方面,強調(diào)“具有獨立閱讀能力”,也就是把每一個在閱讀中的學生都視為一個獨特的自我。這種新的閱讀學習方式,突出了現(xiàn)代社會對語文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就我們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來說,向來比較重視知識的機械性和強化型記憶,這樣會讓學生在知識方面有一定的積累。對于學生閱讀能力,我們應該就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他們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對文章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三、中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初中生年齡大約在11、12歲至15、16歲,處于青春少年期,這時候的初中生以經(jīng)驗型的抽象邏輯思維為主,從他們心智發(fā)展水平和知識儲備來看,他們完全具備自主閱讀的可能性。
(一)激趣策略
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應該在閱讀時,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讀出自己的個性,用自己的閱讀體驗去把握整個閱讀學習的方向,不把自己的閱讀體驗強加給學生,而是鼓勵、吸引學生與自己去共同體驗作品。例如《莊子·尊生》一課,莊子要在其中體現(xiàn)的是自己尊重生命,不以外物束縛自我精神,尋求身心上真正的自我解脫思想。許多學生對此并不是很感興趣,我們可以從大家熟悉的作家作品作為突破口進行引導,如果他能夠好好品讀下我們的《莊子·尊生》,從中學習莊子豁達寬廣的胸襟和修為,相信不光是他,我們每個人都會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思。如上所述,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挖掘課文本身內(nèi)容對學生的吸引力來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二)導讀策略
教師在指導自讀時,可以指定與學生感知、理解教材思維流程一致的自學法,使學生讀有其法。初讀課文,辨明課文文體,抓住文體特點確定不同的自讀方法。再讀課文,抓住課文要點,把握文章大體,個性化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寫作意義以及文章的結構,三讀課文,請學生質疑,包括疑而問和無疑而問。通過質疑,了解學生個性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明確文章的重點難點。接著,通過小組討論,大組交流的形式,對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最初感悟加以分析、評價、綜合。最后回讀課文,讓學生再次品味,使個體閱讀能力得以提升。
(三)比讀策略
詩歌類的文學作品,可以采用同類詩歌引入方法,在主題理解上引入互文性文本,對詩歌鑒賞的每一個主題,教師都力圖打開學生的閱讀積累庫,溝通了學生的經(jīng)驗背景、期待視野,揭示了現(xiàn)代情感和古典意境的文化傳承關系。比如,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可以結合張九齡的《望月抒懷》、王安石《詠月三首》等借月抒懷的詩作,看看古代文人筆下的月亮有哪些不同的寄托。學生通過自己對詩歌的不同感受,用提煉出的關鍵語句詮釋自己的研究成果,達到展示自己的目的。這種對詩歌鑒賞的思維方式,對今后學生自主閱讀、應試都有很大的幫助。
四、結束語
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就是讓學生閱讀時認識自己、收獲屬于自己的不同體驗,變別人的知識為自己的知識,使自己成為學習的真正主體。讓文學中那些“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叫做“意境”的東西,可以在學生的自主閱讀中慢慢暈染開,融會在學生自己的審美體驗中,變成他們與生俱來的審美感知能力。
【參考文獻】
[1]莫雷.閱讀與學習心理的認知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趙潔.《再別康橋》聽課后記[J].語文學習,2007:58.
[4]肖俊杰.提高中學語文閱讀能力的途徑[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10,1(1):84-85.
[5]靳旭英.淺談中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J].學周刊,2011(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