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強
【摘要】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 ”數學教學既然是一種活動,那么就需要一定的情境. 因此,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飽滿的學習熱情,有利于學生認識數學,體驗和理解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本文從創(chuàng)設生活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故事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主動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質疑的問題情境和創(chuàng)設動手的問題情境五方面入手探討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關鍵詞】 數學教學;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夠吸引學生熱切的心情,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 因此,一個恰當的教學情境,能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和主動地學習,使他們體會到數學的美和樂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積極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學會學習. 那么,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呢?
一、創(chuàng)設生活問題情境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數學問題情境要想吸引學生,就必須從學生生活中感興趣的事情中挖掘數學因素,引起學生興趣,引發(fā)學生思考,使其順勢進入新知的學習.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境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我們要善于挖掘教學內容中的生活情境,讓數學貼近生活,學生就會真正體會到生活中充滿了數學,感受到數學的價值.
例如,在教學“有理數的乘法與除法”一節(jié)時,對于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乘,教師可以用水位的連續(xù)上漲過程中,上漲前后的水位變化狀況,建立“正數乘以正數”和“正數乘以負數”的數學模型;用水位的連續(xù)下降過程中,下降前后的水位變化狀況,建立“負數乘以正數”和“負數乘以負數”的數學模型,喚起學生對生活經驗或經歷的回顧,激發(fā)研究興趣.
二、創(chuàng)設故事問題情境
歷史上的數學故事有時反映了知識形成的過程,有時反映了知識點的本質. 通過數學故事(或數學史料)中豐富的文化資源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從勾股定理到《九章算術》,從無理數的由來到孫子巧解“雞兔同籠”,有趣且充滿靈性的故事具有非凡的吸引力,這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還可以使學生從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作為初中學生,閱讀面比較狹窄,創(chuàng)設數學故事情境將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的應用”時,教師邊給學生講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測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邊用多媒體展示情景圖片,學生都非常疑惑不解,教師因勢利導引入相似三角形知識應用的學習,學完新課后,再一起回過頭來思考泰勒斯是用什么方法原理測量金字塔高度. 這樣的一個持續(xù)的問題情境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用這樣的故事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的審美能力.
三、創(chuàng)設主動的問題情境
教育應以學生為本. 面對當今新時期的青少年,服務于這樣一群充滿生氣、有真摯情感、有更大可塑性的學習活動主體,教師絕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識的講授代替主體的活動. 情境教學就是把學生的主動參與具體化在優(yōu)化的情境中,以產生動機、充分感受、主動探究.
例如,在復習函數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以下的教學情境:在購物時,甲商場提出的優(yōu)惠銷售方法是所有商品按九五折銷售,而乙商場提出的優(yōu)惠方法是凡一次購物滿500元可領取九折貴賓卡. 請同學們幫老師出出主意,“我”究竟該到哪家商場購物得到的優(yōu)惠更多?問題提出后,學生們十分感興趣,紛紛議論,連平時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也躍躍欲試. 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很好地被調動了起來,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運用了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
四、創(chuàng)設質疑的問題情境
思維總是由問題引起的,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有價值的問題使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主動、愉快地獲取知識的活躍狀態(tài).因此,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科的知識特點,采取恰當的方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
例如,在教學“有理數的乘方”時可這樣導入:讓學生把厚0.1毫米的紙依次折疊并計算紙的厚度. 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紙張的厚度變化是在成倍地增加,同時提問繼續(xù)折20次、30次會有多厚.如果按一層樓高3米計算,折疊20次有30層樓高嗎?珠穆朗瑪峰有8844米,折疊30次有12個珠穆朗瑪峰高嗎?這一驚人的疑問讓學生精神集中,思維活躍,進入最佳狀態(tài),不用多說,在問題情景之下,學生帶著渴求的心理去探究,課堂上學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學習.
五、創(chuàng)設動手的問題情境
建構主義認為,動手實踐與其他數學學習方式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融合能夠營造一種豐富多樣的數學學習情境,而這種情境可以讓學生初步體驗將要學習的數學知識,為理解數學知識做好準備,為發(fā)現數學原理提供幫助,并且能夠為學生提供與數學有著直接的和重要作用的經驗,以及情感性的支持.
例如,在講“三角形性質”時,讓學生事先準備不同長度的小棒進行三角形拼接,讓學生在拼接中總結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以及不同三角形的角度問題. 為講述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方程中的等式變換,可以讓學生進行天平操作,并進行歸納總結. 在運用動手情景法時,教師要注意課堂的組織教學,并適時地進行引導提示,避免學生盲目的動手操作,忽視了知識的獲取和總結.
總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要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精心設計問題情境進行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使學生產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強烈愿望,進而轉化為一種對知識的渴求,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