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桐
好奇可以害死貓,嫉妒卻可以害死人。這是大概率事件,罕有例外。
古龍小說里有個百曉生,吃飽了撐的排兵器譜,排名靠后的就找靠前的拼命,到后來,除了沒死的,幾乎全死了。決斗嘛,不是請客吃飯,刀槍無眼不死才怪。
金庸《天龍八部》里有“北喬峰、南慕容”之說,北為上,南次之。慕容復很不忿,覺得貶低了姑蘇慕容之名,老想較量較量,但機關算盡,不僅武功盡輸,人品也差得太多。
用虛構的武俠小說來例證心理學的問題,似乎并不恰如其分。但可以佐證的是,古龍與金庸都不失為深刻洞悉人性的作家,其所得出的結論放在現(xiàn)在也適用,據(jù)說胡潤剛排百富榜的時候,什么榜眼啊,探花啊,都不服,怎么證明的他比我錢多?據(jù)說后來不爭了,因為上榜的不是出事兒,就是出事兒,沒事找事兒!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非得要爭個你死我活,沒必要。但嫉妒心太強的人,往往鉆進牛角尖兒就出不來,最終成了自己的掘墓人。正實史中,最典型的我認為莫過于龐涓。
孫臏和龐涓是同學,拜鬼谷子先生為師一起學習兵法。同學期間,兩人情誼甚篤,并結拜為兄弟,孫臏稍年長,為兄,龐涓為弟。
有一年龐涓聽說魏國國君以優(yōu)厚待遇招求天下賢才,立馬投了簡歷簽了三方協(xié)議,謀求富貴去了。而孫臏則覺得自己學業(yè)尚未精熟,還想進一步深造;另外,他也舍不得離開老師,暫未出山。
到這里看官可能已經猜出結局了,因為古語云過那么多,很容易就推理出來嘛!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滿招損謙受益……諸如此類,龐同學這么傲嬌,估計后景不妙。
臨行前的龐同學比較講究,類似“茍富貴勿相忘”的話說了好幾筐,然后互道涓臏,鼻涕哭得老長。得到鬼谷子老先生的真?zhèn)鳎芸忑嬩副忝摲f而出,打了不少勝仗,魏國的實力也開始大增。與此同時,孫臏為學日漸長進,名氣漸大,也被魏王所知并邀進宮中欲予以重任。時隔三日即更刮目相看,此時的龐涓之能遠不如孫臏,一山不容二虎,怎么辦?玩陰的。
龐同學先是仿照孫臏自己仿造了一封家書,聲稱孫臏事魏王乃情非得已,然后龐再于君前敲打一番,魏王信實。幾次三番之后,孫臏被處以髕刑,殘廢了。其實就在這時,龐涓還在裝好人,對師兄孫臏邀功:要不是我,你就死了。孫臏也信以為然,還屁顛屁顛兒地給師弟默寫兵法。然而紙包不住火,不久孫臏從一個小孩的口中得知兵法默完之際便是自己命喪之時。
為了逃命孫先生可謂想盡了轍。和傳說中的韓信頂風撒尿裝瘋比起來,孫先生顯然更狠:吃屎,睡馬棚豬圈都不在話下。如此演技,也不由得龐涓不信,于是在防范上便有了懈怠。此時,主張兼愛非攻的墨子出場了,他把孫臏的境遇告訴了齊國大將田忌,又講述了孫臏的杰出才能,齊威王深以為許,并派田忌營救。后者借出國考察之機,將孫臏偷梁換柱。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孫臏雖然瘸了,但至少還活著。接下來,該擔憂的是龐涓了。這時候,龐相還在輔佐魏王攻城略地,演繹著最后的輝煌。攻打趙國時,趙國向齊國求救,孫臏的表演時間來了。這個故事大家都熟,最后齊軍結果、不費吹灰之力使邯鄲脫離了危險;又在龐涓率部回救途中,正疲憊不堪時,大勝魏軍,使之死傷兩萬余人。直到這時,龐涓才知道孫臏果然在齊國與自己為敵。
龐同學又開始使壞,買通齊國大臣并廣為散播謠言,最終導致孫臏被罷了官。見沒了威脅,龐涓又攻打韓國,韓國亦求救于齊。該著龐涓倒霉,正趕上齊威王逝世,其子齊宣王繼位,田忌、孫臏立刻被平反了。
正當韓魏交戰(zhàn)正酣之時,齊軍突襲魏國首都大梁。當龐涓將兵回撤后,孫臏又采用誘敵深入的方法,將龐涓引入了弓弩埋伏之地,給射死了。
“以害人始,以害已終。搗鬼有效,但畢竟有限,這就是孫臏與龐涓故事給后人的啟示。”這是教科書式的箴言,深表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