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今天,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已成為擺在廣大師生面前的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本文對此進行簡要探討。
一、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具體內容
1.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嚴格體育課堂常規(guī)教育,可以培養(yǎng)同學們良好的紀律行為,在開展各項體育游戲活動競賽的時候,利用對規(guī)則的學習、理解,可以培養(yǎng)他們遵紀守法的意識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教師可根據各種不同的教學內容及知識特點,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的精神。比如接力跑和籃球、足球、排球等集體項目,可以培養(yǎng)同學之間團結合作、勇敢拼搏的集體主義精神,短跑可以培養(yǎng)學生機敏的反應能力和較強的爆發(fā)力,中長跑可以培養(yǎng)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體育舞蹈和健美操可陶冶學生的情操,接力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調互助精神等。
2.積極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
體育中的各項競賽,為學生培養(yǎng)競爭意識提供了平臺。體育教師應該通過不同形式的比賽和游戲教學,結合他們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勇于參與競爭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潛能,不斷進取。
在體育比賽中,勝利和失敗時刻并存,對學生bbDADpK76T3xcKf9HSI+qg==進行勝負觀念的教育尤為重要。勝不驕,敗不餒,在勝利中找不足,吸取經驗、繼續(xù)前進是最重要的,要能夠讓學生把體育比賽項目中的競爭意識帶到學習和生活當中,從而能正確地對待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進而明白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中即使遇到了困難或挫折,也應該能夠接受現(xiàn)狀,更要能夠振奮精神,克服困難,做真正意義上的強者。
3.加強體育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終身體育能力
人的基本身體素質包括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度、柔韌性等。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內容,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全面發(fā)展這些基本素質,而不能單純或過分注重發(fā)展一種或幾種素質。
在體育教學中,除了進行體育基礎知識教學外,還應加強體育保健、自我評價、醫(yī)務監(jiān)督,以及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美學等相關學科理論的熏陶,加深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和理解,提高他們的文化品位,從而更好地促進體育運動的開展。
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體育鍛煉的隊伍中來,如何科學地進行自我鍛煉,警惕偽科學的滲透,就成為當前人們的迫切需要。體育教學也應該適應當前形勢,加強對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要注意的是,體育教學不能停留在課堂,要把青少年課余自我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當做一個重要課題來開展。學生只有在學校期間打下科學鍛煉的基礎,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全民健身運動才能健康穩(wěn)定地發(fā)展。
二、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1.學生主體地位的要求
素質教育關注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體育教學的開放性與活動性,可為發(fā)展學生主體人格和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提供客觀條件,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及教法的運用上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在體育教學的雙邊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內容的可行性以及組織教法的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上。
2.提高體育教師的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
體育教師的道德、品行、人格和教學能力對青少年的思想影響是巨大的。體育教師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提高應該放在首位,要加強政治學習,樹立強烈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熱愛學生,關心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愛護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體育教師還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思想,從而在向學生傳授體育競技知識的同時,也為他們將來成為德才兼?zhèn)涞挠杏弥诺於▓詫嵒A。
體育教師應該具有深厚的專業(yè)知識。體育中經常會出現(xiàn)多種體育項目的教學,而對這些項目掌握的熟練程度是衡量教師能力高下的一個重要標準,所以體育教師就要從理論到實踐,全面掌握體育教學的各種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技術,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懂得辯證法,了解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教育法規(guī),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同時教師還要全面掌握現(xiàn)代教學理論,深刻了解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正確運用先進的教學理論開展教學,試著適應體育教學教法改革,從而培養(yǎng)出高水平的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涉及教育方向、教育功能、教育制度以及教育內容方法等的綜合性改革,若要在體育教學中很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就需要教師要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基礎、專業(yè)技能和敬業(yè)精神。體育教師素質的高低對實施素質教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體育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言傳身教,這樣在教學中才能達到“以身立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