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娜
【摘要】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各個地區(qū)有其特有的,具有典型性的傳統(tǒng)文化。民族舞蹈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之一,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本土特色。積極開展本土舞麒麟的學習,既能使幼兒的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也能豐富他們的生活,使他們愉快成長。
【關鍵詞】舞麒麟;幼兒教育;整合活動;教育嘗試
本文通過探索麒麟的文化內涵,發(fā)掘舞麒麟的象征意義,然后描述舞麒麟在幼兒整合課程活動的運用的可能性,力圖增加幼兒活動的趣味性,也使得本土文化得到更好地傳承,將舞麒麟一直發(fā)展下去。
引言
舞麒麟作為本地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因其象征性和深刻內涵而備受推崇。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本地文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將麒麟舞引入幼兒園的整合課程活動中,既能增加幼兒活動的多樣性,趣味性,增加對麒麟舞的認識,為麒麟舞的發(fā)揚光大培養(yǎng)了大量后備人才,以積極的態(tài)度發(fā)展幼兒教育,弘揚傳統(tǒng)文化。對本地文化“舞麒麟”在整合活動中的運用進行實證研究,使其更加科學、合理。
1 舞麒麟的文化淵源
1.1麒麟的文化淵源
麒麟也簡稱麟?!稘h語大詞典》的解釋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形狀像鹿,頭上長角,身上有鱗,尾像牛尾,古人謂之仁獸、瑞獸,拿它象征祥瑞。麒麟在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是祖先對崇拜的諸多動物( 如鹿、馬、牛、狼等) 優(yōu)點的集合體,是在動物自然屬性基礎上,經儒、釋、道諸多文化寫意、推崇的精神產物。麒麟因其所彰顯的“施仁、秉德、兆瑞”等精神特質而備受推崇。
1.2 麒麟的象征意義
第一麒麟是“守德、施仁”的典范
第二麒麟是“祥和、平安”的昭示
第三麒麟是“主正、辟邪”的化身
1.3 麒麟舞的文化淵源
麒麟舞是客家人從北方帶到南方來的一種民間藝術表演形式,以鑼鼓加嗩吶為伴奏,具有長江北部地區(qū)花會的風格,與廣東嶺南音樂不同,是客家人世代相傳的藝術文化。麒麟為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吉祥仁獸,客家人視之為吉祥物,舞麒麟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舞麒麟集歌、舞、樂于一體,所舞麒麟的骨架用竹篾扎成,皮用各色彩布做成。分成頭、尾兩截,中間穿孔,舞者站在穿孔處將麒麟系在身上,在春節(jié)期間,入村上街挨家逐戶恭賀新年。
廣東是麒麟舞流傳較廣的地區(qū),全省各地麒麟舞在歷史上就各具特色,如以東莞樟木頭為代表的客家麒麟舞等。
2 舞麒麟在整合活動中的運用與推廣
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強調的是健康、語言、社會、認知、藝術五大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有機結合,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樹立一日活動都是課程的整合觀,將課程融入幼兒一日生活、游戲、學習之中,使幼兒在學習、生活、游戲過程中整體、和諧、全面的發(fā)展。
2.1 舞麒麟在整合活動中的運用
以“情”感人,構思具有游戲性和故事性的舞蹈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舞麒麟對于幼兒來說也是一種藝術化的游戲。將舞蹈形象化,在舞蹈中安排有趣的游戲或故事情節(jié),來啟發(fā)幼兒的想象力,讓孩子在舞蹈中感知快樂,接受美的體驗,情與德的熏陶,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時賦予舞蹈的深刻內涵。
2.2出“神”入化,選擇動感十足、形象鮮明的舞蹈音樂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耳朵里聽著動人的音符,是多么興奮的事情!以“情”感人,出“神”入化,音樂是“點金”之筆。通過選擇典型的、動感的、富有感染力的音樂,使得幼兒更加易于溶于所學的舞蹈中。既然是學習舞麒麟,也要讓幼兒感覺各地區(qū)音樂的特點與差異性。因此,在選擇舞蹈音樂時,必須要有讓幼兒明顯地感受到各地區(qū)音樂的特點,伸張有力,節(jié)奏鮮明,以激發(fā)孩子內在情感。
2.3氣“韻”生動,完美地表現(xiàn)自然
舞麒麟來源于生活,實踐于生活,它試圖表現(xiàn)自然,了解自然,盡力表現(xiàn)自然,在吸取祖先流傳的藝術營養(yǎng)的同時,強調以身、心、靈三者的結合來展示人的生命力的一個過程。通過孩子們稚嫩的動作、歡快的笑聲、純真的表情、略顯夸張的表演展示他們的內心世界,展現(xiàn)他們眼中所認為的生活。
2.4如“詩”如“畫”,運用生動有趣的道具、服裝、頭飾,豐富舞蹈內涵
結合麒麟舞的特點設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的道具、服裝、頭飾,使之更加符合幼兒的審美眼光。新穎的道具、服裝、頭飾會使孩子眼前一亮,既體現(xiàn)舞蹈作品的風格,又增強孩子的興趣。
3 舞麒麟在整合活動中運用的經驗總結
第一,傳統(tǒng)舞麒麟的傳承和改造不足。舞麒麟隊表演套路、表演的服式、表演的思想至今還因循守舊,沒有新的套路和創(chuàng)意,表演性觀賞性娛樂性藝術性文化內涵都大打折扣。進一步加大投入,積極扶持舞麒麟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第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考慮到自身知識、技能水平,還要對非舞麒麟的背景、特點、制作要領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才能開始教學。往往需要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如實物的展示、多媒體教學等,去引導幼兒用心去感知麒麟舞,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避免教學的枯燥。
第三,提高教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yè)知識?!敖處熥鳛槲幕膫髡?,首先在于他是文化的承者。當代多元一體的文化背景以及教師所特有的文化責任感,決定了教師必須承擔起時代所賦予的文化使命?!苯處煹纳铋啔v與知識、能力結構和時代環(huán)境直接影響著幼兒對麒麟舞的喜好,因此教師要豐富自己對麒麟舞的知識的掌握,這樣才能便于更好的發(fā)揮。
第四,應用符合幼兒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的舞蹈。
結語
每一種地域文化都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和傳承性,每一種民族文化都有它自身存在的價值和內涵,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引導幼兒在本地舞蹈的感染下陶冶性情,促進幼兒對舞蹈的了解,從而激發(fā)幼兒熱愛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情感。
參考文獻:
[1]陳曉萍.幼兒舞蹈教育的價值取向與實施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1,(3).
[2]丁樂.學前兒童藝術綜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3
[3]徐秀娟.麒麟文化變遷與中外文化交流發(fā)展的關系[D].廣州:暨南大學,2003.
[4]金華.民族舞蹈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意義[J].甘肅教育,2008(1).
[5]李雨澤.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在幼兒教育中地位和作用[J].2005(5):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