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珂
收到的第一個銅爐是個清代沖天耳爐,見到這個爐子,是2006年某一天,在湖南省文物總店。當時我還沒有涉足古玩,什么原因去的,現(xiàn)在也不太記得了,只是記得自己應該是隱隱約約對這些有點興趣吧,所以老是和同事去文物商店轉,記得那時候文物商店的二樓有一堆爐子,里面有兩個漂亮的,這個沖天就是其中一個,其他的都不好看,不足道矣。此爐標價3萬,說實話,我可從來沒有買過這么貴的東西,也不知道值不值,所以也只是覺得好看而已,一直沒有上手,隔著玻璃瞅瞅,感覺也不錯。之后呢,老是去轉,慢慢就喜歡上了。記得是一個下雪天,那時已經過了一年,我上手了這爐,覺得這款真好看,手頭也很沉。當時手上有點私房錢,慢慢就動了心思。于是就拍了照片,當時挺謹慎的,在收藏網上發(fā)了帖子,網友評論說不錯,問價的人不少,心里就有底了,后來又問了不少玩爐的朋友,包括玩爐的藏家小華。后來,就問了折扣,要八折,我聽說找熟人可以七折,最終,這爐就在我手里了。當時對爐子的認識,是慢慢提高的,開始以為是明代的東西,后來才慢慢清楚年份。這是過程,慢慢加強認識。
找爐子的樂趣,也就在這里開始了。
開始玩爐后,在網上認識了不少朋友,其中聊得最多的是小華,小華的性格真的很好,我經常向他請教,學習了不少東西。慢慢熟了,也經常開開玩笑。記得我那時經??纯磁馁u的預展,有一天,我就看到了幾個爐子,我就在QQ上等小華老師上線,終于看到他胖胖的QQ身影出現(xiàn)了,我就馬上逮住他,向他請教。當時小華向俺推薦了如意耳,說不錯。這家伙的眼光還是不錯的,后來就做了我的狗頭軍師。那時真是初生牛犢啊,拿上全部的錢,也就幾萬塊吧,直奔拍賣會。等了很久,到了這爐,記得起拍價1.2萬元,輪番一加價,兩萬多了,我叫了一口2.8萬,然后暫時沒人加了,我以為就要到手了,誰知道挨了一會兒,有人加到3萬了。俺猶豫了一下,加到了3.2萬,嘻嘻,沒有人再加了。僅比心理價位高一點點。馬上付款交接,當天就趕回了家。此爐如意耳,柳葉篆,皮色溫潤,雖已轉藏,現(xiàn)在看來,仍是溫婉的一顆好爐。
第三個爐子,是對我有特殊意義的一個爐子。在買下第一個如意耳之后,對這爐型比較偏好,也就一直在注意這類爐子。記得是那年雅昌的金玉青煙十大銅爐評比這個活動剛開始的時候,我在那個海選帖子里,見到了愛爐論瓷兄的這個爐子,說實話,照片拍得非常一般,角度,皮色都看不出太多細節(jié),但是從當時某個角度的照片可以看出,這爐不一般,數(shù)據也是非常得好。當時就短消息問價,后來價格回復說是要8萬,說實話,在那時候這價格很高了,一般好爐就是在3~4萬的樣子。我當時也還價了,好像還了個7萬,不賣,出到7.5萬,還是不行,8萬一分不少。于是我也就答應了,愛爐論瓷兄定給了我,但是說要等半個月后再給我確認,當時心里很忐忑的,不知道到底他賣不賣。(后來聽說此前很多人問這爐,愛爐論瓷兄一直不肯出讓,我問的時候剛好碰到他要修房子,缺資金)。
記得當時手上只剩下3萬多塊錢了,沒法子,只好出讓自己以前收藏的郵票。當時郵票行情下來了,而我收藏的是一些清代郵票為主,在本地沒法子出手,于是跑到廣州,結果沒出掉,于是又跑到北京,以比較便宜的價格,出掉了包括紅印花大字當一元新票等等在內的一批清代郵票,終于籌到了資金。
此后一段時間就是在焦急中等待,日思夜想就是這個爐子。這就是單相思的感覺吧,哈哈。
后來終于確定了見面交易的時間。由于交通不便,我一早趕上了去江西的客車,一路奔波到了目的地,交接之后,馬不停蹄又趕回了家里。
事情過去好幾年了,當時的經歷依然清晰。此爐在我手里一段時間后,讓給了一位很懂爐的好友,此后也再上手這爐幾次,已經養(yǎng)得珠光寶氣了。在我過手的爐子里面,這爐是我不能忘記的一個吧。
第四個爐子,在2007年底,網上見到的,當時對這爐的印象挺深的,一來是年份是到明代,二是款特別好,后來這爐經過了很長時間,也許是機緣未到的原因吧,一直沒有人把它請回去。到了2009年9月,我要去北京看一個爐子,于是也提前和爐主王兄聯(lián)系,談好了價格,約好在山海關見面看爐。
一路趕到北京,上手了那個爐子,感覺很失望,于是馬上離開北京,直奔山海關,大約是傍晚到,王兄已經在約好的地方等我了。由于到達時間晚,當天并沒有看爐,王兄領著我一起去吃了點很有特色的當?shù)匦〕?,印象挺深的是那碗疙瘩湯,還記得那濃郁醇厚的感覺,還有就是烤皮皮蝦(北方的燒烤和湖南不一樣,很多沒放什么調料,就是吃那個食材本身的味道),非常的清淡鮮美。此外還有肉筋,牡蠣,烤著吃都很香,在火上一烤,不加其他作料,油脂溢出,香氣撲鼻……喝點小酒,回去沖洗一下,倒頭便睡了。
第二天早早就起來,艷陽高照,信步走出酒店,旁邊有幾家早餐的小店,找了一家生意最紅火的,先看看人家吃啥,這就心里有底了。看到那個大餅卷肉很受歡迎,于是也就來了一份,果然有滋有味。這個味道,現(xiàn)在仍然記憶猶新。
早飯后,王兄提著爐子過來了。一上手,給我震撼的感覺,個大,皮厚,型大氣端莊,柳葉篆款十分精妙。當時也沒再多聊了,馬上去銀行轉賬。
中午又大魚大肉飽餐一頓之后,就和王兄道別,返回長沙。這是一次尋爐之旅,也是一次美食之旅。
時至今日,這爐與我相伴,已三年矣。
第五個爐是一個很特殊的爐子,特殊之處不在于爐子本身,它只算是一個中上之品,然而它與我有一種莫名的緣分,正如同趙傳的歌里面說的,如同清晨風中的,最莫可奈何的那朵玫瑰,如此嫵媚,令我無法抗拒。
見到這爐的時候,是在2007年的一個網站上面,說是祖?zhèn)鞯臓t子,但是不少人說新。這是多么“開門”(即行話,意為真貨)的爐子啊,于是我就加了爐主的QQ,去問價了,當時說不賣。此后抱著死纏爛打的心態(tài)又問了幾次,都是不肯賣,于是慢慢地淡忘了……
三年之后的某天,這人在QQ上聯(lián)系我,說這爐想出手了,問我是否還有興趣。我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tài),和他談了幾次,談好了價格,約好見面交易在約好的時間里,我打了個飛的,到了西安。那天的雨可不小,一直不停。
和爐主見面了,在酒店房間里看了實物,問題是又出了麻煩,他說了一些理由還要加錢,經過一段拉鋸,總之是談好了,于是就去銀行取錢交易。當我把現(xiàn)金交給這人時,他說了一句話,我至今還記得很清楚,他說“真沒想到,這玩意還真有人花這么多錢買。”
到了酒店,我打開熱水龍頭,把臟兮兮的爐子放在水里沖洗,拿牙刷刷刷,蓬頭垢面的它如今終于洗盡風塵和鉛華,倚門回首,婉如清揚……
玩古玩,緣分很重要,物隨緣走,物來物去,都有它的機緣,古物的美麗,不會因為擁有者的改變而改變,你我能夠暫時擁有,若能與之相通,與古人相通,那是你我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