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透過梳理冷戰(zhàn)后至911事件這一時間東盟與中國的關系,分析東盟與中國關系發(fā)展定位,并分析隱藏在外交政策背后的種種外交影響因素,試圖以國家利益博弈關系來解構這一時期的東盟與中國外交關系。
【關鍵詞】中國東盟外交區(qū)域間主義國際社會
1991年,蘇聯(lián)宣布解體,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競爭以蘇聯(lián)失敗而結束,意識形態(tài)的對抗逐漸淡出國家外交政策的視線。這個時候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十多年,綜合國力逐漸強大,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中國在實行韜光養(yǎng)晦和有所作為的外交政策中,積極開展全方位外交,力圖為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謀求一個良好的和平環(huán)境。東南亞是中國的大院,東盟10國中有六國與中國有領土交界,積極發(fā)展東盟的友好合作關系是中國樹立責任大國和和平大國形象的外交出發(fā)點。
而此時東盟在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其區(qū)域性組織不斷發(fā)展壯大并逐漸走向成熟,其多邊的交往,靈活的外交,使東盟國家在大國爭霸的平衡中撈到不少好處。長久以來,東盟與中國的關系不怎么樣,但冷戰(zhàn)的結束導致東南亞地區(qū)的影響力量失衡,一方面東盟各國在恐慌中想把中國拉進來以平衡美日的力量,同中國合作以發(fā)展經濟,同時他們又害怕中國真正進行后會控制自己,于是又對中國的靠近作出一定的限制,并且,東盟與中國的一些國家還有經濟競爭、領土主權等利益之爭,這種矛盾在某些時候還會激化。
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冷戰(zhàn)結束至911事件這一期間,東盟與中國的關系一方面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各國對話機制和合作機制已經建立起來,另一方面,由于國家利益的考量,雙方的互信機制還不是很牢固,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一、東盟與中國關系的定位
從實質來看,東盟與中國的關系尚處于發(fā)展階段,在這個階段里,雖然雙方已經初步建立起了對話合作機制,但是雙邊仍然缺少政治互信基礎,雙邊的關系存在很大的脆弱性。
(一)東盟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繁雜,中國——東盟缺乏共同的文化價值基礎
東盟與中國雖然一山帶水,但是雙從東盟內部來看,其成員國在自然條件、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經濟發(fā)展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他們與中國更是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從地緣政治影響的角度看,中南半島的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泰國5國,離中國最近,受中國影響較大,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文萊,四國離中國次遠,這幾個國家華人多,不同程度受中華文化的影響,菲律賓,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地緣和文化上離我們相對較遠,受中國影響最少。但從東盟十國的人口、民族構成、宗教信仰、經濟發(fā)展和政治制度來看,他們自身就千差萬別。各個國家的民族代表性的特點、文化類型、經濟政治制度紛繁雜陳,其種類之多、范圍之廣,幾乎囊括人類所見識過的全部類型。{1}在這個地區(qū)中,全世界主要宗教大部分都有其代表,許多偉大的文化也有其代表,同時還有一些最原始的部族。這不僅僅是兩種極端同時并存。在現代社會的人和石器時代的人存在著無數層次,而且在文化上呈多種多樣的同時,經濟上有著相當嚴格的等級制度。世界上沒有別的地區(qū)比該地區(qū)更鮮明地說明在千差萬別中求得一致所會遇到的各種問題。東南亞各國自身文化的多樣性本來就給其內部整合帶來很大的困難,他們與中國更是缺乏共同的文化價值基礎。
(二)東盟與中國關系制度化程度不高
國際制度是指持續(xù)的、相互關聯(lián)的正式與非正式的規(guī)則體系,這些規(guī)則體系可以界定行為規(guī)范,制約國家活動,幫助國家的期望值趨同。國際關系制度化是國際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國際關系制度化程度高低的標準不僅僅在于雙邊建立有多少國際制度,更重要的是這些國際制度能否有效地發(fā)揮作用。東盟與中國在各個領域也建立了一些國際制度,如:在經濟領域,雙方簽署了《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協(xié)定》,《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在政治領域,雙方簽署了《東盟與中國關于非傳統(tǒng)安全領域合作宣言》、《南中國海各方行動宣言》。2003年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這表明了東盟與中國都在積極推動雙邊關系的制度化。但是,東盟國家出于自身戰(zhàn)略利益的考慮,害怕中國的崛起中國在東亞的影響,在軍事領域,東盟就與美日建立雙邊與多邊的軍事合作關系,定期進行軍事演習;在經濟領域,東盟與美國建立自由貿易區(qū),來平衡中國的作用。東盟對中國的心里底線在于利用多層平衡戰(zhàn)略,維持本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擴大東盟自身的實力;通過與外部大國的合作,接觸與遏制中國。最大化其經濟層面的收益,而將政治與軍事的風險降至最低。東盟利用權力政治的思維,來思考與中國的制度化建設。在某種程度上,與中國的制度化建設是東盟應對中國的手段。在缺少共同文化互信基礎的雙邊交往中,東盟與中國簽訂的協(xié)定作用發(fā)揮大打折扣,制度性建設脆弱,制度化程度難以提高到應有層次。
(三)東盟與中國的區(qū)域國際社會雖已形成和有較大發(fā)展,但尚未成熟
國際社會是指一群國家不僅在一國的行為是其他國家必須考慮的因素的意義上構成了一個體系,而且通過對話,同意在彼此關系中按共同規(guī)則和制度行事,承認它們在維持這些安排上有共同利益而建立起來{2}。按照國際社會的觀點,國際社會各個成員在維持社會的基本目標方面有著共同的利益,這些共同利益的實現,取決于三個方面的條件。第一,國社會成員對上述基本目標存有共識,即擁有相同或相近的基本價值觀念,并以此共識為基礎進行交流、合作與理解。第二,各成員根據共同的規(guī)則來限制各自的行為,這些共同規(guī)則包括成文國際法國際道德準則、國際慣例、國際行為默契等。第三,國際社會成員通過均勢、國際法、外交、大國控制和戰(zhàn)爭等五大機制,確保國際規(guī)則的運行和國際社會的秩序。{3}不可否認,東盟與中國之間存在很多共同的利益,如政治上有廣泛的共識,經濟上雙方有很強的互補性,文化上有眾多的匯合點。但這些共同利益不能決定東盟與中國之間形成成熟的國際社會,因為這些共同利益總是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雙方缺乏一個足以支撐整個關系的有效合作基礎。
二、影響東盟與中國關系的幾個因素
國際關系是復雜多變的,是多種因素共同參與的結果。冷戰(zhàn)后至911事件這一階段東盟與中國關系之所以如此,是中國、東盟、美國、日本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影響東盟與中國關系的中國因素
從中國角度來看,中國對東盟的外交政策是出于對其國家利益和良好政治外部環(huán)境考量下作了選擇。
首先,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開始反省建國三十來紅色外交路線,開始進入韜光養(yǎng)晦和有所作為戰(zhàn)略的外交政策轉向。冷戰(zhàn)結束后,雖然蘇聯(lián)的解體的蘇東的巨變使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大大縮小,但這并沒有影響中國的韜光養(yǎng)晦和有所作為戰(zhàn)略外交政策。其一,中國繼續(xù)堅持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之下,外交工作服務于國內經濟建設的方針。一方面避免同一些大國發(fā)生對抗,表現為在中國同美國的關系上中國實行“增加信任、減少麻煩、發(fā)展合作、不搞對抗”的方針;另一方面,中國繼續(xù)發(fā)展睦鄰友好合作關系,積極改善與東盟各國的關系。其二,推行全方位外交。中國在處理同世界各國的關系時,不以意識形態(tài)劃線,廣交朋友,在大國關系、周邊關系、第三世界國家關系三個層次上發(fā)展同所有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其三,外交政策中經濟外交的比重增加。中國逐漸建立起市場經濟體制,在經濟領域謀求與世界經濟體系接軌。譬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就成為中國外交面臨的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其次,中國開始著重樹立地區(qū)“制度內”內責任大國形象。中國經過十年的改革開放,綜合國力不斷增強,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在與東南亞國家的互動過程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制度內”、“負責任”的“地區(qū)大國”。所謂“制度內”,意味著中國愿意與其他國家共同創(chuàng)建制度,并按規(guī)則行事;“負責任”表明了中國不僅考慮本國的利益,還積極考慮地區(qū)內他國的利益;“地區(qū)大國”強調了中國愿意為推動周邊合作負起大國責任。1997年7月開始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波及整個世界。中國對此次金融危機的解決,在自己受到較為嚴重影響的情況之下,堅持承諾人民幣不貶值,為東盟各國的經濟復蘇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東南亞面前樹立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再次,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上,中國沒有退讓的余地。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但是由于中國近代以來國家積貧積弱,沒有能力維護南海的安全,加以建國以來中國對南海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但《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產生后,南海的價值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使得東盟一些國家在利益的驅使下,無視中國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的建議,把一些有爭議的南海島嶼強行占領,甚至還占領了一些非爭議的島嶼,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大大損害了中國的根本利益。迫使中國必須采取相當的強硬措施。1988年與越南的3.14事件和1995年與菲律賓的美濟礁事件雖然嚴重影響雙方的關系,但這都是中國不得已而為之的事件。
(二)影響東盟與中國關系的東盟因素
從東盟角度來看,東盟各國采取的對中國的政策亦是從其國家利益出發(fā)和區(qū)域間主義而作出的選擇。
首先,從政治穩(wěn)定和國際環(huán)境看,東盟必須依賴中國來平衡地區(qū)力量。冷戰(zhàn)結束以后,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宣布結束,蘇聯(lián)的解體和美國的軍事退出使得東南亞地區(qū)的在上世紀90年代出現了一個大國影響的真空,一貫有美國或蘇聯(lián)支持的東盟成員國家對自身的處境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生怕來自敵對國家的侵略,其中當然也包括中國?;谧晕冶Wo的和謀求良好環(huán)境的驅使下,東盟各國覺得主動與中國改善關系,主動向中國討得一個和平保證,對自己并無壞處,從而為中國改善與東南亞各國的關系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
其次,從經濟發(fā)展和國際發(fā)展來看,東盟必須加強與中國的聯(lián)系與合作。冷戰(zhàn)的結束標志著兩大陣營的對抗已經基本結束,東南亞各國都是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經濟和壯大自己的國力成為20世紀90年代是東南亞各國的首要任務。東盟與中國各國同樣是發(fā)展中國家,中國的改革開放成就令各盟各國所羨慕,與中國的合作不僅可以向中國學習,還可以發(fā)展自己的經濟,壯大自己的國力。何況中國也主動與東盟合作,自然也就為東盟所樂從。
(三)影響東盟與中國關系的其他外圍因素
影響東盟與中國關系的其他外圍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美日的干預和影響。冷戰(zhàn)結束后,亞太地區(qū)出現了以美、日、中、俄、東盟為代表的“四國五方”的戰(zhàn)略格局,在這五極格局中,俄羅斯因陷于內外交困而把重點放在獨聯(lián)體和西方,因此,美日、東盟、中國三角戀人式關系成為亞太地區(qū)大國關系的核心,對亞太地區(qū)局勢及亞太的未來走向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東盟與中國國家的關系受這三角關系互動的影響,如果中美、中日關系進入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那么,東盟與中國國家的關系就會獲得發(fā)展,反之,如果中、美、日三角關系失衡,特別是中美陷入對抗的話,正如新加坡資政李光耀所預料的,亞洲會分裂成三個陣營,親美的、親中的和處于中間的。{4}東盟國家深知中、美、日三角關系的重要性,正如新加坡前駐美國和聯(lián)合國大使許通美所說的,“東盟已達成共識,即亞太地區(qū)的和平有賴于美、日、中之間穩(wěn)定的三角關系”。{5}美國雖然于1992年,美國將菲律賓的蘇比克、克拉克的軍事基地全部關閉,并于1992年11月24日從菲律賓蘇比克海軍基地全部撤走,結束了美國軍事力量在東南亞將近一個世紀的存在,但這并不表示美國不關心東南亞事務。美國在東南亞有兩張王牌,一是散布中國威脅論,使東盟各國處處防備中國,二是積極干預南海問題,在東盟與中國各國關系中積極作梗。
第二,臺灣的影響。進入90年代后,臺灣的“務實外交”和“南向政策”使得東盟各國與臺灣保持微妙的關系。東南亞國家雖然明里仍保持適宜的對華關系,但暗中將對臺政策作了重要調整, 一些國家打破傳統(tǒng)做法,公開發(fā)展與臺灣的半官方關系。一方面對臺灣高層官員的來訪進行周密籌劃,采取了“政經分離”的原則和“外部低調,內部高規(guī)格”的具體方式予以接待;另一方面主動派政府官員訪臺,東南亞10國中除文萊和緬甸與臺沒有官方的直接往來外,其余各國都派員訪問了臺灣,且層次越來越高。為了掩人耳目,也采取了“私訪”和“度假”等名義,印尼、菲、新、馬、泰、老、越、柬都曾先后派部長級高官訪臺,新加坡總理吳作棟、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在1997年先后“過境”臺灣。這些高層往來,使沒有外交關系的東南亞和臺灣關系具備了某些實質性的特征。{6}東盟各國出于利益要和臺灣保持上述種種關系,但東盟各國的這種行為必然引起中國大陸的不滿和抗議,這樣,也就勢必會影響到東盟與中國的關系。
第三,華人問題的影響。東南亞地區(qū)的華人華僑占世界華人華僑總數的80%以上,為推動居住國的經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促進居住國與中國關系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但是,長期以來一些國家對華人華僑實行歧視、同化政策,嚴格限制華人的政治經濟等權利,還經常發(fā)生針對華人的暴亂事件。冷戰(zhàn)結束后,雖然華人華僑處境有所好轉,如獲得公開過春節(jié)的權利,孔教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認,但是,歧華排華觀念難以很快消除,在某些時候還出現激化。中國對待東盟個別國家的歧化排華感到為難:一方面華人是源于中國,是中華民族的子孫,他們在抗日戰(zhàn)爭等國家危難之時他們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面對像1998年印尼的排華浪潮那種對華人華僑進行嚴重迫害的行為,如果中國不站出來說話,中國就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就會受到國人的責難;但是如果中國進行干涉,那就等于干涉別國內政,畢竟華人不是中國人,這樣不僅有悖于中國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還會受到美日等國的攻擊,使中國威脅論也會進一步擴散,從而給東盟與中國的關系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郭德宏,王海光,韓鋼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專題史稿 (卷五):世紀新篇1990-2002[M].四川出版集團,2004.
[2]林蘊暉,高化民,叢進,王年一,肖冬連.強國的方略——中國五十年社會主義戰(zhàn)略的演變[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
[3]韋紅著.地區(qū)主義視野下的中國:東盟合作研究[M].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11.
[4]元成章,何中順. 時代特征與中國對外政策[M].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5]陳明華.世紀之交的東盟與中國關系發(fā)展評述[J]. 東南亞,2001(1).
[6]鄭先武.區(qū)域間主義與“東盟模式”[J].現代國際關系,2008(5).
[7]曹霞.東盟的政治安全戰(zhàn)略與大國關系[J].國際政治,1996(12).
[8]曹云華.世紀之交的東盟[J].國際政治,1998(10).
[9]陳建軍,肖晨明.東盟與中國主要國家貿易互補性比較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04(8).
作者簡介:楊磊(1983-),男,貴州省貴陽市人,貴州大學2009級政治學理論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較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