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自媒體視閾下人際傳播的變遷研究

2012-04-29 00:44:03付玉
新聞愛好者 2012年17期
關鍵詞:人際傳播微博自媒體

付玉

【摘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與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自媒體作為一種全新的傳播方式應運而生。以微博、社交網(wǎng)站為代表的自媒體正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改變著大眾傳統(tǒng)的人際傳播模式,新的媒介時代不僅帶來了人際傳播的即時互動分享、傳播跨越時空界限等現(xiàn)象,而且也給大眾的人際交流與溝通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自媒體;微博;人際傳播;變遷;影響

從以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為代表的傳統(tǒng)媒體,到以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等新興媒介為代表的新媒體,再到以社交網(wǎng)站、博客、微博等交互性媒介為基礎的自媒體,媒介的演變經(jīng)歷了一場又一場的革命。博客、社交網(wǎng)站、微博等新型媒介平臺的出現(xiàn),無疑昭示著自媒體時代的來臨?!兜?9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網(wǎng)民數(shù)量突破5億,達到5.13億,全年新增網(wǎng)民5580萬。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部分娛樂類應用使用率有所下滑,商務類應用呈平緩上升的同時,微博目前有近半數(shù)網(wǎng)民在使用,達2.5億用戶,比例達到48.7%,成為網(wǎng)民獲取新聞信息的重要渠道。[1]作為自媒體之一的微博的廣泛使用,標志著自媒體在大眾心目中的接受與影響程度,自媒體不僅成為人們獲取實時新聞的重要來源,更是人們進行人際交流與溝通的主要媒介平臺。毋庸置疑,自媒體正以其獨特的傳播優(yōu)勢與媒介特點,不斷融入并影響著大眾的日常生活與工作。

自媒體視閾下人際傳播的變遷

人際傳播是社會生活中最直觀、最常見、最豐富的傳播現(xiàn)象。傳播離不開媒介,隨著媒介技術的發(fā)展,人際傳播突破了傳統(tǒng)的面對面形式,[2]從最初的口頭語言交流到書信往來再到電話、電子郵件,最后到今天的自媒體傳播,人際傳播的模式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發(fā)展過程,這個歷史過程并不是傳播方式逐漸取代的過程,而是一個依次疊加的進程。當下我們正處于一個自媒體盛行的時代,本文擬從以下四個方面梳理人際傳播在自媒體時代的變遷:

傳播信息的私密性與公開性。以往的人際傳播主要是通過口頭語言、書信往來等形式來進行,不管是一對一的傳播,還是群體間的傳播,傳播內(nèi)容只有參與傳播過程的對象才知曉,隱私性較強。自媒體的出現(xiàn),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人際傳播傳統(tǒng)的隱私性。例如微博,只要你關注了某個人的微博成為其粉絲,那么你就可以輕松地在你自己的微博中瀏覽其最新動態(tài),并且可以瀏覽到其他人對其動態(tài)的評論以及他們之間的互動交流,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從私密變得公共。但微博也并不是完全公開化的,它具有嚴密的分級隱私設置,對于特定群體的準入許可和回避有效地維護了用戶的隱私權(quán)。由此可見,自媒體的出現(xiàn),并沒有瓦解人際傳播以往的私密性,只是在保證隱私的前提下,為大眾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傳播交流平臺。

傳播手段的單一性與多元性。在媒介出現(xiàn)的早期人際交往中,人際傳播主要依賴于單一的文字符號體系,過于簡單的傳播符號體系很難準確傳播人的真實情感,也很難進行社會性的交際互動。[3]隨著技術的進步與科技的發(fā)展,以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相結(jié)合的符號體系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多媒體性是自媒體的突出特點,自媒體成為能夠承載集文字、圖片、影像、音頻等多種媒介符號于一體的傳播平臺,這種模式使得傳播速度和反饋能力迅速提高。信息符號的可視性與生動性既直觀表現(xiàn)了信息的抽象意義,也降低了編碼與解碼所耗費的時間與精力,[4]在大眾的人際交流與信息獲取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你可以將日常生活或旅行過程中的照片或視頻發(fā)到自己的微博中,再配上文字說明,微博“粉絲”就可以通過你所傳播的信息了解你的最新動態(tài)并進行良性互動。自媒體視閾下進行的人際傳播是傳播雙方綜合的感官參與,是區(qū)別于傳統(tǒng)傳播的單一感官參與的一種新型傳播模式。

傳播范圍的局限性與廣泛性。傳統(tǒng)的人際傳播一般局限于一個狹小的范圍內(nèi),由于認知和空間的距離,人們可能很難和不同地區(qū)、不同國度的人進行交流與溝通,人際傳播很難向外擴展。新媒體的出現(xiàn)特別是自媒體時代的來臨,顛覆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時空限制,建立起一種立體網(wǎng)絡化的人際傳播模式,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設置在一個無限靠近、無限接觸卻又永不互相控制的地步。[5]使用微博,人們可以隨意地與不同年齡、不同地區(qū)的朋友進行互動,甚至可以與我們原以為遙不可及的明星、名人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生活中真實的一面,從而擴大了人際傳播的空間。自媒體給大眾提供了一個新型交流平臺,人們通過這個平臺,結(jié)識到更多的陌生人,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助于建立多元的社交關系和進行有效的人際傳播。

傳播效果的延時性與即時性。傳統(tǒng)媒體的人際傳播如書信、電子郵件等首先需要從一方傳遞到另一方,再從另一方反饋回原傳播者,在此過程中時間的消耗是巨大的,傳播的互動性表現(xiàn)得十分弱小。自媒體的出現(xiàn)大大改善了這一劣勢,人們在微博中輸入文字并發(fā)出時,電腦便能快速編碼譯碼,對方便能收到信息內(nèi)容,而在此間的時間間隔是相當短的。微博中個體微信息的發(fā)表,經(jīng)過受者一次又一次的分享、轉(zhuǎn)載從而為更多受者所接受,受者的分享與評論又最終反饋到傳者,這是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這同時也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用戶基于這一平臺在尋找朋友、同事的過程中也是在鞏固自身的人際網(wǎng)絡。微博不僅僅是信息發(fā)布和推廣的平臺,或是新聞信息的提供源,還是用戶之間互相交流、對話和傾聽的交際平臺。

人際傳播變遷的正面影響

任何形式的變化都會對原有組織形式產(chǎn)生或大或小的影響。自媒體時代下的人際傳播突破了時空的界限,使得人們可以超越國度、超越身份、超越地位、超越文化的限制而進行信息的傳播交流;人們可以充分利用自媒體的超媒體性使人際傳播朝著更加生動形象并容易為對方所理解掌握的方向發(fā)展;自媒體的互動分享使得人際傳播的效果大大增強……由此可見,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人際傳播來說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人際傳播變遷的負面影響

新時代下的人際傳播給我們帶來了許許多多的方便快捷,但它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傳播符號的現(xiàn)實沖突。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給我們提供了集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傳播符號于一體的信息傳播與交流平臺,人們只需通過電腦、手機客戶端,輕敲鍵盤或手機按鍵就可以輕松地實現(xiàn)與他人的交流互動。媒介的發(fā)展給我們帶來了方便快捷的交往方式,但這種人際傳播是將人與人隔離在機器的兩端,他們在交流時很難看到對方的面部表情,不能通過他們的肢體語言揣測到更為豐富的情感意識,從某種意義上說,傳播質(zhì)量會受到影響。人們在自媒體平臺進行交流時輸入文字,只用掌握文字的拼音就可以快捷地輸出,長此以往,書寫漢字的能力也許會變得越來越生疏,這不利于傳統(tǒng)文字書法的繼承與發(fā)揚。

傳播功能的情感缺失。在還沒有網(wǎng)絡、手機的時代,人們的信息溝通與情感交流主要依靠的是直接的面對面的方式。在直接性的人際傳播活動中,由于是面對面的交往,人體全部感覺器官都可能參與進來接收信息和傳遞信息。即使是間接性的人際傳播活動,人體器官參與度也相對較高。隨著新媒體的不斷涌現(xiàn)特別是自媒體的盛行,許多人開始逐漸遠離面對面的人際傳播,喜歡通過網(wǎng)絡與朋友乃至陌生網(wǎng)友進行互動、發(fā)泄情緒、釋放壓力等。在自媒體平臺中人們盡管可以通過文字和符號進行情感互動,但網(wǎng)絡始終只是以程式化的方式傳遞信息,無法體驗面對面的情感色彩,久而久之,必然會引起人們的情感匱乏和冷淡以及現(xiàn)實中人際交往的孤獨感,出現(xiàn)情感異化與迷失,缺乏對自我的客觀評價。[6]

傳播內(nèi)容的良莠不齊。自媒體的一大特點就是人人都可以成為傳播者,平民性特征極強,每個人都有獨立的話語權(quán)。傳播空間相對開放的自媒體平臺使用門檻較低,使用者的素質(zhì)修養(yǎng)是無法判斷的,有些使用者在傳播活動中發(fā)布不良信息,使得色情、暴力等垃圾信息肆意沖擊人們的眼球,給社會生活造成了許多負面影響,更有甚者利用自媒體平臺散播謠言,造成信息的失控,引起人們不必要的恐慌,而自媒體的覆蓋面之廣,加速了不良信息的傳播,進而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自媒體時代下的人際傳播,人們的身份大都是匿名的,在匿名性的隱蔽下,不用承擔責任,很難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這使得一些不良網(wǎng)民散播低俗信息,產(chǎn)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結(jié) 語

人類已然進入一個自媒體盛行的時代,自媒體改變了傳統(tǒng)的人際傳播模式,給人際傳播注入了許多新鮮的元素,使傳播擁有了更大的話語空間與自主權(quán),拓寬了傳播的范圍,人們可以自由隨意地構(gòu)建自己的社交網(wǎng)絡。但自媒體本身的自組織又決定著人際傳播的匿名性。自媒體在給大眾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應該反思行業(yè)自律、平衡發(fā)展等問題。大眾也應該加強自我約束與規(guī)范,對不良信息要堅決抵制,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

參考文獻:

[1]第29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DB/OL].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中心(CNNIC),2012—1.

[2]謝越.謠言中的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以“謠鹽”事件實證研究為例[J].新聞愛好者,2012(1上).

[3]張放.虛幻與真實——網(wǎng)絡人際傳播中的印象形成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4]關德兵.從字符敘事到圖像敘事——網(wǎng)絡聊天敘事方式的轉(zhuǎn)變[J].中國新聞研究中心,2009.

[5]蔡騏.微博時代的粉絲傳播[J].東南傳播,2010(8).

[6]宮承波,劉姝,李文賢.新媒體失范與規(guī)制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0.

(作者為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2011級碩士生)

編校:鄭 艷

猜你喜歡
人際傳播微博自媒體
互動儀式鏈視角下的微信人際傳播分析
今傳媒(2016年11期)2016-12-19 12:18:13
對于人際傳播研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思考
今傳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2:22:27
事實與流言的博弈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8:19:04
自媒體時代慕課對民辦院校高等化學教學的意義與影響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5:04:05
自媒體時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課改革路徑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1:50
“全民記者團”:濟南電視臺與“百姓記者”的“握手”實踐
中國記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4:56
微信聊天中表情符號的使用對人際傳播的影響
新聞世界(2016年8期)2016-08-11 08:17:57
大眾文摘期刊在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如何實現(xiàn)“內(nèi)容突圍”
出版廣角(2016年4期)2016-04-20 00:57:44
對話理論在傳播學視閾下的研究進路
新聞界(2014年11期)2015-04-08 01:26:33
神回復
意林(2013年15期)2013-05-14 16: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