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郁
[山東大學(xué),濟南 250100]
謝文郁
[山東大學(xué),濟南 250100]
巴門尼德;它是;本源;概念界定
本文僅限于處理巴門尼德關(guān)于(它是)的一段文字。鑒于這個問題在國內(nèi)學(xué)界爭論不休,本文希望回到巴門尼德提出“它是”的語境來追溯這一用法的問題意識和處理思路??偟膩碚f,我認為,巴門尼德的“它是”用法是要對本源一詞進行界定,而他提出的真理之路三標志便是在界定本源概念。然而,他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卻引發(fā)了一個語言問題,即主詞界定 (概念界定)問題。這個語言問題便是存在論的開始。
我先試譯如下:
剩下的道路只有一條:它是。這個“它”有一些標志,即:它是非生成的且不會消失;獨一無二且不動;完滿無缺。(殘篇8:1-4)
這里列舉出了三個真理之路的標志。我們注意到,它們是巴門尼德關(guān)注的中心。在接下來的討論中,巴門尼德基本上是論證這三個標志。我想問的是,巴門尼德為什么關(guān)心這三個標志?他在與什么人爭論?爭論的焦點是什么?本文希望通過分析巴門尼德的論證來逐一回答這三個問題。我們發(fā)現(xiàn),巴門尼德的論證開辟了一條以論證為杠桿的思維方式,把古希臘哲學(xué)引進了一條不歸之路。
我們來分析“它是”的組成。首先,我們可以問,這里的“它”是指什么呢?其次,“是”作為系詞,但沒有謂詞 (或賓詞)。就句子的結(jié)構(gòu)來說,這是一個不完整的句子。就行文而言,巴門尼德接著就加上三個謂詞:“非生成的且不會消失”;“獨一無二且不動”;“完滿無缺”。我們試問,巴門尼德憑什么加進這些謂詞?或者,我們能否加其他謂詞呢?由此,要跟上巴門尼德的思路,我們就必須回到當時思想界的關(guān)注熱點上。
在巴門尼德之前,人們關(guān)于宇宙的思考是持留在米利都的泰利士 (鼎盛年公元前6世紀初)的思路上。泰利士是當時備受尊敬的賢者(有學(xué)問的人)。泰利士喜歡到處游覽,他見多識廣,知道的東西很多,比如,他知道有一種說法認為,地球的四周都是水,所以雨從天降。他還知道有另一種說法,認為地球原來是濕地,后來干涸而成陸地。他知道的東西還有很多。因此,當他宣稱宇宙的本源是水之后,關(guān)于本源問題的爭論就欲罷不能。③人們關(guān)于本源問題的追問可以追溯到古代近東文明中的各種神話。不過,在思想上明確提出本源問題則要歸功于赫西奧德的《神譜》(約公元前8世紀)。我們知道,《神譜》清理諸神起源的最后落腳點是“混沌之神”。和諸神不同的是,“混沌”是不可描述的。一旦加以描述,它就成了諸神之一,而不是諸神之祖。然而,神話中的“神”是在想象中建立起來的。如果不能描述“混沌之神”,我們?nèi)绾螌λM行想象?于是,如何描述這個不可描述的“混沌之神”就成了當時的一個重要話題,推動人們談?wù)撨@個作為始祖的“混沌之神”。幾百年后,“混沌”問題在柏拉圖的《蒂邁歐篇》中仍然是一個主要話題。我認為,當泰利士說本源是水的時候,他是企圖用水的不定性來描述“混沌”。水是一種不定形的存在,用什么容器就成什么樣子。用萬物作容器,水就可以成為萬物的樣子。生物在水的滋潤中成長。水能生汽,水能成冰 (土),等等。所有這些跡象都表明,水是一種原始存在。正因水有如此本性,所以用它來言說宇宙的本源就有許多便利。換句話說,水的不定性能夠生成天地萬物。
不過,泰利士沒有想到的是,當他用“水”來言說“混沌”時,他的思維已從神話想象轉(zhuǎn)化為經(jīng)驗思維。神話是在想象中進行思維的。一個神是什么樣子的,被想象出來之后,對于讀者或聽者來說,跟著去想象就是了。你可以接受它,也可以拒絕它。也就是說,讀者或聽者沒有權(quán)利修改神的形象。否則,你所談?wù)摰纳窬筒皇窃瓉淼纳窳恕H欢?,在?jīng)驗思維中,每一個人都有權(quán)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觀察進行理解。 “水”是在經(jīng)驗觀察中呈現(xiàn)的;而且,作為一個觀察對象,水在泰利士眼里和在其他人眼里乃是同一對象。泰利士依據(jù)他的觀察來談?wù)撍鳛橛钪娴脑即嬖?(本源),人們則可以從各自的觀察出發(fā)來理解水如何作為萬物本源。比如,在理解泰利士的本源之水時,人們會想到這樣的問題:水 (濕、冷)火 (干、熱)不相容;水如何能夠生成火?如果水是本源,我們就無法解釋火的產(chǎn)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泰利士的弟子阿那克西曼德順著水的不定性而提出了“不定者”概念,認為泰利士所說的“水”并不是經(jīng)驗觀察中的水,而是一種包含萬物卻又不是萬物的存在。就它的可變性而言,這個原始存在是一種像水那樣的存在;就其包容性而言,它可以生成萬物。
這里的爭論是很原始的。泰利士的水是不定性的,阿那克西曼德的“不定者”是要對泰利士的水進行界定。但是,從理解的角度看,這樣做似乎把問題弄得更復(fù)雜了。人們對“水”還是可以在經(jīng)驗指稱上進行理解,但對于一個“不定者”,我們無法在經(jīng)驗上指稱,因而理解起來就困難得多。因此,阿那克西美尼 (阿那克西曼德的學(xué)生)認為,它是一種氣,聚而成某事物,散則復(fù)歸于氣。赫拉克利特 (愛菲斯人,鼎盛年約公元前6世紀末)則認為,它是火,在一定尺度燃燒,在一定尺度熄滅。在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島,還有人提出,它是土。還有人認為,它是數(shù),如畢達哥拉斯(薩摩斯島人,鼎盛年約公元前6世紀中葉)。這些爭論者,就其本意而言,都希望給出一個既能夠在經(jīng)驗中指稱,又能夠包含本源的特性的說法。我們看到,關(guān)于這個原始存在的問題,在當時的希臘思想界是一個爭論不休的熱門話題。
我們注意到,這場爭論的焦點是:本源是什么?然而,我們得到的回答是: “水是本源”, “火是本源”,等等。就日常語言來說,“什么是它”和“它是什么”似乎可以不做區(qū)別。比如,人們在談?wù)摫邮鞘裁磿r,得到的回答卻是:桌子上的那個東西就是杯子。但是,在邏輯上,簡單的分析就可以指出,“甲是乙”和“乙是甲”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命題。當我們說“水是本源”時, “水”在主詞位置上,是全稱概念; “本源”在賓詞位置上,乃非全稱概念。說“本源是水”時,本源是全稱的,水則是非全稱的。日常思維往往不去追究其中的區(qū)別,把“水是本源”和“本源是水”這兩個命題同等對待。這種日常用法是會導(dǎo)致思維混亂的。因為, “本源是水”這個命題是對本源一詞進行界定;而在“水是本源”這個命題中,則是關(guān)于“水”的界定。它們是兩個不同結(jié)構(gòu)的命題,決不能混為一談。
巴門尼德洞察到了這場爭論的問題癥結(jié)。在他看來,就爭論本身而言,人們想要搞清楚的是:那個本源 (原始存在)是什么?就問題本身來看,這是談?wù)撽P(guān)于本源的界定。然而,人們在討論中卻不斷地在爭論:這個東西或那個東西才是本源?這樣的爭論不是在界定本源,而是在界定“某物”。然而,在沒有界定本源是什么的前提下, “本源”可以是任何東西。比如,在我不知道“書”這個詞的定義的情況下,如果有人告訴我,這塊石頭 (上面刻著字)是書,或那棵樹 (上面也刻著字)是書,等等,對我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在這種情況下,我所理解的“書”是在“這塊石頭”和“那棵樹”中界定的。巴門尼德注意到,人們在談?wù)撍?(或氣、火、土、數(shù)等)是“它”時,心里還是有某種關(guān)于“它”的界定的。但是,由于對“它”的界定缺乏討論,以至于各說各的,完全無法進入真正的對話。比如,我們可以說:“火是本源”。對于聽眾來說,由于“本源”不能在經(jīng)驗上指稱,因而他們所理解的“本源”是在“火”中被界定的。然而,說者心中所認定的“本源”顯然比“火”含有更多的意思,即:它指的是萬物的本源或原始存在。也就是說,如果聽者對“本源”沒有任何認識,他就只能在他所經(jīng)驗到的“火”中去理解“本源”了。反過來,我們也可以說: “本源是火”。這里, “本源”是全稱概念,而“火”則非全稱。也就是說,“火”包含的某些因素是“本源”所沒有的。這個說法的本意是要用“火”來界定“本源”,但是,當我們強調(diào)那些不屬于本源的“火”的因素 (如水火不相容)時,這個界定也就失效了。因此,巴門尼德認為,如果要解決人們關(guān)于“本源”問題的爭論,首先就必須對“它” (本源)進行界定,亦即本源首先必須作為主語而被界定。而只有當我們對本源有了明確的界定,擁有了關(guān)于本源的知識之后,我們才能在謂詞的位置上使用本源二字。這種關(guān)于“它”的界定之追問,在語言上可以表達為:它是。
我們來進一步分析這個表達式。作為系謂結(jié)構(gòu),“它是”尚缺謂詞。因此,純粹從語言上看,這個“它是”是沒有完成的句子,因而要求說者完成這句話。完成這句話也就是把所有關(guān)于“它”的界定都加上,即:它是如此這般。
在完成這個表達式之前,我們需要確定兩件事。首先是這個“它”的實在性。我們知道,在經(jīng)驗指稱中事物都具有某種實在性。但是,這個本源不能在經(jīng)驗中指稱,因而它的實在性是需要加以說明的。如果這個本源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說法,那么,我們的討論也就是一場徒勞。這就提出了“它”是否真實存在的問題。巴門尼德對此做了肯定的回答,他的基本思路是:我們談?wù)摗八被驅(qū)λM行界定這件事本身就說明“它”是實實在在的。我們來分析他的這個思路。
不出來的)(殘篇2:7-8)在這里,巴門尼德指出了“它是”和“它不是”在語言上的一個很重要的區(qū)別。我們可以這樣解讀—— “它是”是對“它”這個主詞進行的界定;我們加上謂詞就可以完成對它的界定或說明。 “它不是”在語言上的意思是:不對“它”這個主詞進行界定;如果不對它進行界定,這等于說,別談?wù)摗八薄1热?,我們要對本源進行界定,就不能不談?wù)撨@個本源,并說清楚它的特性。既然要談?wù)摶蚪缍ㄋ?,我們就不能說別談?wù)撍?。也就是說,對“它”進行界定和對“它”不加界定這兩件事是不能共存的,因此,“它是且它不能不是”。一旦要對主詞進行界定,我們就不能同時說對它不加界定。而且,如果說“它不是”等于說我們對“它”不做界定 (或不加談?wù)?,那么,巴門尼德指出,對于那些我們不去談?wù)摶蚪缍ǖ臇|西,我們是不可能知道的,——因為這等于要求我們?nèi)フ務(wù)摶蚪缍ú辉谖覀冋務(wù)摲秶鷥?nèi)的東西。這當然是做不到的。沒有人能夠談?wù)撟约翰蝗フ務(wù)摰氖虑?反過來說,只要我們在談?wù)摗八?(對它進行界定),它就具有實在性。巴門尼德的這個說明在邏輯上稱為反證法。①柏拉圖在《智者篇》中深入分析了這個反證法,認為巴門尼德在這里犯了一個邏輯錯誤。柏拉圖談到,我們對主詞進行界定時可以有兩種方式。其一是正面界定,比如,它和A是相同的。其二是反面界定,比如,它和非A是相異的。這后一種界定可以換一種說法:它不是非A。比如,在界定人這個主詞時,我們可以說:人不是狗,不是樹木,不是石頭,等等。在實際理解中,這種界定方式不但常用,而且必不可少。巴門尼德認為“它不是”這種說法不是對主詞進行界定,因而是說不出來的。然而,柏拉圖指出,對于任何一個主詞,我們都必須在“它不是”中進行界定。因此,柏拉圖認為,巴門尼德在這個問題上是錯誤的。參閱《智者篇》258c-259e。也可參閱謝文郁譯注《蒂邁歐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年版)的附錄一 (第三部分)。不過,柏拉圖并沒有否定巴門尼德關(guān)于主詞具有實在性這一說法。
其次,為了完成“它是”這個表達式,我們還需要確立在系詞之后加上謂詞的原則。對于任何一個主詞,當我們對它進行界定時,我們不可能隨意地加上謂詞。比如,對于“水是”這個表達式,我們不能這樣加謂詞: “水是干燥的。”究竟什么可以往上加,什么不能往上加,取決于主詞本身。有什么主詞,就有什么樣的謂詞。這一點恰好是最為關(guān)鍵的。
在本文的開頭,我引用了巴門尼德的一段話,其中提到真理之路的三個標志:“它是非生成的且不會消失”;“獨一無二且不動”;“完滿無缺”。這三個標志都是對本源概念的說明。巴門尼德在殘篇8中進一步展開了對這三個標志的論證。這些論證在語言上并沒有太多的問題。我在這里以分析討論其中的論證思路為主。我們發(fā)現(xiàn),在論證“它”的標志時,巴門尼德實際上是在界定本源概念。
第一個標志是不生不滅。巴門尼德談到,這個“它”不可能有一個起源,因而是非生成的。論證是:如果“它”有一個起源,那么,這個“它”就不是真正的本源,而那個作為“它”的起源的東西才是本源。按照這個思路,追問起源的起源可以是一個很復(fù)雜的系列,但是,最終還是要落腳于一個本源上。無論如何,那個最后的真正的本源不能有起源?;蛘?,如果“它”的起源不能歸為某物,我們能否把“它”的起源歸于一個不可界定的“它不是”(無)?然而,這個“它不是” (無)是不能談?wù)摬豢山缍ǖ?。這樣一來,我們就面臨一個問題,究竟“它”在什么時候從無中產(chǎn)生?——這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 “無”不能成為我們的思想對象,因而也不能成為我們的談?wù)搶ο?。因此,這個“它”不能有一個起源,無論這個起源是某物還是無?;蛘哒f,我們不能談?wù)撨@個作為本源的“它”的起源問題。
而且,這個“它”也不可能消失。談?wù)摗八钡南в袃煞N情況,一種是過去曾經(jīng)消失了,一種是未來會消失掉。過去消失必然涉及“它”的產(chǎn)生問題,即:已經(jīng)消失的“它”如何能夠又重新出現(xiàn)?這就回到了前面關(guān)于起源問題的論證中。未來消失則涉及未來產(chǎn)生問題,即把起源問題推到未來時間中。這樣,未來消失后如何又重新產(chǎn)生?因此,上述關(guān)于起源問題的論證也適用于未來消失問題。一旦談?wù)撨@個作為本源的“它”的消失問題,就不能不涉及它的產(chǎn)生問題。因此, “它”是不會消失的。
按照巴門尼德的這個論證, “它”是非產(chǎn)生的,也不會消失,因而沒有過去和未來,僅僅存在于現(xiàn)在。這等于說,本源概念不允許“它”存在于某個時間內(nèi)。恰當?shù)恼f法是,“它”沒有時間性;或者說,“它”存在于任何時間內(nèi)。因此,談?wù)摫驹锤拍畹臅r間性是不合適的。這個論證對于本源概念具有摧毀性作用。我們還會回過頭來分析這個論證在思想史上的作用。
第二個標志是獨一無二①關(guān)于這“獨一無二”的用法,我采取Kirk/Raven/Schofield編輯本的讀法:(獨一存在)。由于第爾斯所使用的古代抄本在殘篇8:4的文字模糊不清,所以,人們在重建文本時有不同意見,主要有這幾種看法,除了,還有人建議讀為(單一體)或(合一體)。伯尼特 (John Burnet,Early Greek Philosophy,London:A&C Black,1920,第四章注釋20)談到,在重建這段文字時,人們對抄本中的μ,ν,γ,λ這幾個字母難以分辨,在不同理解中就有不同的重建。且不動。本源概念要求獨一無二。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存在,那必然有一個不是本源。因此,本源必須是唯一的。巴門尼德對“它”的唯一性作了進一步的描述:不可分割、各方相似、均勻分布、處處充滿、連續(xù)無隙,靜止不動等等。其實,這些特征強調(diào)的是這個“它”在空間上的存在狀態(tài)。這種存在狀態(tài)已經(jīng)隱含在前面的論證中。如果一種存在沒有時間性,它在空間上就不能有任何變化??臻g變化包括內(nèi)在結(jié)構(gòu)變化和外在位置移動。內(nèi)在變化包括可分割性、內(nèi)部不同部位的沖突、各處分布不均、不同部位之間出現(xiàn)空隙等等。外在運動則是空間運動,這種空間變化不可避免地賦予“它”一定意義上的時間性。顯然,空間上的任何變化都會導(dǎo)致它在不同時段有不同的存在狀態(tài),如在這個時段是如此這般,而在另一時段則是另一個樣子。
第三個標志是,本源必須是圓滿不缺的。巴門尼德在論證這個標志時指出:“因而它不缺乏;否則,它就需要一切了。” (殘篇8:33)這個論證似乎不那么直截了當。一般來說,一件東西如果有所缺乏,那么,只需要補足缺乏的部分就行了。缺乏可以有多有少——缺少,需要補足的就少;缺多,則需要補足的就多。為什么一旦這個“它”有所缺乏,就需要一切呢?顯然,“有所缺乏”和“需要一切”是不對稱的。巴門尼德在殘篇8接下來的文字中只是重復(fù)提到前面的描述:實實在在、不生不滅、處處均衡、唯一不動等等,并用球體來形容這個“它”的圓滿無缺。但是,我們讀不到他對“需要一切”這一點進行說明的意愿。
可以這樣解讀——巴門尼德從“缺乏”這個角度來論證“它”的圓滿性,正好表明他是在本源意義上來界定“它”的。從概念的角度看,這個“它”是萬物的本源;萬物全都由此產(chǎn)生。因此,作為本源,它必須包含一切 (圓滿無缺)。如果在它里面有一點點的缺乏,那就說明,它無法產(chǎn)生某物;換句話說,萬物中至少有一物不是從中產(chǎn)生。那么,在追問本源的思路中,人們可以問,這個“一物”從哪里產(chǎn)生?這就要求我們在這個“它”之外尋找那“一物”的起源。于是,“它”的本源性就被破壞了, “它”無法維持自己的本源地位,即:在“它”之外必然還有一個存在作為那“一物”的起源。這個有所缺乏的“它”就不是真正的本源。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所缺乏者無法作為本源而存在。
我們看到,巴門尼德的真理之路所涉及的三個標志實際上是在對本源概念進行界定。在他看來,在他之前的那些本源論者都是在對本源概念缺乏界定的前提下談?wù)摵螢楸驹?,所以陷入了無謂之爭。
巴門尼德關(guān)于本源概念的界定,就其本意而言,是企圖終止人們關(guān)于什么是本源的爭論。如果本源概念已經(jīng)界定清楚,那么,究竟什么是本源這個問題就好解決了。剩下來的工作,在巴門尼德看來,無非就是根據(jù)這些標志去尋找本源?;蛘哒f,要解決什么是本源這個問題,就必須首先回答本源是什么。巴門尼德大概沒有想到的是,他的本源概念界定引導(dǎo)了一種思維轉(zhuǎn)向。在思想史上,這個思維轉(zhuǎn)向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首先,本源概念的時間性被取消之后,人們就只能在事物的空間結(jié)構(gòu)上尋找原始存在。其次,對于任何一種存在來說,在進行界定之前無法談?wù)撍?。如果我們無法談?wù)撊狈缍ǖ拇嬖冢敲?,界定概念就是思維的首要任務(wù)。我們略加追蹤這兩個思維轉(zhuǎn)向。
第一個思維轉(zhuǎn)向是宇宙論方面的。巴門尼德在界定本源時取消了本源的時間性,從而也就取消了本源在時間上的先在性。我們知道,本源論者在談?wù)撍?(或氣、火)是本源時,一個共同的想法是本源在時間上是最先的存在。本源概念源于赫西奧德的《神譜》以及其他神話關(guān)于宇宙萬物的原始狀態(tài)的追問。本源產(chǎn)生萬物,因而在時間上必須是先在的。這樣一個時間上先在的存在能否保持自己的本源地位呢?當本源論者深入思考這個概念時,不久也就認識到,時間上先在的本源,一方面,它要求時間先在性;另一方面,它無法在時間中維持自己。比如,隨著本源產(chǎn)生萬物,本源將不斷消耗,以至于消耗殆盡,喪失自身。對此,阿那克西曼德提出“正義原則”來回應(yīng)本源喪失問題,認為萬物由之產(chǎn)生,將來必復(fù)歸于它。但是,對于巴門尼德來說,本源一旦喪失,就存在著本源的產(chǎn)生問題。如果本源是產(chǎn)生的 (無論是產(chǎn)生于過去還是未來),本源就不成其為本源。因此,如果要維持本源的存在,本源就必須在任何時間內(nèi)都保持自己的存在,即:本源不僅具有時間上的先在性,而且還有時間上的永恒性。這種做法等于取消了本源的時間性。但是,這樣一種在時間中恒存的本源如何產(chǎn)生萬物?
對于巴門尼德的讀者來說,巴門尼德關(guān)于本源概念的論證具有強大的邏輯力量,揭示了在此之前的思想家的本源概念之盲點。本源概念要求時間上的先在性,同時必須在任何時間內(nèi)都存在。為了滿足這個論證,作為萬物的本源必須在產(chǎn)生萬物之后仍然保持自身的存在。從恩培多克勒提出“元素說”開始,接著出現(xiàn)了阿那克薩哥拉的“種子說”和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他們在談?wù)撊f物的原始存在時都嚴格遵守巴門尼德的這一論證。他們提出的“元素”、“種子”、和“原子”這些原始存在,在時間上是永存的,不會隨著萬物的產(chǎn)生而喪失自身。它們和萬物的關(guān)系乃是在結(jié)構(gòu)上的先在性,即:這些原始存在和萬物的區(qū)別在于空間結(jié)構(gòu)。萬物乃是原始存在在不同結(jié)構(gòu)中的表現(xiàn)。它們作為原始存在仍然存在于萬物之中。這樣一種原始存在,我們看到,已經(jīng)失去本源論意義上的時間上的先在性。我們可以稱之為本原。
第二個轉(zhuǎn)向?qū)儆谡Z言學(xué)方面的。巴門尼德提出“它是”問題是要追究本源概念的界定。在語言形式上, “它是”就是要把謂詞加上,以便完成整個句子。但是,如何才能把謂詞加上去呢?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巴門尼德心中想到的是本源概念,因而他在加謂詞時所依據(jù)的乃是他所理解的本源概念。但是, “它是”中的“它”可以是其他概念。所有的“它”都必須在“是”中被理解。對于任何一個“它”,我們是如何加謂詞的呢?
比如,我們?yōu)椤皬埲恰奔又^詞。我們說:“張三是北京大學(xué)的學(xué)生。”(或者:“那個在北京大學(xué)讀書的人是張三?!?如果我們的聽眾都不是北京大學(xué)的學(xué)生,那么,這句話對于他們來說是有意義的——它把張三和其他人做了區(qū)分。但是,對于那些北京大學(xué)的學(xué)生而言,這句話等于白說——因為大家都是 (北京大學(xué)的學(xué)生)??梢姡凇八恰敝屑又^詞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實際上,當我們?yōu)椤皬埲恰奔又^詞時,我們是要對張三之所以為張三進行說明。換句話說,“它是”所要求的謂詞是要對“它”做本質(zhì)性說明,是對“它”之所以為“它”的本質(zhì)界定。巴門尼德對此似乎并沒有明確的認識。但是,當他追求對本源概念進行界定時,他已經(jīng)提出了這個要求。
“它是”問題是概念界定問題。在此之前,人們往往在談?wù)摗笆裁词撬保雎粤恕八鞘裁础?。比如,我們問,張三是什?得到的回答卻是:(指著那個正在那里打球的人)他是張三?,F(xiàn)在,這個人坐在凳子上休息。我們還能不能說,他是張三?如果是,那么,究竟那個打球的是張三,還是那個坐在凳子上休息的是張三?如果都是,那么,我們憑什么這樣說呢?—— “打球”和“坐在凳子上”在時空上和樣式上都是不同的。而且,還有其他人在球場上打球和坐在凳子上休息,為什么他們不是張三?這就要求我們首先對張三進行界定。其實,當我們回答說“他是張三”時,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張三,已經(jīng)對張三做了界定,只不過是還沒有說出來而已。 “它是”的要求就是要把這個界定說出來。
我們可以把這種轉(zhuǎn)向稱為“語言學(xué)轉(zhuǎn)向”。巴門尼德實際上是把本源論問題轉(zhuǎn)化為語言學(xué)問題。我們必須首先界定作為主詞的本源,才能進一步談?wù)摫驹?。概念界定涉及語言上對主詞的界定。主詞可以用來指稱任何認識對象。于是,概念界定也就成了認識論的首要工作。柏拉圖推進了這個思路,企圖通過理型論來解決概念界定問題。①相關(guān)討論可以參閱謝文郁:“《智者篇》和柏拉圖理型論的發(fā)展”,載《蒂邁歐篇》,謝文郁譯注,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3年版。亞里士多德則明確地從范疇論的角度來處理概念界定問題。②關(guān)于亞里士多德范疇論和“它是”的關(guān)系,參閱余紀元:“亞里士多德論ON”,載《哲學(xué)研究》1995年第4期。在亞里士多德的范疇論中,為了討論的方便, “它是”()轉(zhuǎn)化為“實體是” ()。這便是所謂的“實體問題”。
由于巴門尼德的工作,在西方思想史上,“是”的問題 (即如何加謂詞的問題)就成了哲學(xué)追問的核心問題之一。從此,人們的思維方式就改變了。
B502.152
A
1671-7511(2012)02-0022-07
2011-08-17
謝文郁,男,山東大學(xué)哲學(xué)與社會發(fā)展學(xué)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dǎo)師。
②本文處理巴門尼德殘篇希臘文以Kirk/Raven/Schofield(The Presocratic Philosopher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的編輯本為原本。中譯文根據(jù)這個編輯本譯出。我不打算就文本學(xué)展開討論。這段殘篇收集在辛普里西的《物性論》(78,5)中。Kirk/Raven/Schofield根據(jù)G.E.L.Owen的解讀(“Eleatic Questions”,載于R.E.Allen and D.J.Furley,Studies in Presocratic Philosophy,Vol.2:Eleatics and Pluralists,London:Routledge,1975)把辛普里西的原文(未完成的)改寫為(完滿無缺的)。參閱該書第248頁注釋1。我接受這種改寫。比較殘篇8:32和33有(不是不完全的)和(不是有缺陷的)的描述,我們發(fā)現(xiàn),按照辛普里西的原文會導(dǎo)致巴門尼德殘篇文本上的直接矛盾。因此,我認為Owen的讀法和改寫是可取的。
■責(zé)任編輯/盧云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