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國
(肇慶學院 音樂學院,廣東 肇慶 526061)
論采茶戲音樂中的“喜劇性”
——以粵北傳統(tǒng)采茶戲音樂為例
孫家國
(肇慶學院 音樂學院,廣東 肇慶 526061)
喜劇性是中國戲曲的傳統(tǒng)特色,這一特色在眾多民間小戲中尤為突出。作為南方小戲的粵北傳統(tǒng)采茶戲以其輕快活潑的喜劇戲曲風格,娛樂了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粵北客家人,培育了粵北客家人開放豁達的性格。戲曲喜劇性的構成是多種戲曲構成元素相互協(xié)作的結果,音樂作為戲曲構成的主要元素,在粵北采茶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它通過有限的表達方式向觀眾傳達無限的喜悅,用有限的篇幅承載著無限的客家文化精神。
粵北采茶戲;音樂;喜劇性
地處廣東北部的梅州、河源、韶關與江西贛南地區(qū)毗鄰,是廣東省境內客家人主要聚集地,在那里盛行著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傳統(tǒng)小戲——粵北采茶戲。這種源于江西贛南遠安九龍山、興起于采茶歌、采茶歌舞的民間藝術,將我國茶文化與客家文化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戲劇內容、音樂唱腔、表演程式、服裝道具,都能充分展示客家文化的獨特風采”[1]9,不僅是我國茶文化的藝術結晶,而且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文化之一。
粵北采茶戲雖然與贛南采茶戲一脈相承,有許多共同的傳統(tǒng)藝術特色,但采茶戲在傳入粵北地區(qū)后的100多年中,在劇目內容、音樂、唱腔、表演方式等方面都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揚棄過程,從而形成了自己“濃郁獨特的民間色彩和獨樹一幟的地方韻味”[1]86,盡管有如此多的改變,但采茶戲的戲曲風格卻沒有受到絲毫影響,那就是輕松、活潑的喜劇風格。
音樂——作為戲曲構成的主要元素在粵北采茶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與文學、語言、舞蹈等其它姊妹藝術共同塑造粵北采茶戲的戲曲形象與風格,并以其自身情感表達的優(yōu)勢,對粵北采茶戲喜劇性風格的塑造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它通過有限的表達方式向觀眾傳達著無限的喜悅,用有
限的篇幅承載著無限的客家文化精神。
(一)粵北采茶戲的喜劇性
“滑稽調笑,談言于微中其本身即為一門藝術,將這門藝術融入戲劇,以其獨特的形式展現(xiàn)戲劇的內容,往往比‘歌’、‘舞’更具吸引力。從上古至五代的‘優(yōu)人優(yōu)戲’、到唐之‘弄參軍’、宋之‘滑稽戲’都體現(xiàn)了這一傳統(tǒng)”[2]??梢娢覈鴳蚯南矂⌒燥L格由來已久,滑稽取笑的傳統(tǒng)技藝一直伴隨著戲曲形成與發(fā)展的漫長過程,特別是在故事演繹過程中的插科打諢,滑稽逗趣的戲風已成為如粵北采茶戲等民間小戲的主要風格。
在某種場合中,悲劇情節(jié)的戲劇是很難想象的,這無疑為采茶戲幽默喜慶的戲劇風格提供了很好的社會基礎和土壤?;洷辈刹钁虻难莩鐾ǔEc地方民俗或祭祀儀式融為一體,這是粵北采茶戲不斷發(fā)展并保持其形態(tài)在民間流傳不衰的重要原因,因此,具有諧趣活潑、載歌載舞喜劇表演形式的粵北采茶戲一百多年來都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以至于在粵北山區(qū)農(nóng)村流傳著“有錢丟采茶,有錢買笠”的民間俗語,可見老百姓對采茶戲的喜愛程度。
1.通俗明快的舞臺語言
粵北采茶戲的語言以通俗明快為美,很少使用書面語言,其道白大都來自客家人的日常生活用語,較為形象化和口語化,富有十足的地方性韻味,特別是“運用客家方言中的諺語、歇后語、諧音及正話反說等方言俚語,既充分展示了采茶戲以風趣幽默為基調的語言特征,也加強和豐富了采茶戲的喜劇風格”[1]87。
粵北采茶戲的語言特點還表現(xiàn)在唱詞的運用上,句式結構的多樣為粵北采茶戲唱腔帶來了豐富的色彩變化,對比句、排比句運用較為廣泛,并且處處體現(xiàn)為節(jié)奏明快、音韻鏗鏘、情緒層層高漲,語言的結構和變化為音樂表現(xiàn)提供了基礎。另外,在粵北采茶戲唱詞中,為了追求語言的對稱和韻律,往往用襯詞來填充句子文字的不足,如【路調】(四)唱詞是:“三步走來喂是喂,往前子走喲依喲,一心要往嚨呀嚨地古呀古地嚨呀嚨地古呀古地往前走,打開門碰得兒松,往前子走喲依喲,一心要往嚨呀嚨地古呀古地嚨呀嚨地古呀古地往前走,一心走碰得兒松走?!雹兖埨^洲.粵北采茶戲音樂.韶關地區(qū)文藝創(chuàng)作室戲研組收集編印,1980:71.襯詞的加入為原本無味的唱詞帶來了生機,使唱詞變得妙趣橫生、愉快活躍。
2.諧趣幽默的舞臺表演
早期粵北采茶戲的演員都是身兼農(nóng)活、演戲雙重職業(yè)的,因此采茶戲表演的隨意性、即興性就不可避免。在表演藝術上,被稱為采茶戲三絕的矮子步、單袖筒、扇子花,以及其他模仿動物的表演身段,體現(xiàn)了粵北采茶戲舞臺表演過程中的靈活性、即興性特征,不僅使舞臺充滿了生機和活力,而且給人輕松活潑、豐富多彩的審美感受,具有豐富的喜劇性效果。
粵北采茶戲傳統(tǒng)劇目“三腳成戲,小丑當家”、兩旦一丑、以丑角為中心的固有表演模式,是其喜劇風格的重要基礎。特別是“丑”的表演,常以生動、含蓄、詼諧、幽默的語言和動作,互相揭露或自我嘲弄,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民間戲劇“無丑不成戲”的重要特征,“丑”的表演也增加了粵北采茶戲的喜劇性色彩。
3.輕快活潑的戲曲音樂
粵北采茶戲音樂具有輕快活潑的特色,是由采茶戲整體表演風格所決定的?;洷辈刹钁虻膫鹘y(tǒng)劇目有近300個,大都是輕松活潑喜劇風格的歌舞小戲,因此,具有一大批輕松活潑的唱腔是采茶戲表演的需要。有關音樂是如何體現(xiàn)這種特點的,將在后面進行論述。
4.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
與其他姐妹藝術如民間歌曲、曲藝、舞蹈、雜技等有機的結合形成了中國戲曲獨特的表現(xiàn)特征,這種綜合性特征體現(xiàn)為我國戲曲的總體性,在粵北采茶戲中表現(xiàn)非常突出,歌曲與舞蹈在采茶戲中的運用,從而形成了采茶戲載歌載舞的表演特色。
“載歌”是針對戲曲唱腔而言,在粵北采茶戲唱腔中,最能體現(xiàn)載歌的特點要數(shù)“對唱”和“一唱眾和”的表演形式。在以民歌為主的曲牌聯(lián)套形式的粵北采茶戲音樂中,“對唱”的音樂曲牌絕大多數(shù)具有輕快活潑的性格特征,如【十送】、【斑鳩調】、【十打月光調】、【銅錢歌】、【對花】、【十打調】等。對唱可以單獨運用,也可以混合使用,對唱的巧妙連接,使音樂妙趣橫生,有效地增強了音樂的趣味性和喜劇性。“一唱眾和”的演唱形式,在粵北采茶戲燈調部分較多見,如【馬燈調】、【搖船歌】,這些曲目富有濃厚的民間燈彩韻味和節(jié)日喜慶氣氛。
“載舞”是采茶戲的傳統(tǒng)表演特色,從采茶歌到采茶歌舞再到采茶戲,粵北采茶戲一直都是與“歌”、“舞”相隨相伴,燈彩的舞蹈形式經(jīng)過不斷地改革和創(chuàng)新一直被保留在粵北采茶戲的表演過程中,形成了以矮子步、單袖筒、扇子花為代表的“三奇三絕”的舞蹈動作,生活氣息濃厚,形象鮮明活潑,有著極強的趣味性和喜劇性。
(二)音樂在粵北采茶戲中的喜劇性意義
戲曲是我國特有的以音樂、舞蹈、文學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舞臺藝術,它有著一定的藝術規(guī)范和定型,戲曲講究的是“唱、念、做、打、舞”。“唱”首當其沖,最為重要,正所謂“無腔無調不成戲”,對于戲曲,歷來有“戲以曲興、戲以曲傳”之說。音樂在戲曲中的重要性,不是只“表現(xiàn)在前奏、間奏那些方面,而首先表現(xiàn)在統(tǒng)一和調節(jié)戲劇的節(jié)奏這個方面……在戲曲中,從劇本的結構,唱白的處理,直到演員的表演和舞臺調度,無一不統(tǒng)一在音樂的節(jié)奏中?!盵3]我國現(xiàn)代戲劇家張庚先生也曾經(jīng)指出:“戲曲的第二度創(chuàng)作,是從全劇的音樂化開始的,戲曲表演是以音樂為核心來組織自己的舞臺語言的,矛盾的展開、情感的刻化、高潮的安排、舞臺氣氛的變化與音樂的設制有關?!盵4]可見音樂在我國戲曲中的重要性。
1.音樂是粵北采茶戲中最具喜劇性的藝術元素
從粵北采茶戲構成的各個元素來看,音樂是最具特色個性的,也是最能突出喜劇性的重要的藝術元素。在戲劇中,音樂主要起揭示風格、規(guī)定節(jié)奏、烘托情緒、營造氣氛的作用,“雖然音樂本身的特性無法直接構成戲劇,但當音樂融入戲劇作品后,地位便不僅僅服從于劇本了,有時可以成為戲劇的主宰,因為在情感表達層面,音樂可以拓寬戲劇的表現(xiàn)力,具有超越語言表達的優(yōu)勢”①引自百度知道.文化藝術.音樂與戲劇的關系.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99619.html,2005-12-16.。音樂在感情和心理活動的部分,具有強大和微妙的通感作用,是其他藝術形式所不及的?;洷辈刹钁虻恼Z言、舞蹈等元素,雖然致力于表達人們求“喜”之心境,但藝人們文化修養(yǎng)的欠缺必然帶來劇本內容的淺顯甚至粗俗,缺乏藝術性和美感,然而音樂的加入,提升了其語言、舞蹈及其他相關藝術形式的情感高度,使采茶戲獲得了更高的審美價值,音樂以其自身的表達方式,演繹粵北采茶戲的喜劇性,傳承粵北客家平安和諧的美好愿望。
2.音樂是串聯(lián)采茶戲其他構成元素共同演繹喜劇性的主要線索
對于相對成熟的大型戲劇來說,傳統(tǒng)粵北采茶戲音樂還沒有達到能夠控制戲劇發(fā)展節(jié)奏的程度。盡管如此,音樂在采茶戲戲劇發(fā)展中,有機地結合地方語言、舞蹈等其他藝術表演形式,通過人們耳熟能詳?shù)囊魳非?,不僅使觀眾在視覺形象上,而且在情感體驗甚至思想領悟中感受戲曲內容、自覺接受教育。去除音樂本身的表達作用,我們可以在戲曲的任何地方找到音樂的存在,語言與音樂的結合、舞蹈與音樂的結合、舞臺表演與音樂的結合,甚至包括服裝、道具都可能在音樂的協(xié)助中發(fā)揮其自身的作用。音樂的“粘合”作用是巨大的,在粵北采茶戲“喜劇性”的總體前提下,在采茶戲音樂的規(guī)范中,各項藝術表演形式共同著力于“喜慶”這一點,把采茶戲推向一個又一個情感高度。
既然音樂對戲曲戲劇性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在以喜劇性為主要風格的粵北采茶戲中,音樂是如何通過與其他藝術形式的協(xié)作共同表達諧趣活潑的生活情趣、營造采茶戲喜劇氛圍的呢?這一點,我們僅僅依靠音樂技術本身的分析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我們要在旋律、調性、節(jié)奏、詞曲結合等音樂構成因素當中,以及由這些因素所構成的音樂組織結構中找到戲劇的意義。
(一)唱腔音樂節(jié)奏和節(jié)奏變化凸顯音樂的喜劇性
戲曲的戲劇性主要是以音樂的板式變化作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的,因此,節(jié)奏的功能作用就相當重要了。通過節(jié)奏的變化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和矛盾沖突,是我國戲曲的一個重要特色。然而,作為以曲牌聯(lián)套為主的小型戲曲,粵北采茶戲音樂對不同人物和不同戲劇場面的刻畫,均依賴于曲調的變化加以體現(xiàn),其特點就是曲調運用豐富,旋律變化繁多,雖然如此,但節(jié)奏在粵北采茶戲中依然起著重要的作用。
1.輕快活潑的節(jié)拍規(guī)范
粵北采茶音樂的基本曲調中,富有明快的喜劇性色彩的有“哭調快板”、“罵調”中的數(shù)快板、“路調”、“上山調”、“下山調”、“對花調”、“十打調”等。這些曲目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輕快活潑”。由于粵北采茶戲喜劇劇目較多,在表演形式上又多以載歌載舞為特征,為突出喜劇風格,也為了表演形式的需要,粵北采茶戲音樂中存在著一大批具有輕快活潑特點的唱腔,有的劇目唱腔甚至通篇如此,如粵北采茶戲優(yōu)秀傳統(tǒng)劇目《俏妹子》中米童上場的【走路調】、米童和妹子的【對花】、【十打調】等6段唱腔都是一板一眼、載歌載舞、輕快活潑的音樂唱腔,劇情的喜劇性風格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一板一眼的板式配合偏快的速度,構成了采茶戲音樂中較為固定的節(jié)拍規(guī)范,一大批粵北采茶戲音樂在它的規(guī)范下或以開朗、愉快(如【路調】、【走路調】、【上山調】、【十打月光調】、【銅錢歌】),或以風趣、跳躍(如【出門調】、【十打調】、【盤花調】),或以喜悅、詼諧 (如【補碗調】、【補瓷碗】、【補瓷缸】、【小補缸】),或以油滑、詼諧和詭辯(如【金錢花】、【芒冬鳥仔】、【點點花】)的性格呈現(xiàn)給聽眾,給人們帶來無限的喜悅。
在粵北采茶戲音樂中也有垛板及一板兩眼的運用來表現(xiàn)詼諧快樂的音樂情緒,但都不具有代表性。另外,來自民間的各種燈彩音樂也是一板一眼為多,并且大部分曲調用嗩吶加鑼鼓伴奏,更富有熱烈喜慶的氣氛。
2.富有動力感的節(jié)奏
雖然大部分活潑的唱腔音樂都是以一板一眼為節(jié)拍規(guī)范,音樂缺乏板式變化的結構性動力,但豐富的唱腔音樂帶來了新鮮感,并且在唱腔的發(fā)展過程中節(jié)奏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如例1愉快的【送物調】“一手打開籠子蓋,一手拿出頭帕來”,歌詞結構是二二三的典型結構,音樂句子本應為兩小節(jié)四拍或者四小節(jié)八拍,然而音樂節(jié)奏有所不同,這樣或多或少地給音樂賦予了一定的原動力。
突破歌詞節(jié)奏常規(guī)引起的音樂句型變化,也會引起音樂情緒的變化,如例2音樂情緒輕松活潑的男女對唱【銅錢歌】,曲中句子由四拍壓縮為三拍再壓縮為二拍,由松散漸變?yōu)榫o湊,這種節(jié)奏的變化不僅強化了活潑的音樂形象,而且積累了音樂展開的動力,增加了音樂的熱烈程度。
音樂節(jié)奏突破語言常規(guī)節(jié)奏、或音樂樂句內部節(jié)奏變化,在粵北采茶戲音樂中特別是在“輕快活潑”的唱腔中應用更為突出。然而,戲曲唱腔音樂節(jié)奏的變化并不是孤立的,往往會伴隨著譬如腔句結構、音樂發(fā)展手法等一系列的改變,因而也會引起音樂情緒的變化。
(二)唱腔音樂的發(fā)展變化突出喜劇性
粵北采茶戲傳統(tǒng)唱腔的詞曲結構基本為簡單四句式、五句式,甚至有二句式和三句式,唱腔節(jié)奏單一,在表現(xiàn)人物情感的深度上有著一定的缺陷。從粵北采茶戲唱腔音樂句式結構來看,其基本句式多以七字句為主(偶爾有五字句、六字句、十字句),腔句結構比較規(guī)整,結構的對稱性也很強。
如例3是纏綿敘事音樂情緒,典型的七字句(二二三句式),音樂為方正的四小節(jié)。
又如例4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也是典型的七字句(二二三句式),只是在句尾加入了襯詞,腔句變成了非方正型的樂句。
再如例5活潑的音樂情緒,五字句(二二一句式),也是用襯詞突破了方正型句式結構。
類似以上例子還有很多,但大多都打破了原有的基本句式。我們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要加強唱腔的表現(xiàn)力,突出音樂的喜劇性特征,依靠基本腔句方正、對稱的句子結構形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必須通過一定的創(chuàng)腔手法突破基本句式的呆板。
1.活潑愉快的“填腔”
粵北采茶戲傳統(tǒng)音樂200多首唱腔,如【牡丹調】、【長歌】、【勸調】、【十勸郎】、【芙蓉哭調】等一些音樂具有抒情、敘事、悲傷等情緒的唱腔,音樂腔句規(guī)整、方正,音樂句法的改變較少,而輕松、愉快、活潑、風趣、幽默的音樂情緒的腔句結構則變化較多,音樂句法的改變帶來了粵北采茶戲音樂的喜劇性。在此,我們通過對以下音樂唱腔的分析來感受腔句結構變化所帶來的情緒變化。
【路調】是粵北采茶戲中的重要唱腔,它往往配合著身段表演,是采茶戲中最具輕快、幽默的唱腔類型之一,從例6中可以看出該唱腔是四句結構,第一句是【路調】的基本曲調(在其他【路調】唱腔中多是采用這一基本曲調,然而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此就不一一列舉),前兩句規(guī)整方正,第二句后半部分在音樂色彩有變化并將第三句巧妙地引入同調異宮的反調,使音樂曲調具有對比性,但在調式特性和旋法邏輯上彼此保持內在的聯(lián)系,也充分地體現(xiàn)了樂曲“起、承、轉、合”的特點,然而,最能突出音樂輕松、愉快性格的還是在曲調的展開過程中第四樂句結構的變化,在句中運用“填腔”加入襯詞將腔句擴大為九小節(jié),曲調更為活潑和風趣。
在【路調】、【上山調】、【出門調】3類唱腔音樂的幾十首曲子中運用“填腔”加襯詞來擴大樂句結構以突出音樂輕松愉快的唱腔是很多的。這種方式不僅在段末運用,有的甚至在曲中第一句就開始運用,如例7【出門調】。
例7是三句式五字句唱詞,第一句通過襯詞填腔為方正的四小節(jié),第二句在第一句的基礎上再一次擴充為五小節(jié),破壞了音樂原有的工整,第三句之后是襯詞填腔形成一個獨立的樂句,整個唱腔因此成為了五句結構。如果去掉襯詞填腔部分,唱腔音樂結構依然完整,但音樂缺少了輕松歡快的氣氛。
2.風趣熱烈的“加垛”
粵北采茶戲音樂中的男女對唱也是能充分體現(xiàn)音樂喜劇性特色的重要唱腔之一,代表唱腔有【十打調】、【銅錢歌】、【對花】、【送物調】等,其唱腔音樂的主要有平行式對唱,此外還有問答式對唱、幫腔式對唱和趣味式對唱。其中平行式對唱,歌詞一般為:“(女)正月里花里花朵開,(男)二月里花里花朵開”,音樂平鋪直敘,多以重復為主;問答式對唱,一般是你問我答,音樂可以重復的,也可以是對比的;幫腔式對唱,音樂中穿插有應聲式的道白,簡單有味,喜劇性色彩濃厚;趣味式對唱,一般歌詞為“(男)哎呀我的妹依喲,(女)哎呀我的哥依喲,(男)依,(女)依,(男)依,(女)依,(合)依依哪依嗨喲只唱二月古哪嗨呀?!雹兖埨^洲.粵北采茶戲音樂.韶關地區(qū)文藝創(chuàng)作室戲研組收集編印,1980:90.如例8【對花】。
例8中的對唱主要以平行式對唱為主,也有問答式對唱,音樂具有較強的動感和沖擊力,音樂的喜劇性突出,也體現(xiàn)了民間燈彩音樂的特點。
在對唱式的唱腔音樂中,音樂“加垛”是一個突出的創(chuàng)腔手段,它通過對腔句的改變、相同音樂片段的重復來提升音樂的動力,如例9【十打調】。
“加垛”主要是將基本腔句擴大,與“填腔”相同都是插入式的創(chuàng)腔手法,“垛”是一種較固定的節(jié)奏型的重復,例9中是連續(xù)使用的搶板式加垛,節(jié)奏短促而不穩(wěn)定,輕重顛倒,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使音樂跳動富有活力。
在粵北采茶戲唱腔中也有運用“垛”的遞減來發(fā)展曲調的,如前面提到過的例2【銅錢歌】就是基本腔句的遞減形式,樂句在男女對答中將相同的片段由四拍壓縮為三拍再壓縮為兩拍,層次分明,由松到緊,具有很強的推動力。
“填腔”和“加垛”是粵北采茶戲腔句擴展變化的主要手段,并且這種手段的運用主要集中在具有輕松快樂的喜劇性唱腔中,是其音樂喜劇性的重要來源。
(三)通過多種創(chuàng)腔及表演手法增加喜劇性
1.調式的色彩變化
粵北采茶戲音樂多用開朗明亮的徵調式及抒情愉快的商調式,并且較多地利用調性色彩對比來轉變情緒上明朗活潑的效果,令人有新鮮之感。南路部分的【對花】曲調每一句都以商音結束,旋律短促跳躍,清新活潑,結尾樂句卻出乎意料地結束在徵音上,形成鮮明的調性色彩對比;又如例10,上句為宮調式,音樂明亮高亢,下句轉到下屬商調式(清角為宮),實為下五度反調,音樂柔和抒情。
類似調性轉換還出現(xiàn)在 【十打月光調】、【賣雜貨路調】以及南路部分的【出門調】、【對子花】等曲牌中。
粵北采茶戲音樂中的轉調方法實際并不復雜,轉調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在唱腔中臨時轉變音樂色彩,使冗長的唱腔不斷變化,產(chǎn)生新鮮感。旋律多用正調,由于反調旋律低沉、柔和,因此,在輕松活潑的唱腔音樂中并不多用。當然,在輕快活潑的唱腔音樂中也有極少數(shù)唱腔是轉調派生出的 (相對例6來說例11是反調派生的唱腔),如例11【路調】。
2.高音起腔的熱烈氛圍
高音起腔是采茶戲旋律創(chuàng)腔的重要特色,這種手法的運用非常廣泛,特別是歡快活潑性的曲牌,如果采用高音起腔,曲調的喜劇氣氛更加熱烈,如例12【給老庚(對花)】中的起腔。
又如例13的起腔將客家人豪爽、樂觀、活潑、詼諧的性格特征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
3.地方語言與襯詞的情緒渲染
戲曲音樂的創(chuàng)腔總是和語言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的。如果音樂唱詞不具備通俗易懂、口語化等鮮明的特色,抑或旋律與音樂的搭配觀眾聽不懂,沒有任何親切感,那么,戲曲就失去了人們自我娛樂和自我教育的功能,失去了肥沃的土壤。因此,戲曲語言的特色影響了戲曲音樂的唱腔音調,反之,戲曲音樂又提升了戲曲語言的表達效果。
粵北采茶戲所具有的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是影響其音樂風格的因素之一。從其劇目來看,基本為歷史故事和原創(chuàng)生活小品,表現(xiàn)的是普通勞動人民的勞動與生活,劇情、唱詞都與農(nóng)事活動、民俗活動有關聯(lián);唱詞、道白中語言口語性強,并且有鮮明的地域性。
關于地方語言與粵北采茶戲音樂的關系已有相當多的研究成果,在此不必贅述。但粵北采茶戲與語言有關的襯詞、襯句的運用,不僅顯示出粵北采茶戲的特色,更增加了音樂的豪爽、明朗、活潑、優(yōu)美、詼諧、風趣的性格。
幾乎粵北采茶音樂的所有曲牌都是有襯詞的,特別是歡快活潑的唱腔中運用得最多,可見襯詞的運用提升了音樂的喜劇性效果,可謂是“無襯不成曲”。這些襯詞多為語氣詞、名詞、形容詞,當然最多見的還是語氣襯詞,如“依嘿”“依依喂”“哎呀子喲”“哪嘿”“啰”等。這些襯詞沒有具體的意思,有的只是起墊字的作用,但有的是為了渲染氣氛,使音樂氣氛更加熱烈,更富有民間特色。
4.音樂表演形式的氣氛烘托
屬于音樂范疇的音樂表演形式,既是影響音樂情感表達、影響音樂風格的因素之一,也是音樂演繹的重要組成部分。
粵北采茶戲音樂演唱中的潤腔對曲牌音樂風格是有影響的。毫無疑問,這種潤色的作用當然是對粵北采茶音樂與客家語言結合的一種調節(jié),特別是其滑音和裝飾音的運用,不僅提升了唱腔的趣味性,而且修正了音樂和語言結合的某種偏差,使戲曲語言更為清晰易懂。
如例14中滑音的運用,對活潑的音樂作了夸張的處理,使音樂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另外高音起腔也增加了音樂的熱烈性。又如例15中的裝飾音所對應的“哩”“丹”“西”,是演員在演唱中根據(jù)字音的走向進行的裝飾和夸張的處理,不僅調整了音樂與字音走向的矛盾,同時增添了音樂的感染力,音樂顯得更為開朗、明亮。
“對唱”、“載歌載舞”也是粵北采茶戲重要的表演形式。這種表演形式必然對音樂的表達方式有一定的限制和規(guī)范,這種限制和規(guī)范表現(xiàn)在對唱腔音樂的設計上,展現(xiàn)出自身的特點。也正因為這些特點提升了粵北采茶戲音樂的趣味性,使音樂喜劇性更加濃厚、更加熱烈。
粵北采茶戲是粵北客家人表達自己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重要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在南方人崇尚“喜慶”的土壤中,粵北采茶戲的喜劇性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普通民眾心中的美好愿景,構筑了粵北客家人和諧美滿的幸福生活,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客家后輩堅毅樂觀的族群性格。雖然在文化空前發(fā)展的當代社會,粵北采茶戲已不如往日興盛,其許多劇目如今也較少上演,但粵北采茶戲一些優(yōu)秀的特別是健康積極、輕松愉快喜慶的音樂曲牌以及所倡導的樂觀主義精神仍會保留下來,并傳承下去,因為無論是什么類別的音樂,只要它寄托著人們的某種情感或精神,就會保持著一定的生命力。
[1] 范炎興.粵北采茶戲[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
[2] 陳 潔,汪海生.淺論中國戲劇中的諧謔傳統(tǒng)[J].文史資料,2011(2):77.
[3] 馬可.從戲曲藝術的特點看戲曲音樂工作[J].人民音樂,1962(1):13.
[4] 張庚.戲曲美學三題[J].中國戲劇,1990(10):38.
The“Comic Characteristics”of the Music of a Tea-picking Opera——Taking the Music of a Northern Guangdong Traditional Tea-picking Opera as a Case Study
SUN Jiaguo
(The Music Department,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 526061,China)
The comic nature is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 Chinese opera.This feature,especially in a number of regional folk dramas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As a kind of southern China opera,the traditional northern Guangdong tea-picking opera is only a single member of the large tea-picking opera family, yet its light and lively comedy-drama style has long entertained and amused the Hakka people in northern Guangdong who suffered the pain of displacement and relocation,cultivated their open minded personality. The mutual cooperation of a variety of opera elements results in the comic characteristics.Music as a major element of opera,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 northern Guangdong tea-picking opera.Though as a limited form of expression and medium,music brings endless joy to the audience,and carries the Hakka culture on and on.
northern Guangdong tea-picking opera;music;comic characteristics
J642.2
A
1009-8445(2012)03-0016-07
(責任編輯:禤展圖)
2011-11-17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09YJA760046);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基金資助項目(09R-01)。
孫家國(1964-),男,湖北荊州人,廣東肇慶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