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素描在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依然存在許多弊端和不足,怎樣才能讓學生在進行素描訓練時不陷于對對象簡單機械的模仿、被動消極的抄摹、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開發(fā)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拓寬素描的理念,給老套的素描課以新的色彩和活力,都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 高中美術教育 調整模式 激發(fā)興趣 創(chuàng)新素描
素描自20世紀初被引進我國的學校教育,其寫實風格的素描教學模式沿用至今??茖W有統(tǒng)一的標準,允許推廣和重復,而藝術則不然,藝術不同于科學,藝術貴在創(chuàng)新。長期單純技法的傳授使素描教學陷入了“重技巧、輕理論”的狹窄空間,靜物、石膏體、模特成為基礎課教師授課的套路,逐漸形成的惰性教學使基礎課教師不再善于運用理論指導和啟發(fā)學生想象、創(chuàng)造力的教學模式,單一的教學風格充斥著素描教學領域。老套的素描模式也不能激發(fā)起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以至于引起廣泛的“審美疲勞”。許多學生上課只是為了交作業(yè)而草草應對,缺乏主動性和繪畫熱情,課程結束后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認識水平并沒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怎樣才能讓學生在進行素描訓練時不陷于對自然物象簡單機械的模仿、被動消極的抄摹,怎樣才能在素描課中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他們獨特的造型能力,為他們以后的藝術創(chuàng)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是素描課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
當傳統(tǒng)的素描技法和觀念不能滿足我們的審美需求時,我們理應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來改變這一現(xiàn)狀。在傳統(tǒng)的素描訓練中,鉛筆是常用的繪畫工具。從對素描的解釋中我們可以把素描理解為對物象的單色描繪,既然是單色描繪,那能不能使用鉛筆以外的繪畫工具呢?我們讓學生嘗試分別使用了鋼筆、圓珠筆、彩色鉛筆、油畫棒、色粉等不同的工具,按照素描的繪畫原理進行描繪。結果是讓人欣喜的,使用鉛筆以外的工具進行素描繪畫,畫面充滿了很強的裝飾效果,尤其是結合前面進行的情緒素描訓練,在視覺上形成了強烈的沖擊,學生們通過這種嘗試也熟悉了解了各種繪畫工具的表現(xiàn)效果,豐富了他們的表現(xiàn)技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們沒有必要再用某種固定的模式作為素描訓練標準和評判依據(jù),素描理念理應得到相應的調整和拓寬。
除了模式的調整,最根本的還是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一塊黑板、幾支粉筆,是無法使美術的特點得以發(fā)揮的。美術課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讓他們認識和發(fā)現(xiàn)存在于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美術形式。比如,在當?shù)刈匀伙L光較優(yōu)美的地方進行戶外寫生,或者結合當?shù)氐拿耧L民俗學習民間美術,等等。在欣賞課上,如果有條件應帶學生去博物館或參觀藝術展覽。在引導學生走進文化遺產和美術作品時,不要將我們固有的認識強加給學生,要尊重學生的感受和意見,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討論,這些都直接影響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美術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方面起著直接的、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教師應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動手、動腦,放寬評價的標準,從各個方面入手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我們要本著實驗的原則,鼓勵學生對新材料的關注和應用,在實驗中比較,在比較后進行選擇,從中尋找到適合個人主觀情感的表達方式——寫實、表現(xiàn)、具象、抽象等方式。總之,我們利用能夠利用的一切形式和手段,建立起自我的審美體系及新的形式語言。在指導思想上,要把突出素描的繪畫性和創(chuàng)造性作為最重要的一點來加以研究與訓練。素描中對形體不是被動描摹,而是主動處理和表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頭腦。在作畫過程中,要屏氣凝神,洞察所繪對象的內心世界,把自己與對象融為一體,為情而造畫,而不是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要想達到這一教學目的,單講理論是不夠的,教師應該以直觀性教學為主,以理論為輔。教師如果要讓自己的理論或指導思想得到學生的認可或采納,那他自己必須是第一實踐者,即教師的現(xiàn)場示范質量是很重要的,他必須在具體操作中表達出來這種思想,即為情而造畫,突出素描的繪畫性和創(chuàng)造性。例如我們在繪畫語言要素之一的線條上做創(chuàng)新嘗試。線條——藝術中最基本的元素,也是組成畫面的基本元素,它無聲地向我們傳遞著畫面中蘊含的各種豐富含義,粗獷的、細膩的、急速的、緩慢的,不同的線條都會傳遞給我們不同的視覺感受,它所展現(xiàn)的語言是詞匯無法表達的。不同的線條表現(xiàn)喜悅、悲傷、憤怒、孤獨等不同的情緒,我們可以嘗試讓學生使用某一種線條來表達某一種特定的情緒。學生就不再是簡單的描摹了,而是積極地帶著思考去表達畫面了。
在藝術追求多元化的今天,任何體系都不可能成為一成不變的版本,我們應該以寬容的心態(tài)去迎接各種新形式的到來。各個院校應該創(chuàng)立適合自己特色的教學體系,素描也不例外,那種一統(tǒng)天下的教條主義應該遠離我們的課堂。《石濤話語錄》中有這樣一句話:“在墨海中立定精神,筆鋒下決出生活,尺幅上換去筆骨,混沌里放出光明??v使筆不筆,墨不墨,畫不畫,自有我在。”石濤針砭時弊,提出“我的精神”的論斷,即強調藝術家必須重視自己的創(chuàng)作個性。同樣,我們在素描課上也要提倡一種個性的張揚和創(chuàng)新意識,并鼓勵學生去探索未知的領域,給老套的素描課堂賦予新的語言與活力,使其和別的畫種一樣成為獨具特色的情感表達方式,即一種有意味的繪畫形式。
參考文獻:
?。?]董重恂.新概念素描與造型語言解析.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馮健親.素描.江蘇美術出版社,1987.2.
?。?]范迪安.國際當代素描藝術.江西美術出版社,2003.10.
?。?][美]貝蒂·愛德華著.何工譯.新素描.四川美術出版社,1991.1.
?。?]孫美蘭.藝術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