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到龍井去,就一定要到市中心去看看“龍井吊”遺址,在井邊有一座石碑,上邊鐫刻著“龍井地名起源之井泉”幾個遒勁的楷書大字。這個遺址明確地記載著龍井地名的由來,是吉林省為數(shù)不多的地名起源標志。
龍井這座長白山東麓的美麗小城,海蘭江橫貫市區(qū),靜靜地流淌。凝神望去,常常會使你喚起懷古之幽情。這座邊疆城市在清朝初年還是一片荒無人煙,森林茂密,野獸出沒的禁山圍場,因位于當時吉林省的南部,故被稱做“南荒圍場”。
到18世紀中葉,常有朝鮮貧民越過圖們江進入延邊地區(qū),開荒種地求生。特別是1869年(清同治八年)后,朝鮮北部連續(xù)兩年發(fā)生自然災害,餓殍枕藉,饑民紛紛越境私墾。1881年(清光緒七年),清政府廢除禁山圍場舊制,龍井當初稱六道溝,以序數(shù)而得名。1883年(清光緒九年),清政府與朝鮮李氏王朝協(xié)議締結《吉林朝鮮商民貿易地方章程》,同年將圖們江以北長約350公里、寬20~30公里劃為朝鮮人專墾區(qū),設越墾局專管越境朝鮮人的墾務。從此,朝鮮貧苦農民紛紛越過兀良哈嶺進入六道溝等地定居。
據(jù)傳19世紀末,朝鮮墾民張二碩、樸仁彥等遷到六道溝,在這里開荒種地。初來時發(fā)現(xiàn)一眼古井,便修好使用。該井的具體位置在今龍井市區(qū)龍井街與六道溝路交叉路口東北方60米處,據(jù)說當年井水清涼甘甜。由于井很深,為了便于提水,他們與附近的漢族農民一起,在井邊安上桔槔(一種吊桶架,汲水的設備),朝鮮人管它叫“龍井吊”(又稱“龍吊桶”),由此而得名為龍井。從那以后,有人又稱六道溝為“龍井”。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清政府在局子街設延吉廳。中日甲午戰(zhàn)爭結束后,日本帝國主義占領了朝鮮,日本以朝鮮為跳板,對中國延邊地區(qū)頻繁進行侵略活動。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日本帝國主義以“保護朝鮮人”為名,派軍隊侵入延吉廳轄鎮(zhèn)——朝鮮人較集中的龍井,并設立了“朝鮮統(tǒng)臨府臨時間島派出所”,進行間諜活動。清政府于8月24日提出抗議,8月26日東三省總督徐世昌派新軍督練處監(jiān)督吳祿禎前往調查,他事后寫出了《延吉邊務報告》,繪制了《延吉邊務專圖》,科學地論證了“間島”是中國領土。1909年9月4日(清宣統(tǒng)元年七月二十日),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定圖們江為中朝兩國國界,清政府同意開放龍井村,局子街、頭道溝、百草溝等四處為商埠。延吉地方的朝鮮人歸中國地方管理。本《條款》簽訂兩個月后,日本撤出統(tǒng)監(jiān)府派出所及其文武人員,在上述所開商埠地設立日本領事館。事后清政府為了加強對延邊地區(qū)的管理,將設在局子街的延吉廳提升為“延吉府”。1913年(民國二年),延吉府改為延吉縣,仍駐局子街。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了全東北。9月偽吉林省臨時政府裁延吉市籌備處,設偽吉林省特派駐延吉行政專員臨時辦事處,龍井縣境歸其管轄。據(jù)文獻記載,從光緒未年起,官方將“六道溝”和“龍井村”這兩個地名并用。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才正式把“六道溝”定名為“龍井村”。多年來,關于“龍井”的由來,有許多傳說佳話,在民間津津樂道。有說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由延吉廳正式命名為龍井村,遂取代六道溝這一歷史地名。
1934年由村民李基燮等人發(fā)起,龍井村居民為紀念具有歷史意義的古井,重新修繕此井,并在井邊豎起一座高2米的花崗巖石碑,碑上鐫刻著“龍井地名起源之井泉”9個字。還在井旁立了4個石頭柱子,圍了木柵子,在木柵子外栽了松樹和柳樹。同年,“龍井村”改為“龍井市”。1934年12月成立偽間島省,龍井縣歸“間島省”管轄。1936年龍井市又改為“龍井街”。
1945年“八·一五”光復后,成立了延吉縣人民政府,由延吉縣析置延吉市,龍井仍屬延吉縣。1950年10月延吉縣人民政府從延吉遷到龍井。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龍井起源碑遭到了破壞,把井址變成了街道。1983年因延吉市與延吉縣同名,經(jīng)國務院批準,將延吉縣改稱龍井縣,因縣政府駐地龍井鎮(zhèn)而得縣名。1988年6月龍井縣改為龍井市。1986年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政府撥款25萬元,在古井舊址修建了井源園林,重新建立了一座高3米的花崗巖紀念碑,碑上按原井碑文鐫刻9個楷書大字。碑的基座根據(jù)龍井的民間傳說,南北各有一面銅制浮雕:南面刻著一條奔騰的巨龍,象征著從井內騰升的小金龍和龍井縣名的起源;北面刻有一身著民族服裝的朝鮮族少女在井旁汲水洗衣。清掏后的古井深7米,用花崗巖砌成高0.6米、直徑1.5米、八邊形古式井臺。周圍用石柱、鐵鏈圍成柵欄,井內泉水清澈甘甜。井源園林占地6000多平方米,四周栽植了青松。如今井旁古老的柳樹與蒼松、古井相襯托,顯得格外古樸、典雅。 摘自《吉林省情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