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俊
振動排痰儀臨床應用的療效觀察
文 俊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醫(yī)院北院神經(jīng)外科,永州425000)
振動排痰儀;臨床應用;療效觀察
1.1 一般資料 選擇120例氣管切開的患者,其中男70例,女50例;最小年齡12歲,最大年齡86歲。均為肺部感染偏重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治療組采用振動排痰儀排痰,對照組采用空掌拍背排痰。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用藥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2組均常規(guī)抗感染、祛痰、霧化吸入、翻身等治療護理。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空掌拍背排痰,每日3~4次,每次10~15min?;颊呷?cè)臥位,操作者空掌拍背,利用腕部力量,有節(jié)奏地由外向內(nèi),自下而上拍患者背部,力度視患者的病情而定,頻率30~40次/min,拍背后時吸痰;治療組采用振動排痰儀進行排痰,方法按使用說明書。根據(jù)患者的不同情況,選擇適合的叩擊頭和振動頻率,患者取側(cè)臥位,叩擊頭在背部由外向內(nèi),由下向上進行叩擊振動排痰,每次15min,每日2次[3],操作后吸痰,排痰之前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在排痰過程中根據(jù)患者的情況,調(diào)整叩擊頭的位置和方法,使其達到最佳效果。
1.3 觀察指出 監(jiān)測2組排痰治療前及排痰治療后20d,肺部痰鳴音、呼吸音及血氧飽和度變化。
1.4 療效判定標準 ①有效:治療20d后痰液易于咳出,肺部聽診痰鳴音明顯減少,呼吸音較前增強或正常,SPO2>96%;②無效:治療20d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肺部聽診雙肺聞及痰鳴音或呼吸音減弱,SPO2<96%。
治療20天后2組排痰效果及血氧飽和度比較,結(jié)果見表1。
表1 2組排痰治療前后效果比較 (%)
采用空掌拍背的方法,使呼吸道黏膜表面的代謝物松動脫落,流入氣道被咳出,對痰液引流可起到一定作用,有一定療效[2]。但人工方法浪費人力,空掌拍背用力不均衡,力量過輕,達不到療效,力量過重,患者感到不舒適,且患者須更換體位。而振動排痰儀是根據(jù)物理定向叩擊原理設計,其可提供兩種力:一種是垂直于身體表面的垂直力;另一種是平衡于身體表面的水平力[1]。每分鐘25~35次的振動頻率和人體組織的自然頻率相近,能很好地傳導到深部組織,作用于深部的細小氣道,可以有效地排出細小氣道中的分泌物,并能使支氣管平滑肌舒張,支氣管舒張,改善肺通氣狀況。另外還可使緊張的肌肉放松,刺激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有幾種叩擊頭,使用時可不受患者體位的限制,使用方便,安全省力。
振動排痰機代替?zhèn)鹘y(tǒng)的人工背部叩擊、震顫、定向擠推進行的體位引流,有如下特點:①綜合叩擊、震顫和擠推三種功能進行定向體位引流,提高臨床的使用范圍和治療效果;②深穿透性,產(chǎn)生的治療力可穿透皮層、肌肉、組織和體液,對于深度的痰液排出效果明顯;③治療力持續(xù)穩(wěn)定,并可縮短治療時間,不易受操作人員情緒、疲勞、經(jīng)驗等影響;④治療力變化較為緩和,病人舒適感增強,尤其是耐受力較差的病人;⑤配有多種叩擊頭,可滿足病人處于任何平常體位時使用;3⑥種適合中國人體型特征的智能工作程序可供選擇,治療效果更理想;⑦使用方便,簡單易學,不影響其它監(jiān)測設備的運行;⑧能減少抗菌素臨床用量,加快疾病的治愈。
綜上所述,通過振動排痰儀的深部叩擊作用,刺激咳嗽機制,使呼吸道深部的痰液能有效咳出,減少細菌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減少了抗菌素臨床用量,提高了治愈率,同時也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值得推廣。
??吳凌燕
201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