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想很準確地理解《中庸》的思想內涵,就需要對《中庸》里面常用的句法和詞法結構有一定了解。本文就《中庸》中常出現(xiàn)的“所以”“可以”“以……為(以為)”等的用法進行了窮盡性的描寫分析。
關鍵詞:《中庸》以用法
現(xiàn)代大多數人對中庸的理解就是“中立”“平庸”。事實上,“中庸”原始含義并非如此,它是指一種恰到好處的“點”,并不排除兩端,是選擇最佳的“黃金點”。其主旨在于修養(yǎng)人性。其中包括學習的方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規(guī)范,如“五達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達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是“至誠”或稱“至德”。很好地了解《中庸》一書的語法用例對于真切地了解《中庸》的內涵有很大的幫助。本文就《中庸》句法結構中所常用的“所以”(“所以”格式共出現(xiàn)29次)、“可以”(“可以”格式共出現(xiàn)10次)、“以……為(以為)”(“以……為”“以為”格式共出現(xiàn)4次)(所統(tǒng)計的次數不包括重復使用的,如在“A→B,B→C”格式中,B只算一次)三種格式進行研究。
一、所以
古代漢語中的“所”字是個特殊的指示代詞,它可以指代人、事、物。它的指代作用不是獨立完成的,它不能像其他指示代詞那樣單獨使用,不能獨立充當句子成分。和“者”字一樣,“所”字必須和其他詞語結合起來,組成“所”字詞組。只有在這樣的詞組中,它的指代意義才能清楚地表現(xiàn)出來。這是“所”和其他指示代詞不同的地方?!八弊衷~組具有名詞性,因而在句子中相當于一個名詞,多用來作主語、賓語,也可以在名詞謂語句中充當謂語。
在古代漢語中,“所以”這種結構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連詞“所以”。古漢語中,“所”字為代詞,用于稱代;“以”為介詞,用于引介。在這種“所以”詞組中,“所”字與“以”字結合,構成介賓詞組,指代介詞“以”所介紹的對象(即“以”的賓語),它表示動作行為賴以實現(xiàn)的工具、手段、方式和方法,而這種工具、手段、方式和方法往往是上文出現(xiàn)過的?!八浴笨梢岳斫鉃椤耙运保旁趧釉~前作狀語。這種“(所+以)+動詞”的形式也可以理解為“(以+所)+動詞”的形式。這種“所”字詞組一般具有名詞性,所以常譯作“用來……的方法”等偏正詞組。
《中庸》一書中共出現(xiàn)“所以”格式29次,下面就《中庸》中的用例進行分析。
(一)“所以”結構表示“根據”“依憑”“條件”,可以譯為“用來做什么的人或事物”?!吨杏埂分杏写祟愑美?0條:
(1)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趶R之禮是用來序昭穆的。
(2)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忌缰Y是用來事上帝的。
(3)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
(4)博厚,所以載物也。
(5)高明,所以覆物也。
(6)悠久,所以成物也。
(7)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8)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懒诉@三者,就可以知道如何修身。
(9)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道了修身,就可以知道如何管治別人。
(10)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例(1)~(7)中“所以”表示“……是用來做……的”;例(8)~(10)中“所以”表示條件,意味前者為后者的條件,有前者才“能”或“會”有后者。
(二)“所以”結構表示“目的”,可譯為“……為了/為著……”“……的目的是……”?!吨杏埂分泄灿?3例:
(1)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爵是為了辨貴賤。
(2)序事,所以辨賢也?!蚴率菫榱吮尜t。
(3)旅酬下為上,所以達賤也。
(4)燕毛,所以序齒也。
(5)齊明盛服,非體不動,所以修身也。
(6)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
(7)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
(8)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
(9)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
(10)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
(11)日省月試,既稟稱事,所以勸百工也。
(12)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
(13)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
上面的13例,“所以”格式都是為了體現(xiàn)前面小句所施行的行為的目的。
(三)“所以”結構表示“陳說”關系,一般是上句述一事或人,下句接著說該事或人怎么樣,有的是表示順陳,有的轉陳(類似于轉折)?!吨杏埂分杏写祟愑美?條:
(1)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獙崿F(xiàn)五達到的方式或方法有三種。
(2)五者,天下之達道也。智、仁、勇,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獙崿F(xiàn)達道和達德后的效果是一樣的。
(3)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上面3例都是上半句說一種情況,下半句緊接著解釋?!爸睘榇~,代指上半句里說的情況,“所”再代指“之”,作“以”的賓語,構成名詞性結構。
(四)“所以”結構表示因果,常常用來追問原因或解釋原因。追問原因的“所以”放在從句,即一個復句的上半句,在這種情況下,“所以”前面往往有“之”字,構成“之所以”結構。解釋原因的“所以”放在主句,即復句的最后一句,且往往用“也”字煞句,表示判斷。此類用例共有3條:
(1)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這就是天為天的原因。
(2)蓋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就是文王為文的原因。
(3)此天之所以為大也。
在古代漢語中,“之所以”本來是“所以”前加了一個用于主謂之間的“之”,因此,“之所以”與“所以”的用法基本是一致的?!爸浴痹诂F(xiàn)代漢語中不能在后句,只保留了“之所以”在因果倒裝句前一句的用法,而“所以”的用法則被別的表達方式所代替,“所以”虛化成了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五)“所……以”
《中庸》中還有“所……以”這種結構,但這種結構與前面說的“所以”結構是不同的,這里的“所……以”結構中的“所”字不是指代上文說的人或事而是形成“所+動詞性結構+以”。如:
(1)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
(2)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3)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
二、可以
“可以”屬助動詞性結構,“以”本為介詞,當它與“可”結合后,有的仍保留其介詞的作用,有的則失去了其介詞的作用,所以“可以”在古代漢語中的使用情況可以據此分為兩種。
(一)“可以”的“以”仍保留其表示憑借的作用,但通常不帶賓語。這種“可以”相當于“可以用來”“足以用來”等意義,《中庸》有此用法5例。
(1)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梢灾?/p>
(2)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梢灾?/p>
(3)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可以之
(4)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耘c知
(5)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阅苄?/p>
例(1)~(3)中,“可以”的“以”的賓語都是前面小句所說的情況??梢岳斫鉃椤耙员M物之性贊天地之化育,以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矣”。
(二)“可以”的“以”已經虛化,失去介詞的作用。這種“可以”等于是一個助動詞,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可以”“能夠”相當?!吨杏埂分谐霈F(xiàn)的10個用例均屬此類。
(1)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軌?/p>
(2)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軌?/p>
(3)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
(4)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
(5)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6)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7)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8)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上面所列的8條里的“可以”都已經虛化,只表示“能夠”?,F(xiàn)代漢語中的“可以”,為助動詞。
(三)兩者兼具的用例
上面列舉的例子中,例(1)、(7)、(8)中的“可以”有兩種解釋法:①“可以”是可以之省略賓語;②“可以”就是虛化了的助動詞。
三、以為
“以為”是個表示意謂、處置等意義的格式,有時候“以為”分裂成“以……為”式,一般用作句子的謂語。根據“以”字的詞性和其主要的用法分為以下四類。
(一)“以”表示“以為”意義的動詞,與“為”字配合,組成兼語式的意動句,表示對人或事物的看法和判斷。相當于“認為……是……”“把……當……”。《中庸》中有2例。
(1)以王季為父?!淹跫井敻赣H。
(2)以武王為子?!盐渫醍攦鹤?。
(3)執(zhí)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J為規(guī)則遠。
上面3例中,前2例“以為”是“把……當作……”,后一例“以為”是“認為……怎么樣”的意思。
(二)“以”是“使令”“任用”等意義的動詞,與“為”搭配,組成兼語式的使動結構,表示讓某人去做某事或承擔某種職務,相當于“任用……為……”。
《中庸》中無此用法。
(1)于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戰(zhàn)國策·齊策四》)——任用故相為上將軍。
(2)穎陰侯言之上,上以夫為中郎將。(《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任用夫為中郎將。
(三)“以為”合在一起表示“認為”義?!吨杏埂窡o此用例。古代漢語中此類用法比較少見。
(四)“以”帶賓語,表示原因?!吨杏埂酚?例。
(1)其斯以為舜乎!——因為上面的事實(原因),才是舜。
“斯以為舜乎”就是以斯才為舜,以為這些原因才稱作舜的。
(五)“以”是表示目的的連詞,與“為”連用,表示“為”這個動作是前一動作的目的?!耙浴笨勺g為“來”,而“為”的譯法比較靈活?!吨杏埂芬矡o此用例。
(1)其徒數十人,皆衣褐,織席以為食。(《孟子·滕文公上》)
(2)齊人歸鄆,陽光、陽虎居之以為政。(《左轉·定公七年》)
連詞“以”由介詞“以”發(fā)展而來,所以這種“以為”的“以”仍帶有“憑借”義。
總之,只有仔細考察《中庸》里面的語法用例,準確理解其用法,才能很好地理解《中庸》的思想內涵。
參考文獻:
[1][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Z].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1.
[3]何樂士.古代漢語虛詞通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4]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fā)展[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8.
[5]王力.古代漢語[M].北京:中華書局,2010.
[6]王寧.古代漢語[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7]張雙棣.古代漢語知識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孫建偉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