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后,教師更注重課堂中的生成,上課前除了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外,還要好好地把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偏離預設的教案。如何正確對待課堂中生成,把握現(xiàn)成的教學資源,成了教師探索的課題。
一、由兩個“課堂中的意外”引出的思考
教學片斷:不應回避的“脫口而出”
(教師在讓學生動手操作,認識了單位“1”,初步感知分數(shù)的意義后,引導學生歸納分數(shù)的意義)
師:究竟什么是分數(shù)?
生1(脫口而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shù)叫分數(shù)。
師(愣了一下,有點不知所措,趕緊將問題暫時回拋給學生):你說得真好。其他同學可以在小組里面商量一下。
生2:把一樣東西平均分成一份或幾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shù)叫分數(shù)。
師:誰還有不同的說法,請說說。
生3:把單位“1”平均分成一份或幾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shù)叫分數(shù)。
師:說得真棒!像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我們可以說成若干份。(板書)
……
課后,教師反思:“我一開始沒想到學生會直接說出來,本打算讓他們小組討論后再進行交流的,結(jié)果卻沒有明確,其實是照著話重復而已,失去了討論的價值,討論之后學生反而出現(xiàn)不準確的表述。”
二、重視課堂中的生成
?。ㄒ唬╉標浦邸獙W生提前了解或者掌握了新課內(nèi)容而產(chǎn)生的意外
教學片斷:真誠接納課堂中的意外(特級教師:徐斌)
師:幾個幾相加,我們可以用加法計算,還可以用一種新的方法來計算。
生(脫口而出):乘法!
師(有些驚訝):你們怎么知道的?
生1:學習材料上。
生2:文具盒上。
生3:父母告訴的。
……
也許在聽課教師的眼中這是一個隨機的教學意外,但是在課堂教師心中,也許這是一個已經(jīng)預設好的問題,而不是課堂教學中的意外。課堂上教師準確地把握學生出現(xiàn)的意外,并根據(jù)情況,順勢放手讓學生自主發(fā)揮,處理不露痕跡,體現(xiàn)了預設和生成的統(tǒng)一,教學的機智。
?。ǘ┓寤芈忿D(zhuǎn)——學生對知識的模糊理解而造成的錯誤意外(失誤)
教學片斷:不可忽視的“嘀咕”
“一張紙是長方形,不是長方體?!?br/> “我覺得是長方體。”
“不是長方體?!?br/> “是長方體?!?br/> ……
課剛開始,教室里已經(jīng)為“一張紙是不是長方體”吵得不可開交了。教師心里可急了:“才剛開始上課啊,再這樣討論下去,這節(jié)課還上不上了?”但一時又找不到充分的理由,正當一籌莫展時,隱約聽到下面有兩個學生在小聲嘀咕:“一張紙那么薄,怎么會是長方體呢?如果是長方體,就應該有厚度?!薄罢l說紙沒有厚度,它只不過很薄很薄,我也覺得它是長方體?!眲偛懦址磳σ庖姷膶W生露出了疑惑的神色:“放多了當然會厚起來,但一張就不是。”“如果一張沒有厚度,兩張也沒有厚度,三張也沒有,那放無數(shù)張都沒有厚度了?!闭接^點一出,馬上有人叫好。反方這才不得不敗下陣來。學生之所以會小聲嘀咕,源于自己的某些模糊的想法,不敢大聲地表露。這時教師不應該置學生的想法于不顧,應稍作停留,也許學生漫不經(jīng)心的一句話會給課堂帶來“峰回路轉(zhuǎn)”的精彩。教師要留心觀察學生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語,給學生一個發(fā)揮的空間,他們靈感的閃現(xiàn)會給課堂帶來意外的驚喜。
(三)耐心傾聽——因個體差異而使對話造成的“卡殼”
學生的心聲需要耐心傾聽,教師的評價更要注意技巧。
教學片斷:需要鼓勵的“瞎蒙”
教師教學“9+7=”時提問:“你們會計算嗎?誰愿意說說自己的想法?”問題一提出,課堂頓時熱鬧起來,學生都迫切希望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說出幾種常見的方法后,教師請一個學生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他答道:“我是蒙的!”話音一落,學生們哄堂大笑,有的學生甚至嚷開了:“真沒用,只知道瞎蒙?!蹦莻€學生滿臉通紅。他的回答是教師始料未及的,聽到全班嘰嘰喳喳的議論聲,望著那個學生羞愧的表情,教師調(diào)整情緒,微笑著大聲說:“蒙都讓你蒙對了,真了不起!如果再動動腦,你會不會想出更多的計算方法呢?”課堂上頓時鴉雀無聲,那個臉漲得通紅的學生也慢慢地抬起頭來。見此情景,教師會心一笑,繼續(xù)提問:“誰還有不同的想法?請說說?!闭n堂上又活躍起來了。學生停下幾秒、幾分,聽聽老師的心聲,學生或許能從一句簡單的話語中感受到學生那份可貴的想法。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之后,教師的數(shù)學教育必將走向一個更為開闊的高原,數(shù)學課堂亦將走向一個更加開放、流動不居、富理智挑戰(zhàn)的嶄新歷程。
?。ㄘ熅幎湃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