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定梅,趙雅琳
(荊州市傳染病醫(yī)院門診部,湖北 荊州 4340000)
艾滋病合并結核病患者的心理干預
龍定梅,趙雅琳
(荊州市傳染病醫(yī)院門診部,湖北 荊州 4340000)
分析了艾滋病合并結核病患者的心理特點,從強化入院宣教、加強護患溝通、成立互助小組和社會心理支持等提出了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對策,激發(fā)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艾滋病;結核病;心理干預
結核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患者常見的機會感染之一,據(jù)資料表明AIDS患者的結核病發(fā)病率是正常人群的30倍[1],且艾滋病合并感染結核的聯(lián)合處置非常復雜,給患者的身心造成致命的傷害,因此對這類患者的心理干預至關重要。
1.1一般資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11例AIDS合并結核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齡20~58歲,平均年齡33歲。AIDS合并結核的類型:血行播散型肺結核2例,肺外結核5例(胸腔積液2例、結核性腦膜炎1例、結核性多漿膜積液1例、心包積液1例),繼發(fā)性肺結核4例。臨床表現(xiàn)為體質量下降11例、發(fā)熱10例,咳嗽7例、胸痛6例、頭痛伴惡心嘔吐1例。
1.2治療與轉歸
確診為艾滋病合并結核的患者按艾滋病合并結核的標準治療方案,先行抗結核治療,然后按方案D4T/AZT+3TC+EFV接受高效聯(lián)合抗逆轉錄病毒(HARRT)治療,其中有2例患者死亡,7例患者經(jīng)胸部X線或CT檢查,大部分結核病灶及胸腔積液吸收,2例因患者本人的因素未完成治療。
2.1患者心理特點
艾滋病是近代醫(yī)學史上最受人類關注和最使人恐懼的一種疾病,艾滋病合并結核病所致的不良后果,以及在長期的藥物治療中帶來的不良反應,給患者的身心籠罩一層濃濃的陰影。據(jù)資料表明,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有懷疑、恐懼、不配合治療、焦慮、緊張、悲觀失望、寂寞孤獨、抑郁以及自殺等多種負性心理特點。
2.2心理護理對策
對該類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最重要方法就是交流,尤其是與患者的情感交流[2],務必貫穿在整個護理全過程。
2.2.1 強化入院宣教 護士首先應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并進行針對性護理,糾正患者對艾滋病的錯誤認識,以解除思想顧慮,克服心里失衡狀態(tài),擺脫與世隔絕的憂慮和痛苦處境,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從而配合治療,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2-3]。
2.2.2 加強護患溝通 情感交流是對此類患者最重要的護理方法?;颊咭坏┇@悉被確診為艾滋病,意志會極度消沉。這時,護理的首要目的就在于喚起患者求生的信念,要用堅定的表情、不容置疑的語言取得患者的信賴,讓患者主動調節(jié)好自己的心態(tài),積極面對生活。
2.2.3 成立互助小組 通過成立同伴支持和感染者、患者互助小組并開展活動,在活動中相互支持,相互傾訴宣泄,以緩解因社交孤立而造成的不良情緒,正確對待自己的疾病,及時調整心態(tài),減少負性心理作用對治療及身體的危害。
2.2.4 社會心理支持 在醫(yī)療護理過程中醫(yī)護人員要以身作則,通過軀體語音表明不歧視艾滋病患者,通過發(fā)放艾滋病知識小冊子、舉辦宣傳欄及健康知識講座等形式,讓患者及家屬、朋友、親戚了解疾病的基礎知識,明白社會支持能明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指導家屬在自我防護的基礎上盡可能在關心、支持患者,做到按時探望,使患者感到親情的溫暖,使其能在積極、輕松的環(huán)境中配合治療。
目前艾滋病仍然是全球的熱點問題,我國正面臨著嚴峻的疫情[4-5],特別是大多數(shù)患者未經(jīng)過正規(guī)的治療和康復指導,因此呼吁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媒體、發(fā)放防艾小冊子,定期在社區(qū)舉辦防艾知識講座等方法,全民普及防艾知識,做到及早防護,降低艾滋病的發(fā)病率[6]。
隨著艾滋病的流行,艾滋病合并結核日益成為臨床上常見的病癥,除給予正確的治療外,還要根據(jù)患者的不同時期的心理特點變化,給予必要的相應的心理護理及人文關懷,激發(fā)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增加抗病毒治療和抗結核用藥的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機會性感染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命。
[1]卓銀鳳.艾滋病與肺結核雙重感染8例[J].寧夏醫(yī)學雜志,2001,23(12):738.
[2]陽秀虹,李安素.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護理[J].當代護士:??瓢?2010(5):62-63.
[3]蔣冬梅.患者健康教育與指導[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36.
[4]李成紅,何閆平,王江紅.艾滋病相關羞辱與歧視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78-80.
[5]余顯虹.全球艾滋病患者披露診斷與相關社會支持狀況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2):159-160.
[6]李大瑞.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點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27):135-136.
[編輯]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12.027
2012-10-09
龍定梅(1969-),女,湖北荊州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傳染病護理工作。
R512.91;R52
A
1673-1409(2012)12-R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