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紅波,楊鈺俠
(宿州學(xué)院地球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史學(xué)新探】
唐宋汴河的變遷及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井紅波,楊鈺俠
(宿州學(xué)院地球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唐宋汴河經(jīng)歷了由盛轉(zhuǎn)衰、廢而復(fù)通、最終堙廢的變遷過程。導(dǎo)致其變遷的因素包括自然和人為兩方面,根本原因是黃河泥沙的長期侵襲和改道北流,戰(zhàn)亂中以水代兵又加劇了它的淤廢程度。汴河的變遷一方面阻遏了黃河的南泛,改變了淮北地貌,淤泥用以肥田改土,分洪排澇保障了黃河安流;另一方面又導(dǎo)致土地的沙化、鹽堿化,破壞了正常水系,淤塞了湖泊,致使流域經(jīng)濟走向衰落。
唐宋時期;汴河;古河道;生態(tài)環(huán)境
唐宋汴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人工河流,在隋唐、五代以至北宋時期發(fā)揮過重要的航運、灌溉等作用。由于自然和人為的種種原因,兩宋以后,汴河漸漸走向衰落并最終堙廢,如今只有安徽泗縣境內(nèi)有一小段殘存。唐宋汴河的變遷對流域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是造成該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長期滯后的原因之一。
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下令開鑿溝通黃河與淮水的通濟渠?!叭?,發(fā)河南諸郡男女百余萬……自西苑引谷、洛水達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保?]開鑿工程分兩段進行:西段引谷水與洛水循著東漢張純所鑿的故陽渠水道穿洛陽后,在鞏縣(今河南鞏義東北)北面入黃河。中間經(jīng)過一段黃河自然河道;東段則在板渚(今河南滎陽)東北開渠,引黃河水向東經(jīng)陽武、中牟、浚儀(今河南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襄邑(今河南睢縣)、寧陵、梁郡(今河南商丘)、永城、埇橋(今安徽宿州)、靈壁、虹縣(泗縣)、泗州(今江蘇盱眙)入淮河。全段南北縱貫黃淮大平原,全長600多公里。
唐宋時,通濟渠稱為汴河或汴渠,東南接濟中原的物資多賴此河運輸。隨著封建王權(quán)經(jīng)濟需求的日益增長和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它逐漸成為唐宋內(nèi)陸水路運輸?shù)狞S金干流?!对涂たh圖志》卷六載:“隋代作之雖勞,后代實受其利?!薄端问贰ず忧尽芬苍破洹颁钜?,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財賦,并山澤之百貨,悉由此路而進”。毋庸置疑,汴河(通濟渠)的開通直接促進了唐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歷史上,唐宋汴河經(jīng)歷了一個由盛轉(zhuǎn)衰、廢而復(fù)通、最終堙廢的變遷過程。
(一)唐代中后期
安史之亂使唐朝國力漸衰,統(tǒng)治者無暇修治汴河,致某些河段泥沙淤積嚴(yán)重,八年不能通航。史載:“夫以東周之地,久陷賊中,宮室焚燒,十不存一……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jīng)于相土,人煙斷絕,千里蕭條?!保?]卷120《郭子儀傳》“東都河南并陷賊,漕運路絕?!保?]卷156《王智興傳》代宗時,劉晏、第五琦重開汴河,每年正月發(fā)近縣丁男疏浚。[3]之后30年間漕路保持通暢。唐末戰(zhàn)亂不息、藩鎮(zhèn)割據(jù)、久不通漕,汴河連年失修,下游很快淤為污澤。[4]卷292穆宗長慶四年(公元824年)白居易途經(jīng)汴河時,因感慨眼前的凋敝蕭條而賦詩曰:“汴河無景思,秋日又凄凄。地薄桑麻瘦,村貧屋更低。旱苗多間草,濁水半和泥。最是蕭條處,茅城驛向西?!保?]當(dāng)時的茅城驛位于宿州西部汴河沿線,詩中反映了這一帶因汴河失修而致的悲涼景象。昭宗乾寧四年(公元897年),汴河下游埇橋東南處潰決,兩岸全部淪為沼澤。[4]卷292唐末詩人吳融有詩曰:“搔首隋堤落日斜,已無余柳可藏鴉。巖傍昔道牽龍艦,河底今來走犢車?!保?]此時宿州東段汴河已干涸,河床都可以通車了。
(二)五代北宋時期
唐末五代時,宿州西段仍有舟運之利,石晉遷都大梁即因漕運之便。[7]后漢時,曾修汴河沿岸斗門分水并疏浚河陰汴口。后周世宗柴榮即位后,改革政治,整頓軍事,鼓勵生產(chǎn),尤其重視汴河下游的疏浚。顯德二年(公元955年),他“先命武寧節(jié)度使行德發(fā)民夫改汴河故堤疏導(dǎo)之,東至泗上。議者皆以為難成。榮上曰:‘?dāng)?shù)年之后,必獲其利?!保?]卷292“(顯德七年)是月,浚汴河口,導(dǎo)河流于淮,于是江淮舟楫始通?!保?]卷294歷經(jīng)五年,周世宗即疏通汴河,以達江淮。
九世紀(jì)以后河患加劇水源不穩(wěn),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又加以疏浚,并引鄭州以西索、須等水以加強水源。[8]卷93《河渠志3·汴河上》經(jīng)此綜合治理,汴河成為漕運的主干道之一,與當(dāng)時的金水河、惠民河、五丈河合稱漕運四渠。史載:“唯汴之水,橫亙中國,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財賦,并山澤之百貨,悉由此路而進?!保?]卷93《河渠志3·汴河上》但是,因“汴水渾濁,易至填淤”,[8]卷94《河渠志4·汴河下》宋代起初規(guī)定三五年一浚,至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因“河涸舟不通,令河渠司自口浚治,歲以為?!薄#?]卷93《河渠志3·汴河上》以后汴口春開秋閉,“終歲漕運,止得半載”。[9]可見,到北宋中期,汴河已淤積嚴(yán)重,漕運大受影響,雖年年疏浚仍不免年年淤高。沈括《夢溪筆談》卷25《雜志二》記載,熙寧年間,汴河自東京開封至雍丘(今杞縣)、襄邑一段,河底皆高出堤外平地一丈二尺余,此時的汴河已成懸河。
(三)金元時期
公元1128年,金兵攻占汴京后繼續(xù)南犯。東京留守司杜充為阻止金兵南下,在滑縣李固渡西人為決堤,黃淮之間頓成澤國。至金皇統(tǒng)元年(公元1141年),宋金在江淮流域長期拉鋸,汴河失修失浚淤塞嚴(yán)重。宋室南遷后,某些河段仍為金朝兵馬糧秣調(diào)運發(fā)揮作用。金初曾于河陰設(shè)黃汴都巡河官,又“于靈璧縣潼郡鎮(zhèn)設(shè)倉都監(jiān)及監(jiān)支納,以方開長直溝,將由萬安湖舟運入汴至泗,以貯粟也”。[10]金朝后來定都中都(今北京),不再需要利用汴河漕運糧物,故朝廷不予重視,汴河堙廢之勢已不可免。
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樓鑰出使金國,自靈璧北行數(shù)里途經(jīng)汴河,“二日,車行八十里,虹縣早頓。飯后乘馬行八十里,宿靈壁。行數(shù)里,汴水?dāng)嗔鳌占咨辏囆辛?,靜安寺早頓,又六十里宿宿州。自離泗州,巡汴而行,至此河益堙塞,幾與岸平,車馬皆行其中,亦有作屋其上”,乾道六年正月二十日,“車行六十里至雍丘縣(今河南杞縣)……又六十里漸行汴河中……宿宿州,汴河底多種麥”??梢娪械暮哟采弦逊N上麥子。[11]同年,范成大使金由泗州路經(jīng)汴河時,留下《汴河詩》一首,其注云:“汴河自泗州以北皆涸,草木生之?!保?2]洪適也有詩云:“隋堤望遠人煙少,汴水流干轍跡深?!保?3]可見,唐宋以來流淌數(shù)百年的汴河,在12世紀(jì)后期已經(jīng)變成了一條陸道。今天從商丘以下,經(jīng)永城、宿州、靈壁、泗縣的公路,大致就修在當(dāng)年汴河的河床上。
2006年宿州市區(qū)汴河遺址出土的瓷器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南宋及元代龍泉青瓷,以及金、元磁州窯系、鈞窯系的作品?!端拗葜尽份d:“元泰定初,通濟渠改由徐州合泗水至清口入淮,而泗州汴口遂廢,汴水湮塞、甬橋亦廢?!蓖跫t五先生據(jù)此考證,直至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黃河大改道北入渤海,始致汴河喪失水源完全荒廢。此前,被朝廷廢棄的汴河的某些河段可能還在被民間商旅長期使用,如《泗虹合志》載:靈璧以下,在清康熙年間,逢水漲時依然舟楫可通。[14]
曾盛極一時的唐宋汴河從盛到衰再到完全堙廢,共經(jīng)歷約720年。這種巨變有自然原因,也離不開人類活動的影響。
(一)自然因素
1.泥沙的侵襲。唐宋汴河興廢的主導(dǎo)原因來自黃河。汴河以黃河為主水源,河水含沙量高,極易導(dǎo)致淤塞。戰(zhàn)國時黃河已有“濁河”之稱。[15]西漢時人稱“河水一石,其泥六斗”。[16]唐宋以后中游水土流失加劇,河水含沙量與日俱增,北宋河患最嚴(yán)重時1立方黃河水就有36公斤沙。汴河流經(jīng)地區(qū)多為平原,水流速度緩慢致泥沙大量沉積。加之唐后期黃河上中游原始森林被破壞,從北宋起,安流數(shù)百年的黃河又進入了它的多難期。歷史上六次黃河大改道有兩次發(fā)生在宋、金時期,其間決口、發(fā)大水見于記載的不下數(shù)百次。
北宋熙寧六年汴水淤積成患,相國寺積沙幾及屋檐。為了改變這一局面,王安石二次稱相后,曾主持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汴河疏浚工程,疏浚后從汴京到泗州河底寬約3-5尺。[8]北宋后期汴河已成懸河,金兵南侵后“堤岸失防,汴流久絕”,加上黃河屢次奪汴入淮致使河道淤塞加劇。元朝時黃河水患更加肆虐。《元史紀(jì)事本末》載:1288年至1325年間,黃河較大的決口和漫溢多達8次,如1325年開封漫溢、七月陽武決口等。正如鄒逸麟所言:宋代汴河入金以后就僅存尾聲,到了元明時大多淤廢不用。這都是因為黃河南決,不斷將大量泥沙灌入的緣故。[17]
從淮北柳孜和宿州市區(qū)考古發(fā)掘所揭示的地層剖面看,大運河河床內(nèi)所形成的各朝代文化層多為黃色沙土層;文化層以上是淤積層,多為淺黃色和灰黃色沙土層。這是因為使用中的河道,河水流速快時沉淀的沙多土少,反之則土多色淡。在表土層以下文化層以上,存在著2-3米厚的淺黃與灰黃色土層,說明通濟渠東段的湮廢最終即由黃泛淤淀所致。[14]
2.黃河的改道。自從1128年滑州李固渡決口,黃河開始經(jīng)古汴渠奪泗入淮。1194年,黃河又在陽武決口,鞏固了黃水入淮的河道。元泰定年間(公元1324-1328年)黃河水患的特點由原來決南岸、河南徙改為決北岸、河北徙。[18]由于黃河北徙奪泗入淮所經(jīng)的泗水(開封經(jīng)徐州至清口段)在元泰定(公元1325年)之后已成黃河“故道”,加之汴河淤淀年久可能出現(xiàn)較多淺澀河段,而沒有由汴入泗達淮的古汴水泥沙少水量充沛行船較易,于是汴泗水道自然取代了汴河。它由淮陰入山陽瀆運河,連接?xùn)|、西,成了奪泗入淮后的新水道。黃河改道或泄洪使汴河引水量必然減少,加上河床早已淤高,勢必加速淤廢。再者泗州入淮口堵塞,汴河最終被湮塞夷平,埋于地下??梢?,汴河最終湮塞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黃河改道使其失去了固有的水源。
(二)人為因素
唐中后期社會動蕩、戰(zhàn)亂頻仍,統(tǒng)治者對汴河無暇顧及、疏于浚治;德宗即位后藩鎮(zhèn)多次叛亂,汴河又不時為藩鎮(zhèn)所切斷。戰(zhàn)爭時決黃河水以代兵也曾導(dǎo)致黃河多次泛濫。如唐末淮南楊行密決汴河以阻朱溫南下,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冬,東京守將杜充為御金兵在滑州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黃水沿汴河?xùn)|流至徐州入泗,入淮后又奪淮入海。由此黃河南泛600多年,汴河上游淪為黃河的一段河道,受泥沙侵襲甚重。靖康以后,金人占據(jù)黃河流域,高宗偏安一隅,南北成為敵國,水運不復(fù)往來。金人只顧掠奪中原財富,根本不會去疏浚運河。1194年后,黃河又在陽武決口,黃水南下致河道淤積加劇,汴河隨之埋廢。元以后定都北京,重開新運河,無心引黃河歸故道,汴河遂徹底失去了振興的機會。[19]
汴河的變遷對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有利影響
1.阻遏黃河的南泛。汴河開鑿之初,便將北堤筑為御道,高寬均超過南堤。自滎陽板渚到商丘西北,汴河與黃河比肩而下,為保漕運,汴河北堤被累年培高加寬,宋時汴河北堤已高出南堤1-2米,寬更是南堤的兩倍(寬40米)。根據(jù)朱玉龍實地考察,新中國建國初期汴堤尚很高大,其中濉溪段北堤寬約40米,高出地面約5米;南堤寬約20米,高出地面約3-4米;河床高出地面2~3米。宿州段堤面寬80-100米,最高處高出地面3米。據(jù)方志記載,自公元611-1938年的1327年中,因黃河決口導(dǎo)致的災(zāi)害共106次,其中宿州、靈璧、臨煥、泗縣33次,被水地區(qū)全在汴堤以北,其中乾隆年間的一次發(fā)水,“居民爭赴汴堤”。[20]可見清代汴堤尚可以阻礙南來的黃河水。自古就有黃水不過隋堤之說,實際上汴河的北堤,已經(jīng)成為黃河南岸的第二道防洪堤。這也改變了淮北地區(qū)的地貌。據(jù)實地考察,汴堤南北土質(zhì)迥異:北面是黃泛沙土地,南面是砂礓黑土地。因黃水長期南泛,汴北地區(qū)原來的砂礓黑土地帶被厚厚的黃土覆蓋,形成了廣袤的黃泛平原區(qū)。[21]
2.淤泥可以肥田改土。借汴河引黃河水灌溉淤田,既可以洗堿,又能利用水中挾帶的養(yǎng)分增加瘠薄沙土的肥力。沈括曾“出使宿州得一石碑,乃唐人鑿六陡門,發(fā)汴水以淤下澤,民獲其利??淌皂灤淌分?。則淤田之法,其來蓋久矣”。[22]可見,唐代宿州沿汴河兩岸置有斗門,若運水不乏,既可引水沃灌,又可用于淤田。北宋熙寧二年侯叔獻言:“汴岸沃壤千里,而夾河之間,多有牧馬地及公私廢田略計二萬余頃,計馬而牧之不過用地之半,則是萬有余頃常為不耕之地,此遺利之最大者也。觀其地勢,利于行水,最宜稻田,欲于汴河兩岸稍置斗門,泄其余水,分為支渠及引京、索河并二十六陂水以灌之,則環(huán)畿甸間可以得數(shù)百萬以給兵食,此減漕省卒,富國強兵之術(shù)也?!贝私ㄗh立即得以實施,朝廷還委派楊汲提舉沿汴淤田。[23]另據(jù)《宋史·河渠志》:京東、京西一些鹽鹵地經(jīng)連年放淤,“盡成膏腴,為利極大”?!端问贰酚涊d的15次汴河決口也含有轉(zhuǎn)害為利的成分?!鹅`璧縣志略》曾舉汴河南岸司家倉、汴北休家道口為例,說汴河“濁流經(jīng)過,泥沙停積,其地最為肥美,旱澇無虞”。[24]直到元中統(tǒng)四年(公元1263年),張晉享戍宿州,以“汴堤南北沃壤,宜屯田以資軍食”,乃分兵屯墾,期年遂獲其利。[25]可見汴河肥田改土的功效非常明顯,對后世也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
3.分洪排澇有利于黃河安流。下游的支津以及兩側(cè)眾多的湖泊為黃河流沙的淤積和洪水的宣泄起了分擔(dān)作用。汴河以黃河為水源,當(dāng)可視為黃河的支流。關(guān)于汴河于黃河的取水量,宋元佑年間御史中丞梁燾曾說:“臣聞開汴之時,大河曠歲不決,蓋汴口析其三分之水,河流常行七分也。自導(dǎo)洛而后,頻年屢決,雖洛口竊取其水,幸不過一分上下,是河流嘗九分也?!保?]卷94《河渠4·汴河下》可見隋唐時期汴河引用黃河的水量約占黃河水量的三分之一,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黃河對下游的危害。周魁一的研究成果表明:隋唐五代黃河比較穩(wěn)定的原因之一就是黃河下游的汴河、永濟渠、濟水等人工或天然的支流提高了黃河下游的泄洪能力。[26]
(二)不利影響
汴河的堙廢使黃河失去了優(yōu)良的泄洪水道,一旦決口,洪水漫溢便成災(zāi)害。
1.導(dǎo)致土地沙化、鹽堿化。因汴堤抵擋,黃水不得南下,汴北深受黃泛之害;運河引黃河之水,增加了黃河泥沙的為害程度。清人胡渭曾言:“河水為鴻溝所分,力微不足以刷沙,下流易致壅塞,此宿胥改道之由?!保?7]鴻溝尚且如此,何況南北汴河。因有汴堤阻隔,黃河每次決口南流,形成大量泥沙淤積沉淀,使汴河以北大部分地區(qū)原來肥沃的青黑土(砂礓黑土)變成了潮土土壤,近河處較砂,遠河處較粘。砂地“有雨則澇,無雨則旱”。據(jù)《宋史·本紀(jì)》、《宋史·五行志》記載,北宋一代黃河共泛決22次,其中19次發(fā)生在農(nóng)歷6-9月間,曾給沿岸造成嚴(yán)重災(zāi)害。每次決口后即將大量泥沙帶出堤外,水退沙留,在地上覆蓋了大片深厚不一的沙土沉積物。這些沉積物在一定時間內(nèi)對土地有一定肥力,但如沙質(zhì)過粗,尤其是長期排水不良而引起的鹽堿化,給農(nóng)業(yè)帶來很大損害。此外,河流改道后留下的枯河床和自然堤上的沙質(zhì)沉積物,經(jīng)長期風(fēng)力作用,形成的許多斷續(xù)沙丘吞噬了大片農(nóng)田、房屋,破壞了城市、交通道路,撂下了沙荒。[17]
2.破壞正常的水系。汴河一定程度上打亂了天然河流的排水系統(tǒng)?;幢逼皆恍┬〉闹Я鞅贿\河所截,喪失了排水出路。尤其是運河因泥沙淤積成為地上河以后,兩岸堤壩高筑長達數(shù)百公里橫貫于河淮之間,無法接受運河以西小支流的排水,導(dǎo)致這些支流南北流竄宣泄不暢,結(jié)果造成水澇和附近土地的鹽堿化。宋人王曾有一段頗有見地的論述:“汴渠派分黃河,自唐迄今,皆以為莫大之利。然跡其事實,抑有深害,何哉?凡梁宋之地,畎澮之利,湊流此渠,以成其大。至隋煬將幸江都,遂析黃河之流,筑左右堤三百余里,舊所湊水,悉為橫絕,散漫無所歸。故宋亳之地,遂成沮洳卑濕?!保?]在未形成地上河以前,開封以西至汴口一帶汴河有很多支流,見于《水經(jīng)注》記載的就有10余條。沈括說:“異時京師溝渠之水皆入汴。舊尚書省都堂壁記云:‘疏治八渠,南入汴水’?!保?2]卷25《雜志2》后來汴河河底逐漸高出兩岸,沿岸支流不能排入,兩旁堤腳就潴積成許多陂塘,侵害民田,[8]卷93《河渠3·汴河上》每逢雨季常常釀成澇災(zāi)。金代以后汴河淤廢,汴堤仍如一道土墻屹立地面,阻礙了兩岸瀝水的排泄,使土壤漸趨堿化,至今猶受其害,元至正年間即出現(xiàn)了“兩淮以北,大河以南,所在蕭條”的局面。[28]
汴河以東地區(qū)因得不到來水導(dǎo)致農(nóng)田缺水干旱,以致漕運與灌溉用水之爭持續(xù)不斷。宋時曾于汴河設(shè)斗門調(diào)節(jié)水位,允許兩岸農(nóng)民引汴水灌田,以達到水運與灌溉的雙重功效,結(jié)果不出四年,汴河水位急降不能通航。
3.淤塞湖泊。黃淮平原歷史上曾存在諸多天然湖沼,因汴河變遷、黃水侵襲逐漸淤平。圃田澤(跨中牟、陽武)唐代時東西25公里,南北13公里,金代以后汴河淤塞,一遇河決泥沙灌之,圃田澤陂塘淤淺,明清漸成平地。滎陽境內(nèi)的滎澤、商丘東北的孟諸澤自古水草豐茂,麋鹿眾多,唐時仍方圓25公里。河南杞縣東的逢澤、白羊陂、宿州東北的澤湖等,自宋以后多淤平消失。[29]
總之,汴河主要是由于黃河泥沙的長期侵襲而最終堙廢的,這又使得黃河失去了泄洪渠道,導(dǎo)致黃河泛濫頻仍,對汴河流域尤其是汴北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土壤沙化也嚴(yán)重影響了當(dāng)?shù)氐霓r(nóng)業(yè)生產(chǎn)。唐宋時期這里曾是重要的產(chǎn)糧區(qū),以后逐漸蕭條。另外,汴河堙廢后,其航運功能隨之喪失,原來依托汴河興起的城市也漸漸衰落,如開封、商丘、宿州、泗州等,經(jīng)元明清三代已演變成全國較為貧困的地區(qū),再難重振當(dāng)年雄風(fēng)。
[1]魏征.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董誥.全唐文:遺元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83.
[4]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5]白居易.白居易全集:茅城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吳融.隋堤[M]//彭定求.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7]姚漢源.中國水利發(fā)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
[9]王曾.王文正公筆錄[M]//宋代筆記小說:第1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10]脫脫.金史:河渠志[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1]樓鑰.北行日錄[M].臺北:臺北廣文書局.1957.
[12]宋繼郊.東京志略:卷19[M].開封:河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9.
[13]洪適.盤洲文集:過谷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4]王紅五.隋唐大運河湮塞年代考[EB/OL].(2009-10-23)[2012-01-26].http://www.ah.xinhuanet.com/zhuanti/2009-10/23/content_18031951.htm.
[15]劉向.戰(zhàn)國策:燕策3[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16]班固.漢書:溝洫志[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7]鄒逸麟.從地理環(huán)境角度考察我國運河的歷史作用[M]//椿廬史地論稿.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18]鄒逸麟.元代河患與賈魯治河[M]//椿廬史地論稿.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19]周迎秋,等.通濟渠由水運到陸運交通功能的轉(zhuǎn)型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04,(2):204-207.
[20]方瑞蘭.光緒泗虹合志[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21]朱玉龍.汴河及其對安徽淮北地區(qū)的影響[M]//運河訪古.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2]沈括.夢溪筆談[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23]徐松.宋會要輯稿:食貨19[M].北京:中華書局,2009.
[24]貢震.靈璧縣志略:靈璧河防錄[M]//中國地方志集成:安徽府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25]柯劭忞.新元史:列傳第34[M].北京:中國書店,1988.
[26]唐宋運河考察隊.運河訪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61.
[27]胡渭.禹貢錐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8]宋濂.元史:張幀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9]藍勇.中國歷史地理學(xu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7.
Changes in the Bian River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Its Im pact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JING Hong-bo,YANG Yu-xia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of Suzhou Institute,Suzhou 234000,China)
The Bian River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saw the changes from prosperity to decline,from discard to navigation,and finally into submergence.There are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consequence.The root causes are the Yellow River’s long-term silt recession and northward diversion,wars,etc.The changes of the Bian River prevented the Yellow River from flowing southwards,changing the landscapes of the north part of the Huai River.The siltwas used to fertilize the field and water drainage secured peaceful discharge of the Yellow River.On the other hand,the changes led to land desertification,salinization,destroying the normal water system,silting up lakes,converting the basin economy into declin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the Bian River;the ancient river course;ecological environment
K928.6
A
1672-3910(2012)03-0027-05
2012-02-29
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一般項目(2011sk466);安徽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AHSK07-08D153);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項目(2009sk290zd)
作者簡介:井紅波(1979-),男,安徽宿州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地理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