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
〔關鍵詞〕 美術教學;活力;教學情境;學習興趣;視野;
創(chuàng)作;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 G623.7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23—0077—01
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認識到:美術教學應是鮮活、生動的。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如何讓美術教學充滿活力。
一、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指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 。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則是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一條重要途徑。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根據(jù)學生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營造出藝術教學氛圍。如,在上《小雨沙沙》一課時,首先,我在教室里放了諸如花傘、雨衣、斗笠等雨具,并且上面還滴著水滴,以創(chuàng)設出下雨天的情境,讓學生一進教室就有種新鮮感,他們自然能夠很快地融入到情境當中。然后,向學生提問:“你們喜歡下雨嗎?下雨后,大地有什么變化?你會畫哪些雨景呢?”最后,與學生共同討論。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后,回答想象中雨景則豐富多彩。實踐證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打開了他們的情感之門,使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受到了教育,學到了知識。
二、構建開放課堂,開闊學生視野
教室確實是教師實施教學的重要場所,但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尤其是對美術教學而言。藝術源于生活。教師完全可以在適當?shù)臅r候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為學生營造一種“身臨其境”、開放性的教學氛圍,從而開闊學生藝術視野。如,上《風來了》一課時,我?guī)ьI學生走出教室,來到操場,讓他們先感受“風”,然后再進行創(chuàng)作。這樣學生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則將“風”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又如,在上《各種各樣的房屋》一課,上課前我先帶領學生到外面觀察各種不同風格的房屋,諸如辦公大樓、廠房、風格各異的民居等。在開放式的課堂中,學生能夠主動地從觀察房屋的外觀入手,分析其形體結構特征和合理的塊面分割。我則引導他們以此為基礎,進行各種各樣房屋的寫生。如果在教室內上這堂課,這樣的效果是不可能達到的。實踐證明,結合現(xiàn)實生活開展美術教學,可以讓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我,明白美的事物并不缺乏,生活中處處充滿美,進而使他們覺得學習美術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三、提倡大膽創(chuàng)作,增強表現(xiàn)能力
在美術課堂上,教師應鼓勵學生隨意地選擇不同的材料和表現(xiàn)手法作畫,這樣會使美術教學充滿活力。在學生創(chuàng)作時,可告訴他們:作畫時用到的材料不止油畫棒和彩筆。實際上,各種各樣的材料都可以用。如,在上《紙偶》一課時,我就指導學生運用一些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做出了一個個精美可愛的紙偶。在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手法上,教師也不要規(guī)定統(tǒng)一的標準。這樣能夠讓學生在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活動中認識各種各樣的材料,嘗試形式多樣的表現(xiàn)手法,獲得美的熏陶,并增強藝術表現(xiàn)能力。
四、開展合作學習,培養(yǎng)綜合能力
合作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能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美術教學中,如何讓學生主動參與,使他們有興趣并樂意學習呢?選擇學生喜愛的活動方式十分重要。而小組合作已成為美術教學中學生最喜愛的一種活動方式。美術教學中的許多環(huán)節(jié)都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如,上《布貼風景畫》一課時,我就利用了小組合作的方式。課前由小組長分配組員帶來的不同工具,然后集體設計草圖,接著討論每個位置需要貼上哪種顏色與面料的布,再由小組長分配組員進行剪裁、組畫、粘貼。我則適時地對他們說:“每小組的作品完成后要進行評比,看看哪個小組完成的作品最棒!”這激發(fā)了每個小組成員的集體榮譽感和好勝心。每當出現(xiàn)一點小問題,大家都齊心協(xié)力解決,一個個為了小組能獲勝表現(xiàn)得特別賣力。一幅幅優(yōu)美的布貼畫很快就完成了。這樣做,讓學生充分地感到了集體力量的強大,使其逐步形成了小組合作中配合與信任的習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人際交往的能力,調動了學生解決問題、學習新知的欲望,從而真正實現(xiàn)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發(fā)展的目標。
?? 編輯:孟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