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本位文化論戰(zhàn)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影響

2012-04-12 09:04李白鶴
山東社會科學 2012年9期
關鍵詞:論戰(zhàn)馬克思主義者民族性

李白鶴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湖北武漢 430073)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本位文化論戰(zhàn)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影響

李白鶴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湖北武漢 430073)

在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本位文化論戰(zhàn)中,許多非馬克思主義者在討論中卻運用了唯物史觀和辯證法來分析相關文化問題,這在客觀上顯示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力量,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并在一定意義上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在這次規(guī)模宏大、論爭激烈的論戰(zhàn)中,論戰(zhàn)的參與者們提出了中國的文化發(fā)展之路亟待厘清的一些重要問題,并就這些問題提出了許多很有價值的觀點和主張,這些思考也給予馬克思主義者以啟發(fā)和借鑒,不但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新民主主義文化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資源,而且也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現實、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合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理論依據。

中國本位;全盤西化;文化論戰(zhàn);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國近代以來關于中西文化的爭論仍在繼續(xù)。胡適、陳序經先后發(fā)表了題為《文化的沖突》(1929)、《中國文化之出路》(1933)、《全盤西化的理由》(1934)等文章和演講,以文化整體論、文化惰性論等為論據來繼續(xù)論證和宣揚文化“全盤西化”論。全盤西化論受到了來自一些學者的“全盤西化會抹殺民族性”的質疑,陳序經和胡適對此斷然否認。陳序經的理由是,文化是由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整個人類所共享的東西,文化只有時代之分,卻不是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專有品,文化的西化并不會帶來民族的滅亡,中國的文化已經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在世界歷史上已經留下了它的印跡。胡適則以文化的“惰性”來說明全盤西化不會帶來中國傳統(tǒng)價值的喪失。盡管陳序經和胡適再三重申全盤西化不會帶來對民族性的全盤抹殺,但這些論證卻并未打消人們的質疑和擔憂。1935年,王新命等十位教授發(fā)表了《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雖然這一《宣言》的發(fā)表帶有很濃的政治色彩,是與當時國民黨開展的旨在倡導舊倫理道德的“新生活運動”相配合的,但是《宣言》中的建設“中國本位文化”這一提法卻引發(fā)了思想界的廣泛關注。由于《宣言》將批判的矛頭指向了“全盤西化”,因而遭致了全盤西化論者的激烈反駁,中國本位文化論也被全盤西化論者質疑為“是中體西用論的延續(xù)”。在全盤西化派和中國本位派的激烈論爭中,還有許多其他的學者對雙方的主張都予以批判,由此,圍繞中國的文化發(fā)展之路究竟應是“中國本位”還是“全盤西化”抑或是其它,思想界掀起了歷時一年有余的中國本位文化論戰(zhàn),近代以來關于中西文化的論爭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出現了又一次熱潮。

由于當時國民黨的文化專制政策,馬克思主義者沒能直接參與此次主要發(fā)生在當時國統(tǒng)區(qū)的論戰(zhàn)。但是在這一時期,這次論戰(zhàn)及其熱烈討論的問題卻一直處在馬克思主義者的視域之中。馬克思主義者嵇文甫先生在寫于1940年的《漫談學術中國化》一文中論及“中國化”時,曾專門將“中國化”與“中國本位文化論”相區(qū)別,“所謂‘中國化’,又決不同于投機性的中國本位文化論?!袊耸前咽澜缧缘奈幕袊?,這‘化’了的東西,雖然帶上些中國味道,但本質上仍然是世界的。至于所謂‘中國本位文化’,都是中國所獨有,和西洋文化有本質上的不同。換句話說,那班人只看見文化的民族性,卻沒有看見文化的世界性,他們不能把兩者辯證的統(tǒng)一起來。”①羅榮渠主編:《從西化到現代化——五四以來有關中國的文化趨向和發(fā)展道路論爭文選》,黃山書社2008年版,第693頁。張聞天在作為新民主主義文化思想的奠基作之一的《抗戰(zhàn)以來中華民族的新文化運動與今后任務》(1940年)中也專門論及了這一區(qū)分:“中華民族的新文化,也決不像‘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中國本位文化’論者那樣,只吸收外國自然科學的技術,來發(fā)展中國的物質文明。它要吸收外國文化中一切優(yōu)良的東西,無論是自然科學的、社會科學的、哲學的、文藝的。而‘中國本位文化’論者,卻正在以中國的陳舊的、保守的、落后的思想,反對外國先進的、革命的思想?!雹诹_榮渠主編:《從西化到現代化——五四以來有關中國的文化趨向和發(fā)展道路論爭文選》,黃山書社2008年版,第668頁。這些論述,不僅可被視為馬克思主義者對30年代中期的中國本位文化論戰(zhàn)中所涉及的某些問題的回應和總結,也從一個側面顯現出那次論戰(zhàn)影響之深遠。實際上,在發(fā)生于20世紀30年代的這次論戰(zhàn)中,許多非馬克思主義者在討論中卻運用了唯物史觀和辯證法來分析相關文化問題,這在客觀上顯示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力量、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并在一定意義上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在這次規(guī)模宏大、論爭激烈的論戰(zhàn)中,論戰(zhàn)的參與者們提出了中國的文化發(fā)展之路亟待厘清的一些重要問題,并就這些問題提出了許多閃耀著思想火花的觀點和主張,這些思考也給予馬克思主義者以啟發(fā)和借鑒,不但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者文化觀的進一步成熟,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新民主主義文化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資源;而且也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現實、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合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理論依據。

五四新文化運動后期,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就曾經運用他們剛剛掌握的理論武器參與了當時思想界聲勢浩大的東西文化論戰(zhàn)。這一時期的馬克思主義者在與東、西方文化派的論爭中,主要運用唯物史觀來分析中國社會文化的變動,他們指出:中國原有文化已不適應經濟的發(fā)展,成為了社會進步的障礙;而胡適等人大為推崇的西洋近代文明,也已經腐朽不堪、岌岌可危。在他們看來,西方真正新興的健康的文化,是新興的無產階級的文化,也就是馬克思主義,這才是中國應當歡迎的文化。陳獨秀、瞿秋白、楊明齋等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撰寫了專門的著述參與了這次論戰(zhàn),運用唯物史觀來系統(tǒng)分析文化問題,大大擴大了唯物史觀的影響。這種影響在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本位文化論戰(zhàn)中有著很明顯的表現,不少學者在中國本位文化論戰(zhàn)中也以唯物史觀來分析相關的文化問題。李立中在《中國本位文化建設批判總清算》中直接應用了唯物史觀來說明文化與經濟基礎的關系,他指出:“文化是據有時間性空間性的。它是規(guī)律的被社會經濟結構所決定。集體勞動決定了民族社會的文化,農奴制度決定了封建社會的文化,而自由勞動則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文化。這些民族的、封建的、資本主義的文化……它們的產生、發(fā)展、變化、消滅都與經濟結構的變遷相適應?!雹垴R芳若編:《中國文化建設討論集》(上編),上海龍文書店1935年版,第88頁。在這篇文章中,李立中還多次引用恩格斯、列寧、普列漢諾夫等人的著作原文來分析中國社會的文化狀況與經濟結構之間的關系。丁遙思在《論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中認為,人們之所以對文化本位文化建設問題抱有懷疑,是因為沒有看到文化運動背后的社會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丁遙思還引用了《〈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原文“我們常常可以找出問題本身,僅僅發(fā)生在關于這問題的解決之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在形成當中的時候”來闡明這一原理。④羅榮渠主編:《從西化到現代化——五四以來有關中國的文化趨向和發(fā)展道路論爭文選》,黃山書社2008年版,第615頁。在論戰(zhàn)中,也有學者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唯物史觀。吳景超就在《建設問題與東西文化》中指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一原理也是全盤西化的重要理論依據。他對這一原理進行了批判,認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中之間并無必然的聯系。當然,在這些對唯物史觀的應用或批判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唯物史觀既曾被本位文化派的學者作為理論依據,也曾被用以得出“全盤西化”的結論,這很明顯地表明,在這些對唯物史觀的闡釋或運用中,包含著對唯物史觀的誤解甚至歪曲。

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傳介重點開始由唯物史觀擴展到唯物辨證法,一場轟轟烈烈的傳介唯物辯證法的運動隨即席卷全國。一時間,談論辯證法成為學術界的時尚。20世紀30年代初唯物辯證法論戰(zhàn)更是推動了這種時尚的風行。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的中國本位文化論戰(zhàn)中,這種時尚有著明顯的體現。一些學者明確提出要用辯證法來分析文化問題,還有些學者則在觀點的闡釋中直接運用了辯證法。丁遙思在《論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中贊同中國本位文化的建設,但對宣言作者的含混態(tài)度進行了批評,特別是在分析《宣言》作者對待中國封建主義文化“存其所當存,去其所當去”的態(tài)度時,他指出,進行新的文化建設,要經過文化上的革命,這種革命是對舊文化的反對,包含著“揚棄”。1936年李建芳在《評葉青對于西洋文化的態(tài)度》一文中明確提出,對于西洋文化,“要用最新式的批評方法——辯證唯物論——去批評”。①羅榮渠主編:《從西化到現代化——五四以來有關中國的文化趨向和發(fā)展道路論爭文選》,黃山書社2008年版,第629頁。

可以看出,盡管馬克思主義者并未直接參與這次論戰(zhàn),但是,在這次論戰(zhàn)中,許多非馬克思主義者都表現出對馬克思主義的關注。雖然這些關注中包含著某些批判、誤解甚至是歪曲,然而,馬克思主義對思想界的廣泛影響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論戰(zhàn)中,許多學者在分析中國現實文化問題時對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的運用或闡釋,在客觀上既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也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力量,這在一定意義上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

雖然30年代的這場文化論戰(zhàn)是自近代以來關于中西文化的爭論的繼續(xù),但是這場論戰(zhàn)的深度和廣度卻遠遠超出了之前的論戰(zhàn)。圍繞中國文化的出路,學者們探討了許多亟待彰明的問題,并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觀點。這些思考也給予馬克思主義者以啟發(fā)和借鑒,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者文化觀的進一步成熟,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新民主主義文化觀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思想養(yǎng)料。

第一,對文化的民族性的強調。1935年《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的發(fā)表,除了有呼應國民黨文化運動的背景之外,也有其不容忽視的民族危機背景。20世紀30年代,民族危機日益增長?!熬拧ひ话恕笔伦円院螅毡居珠_始覬覦華北,并且不斷向華北滲透。此時《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對中國本位文化的強調,也是對民族危機的一種回應?!吨袊疚坏奈幕ㄔO宣言》強調“中國本位文化建設”的一個關鍵依據是“中國在文化的領域中是消失了;中國政治的形態(tài)、社會的組織和思想的內容與形式,已經失去它的特征”。②羅榮渠主編:《從西化到現代化——五四以來有關中國的文化趨向和發(fā)展道路論爭文選》,黃山書社2008年版,第417頁。這也是對文化與民族之間關系的重要性的強調。全盤西化會不會帶來民族性的消失?宣言的作者就此提出了警示,認為全盤西化會帶來中國文化特征的消失,進而帶來民族性的消失。在《我們的總答復》中,宣言的作者還專門強調,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就是一種民族自信力的表現,反帝反封建也就是這種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必然使命。在《宣言》引發(fā)的論戰(zhàn)中,文化的民族性成為討論中的一個焦點問題,也成為對全盤西化論的一個重要質疑。前文已經提到,盡管陳序經和胡適再三重申全盤西化不會帶來對民族性的全盤抹殺,但這些論證卻并未打消人們的質疑和擔憂,論戰(zhàn)中越來越多的學者趨向于肯定和強調文化的民族性,將文化的民族性與民族的存亡聯系起來。有學者明確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命的表征,文化光芒消逝了的民族,絕不能生存于世界,混亂而且抹殺了時代性與民族性的文化,正是與社會之政治、經濟等之混亂互為因果。”③馬芳若編:《中國文化建設討論集》(下編),上海龍文書店1935年版,第170頁。

對文化的民族性這一問題的突顯,在五四以來的文化論戰(zhàn)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對馬克思主義者關于文化問題的思索也有著重要的啟示。五四新文化運動曾突出地強調了文化的時代性,但是對文化的民族性卻未予以重視,因而留下許多沒有做完的課題,“二十多年來,自五四運動以后,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主流的方向一直是朝著民主與科學的方向,但是也曾有過一個錯誤,以為既然是新文化,就不能帶有任何民族的色彩,因此就抹煞了一切民族文化的傳統(tǒng),甚至抹煞中國民族生活的特點。這樣就使得新文化難以在民族的土壤中根深蒂固”。④胡繩:《新文化的方向和途徑》,《中國建設》第2卷第4期,1948年8月。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后期的東西文化論戰(zhàn)中,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由于對歷史唯物主義了解并不深刻,也存在著對文化的民族性和時代性理解模糊的現象。如瞿秋白在1923年發(fā)表的《東方文化與世界革命》一文中,認為:東西文化的差異,其實不過是時間上的,文化本無東西之別。這種只認古今不認中西的觀點,就是只強調了文化的時代性而忽略了文化的民族性。30年代的文化論戰(zhàn)對文化的民族性的突顯,對于馬克思主義者全面地思考文化的古今中西問題,有著重要的啟示。

第二,對文化的科學性的認同。近代以來,科學曾作為西方文化的代名詞,在中國人心目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一戰(zhàn)后,西方所面臨的社會危機動搖了科學在當時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對科學的質疑,也成為20世紀20年代“科學與玄學”論戰(zhàn)的先導。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曾加入這場科玄論戰(zhàn),運用唯物史觀和辯證唯物論對科玄兩派的觀點都進行了批判,他們充分肯定了科學的革命性,同時對那些妄想把社會美好的未來都寄托于科學本身的唯科學主義者也予以了反駁。科玄論戰(zhàn)之后,人們對科學的認識漸趨理性,這在30年代的文化論戰(zhàn)中有著明顯的表現,許多學者論及了科學知識、科學精神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陳石泉提出,中國文化建設“須得特別發(fā)揚的是民族精神、統(tǒng)一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和科學精神。其中,“所謂科學精神,不僅指中國文化應注重自然科學及應用科學方面求進展,即對于其他一切與文化有關的方面,都當以科學的眼光去了解,用科學的方法去分析,本科學的原則去改革,才不致陷于迷惑、混亂、頹廢的失敗。過去每次的文化運動不是原樣的抄襲外國制度,盲目的崇尚西洋文化,即無知的詛咒迷戀中國文化的高深,推其原故,無一不是因為著缺乏‘科學精神’的運用,不能作正確的適當的擇從,以此,‘科學精神’,不啻為文化建設的‘磁針’,中國文化的‘靈魂’”。①羅榮渠主編:《從西化到現代化——五四以來有關中國的文化趨向和發(fā)展道路論爭文選》,黃山書社2008年版,第443頁。劉絜敖在論及中國文化建設的前提時指出:“第一,我國既是世界這個大環(huán)中的一環(huán),所以我覺得為要與其他各環(huán)競存起見,我國當然應‘迎頭趕上去’以使我國科學化或近代化?!雹诹_榮渠主編:《從西化到現代化——五四以來有關中國的文化趨向和發(fā)展道路論爭文選》,黃山書社2008年版,第572頁。在這次論戰(zhàn)中,文化的科學性得到了普遍的認同。

第三,對文化的大眾性的重視。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就已經認識到“要把現代的文明,從根底輸入到社會里面,非把知識階級和勞工階級打成一片不可”。③《李大釗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8頁。20世紀20、30年代的工農文化教育運動和文藝大眾化的討論,更是顯示出當時中國思想界對文化大眾性的普遍關注。在30年代的這次論戰(zhàn)中,也有很多學者強調了文化的大眾性??孪蠓逶凇稙榇蟊姼@奈幕分兄赋?“建設文化的目的原是為了大眾的福利。因此應該是由大眾通力合作的建設起來。這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同時也不是少數人所能勝任的。一定要由少數人與多數人一齊合作起來,為大眾的福利而建設,以大眾的力量去建設?!雹荞R芳若編:《中國文化建設討論集》(下編),上海龍文書店1935年版,第54-55頁。弗武在論及中國文化的改造途徑時也強調:“改造文化的任務,絕不是少數知識分子呼喊所能為力,必須廣大的群眾參加到這個斗爭中才能有效,尤必須推翻一切壓迫中國束縛中國的敵人才能完成?!雹蓠R芳若編:《中國文化建設討論集》(下編),上海龍文書店1935年版,第350頁。文化是大眾所有并為大眾服務的,在論戰(zhàn)中成為許多學者的共識。

20世紀30年代中期的中國本位文化論戰(zhàn)并沒有在中國的文化出路問題上達成一個統(tǒng)一的意見,但是論戰(zhàn)中所涉及的眾多文化問題,特別是對文化的民族性、科學性和大眾性的重視和強調,卻為馬克思主義者關于文化問題的思考提供了重要啟示和借鑒,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新民主主義文化觀在20世紀40年代初的創(chuàng)立作了有益的鋪墊。

何謂“中國本位”?這是30年代中國本位文化論戰(zhàn)中的一個焦點問題。在關于“中國本位”的探討中,很多學者都從自身關于文化建設的觀點出發(fā),對“中國本位”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和闡釋。其中一些閃耀著思想火花的見解,在一定意義上與當時思想界的“中國化”思潮相契合,不但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現實、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合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也為新民主主義文化觀正確處理中外文化的原則的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資源。

中國本位文化派以對文化的民族性的強調為依據,提出了建設中國本位文化的主張。他們在《宣言》中指出:“中國是中國,不是任何一個地域,因而有他自己的特殊性。同時中國是現在的中國,不是過去的中國,自有其一定的時代性。所以我們特注意于此時此地的需要。此時此地的需要,就是中國本位的基礎。”⑥羅榮渠主編:《從西化到現代化——五四以來有關中國的文化趨向和發(fā)展道路論爭文選》,黃山書社2008年版,第420頁。但是,對于什么是中國“此時此地的需要”,《宣言》里并沒有具體展開。正因為如此,這一含糊其辭的“中國本位”的概念在提出后立即被當時的全盤西化派稱為是“中體西用”的延續(xù)。隨著論戰(zhàn)的展開,后來《宣言》的作者又發(fā)表了《我們的總答復》一文,將中國“此時此地的需要”描述為:充實人們的生活,發(fā)展國民的生計,爭取民族的生存。因為《宣言》所帶有的濃厚政治色彩,他們的這些描述仍往往被視為是復古論或是中體西用論的偽裝。在前文提到的張聞天對“中國本位文化論”與“中國化”的區(qū)分中,他就是把“中國本位文化論”視為“中體西用論”。在當時的民族危機的背景下,“中國本位”的提出高揚了文化的民族性,但是在《宣言》作者的含混解釋中,中國本位文化論又未能真正與復古論、中體西用論區(qū)分開來,因而論戰(zhàn)中許多贊同“中國本位”這一提法的學者,立足于他們各自的文化建設主張,對“中國本位”提出了不同的解釋。在這種種不同的解釋中,有兩個方面的內容最常被提及:一是中國現實、中國利益;二是中國特征。關于“中國現實、中國利益”這方面的解釋,比如,馬望在《關于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中指出:“這一切政治、經濟、文化的建設工作自然都是中國本位的,但我們以為今日最迫切地應講中國本位的事情是中國本位的領土保全。這就是說,中國應該抵抗帝國主義的,一切政治、經濟、文化的建設都應該以反帝圖存為目標?!雹亳R芳若編:《中國文化建設討論集》(下編),上海龍文書店1935年版,第31頁。劉絜敖在《中國本位意識與中國本位文化》中指出:“我自己的‘本位’解釋很簡單,我認為凡是‘不忘自己’‘為的自己’的行動,便是‘本位’的行動。所以所謂‘中國本位’,就是‘事事以中國利益為前提’的意思。因此所謂‘中國本位文化’,也就是‘在中國的利益前提之下,以從事于文化活動’的意義。”②羅榮渠主編:《從西化到現代化——五四以來有關中國的文化趨向和發(fā)展道路論爭文選》,黃山書社2008年版,第571頁。這些學者的具體文化主張雖然各有不同,但是他們在對文化與國家(民族)的關系分析中,把“中國本位”與中國現實國情、中國利益聯系起來,提出了中國文化建設的標準和對待中國古代文化、外來文化的標準,也就是要立足于中國現實國情、要有利于中國的生存和發(fā)展。關于“中國特征”這方面的解釋,比如張岱年在《關于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中提出的:“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是一方面不要是中國文化完全為西洋所克服而歸于消亡,要是中國仍保持其特色的文化……?!雹垴R芳若編:《中國文化建設討論集》(下編),上海龍文書店1935年版,第97頁。實際上,這兩個方面的解釋意味著學者們對中國本位文化的理解已經遠遠不限于“中國固有文化”,這些解釋意味著人們開始思索:如何根據中國的現實國情去建設中國文化、如何吸收西方文化并使之具有中國特征、如何甄別舊有文化是否有利于中國生存和發(fā)展等問題。

這些思考超越了“全盤西化派”、“國粹派”片面強調文化優(yōu)劣、忽視以現實實際為立論依據的偏向,并使得“中國文化建設必須切合中國現實國情、文化應具有民族特征”等開始成為人們的自覺認識。這些認識與當時思想界的“中國化”思潮相契合,也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現實、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合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并由此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自覺。在對“如何根據中國的現實國情去建設中國文化”、“如何建設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等問題的思考中,學者們提出了許多很有價值的觀點和主張,這些討論為新民主主義文化觀正確處理中外文化的原則的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資源。

B17

A

1003-4145[2012]09-0013-05

2012-07-28

李白鶴,女,哲學博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副教授。

本文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基本科研業(yè)務費青年教師資助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當代中國的文化認同”(項目編號:2009015)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周文升wszhou66@126.com)

猜你喜歡
論戰(zhàn)馬克思主義者民族性
既有民族性 又有世界性
覺醒年代的一次公開論戰(zhàn)
習近平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及對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的啟示
曹劌論戰(zhàn)
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的理論與實踐探索——評《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機制建設研究》
鄧小平與中蘇論戰(zhàn)
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在高校宣傳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東北抗聯精神與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
《〈曹劌論戰(zhàn)〉句讀解惑》商榷
論工筆重彩畫的民族性
灌阳县| 武陟县| 康乐县| 沛县| 绥棱县| 秦皇岛市| 三亚市| 宝应县| 英吉沙县| 淮滨县| 武定县| 全椒县| 柞水县| 突泉县| 大足县| 吴堡县| 黎城县| 嘉兴市| 亳州市| 修武县| 桐庐县| 宁安市| 福建省| 兴城市| 高碑店市| 景泰县| 潮州市| 东莞市| 依安县| 盐源县| 黑龙江省| 永吉县| 纳雍县| 石台县| 安龙县| 江源县| 临颍县| 阿克陶县| 灯塔市| 扶余县|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