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辦報”,是毛澤東同志提出的一個重要思想。1957年6月,毛澤東在同胡喬木和即將接任人民日報總編輯的吳冷西談話時說:“寫文章尤其是社論,一定要從政治上總攬全局,緊密結合政治形勢,這叫做政治家辦報?!?959年6月,毛澤東對吳冷西談話時,再次強調了“搞新聞工作,要政治家辦報”。
不可否認,毛澤東的這些談話,有其特定的語境和時代背景。但是,政治家辦報的觀點內涵豐富,思想深刻,歷經(jīng)時間流逝的磨洗,至今仍閃耀著真理的光芒,對新聞宣傳工作具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
然而,近些年,一些人對政治家辦報不以為然,他們崇尚所謂的“新聞自由”、“新聞專業(yè)主義”,鼓吹新聞應該脫離政治。這種思想傾向,如果不是出于幼稚無知,就是別有用心。新聞事業(yè)是社會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具有意識形態(tài)屬性,這就決定了它必然與政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恩格斯曾深刻指出:“絕對放棄政治是不可能的”,“主張放棄政治的一切報紙都在從事政治”。
當今社會,隨著經(jīng)濟社會迅速發(fā)展和傳媒業(yè)的高度發(fā)達,新聞與政治的關系更加緊密。2008年6月,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日報社視察時精辟指出:“做好新聞宣傳工作,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關系改革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大局,關系國家長治久安?!?br/> 新聞對政治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和影響,強調政治家辦報,就是新聞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
當然,我們今天講政治家辦報,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意義上,而應該與時俱進,進行揚棄,賦予其時代內容。在當代,政治家辦報的基本內涵是:新聞工作者特別是新聞單位的領導者,必須懂政治、講政治,具備政治家的素質,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政治家辦報,對報刊、廣播、電視、網(wǎng)絡等各類新聞媒體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總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堅持黨性原則。
在我國,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這一性質決定了媒體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新聞宣傳工作的領導權,必須掌握在忠于馬克思主義、忠于黨、忠于人民的人手里。我們必須堅定政治立場,始終與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而不能站在對立面,當“旁觀者”和“看客”,新聞宣傳報道要多幫忙、不添亂。
黨性原則是辦報的根本原則,而黨性與人民性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政治家辦報,要求堅持“姓黨”和“為民”相統(tǒng)一,體現(xiàn)黨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群眾的心聲相統(tǒng)一,使新聞報道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反映民情、匯集民意、關注民生。必須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所在,也是黨的新聞宣傳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第二,要具備政治頭腦。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闭渭肄k報,要求新聞工作者站在政治的高度,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具有敏銳的政治眼光,看得準,看得深,看得遠。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絕不含糊;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面前,能夠認清本質,明辨是非,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社會輿論呈現(xiàn)多元、多樣、多層、多變的特點,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頻繁,新聞輿論領域的斗爭激烈復雜。一些非馬克思主義、反馬克思主義的聲音不時出現(xiàn),這些思潮與社會熱點問題、敏感問題相交織,容易引起人們思想認識上的混亂。對此,我們必須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嚴守黨的輿論陣地,不給錯誤思潮提供傳播渠道。
第三,要把握正確導向。
輿論引導正確,利黨利國利民;輿論引導錯誤,誤黨誤國誤民。政治家辦報,要求我們把堅持正確導向放在新聞宣傳工作的首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營造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凝聚社會共識,形成發(fā)展合力。要增強大局意識,堅持團結穩(wěn)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要增強把關意識,做到守土有責,在重大問題、敏感問題、熱點問題上把好關、把好度,注意選好時機,掌握節(jié)奏。
輿論導向是否正確,也決定著媒體的興衰存亡。古人把社會輿論比喻為川、大水,我們可以進一步引申說,輿論是水,媒體是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善于駕馭引導輿論,媒體就能夠乘風破浪前行;若輿論導向出現(xiàn)錯誤,就會使媒體出現(xiàn)顛簸,甚至有傾覆的危險。
第四,要增強社會責任。
真正的政治家,必定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政治家辦報,要求新聞工作者增強責任意識,加強職業(yè)道德建設,對報道負責,對讀者負責,對社會負責。
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新聞具有商品屬性,但是媒體必須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的關系,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防止片面追求經(jīng)濟效益。新聞報道要堅持真實、準確、全面、客觀的原則,抵制有償新聞、“有償不聞”和虛假報道。輿論監(jiān)督要注重理性、建設性,充分考慮報道的客觀效果,真正使之成為正面報道,反對意氣用事、片面追求轟動效應。要傳播先進文化,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人們向上向善,促進社會文明和諧,不以負面新聞、低俗報道吸引眼球。
第五,要遵守宣傳紀律。
對新聞工作者來說,講政治,很重要的一條是遵守宣傳紀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媒體,必須傳遞黨的聲音,服從黨的領導,這是紀律。個人有不同意見可以保留,或者通過規(guī)定的渠道反映,但是不允許通過媒體隨意表達,因為我們的媒體是黨的媒體,是公共媒體,不是個人博客,不能自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實際上,由于受個人所處位置的局限,加上掌握的信息不夠全面,很多時候新聞工作者難以從大局上認識問題、處理新聞,遵守宣傳紀律可以避免犯錯誤,確保宣傳報道不出偏差、不走彎路。
最后要說明的是,強調政治家辦報,絕不意味著以政治性否定、排斥、取代新聞性,簡單地重復一些政治口號,搞一些空洞的東西。新聞是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無論什么人辦報,要取得好的傳播效果,都必須熟悉新聞業(yè)務,遵循新聞規(guī)律,這是不言而喻的。新聞性與政治性相統(tǒng)一,新聞家與政治家相結合,這才是政治家辦報的完整含義。
(作者為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河南日報報業(y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