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智銀
(河南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河南洛陽471023)
文化發(fā)展反映時代變遷的過程,同時呈現(xiàn)出區(qū)域的差異。任何文化現(xiàn)象的全息圖景都應該由時間和空間這兩個坐標軸來表現(xiàn)。從文化地理學的視野來考察文化的地域現(xiàn)象,就形成了區(qū)域文化的概念。區(qū)域文化的“區(qū)域”可以以全球為一體而區(qū)分出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等,也可以以民族、國家為統(tǒng)觀,如埃及文化、墨西哥文化、中國文化等。我國幅員遼闊,歷史上形成了三秦文化、中原文化、齊魯文化、燕趙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區(qū)域文化,現(xiàn)代又逐步形成了港臺文化。區(qū)域文化都有鮮明的文化區(qū)劃,其特征的形成受制于歷史、地理、人文等各種因素。詳分條縷區(qū)域文化的各部門及其分支,可以借用孟子的一句名言“天時地利人和”,來概括區(qū)域文化的內(nèi)涵表現(xiàn)。各個區(qū)域文化的突出部分莫不是得益于天時、地利、人和的沾溉。
一
綜觀中國歷史,可以說政治力量是推動文化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歷代王朝的中心所在往往對相應區(qū)域文化特色的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來自于政治權(quán)力的特殊賞賜等,也會影響區(qū)域文化的整體風貌,姑且喻之為“天時”,以中原文化和齊魯文化最為昭明。早期的城邦國家使都城的地位尤顯重要,考古發(fā)掘已經(jīng)證明偃師二里頭遺址為夏都斟鄩所在,商代后期的殷都朝歌為商人的政治舞臺,東周雒邑的營建開辟了洛陽建都的基址,三代交替建都于中原的歷史奠定了中原文化的核心源頭特色。此后歷經(jīng)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洛陽或作為京都,或作為陪都,綿延相承,不曾間斷。北宋又定都開封,對中原文化的相對繁榮優(yōu)越強勢而言,可謂是水到渠成的結(jié)果。伴隨著東晉、南朝、南宋的王朝南遷,吳越文化由邊緣一躍而為中心,此后如虎添翼地快速發(fā)展,最終形成了“人文淵藪”的文化景觀特色,延續(xù)至今無有顛覆。
齊魯文化的興起肇始于東周初建的王侯分封,兩位文武功臣太公和周公分別被封于齊國和魯國,尤其重要的是他們都得到了特殊的賞賜和擁有了其他諸侯國所沒有的特權(quán)。首先,齊魯兩國享受到與天子同樣的禮樂待遇?!妒酚洝斨芄兰摇吩?“魯有天子禮樂者,以褒周公之德也。”魯國享受與周天子同等的禮樂,是因為周公為周朝的建立功勛卓著。《左傳·定公四年》云:“分魯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使帥其宗氏,輯其分族,將其類丑,以法則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職事于魯,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備物、典策,官司、彝器?!薄对娊?jīng)》中獨魯有頌詩,同于天子禮樂。由此可見,西周初年的大分封,使齊魯兩國所控制的地區(qū)在政治、文化方面與周文化具有了同等優(yōu)越的地位,也因此形成了齊魯?shù)貐^(qū)重禮崇樂的文化風尚。這就是我們在《史記·儒林列傳》中看到的,在秦末動蕩的環(huán)境下,“高皇帝誅項籍,舉兵圍魯,魯中諸儒尚講誦習禮樂,弦歌之音不絕,豈非圣人之遺化,好禮樂之國哉”?文化的傳承浸潤所形成的社會風尚表明政治力量在早期區(qū)域文化形成過程中的持續(xù)影響力。其次,齊魯兩國具有對外征討的權(quán)力?!蹲髠鳌べ夜哪辍吩?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n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在此范圍內(nèi)魯國具有征討的權(quán)力,顯現(xiàn)出魯國所具有的政治榮譽和政治威勢?!秶Z·魯語上》云:“昔者成王命我先君周公及齊先君太公曰:‘女股肱周室,以夾輔先王。賜女土地,質(zhì)之以犧牲,世世子孫無相害也?!彼^“股肱周室,以夾輔先王”,表明周王室也同樣將此權(quán)力賦予了齊國。齊魯文化中隆禮崇樂的特色與其得到周天子賜予的特別祭祀征伐權(quán)力是相輔相成的。王夫之《讀通鑒論》卷12云:“三代以上,淑氣聚于北,而南為蠻夷。漢高帝起于豐、沛,因楚以定天下,而天氣移于南??たh封建易于人,而南北移于天,天人合符之幾也?!惫湃艘缘巯筇欤釛壠渲械姆强茖W理念,可以看出來自政治權(quán)力形勢時機的重大轉(zhuǎn)變對區(qū)域文化形成和演變的左右作用。
二
泰納的名言“自然界的結(jié)構(gòu)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記”將地理環(huán)境造成的地利條件對區(qū)域文化特色的形成作用進行了形象概括。我國古人的相關(guān)論述中也時有獨到見解。《孟子·盡心上》說:“居移氣,養(yǎng)移體,大哉居乎!”這就反映了生存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荀子·儒效》說:“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積靡使然也。”這顯示出居住環(huán)境對人天性形成的影響是持久綿長的?!抖Y記·王制》曰:“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濕,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剛?cè)彷p重遲速異齊,五味異和,器械異制,衣服異宜。”這表明不同的環(huán)境產(chǎn)生不同的民俗和生活習慣。《管子·水地》曰:“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也,美惡、賢不官、愚俊之所生也。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通流者也。”這再次強調(diào)了環(huán)境對文化差異的影響?!稘h書·地理志》云:“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剛?cè)峋徏?,音聲不同,系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好惡取舍,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边@從風俗著眼條分各地域,如秦地、周地、韓地、趙地、燕地、齊地、魯?shù)?、宋地、魏地、楚地、吳地、粵地等,指出各地因環(huán)境差異養(yǎng)成了不同的民性和社會生活方式,略具區(qū)域文化的雛形。
南北不同文化特征的形成,更是離不開環(huán)境的因素,而且先民的認識也是越來越深刻。左思《魏都賦》云:“蓋音有楚夏者,土風之乖也;情有險易者,習俗之殊也?!毕让褚呀?jīng)認識到楚、夏兩地風俗的差異。《世說新語·言語篇》曰:“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貞……其山嶵巍以嵯峨,其水浹渫而揚波,其人磊砢而英多?!边@反映出平原地區(qū)與山地人們性格的差異受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顏氏家訓·音辭篇》云:“南方水土柔和,其音清舉而切詣;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濁而鈋鈍。”顏之推在當時南北分裂的狀況下,先后在梁朝和北齊任職,他所觀察的南北人的音聲差異與環(huán)境密切關(guān)聯(lián)。《禮記·中庸》孔穎達疏曰:“南方謂荊陽之南,其地多陽。陽氣舒散,人情寬緩和柔”;“北方沙漠之地,其地多陰。陰氣堅急,故人生剛猛,恒好斗爭。”唐代孔穎達關(guān)于南北民風不同受環(huán)境的影響的見解可謂深刻。宋代莊綽《雞肋篇》說:“大抵人性類其土風。西北多山,故其人重厚樸魯;荊揚多水,其人亦明慧文巧,而患在清淺?!壁w宋南渡以后,對江南水鄉(xiāng)人們性格的記述頗為貼近歷史事實。《宋史·地理志》說:“南方水土柔和,人性柔慧?!薄杜f浙江通志》說:“近澤,故文秀而失之靡?!贝鄠鞯奈幕^承,顯示出古人認識觀念的趨同性,也反映了社會環(huán)境水土風氣對人文的熏蒸濡染。楚文化的興起和發(fā)展即獲益于獨特而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赌印す敗吩?“荊之地方五千里……荊有云夢,犀兕麋鹿?jié)M之,江漢之魚鱉黿鼉?yōu)樘煜赂弧G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史記·貨殖列傳》云:“楚越之地,地廣人希,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賈而足,地埶饒食,無饑饉之患?!鼻G楚文化獨有的浪漫情懷和求異尚奇,與荊楚地區(qū)適宜的氣候水源以及豐富的物產(chǎn)資源息息相關(guān)。自“從楚文化形成之日起,中國文化就分成了南北兩支:北支為中原文化,雄渾如觸砥柱而下的黃河;南支即楚文化,清奇似穿三峽而出的長江”。[1]反觀作者的比喻,可見黃河、長江之于南北文化的地理影響。
以文學而言,杏花春雨江南,古道西風冀北。中國文學的南北之分與地理環(huán)境息息相應。孔尚任《古鐵齋詩序》云:“蓋山川風土者,詩人性情之根柢也。得其云霞則靈,得其泉脈則秀,得其風陵則厚,得其林莽煙火則健。凡人不為詩則已,若為之,必有一得焉?!蔽膶W家乃一地域中文化精神的代表者與發(fā)現(xiàn)者,因此沈德潛《艿莊詩序》云:“余嘗觀古人詩,得江山之助者,詩之品格每肖其所處之地?!逼洹墩f詩睟語》又云:“永嘉山水主靈秀,謝康樂稱之;蜀中山水主險隘,杜工部稱之;永州山水主幽峭,柳儀曹稱之。略一轉(zhuǎn)移,失卻山川真目。”梁啟超在《中國地理大勢論》中認為,文學上千余年間“南北峙立,其受地理環(huán)境之影響”很為明顯?!伴L城飲馬,河梁攜手,北人之風概也;江南草長,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懷也。散文之長江大河一瀉千里者,北人為優(yōu);駢文之鏤云刻月善移我情者,南人為優(yōu)?!彼瑫r指出“同一經(jīng)學,而南北學風,自有不同,皆地理之影響使然也”。先秦諸子學說各異,“孔墨之在北,老莊之在南,商韓之在西,管鄒之在東,或重實行,或毗理想,或主峻刻,或崇虛無,其現(xiàn)象與地理一一相應”。書法上“書派之分,南北尤顯,北以碑著,南以貼名”,繪畫上“畫學亦然,北派擅工筆,南派擅寫意”,音樂上,北曲悲壯,南曲靡曼,莫不與地理環(huán)境的南北差異有關(guān)。[2]在《中國古代思潮篇》中,梁啟超又從南北氣候的截然不同出發(fā),歸納出古代南北思想的差異為:“北派崇實際,南派崇虛想。北派主力行,南派主無為。北派貴人事,南派貴出世。北派明政法,南派明哲理。北派重階級,南派重平等。北派重經(jīng)驗,南派重創(chuàng)造。北派喜保守,南派喜破壞。北派主勉強,南派明自然。北派畏蒼天,南派任蒼天。北派言排外,南派言無我。北派貴自強,南派貴謙弱。”這些獨到見識都表明了他對地理環(huán)境之于區(qū)域人文關(guān)系的思考。劉師培《南北文學不同論》亦云:“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間,多尚實際;南方之地,水勢浩洋,民生其間,多尚虛無。民崇實際,故所著之文,不外記事、析理二端;民尚虛無,故所著之文,或為言志、抒情之體?!保?]劉勰《文心雕龍·物色》早有同論:“若乃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略語則闕,詳說則繁。然則屈平所以能洞監(jiān)《風》、《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不獨文學,音樂、戲曲、美術(shù)等皆然。納西古樂以“東方音樂活化石”聞達四方,其玄妙、悠遠、超然的意境與麗江的雪山、溪水相吻合,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4]泰納《藝術(shù)哲學》說:“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把這個天賦優(yōu)異的種族蓋上不同的印記。倘若同一植物的幾顆種子,播在氣候不同、土壤各別的地方,讓它門各自去抽芽,長大,結(jié)果,繁殖,它們會適應各自的地域,生出好幾個變種,氣候的差別越大,種類的變化越顯著?!保?]這正可以說明自然條件對區(qū)域文化的客觀影響。朱光潛先生說:“比如注視一座高山,我們仿佛覺得它從平地聳立起,挺著一個雄偉峭拔的身軀,在那里很鎮(zhèn)靜地莊嚴地俯視一切。同時,我們也不知不覺地肅然起敬,豎起頭腦,挺起腰稈,仿佛在模仿山的那副雄偉峭拔的神氣?!保?]朱光潛先生的持論很有見地,此類潛移默化,久而久之便成為人性的深層積淀。
三
文化說到底是以人為本,是人化,人既是非水土不生,也是非水土所能囿的。在區(qū)域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中,代表性人物的因素更是不可或缺地起著決定性作用。眾所周知,巴蜀之地由于地僻道難歷來被視為有蠻夷陋風之區(qū),但漢景帝末年任蜀郡守的文翁使這里出現(xiàn)了大化的人文氣象?!稘h書·循吏傳》記載,文翁“仁愛好教化”,“乃選郡縣小吏開敏有材者張叔等十余人親自飭厲,遣詣京師,受業(yè)博士,或?qū)W律令。減省少府用度,買刀布蜀物,資計吏以遺博士。數(shù)歲,蜀生皆成就還歸,文翁以為右職,用次察舉,官有至郡守刺史者”。他選派有才學之人到京師留學,學成歸來委以重任?!坝中奁饘W官于成都市中,招下縣子弟以為學官弟子,為除更繇,高者以補郡縣吏,次為孝弟力田。常選學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縣,益從學官諸生明經(jīng)飭行者與俱,使傳教令,出入閨閤??h邑吏民見而榮之,數(shù)年,爭欲為學官弟子,富人至出錢以求之?!庇谑浅霈F(xiàn)了“繇是大化,蜀地學于京師者比齊魯焉”的美談景象。文翁敷陳教化對于巴蜀文化的開放之風可謂功不可沒矣,后人“為立祠堂,歲時祭祀不絕”,以為“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無不顯示了文翁對巴蜀文化教化之風的千秋貢獻。再如,嶺南文化的形成與趙佗建立南越國是一脈相承的。隨著南越地區(qū)歸附漢政權(quán)的控制,南越地區(qū)的發(fā)展因地方官的因素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這其中代表性人物當屬九真太守任延和交趾太守錫光?!逗鬂h書·循吏傳》記載,建武初年,任延為九真太守。在發(fā)展經(jīng)濟的同時,針對“駱越之民無嫁娶禮法,各因淫好,無適對匹,不識父子之性,夫婦之道。延乃移書屬縣,各使男年二十至五十,女年十五至四十,皆以年齒相配。其貧無禮娉,令長吏以下各省奉祿以賑助之。同時相娶者二千余人。是歲風雨順節(jié),谷稼豐衍。其產(chǎn)子者,始知種姓”。當?shù)孛癖姼屑と窝诱f:“使我有是子者,任君也?!蔽鳚h平帝時期,“漢中錫光為交趾太守,教導民夷,漸以禮義,化聲侔于延。王莽末,閉境拒守。建武初,遣使貢獻,封鹽水侯。領(lǐng)南華風,始于二守焉”。這表明二人對嶺南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也使中原地區(qū)的風俗與當?shù)仫L俗相融合,形成了嶺南文化的獨特景象。施瑯對于閩臺區(qū)域文化的功績也為后人稱頌傳揚。鄭成功驅(qū)荷復臺后,近20萬漢族移民成為臺灣人口的主流,漢文化在臺灣迅速傳播,使臺灣文化向福建文化靠攏,為閩臺區(qū)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礎(chǔ)。施瑯統(tǒng)一臺灣后力促清廷將臺灣保留在祖國版圖之內(nèi),為海峽兩岸的往來掃除了障礙。隨著大陸特別是福建移民的大量入臺,大陸流行的語言文字、儒家思想、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廣泛傳播于臺灣各地,臺灣的文化與福建文化日趨一致,終于形成為一個共同的文化區(qū)域。[7]文化的認同,是民族認同的關(guān)鍵因素,施瑯在促進閩臺區(qū)域文化形成方面可謂功莫大焉。
我國眾多的區(qū)域文化“和而不同”,既和諧共處,又各具獨特個性,是天時地利人和綜合影響的結(jié)果。對于區(qū)域文化存在的意義,文化地理學學者邁克·克朗有著精到的見解:“人們并不單純地給自己劃一個地方范圍,人們通過一種地區(qū)的意識來定義自己……是地區(qū)給人們提供了一個系物樁,拴住的是這個地區(qū)的人與時間連續(xù)體之間所共有的經(jīng)歷。隨著時間的堆積,空間成了地區(qū),它們有著過去和將來,把人們捆在它的周圍。”[8]地方和區(qū)域文化是人們確認和認同自己身份的一種有效方式,區(qū)域文化的天時地利人和特色有著更鮮明突出的標志區(qū)判作用,為人們所樂于稱道,充分挖掘其中的積極因子可以使區(qū)域文化大放光彩,交相輝映。從另一方面說,由于“地域文化是穩(wěn)固性和變動性的統(tǒng)一,所以某種地域文化歷史地形成以后,相對來說具有較為穩(wěn)固的特征,并通過群體的認同不斷傳遞下去。但由于歷史、時代思潮、觀念等的變化,地域文化認同內(nèi)涵也會相應地發(fā)生變化,這種變化也顯示了地域文化的建構(gòu)性特征”。[9]而天時地利人和的影響在區(qū)域文化的建構(gòu)過程中有著天然不可忽視的借鑒作用和意義,值得人們深入探討。
[1]張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導言.
[2]梁 啟 超.飲 冰 室 文 集[M].北 京:中 華 書局,1989:84-87.
[3]陳引馳.劉師培中古文學論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261.
[4]周尚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3.
[5][法]丹納.藝術(shù)哲學[M].傅雷,譯.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242.
[6]朱光潛.詩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44.
[7]陳梧桐.施瑯統(tǒng)一臺灣與閩臺區(qū)域文化的形成[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42-48.
[8][英]邁克·克朗.文化地理學[M].楊淑華,宋慧敏,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131.
[9]房福賢.齊魯文化形象與百年山東敘事[M].濟南:山東書畫出版社,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