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重返梅樓村

2012-04-29 00:44:03曾平
今日中國·中文版 2012年11期
關鍵詞:張超新村村民

曾平

近鄉(xiāng)情更怯,是在外多年游子走近生你養(yǎng)你的故鄉(xiāng)時的獨特感受。

幾天前,我來到息縣夏莊鎮(zhèn)梅樓村采訪,與其說采訪,不如說是探親。43年前,作為一個十四五歲的知青,曾在我把它稱為第二故鄉(xiāng)的小李莊生產隊生活近3年,這段青澀歲月,不論是在后來的鄭州、北京,或是萬里之遙的墨西哥城,曾多次在夢中縈繞,難以釋懷。20年前,我在羅山縣澀港鄉(xiāng)掛職時,專程回來看過,來去匆匆,留下的依然是對鄉(xiāng)親們生活貧苦的印象。

轉眼又20年過去,小李莊和梅樓村的鄉(xiāng)親們生活如何?

走進綠樹掩映的小村,當年東、西兩個村落早已經合二為一,我住的兩村之間那排牛屋和倉庫早已蕩然無存。村中的青壯勞力都外出打工了,一片寂靜。不時能看到老人和孩子的身影。我站在村中高低不平的路口彷徨,不知要去哪一家,其實哪一家都很陌生,也很親切。

就連一起去的村委會主任張超都不知道該領我去看誰。

這時,院落里走出一位老人,我急忙迎上前去,仔細一看,依稀記得是當年的大隊會計李鳳岐。當年40多歲的李鳳岐已經80多歲了,皮膚黝黑,但還顯得很精神。

“還認識我嗎?”我握住他的手。老人愣了一下,仔細地打量著我,搖搖頭。自然,40多年的滄桑早已輕而易舉改變一個人的外貌。

“當年在這莊的知青……”張超提示著他。

“曾-平……”老人一下認了出來,急忙抓緊我的手,使勁地搖著,“你怎么會來?”

我們一下回到了40多年前,談論著當時的人和事。走進李鳳岐的小院,依舊簡陋。老伴去世,孩子們在外,他一人單過。環(huán)顧屋里,依舊沒有像樣的家具,只有一臺舊電視機略顯現(xiàn)代化的印記。

“那時沒有照顧好你……”這句話老人說了好多遍。

我握著他的手,很感動。那時一天的工分才值8分錢,能吃飽肚子已經不錯了。

在村口,我看到當年的伙伴小磨,他已經60多歲了,兩年前,患了腦溢血致使偏癱,說話也很困難。如今靠一根拐杖行走。他一眼就認出我,我們緊緊地握手,一時竟不知說什么好。當年我身體單薄,好多重活都是小磨幫著干。有時累得不想做飯,小磨會給我端來一碗面條或者一小筐紅薯。

張超告訴我,小磨得病后,現(xiàn)在農村實行的“新農合”幫了大忙,報銷了大部分的醫(yī)藥費,不然,誰也承受不起。

小磨聽懂了,喃喃地說著,不住地點頭,眼里噙著淚花。

村里老人和孩子逐漸地圍了過來,好奇地打量著我。我也在尋找著當年的老隊長李鳳洲的身影,可是沒有。有人說,看見他去地里拾玉米了。有人給他打手機沒人接,估計是落在家里了,幾個孩子自報奮勇去地里找。

站在村頭,環(huán)顧過于簡陋的房舍,張超仿佛看出我的沉重。他告訴我,現(xiàn)在村里有規(guī)劃,不讓村民組自己蓋房,等規(guī)劃的新房蓋好后,大家都會陸續(xù)搬過去。

張超帶我去看已初步建成的梅樓新村。

梅樓村位于夏莊鎮(zhèn)東北部,106國道縱貫南北,村部梅老莊離鎮(zhèn)里3公里,全村有18個村民組,678戶,2867人。這里是淮南丘陵與黃淮平原過渡區(qū),土壤肥力差,“天干一塊銅,下雨一灘膿”,早年流傳的“有錢難買息縣坡,一半大米一半饃”的順口溜早已徒有虛名。

張超告訴我,農村土地聯(lián)產承包后,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梅樓村的依然沒有改變那種靠天吃飯的狀況,農村生產經營一直處于小農經濟狀態(tài),群眾辛苦一年,也只能落個溫飽。“脫貧致富”僅是一個象征的宣傳口號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尋找出路,在家的盡是老弱病殘,一副衰敗的景象。

鎮(zhèn)里不滿意,百姓有怨言,鎮(zhèn)黨委、政府根據(jù)村里的實際情況,對村兩委班子進行了調整,讓年富力強,勇于擔當,熱心為民服務的復原軍人張超作為村里的領路人。

1968年出生的張超,高中畢業(yè)后在部隊服役,1990年退伍后回村,1992年起任村委會主任,2002年起主持村兩委工作。張超有種拼命三郎的性格,不畏難,不服輸,下決心改變梅樓村落后面貌。

同行的夏莊鎮(zhèn)黨委書記黃樹偉40多歲,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特別是對基層組織建設不放松,充分發(fā)揮村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他告訴我,征得鎮(zhèn)黨委、政府的同意后,張超對梅樓村班子進行大范圍的調整,把有頭腦、年紀輕、樂于奉獻、吃苦耐勞、熱心公益事業(yè)的人吸納進來,形成一個團結向上,堅強有力的集體。新班子組成后,梅樓村的面貌發(fā)生巨變,各項工作均走在了全鎮(zhèn)前列,連續(xù)多年都是夏莊鎮(zhèn)的一類村,多次受到表彰和獎勵。

對于張超來說,他深刻認識到,沒有良好的基礎設施,發(fā)展便無從談起,雖然有106國道穿村而過,但僅是沿線的幾村民組交通便利,其他村民組則是晴通雨阻,每逢陰雨天,農資運不進,糧食拉不出,給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全村所有的農田水利基本設施均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修建,年久失修,損毀嚴重,功能本喪失,南灣水庫的水流不進村,群眾種田全部是“靠天收”,年景好,多少收點,年景不好,顆粒無收是常有的事。

面對現(xiàn)實,張超帶領村“兩委”班子,將修路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作為“強村富民”的突破點,大力推進基礎設施事業(yè)。計劃籌資30萬元,先修水泥路1200米,實現(xiàn)新村社區(qū)通水泥路。

張超告訴我,“巧婦難為無米炊”,修路最難的是籌資。作為貧困村的梅樓,2002年欠債達40萬元,村集體拿不出一分錢,為籌修路資金,張超帶著人,一次次到鎮(zhèn)政府及上級有關部門跑,挨門挨戶到群眾家做工作,一趟趟找本村外出成功人士“化緣”。至于跑了多少路,費了多少心,只有張超他們知道。在黃樹偉等鎮(zhèn)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截止目前,已修水泥路、柏油路3000多米。

修路的同時,張超組織人到鎮(zhèn)里和水利等部門跑項目,爭取資金10多萬元,為村里整修溝渠,新打機井8眼,改造坑塘4口,增加蓄水量6萬立方米,動員群眾自己打井6眼,自己籌資改造坑塘蓄水量5萬立方米。今日的梅樓村,農業(yè)生產旱能澆,澇能排,增產增收有了切實的保障。

梅樓村各村民組群眾住房大都是上世紀80年代初建成,多為四合院形,村民組隨意指定,自行建設,設計簡間,居住條件差,既不科學,也不合理,且占地面積大,土地浪費嚴重,加之村民多數(shù)外出務工,有的甚至全家外出幾年、十幾年不歸,形成了一個“空心村”。

為切實改善村民居住條件,集約合理利用土地,按上級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張超將各村民組的土地進行適當?shù)恼{整,在106國道沿線及人口相對集中交通便利的村部、學校附近。鎮(zhèn)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門批準后,經過村“兩委”研究,黨員和群眾代表同意后,規(guī)劃出一片土地用于新農村建設,聘請縣建設局進行科學規(guī)劃,按照規(guī)劃要求,梅樓新農村建設在道路交通供水、供電、通訊、網絡、購物、垃圾處理、污水排放等建設項目上,參照城鎮(zhèn)建設的標準進行施工建設,把新村建設成農村中的城鎮(zhèn),讓群眾享受市民的生活。

如今,梅樓村已組織群眾在規(guī)劃區(qū)內建設住房200余套,新村建有農家超市、農村養(yǎng)殖合社、資金互助合作社、林業(yè)合作社。還建有醫(yī)療室、敬老院,梅樓學校已成為夏莊鎮(zhèn)北部的中心教學點,梅樓新村已初步建成設施到位、服務齊全的新型農村社區(qū)。

我欣喜地看到,一條4米寬即將完工的水泥路伸向遠方,一排排桔紅色的三層樓沿街整齊排列,底層是商鋪,超市里貨品齊全、琳瑯滿目,街后是一棟已經封頂?shù)木蠢显?,足足?00多張床位。村部門口,擺一張桌子,許多老人圍在那里,正在領老年證,人們臉上洋溢著笑容。在梅樓學校的教室里,我看到孩子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我坐在教室后排,靜靜聽那朗朗的書聲。

我想起40年前,大隊部是三間土坯房,屋頂茅草稀稀拉拉,旁邊的零售點是土坯壘的柜臺,只賣食鹽、煤油之類的小百貨,更多的時候看見貨郎老羅挑擔在各村游走。小學校幾個年級的孩子擠在一間漏雨教室,破舊的課桌、土坯凳子,四面透風。

此時,我印象中梅樓村已經徹底顛覆。

黃樹偉說,今天的梅樓村把老村改造、空心村治理同新村建設結合起來,從根本上改善梅樓村落后局面,縮小城鄉(xiāng)差距,進一步提升了城鄉(xiāng)一體化水平。

就在離開梅樓村時,一輛汽車匆匆停下,我見到老隊長李鳳洲和他的妻子從車上下來。下午他們在地里揀玉米,聽說我來看他們,急忙讓孫子開著車來找我。

我急忙拉著他們的手,久久不愿松開。老隊長已經80多歲了,雖然瘦,身板依然硬朗。當年在村里,看著瘦弱的我,沉默寡言的他說:“咱就你一個知青,別累壞身子,隊里掃掃稻場邊也夠你吃了……”在那缺吃少穿的年月,聽到這句話,我不禁潸然淚下,至今難以忘懷。

當年風風火火的老隊長妻子拉住我的手說:“那時沒有照顧好你,這次多住幾天吧,現(xiàn)在糧食多的吃不完……”

我有些哽咽,竟一時無語。夕陽的余暉把眼前的樓房和遠處的稻田涂得一片金黃……

張超開著車,帶我在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疾馳。

對比今昔,梅樓村已發(fā)生了驚人巨變,在新農村建設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張超對今后發(fā)展,包括續(xù)建敬老院、土地綜合開發(fā)利用等有許多想法。但同時也透出許多無奈,基礎差,很多續(xù)建工作跟進困難重重,籌資難度加大,個別群眾不理解,不支持,容易產生誤解,給新村建設帶來消極影響等。

然而,張超依然有信心,帶領著梅樓村繼續(xù)前行。

猜你喜歡
張超新村村民
中國畫《林澗·新村》
定點幫扶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
張超個人簡介
散文百家(2021年11期)2021-11-12 03:06:38
My New Invention
How to Protect Us from Infectious Diseases
張超個人簡介
散文百家(2021年4期)2021-04-30 03:15:20
張存海: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承包地收割時遭村民哄搶,誰來管?
村民喊我去“摘些咱家的菜”
當代陜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8
被資本裹挾的“新村再造”
木里| 九江市| 渝北区| 疏附县| 商河县| 广平县| 金阳县| 漳州市| 永川市| 阿图什市| 乐清市| 什邡市| 寻甸| 乌恰县| 阿合奇县| 夏河县| 乐都县| 宁晋县| 庄河市| 苍南县| 安泽县| 石嘴山市| 旺苍县| 上杭县| 大连市| 米泉市| 林周县| 乐业县| 厦门市| 镇巴县| 永泰县| 仁布县| 通化市| 汝阳县| 咸阳市| 北京市| 孙吴县| 济宁市| 宁明县| 河池市| 乳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