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叔濤
(云南民族大學馬列部,云南 昆明 650031)
如何看待多民族國家內部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對立統(tǒng)一,進而提出協(xié)調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矛盾關系的正確途徑,以解決多民族國家的民族問題。這是一個極具理論意義與現(xiàn)實意義的重大問題。對此國內學者在批判了外國學者在排斥性思維模式下產生的強調民族認同負面效應的“危機論”與“沖突論”的基礎之上,提出了應當在包容性的思維觀念指導下,建立一種更具有包容性的社會紐帶以實現(xiàn)二者之間的統(tǒng)一,從而整合民族的異質性要素與國家的統(tǒng)一。[1]對此筆者非常贊同。然而筆者所要強調的是,民族認同不是簡單的文化認同,國家認同也不是簡單的政治認同。民族認同中包含了民族共同體的政治利益訴求,而國家認同中也包含了民族內部和民族之間的歷史文化的淵源關系與聯(lián)系性,并以此互為基礎。因而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對于中國這樣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而言,只有充分實現(xiàn)國內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才能不斷促進整個國家的興旺發(fā)達與強盛。
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今天,盡管“民族”依然是從文化的角度來劃分的人們共同體,但絕不是單純的語言—文化共同體。無論是漢語的“民族”概念還是英語的“nation”一詞,其內涵都兼容了政治、經濟、文化的不同層面的諸多內容而不可分割。如有的學者指出的: “當人們分別以ethnic group和ethnicity對應nation和nationality,力圖通過對民族概念進行文化和政治兩個層面的劃分,來達到對民族存在的客觀闡釋時,卻沒有明白‘文化’和‘政治’都是作為民族的社會性發(fā)展而存在的”,并且文化和政治在民族中是“一種社會互動的存在”,因為“民族基本上隱喻著文化和政治的紐帶?!保?]而王希恩同志則更明確地認為“近代以來的民族,都已是獲得或正在獲得自身政治權利的民族。這種民族政治屬性的普遍化是近代以前的民族所沒有的?!保?]
由此出發(fā),如果我們否認了民族共同體所具備的相應的政治屬性,也就否認了民族是個利益集團。進而也就否認了民族問題在社會發(fā)展中的特殊重要性和相對獨立性以及民族問題與其他社會問題的廣泛聯(lián)系性,而民族政治學也就沒有立足之本了。我們承認民族是個利益集團,具有相應的政治屬性,那也就意味著民族認同并非是單純的文化認同,而帶有相應的政治利益訴求,而這樣的政治利益訴求并非都要求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當然,如果只強調民族認同中的政治利益訴求而忽視文化認同的根基,則會走向把民族視為“想象的共同體”的極端,同樣是不可取的。
從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發(fā)展來看,筆者始終認為單一民族和復合民族的相互演化,以及由多元向一體的歷史趨向是民族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4]因而無論是歷史上的民族還是現(xiàn)實當中的民族,均可劃分為單一民族、復合民族和民族支系三個不同的層次。其中單一民族為基本民族單位,復合民族為宏觀民族單位,而民族支系則為微觀民族單位。[5]以我國為例,經過民族識別為國家承認的56個民族是單一民族,這56個民族內部又有著不同的支系和組成部分或亞文化集團。而56個民族的集合體,被稱之為“中華民族”的則是一個復合民族。與此相應,這種民族共同體的層次劃分反映到民族認同之中,形成了民族認同的多重性及其相互聯(lián)系。即各族人民既有對自己所屬的單一民族和民族支系的認同,更有對整個中華民族的認同。同時多重的民族認同亦表達了不同層面的民族共同體各自的利益訴求。
作為單一民族和民族支系的民族認同,上升為強烈的民族自我意識,希望自己平等地位和平等權利得到尊重和保障,民族區(qū)域自治得到進一步的健全與完善,迫切要求縮小和先進民族、發(fā)達地區(qū)的差距,力爭后來居上,實現(xiàn)脫貧致富奔小康,并且自己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得以傳承并宏揚光大。而作為復合民族的中華民族,其民族認同亦同樣上升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民族自我意識和自豪感,企盼實現(xiàn)國家的最終統(tǒng)一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造輝煌。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我國的民族識別以科學依據和民族意愿相結合的原則,強調“名從主人”以確定民族稱謂,充分重視文化認同基礎上的心理認同。然而我國民族政策的利益導向卻引發(fā)了個別少數(shù)民族內部的支系不認同于本民族,而要求國家承認他們?yōu)樾碌膯我幻褡宓默F(xiàn)象,如云南納西族支系摩梭人和白族支系拉瑪人和勒墨人。很明顯,一旦獲準成為單一民族,人民大會堂將會有他們的一席之地,當?shù)氐慕洕幕ㄔO也會相應地實現(xiàn)加速發(fā)展。這在一方面充分說明了我國民族政策的正確與成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在倍受歧視的情況下,外出求學、經商、打工、入仕的少數(shù)民族不愿承認自己的民族身份而自報漢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另一方面也印證了民族認同并非簡單的文化認同,而包含了明顯的利益取向。特別是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通婚之后所生子女往往申報為少數(shù)民族,而不同的少數(shù)民族通婚之后所生子女則往往申報民族成份為人口較少民族的現(xiàn)象更是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即民族認同的變化與國家對少數(shù)民族和民族地區(qū)扶持、幫助、優(yōu)惠、傾斜的政策分不開。
傳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強調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國家由監(jiān)獄、法庭、軍隊和官吏所組成??梢?,這里所指的“國家”僅僅是國家政權和國家機器。而正是由于國家政權、國家機器的階級性,在《共產黨宣言》中才有“工人沒有祖國。決不能剝奪他們所沒有的東西”[6]這樣的名言。然而作為社會實體的國家是由國土、國民和國家政權三大要素所組成,三者缺一不可。所以國家認同作為反映國民歸屬感的社會群體心理,不可能僅僅是簡單的政治認同,也并非完全是階級立場主導的意識形態(tài)的價值觀念認同。
階級立場、意識形態(tài)對國家認同具有相應的主導作用,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并不是絕對的。因為這種主導作用僅限于人們對誰來掌控國家政權和建立什么樣的國家制度的選擇方面。對于同一個民族或者歷史上有著密切交往的同一地區(qū)的不同民族是否建立同一個國家或者繼續(xù)留在這個國家的影響則并非是最根本的。同一個民族,包括復合民族內部的各階級可能是對立的,但對維護自己的祖國,不論是單一民族國家還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卻往往有著共同的立場,因而也就會產生一致的國家認同?!肮と藳]有祖國”只能說資產階級掌控的國家政權和國家機器不僅不屬于工人階級,并且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要推翻并摧毀的目標,而不能說各民族的工人都是無政府主義者,卻沒有自己的國家歸屬感。
在外敵入侵,國家處于生死存亡之際,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是一致的。民族精神支撐著國家的認同,使得國內各民族團結戰(zhàn)斗,一致對外抗擊侵略者以保家衛(wèi)國,共同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和民族的獨立。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最終得以和平解決,從而建立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實現(xiàn)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歷史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由此可見,國家認同的形成和發(fā)展的決定性要素,是民族的歷史文化根基而并非政治性的意識形態(tài)。主導著兩岸關系的“九·二共識”,即是在克服了意識形態(tài)的政治分歧,強調海峽兩岸炎黃子孫血濃于水的民族認同的基礎上產生。而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最終能夠在香港、澳門順利實施取得成效,并為世界各國作出典范為將來解決臺灣問題指明了方向,就說明了只要有著深厚的、共同的、牢固的民族歷史文化的根基,就可以通過民族認同促進國家認同,進而實現(xiàn)國家的真正統(tǒng)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過分拘泥于意識形態(tài)的政治分歧,只會削弱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而一事無成。
那么我國56個民族一致的國家認同得以形成并不斷鞏固發(fā)展夯實的歷史文化根基是什么呢?在筆者看來,就是自秦漢以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fā)展,在于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自清初形成之后在近現(xiàn)代反抗外敵入侵的斗爭中得以不斷鞏固,還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60余年革命與建設的輝煌成就所激勵的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自立自強精神。而最為重要的就是在上述歷史進程中,所形成的漢族離不開少數(shù)民族,少數(shù)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shù)民族也相互離不開,中華各民族合則俱受其利、分則俱受其害、宜合不宜分的民族關系。
統(tǒng)觀當今世界,近200多個國家?guī)缀醵际嵌嗝褡鍑?,即使是像日本、韓國、朝鮮這樣民族構成比較單一的國家,也不能夠囊括本民族的全部人口,因為還有大量人口的大和民族與朝鮮民族在其他國家充當少數(shù)民族。因而純粹的“單一民族國家”是不存在的?!耙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理念不過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空想。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各國的國情不一,但都面臨著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如何整合的難題。而無論是通過強制同化來壓制和消除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認同,以主體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和民族認同來維系國家認同的方法,或者是像美國那樣的移民國家力圖以“公民意識”取代“民族意識”來實現(xiàn)“從民族認同轉向國家認同”的做法,都因有悖于民族平等和脫離多元民族文化的現(xiàn)實而不能奏效,因而都是不可取的。曾經輝煌一時的前蘇聯(lián)和前南斯拉夫這樣的多民族組成的社會主義國家也因后來的解體而給我們留下慘痛的教訓而并非寶貴的經驗。至于想要以歐美的“民族問題去政治化”和“共治理論”來解決問題更是南轅北轍,甚至可能會飲鴆止渴,適得其反。
因此,我們國家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整合,應該從我國民族和民族國情的基本國情出發(fā),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總結新中國60多年以來處理民族問題的成功經驗,不斷探索,以民族認同鞏固國家認同,實現(xiàn)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良性互動。這種良性互動應當是以民族認同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以各民族的共同繁榮鞏固和強化各民族的國家認同,以各民族的國家認同促進社會主義祖國的興旺發(fā)達,以社會主義祖國的興旺發(fā)達去實現(xiàn)整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要實現(xiàn)這樣的良性互動,我們應當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民族認同,充分發(fā)揮民族認國對民族發(fā)展的正面效應。在王希恩同志看來,“民族自我意識也即民族認同”[3]。但筆者卻認為民族認同是民族感情與民族自我意識的基礎和核心,沒有民族認同,即費孝通先生所說的“大家是屬于一個人們共同體的自己人的這種心理”,[7]就不可能產生民族感情和民族自我意識,而民族感情和民族自我意識又是圍繞民族認同來展開的。由民族感情升華而來的民族自我意識當中的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自立自強的觀念,就是我們稱之為“民族精神”的東西,它對一個民族的生存與發(fā)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早在1984年筆者就指出:“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知、自強、自信、自尊的民族自我意識,沒有一大批具有這種強烈的民族自我意識和民族情感的先進分子,要想在經濟文化方面都有迅速的發(fā)展是不可能的?!保?]
當然,要使民族認同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fā)展,一方面應教育各族人民努力克服民族認同與民族自我意識的狹隘性和排他性,以維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另一方面國家應充分重視并盡可能地滿足處于弱勢群體的少數(shù)民族和民族支系正當?shù)睦嬖V求,一如既往地采取必要的特殊政策,對少數(shù)民族和民族地區(qū)扶持、幫助、傾斜、優(yōu)惠和照顧,以縮小民族之間地區(qū)之間的發(fā)展差距。這一點在筆者看來應當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決多民族國家民族發(fā)展問題的社會主義原則和立場,也是新中國60年來成功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經驗之所在。
社會主義時期是各民族共同繁榮和發(fā)展的時期,而并非民族融合與消亡的時期。實現(xiàn)了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發(fā)展,讓各族人民安居樂業(yè)、脫貧致富奔小康,就能夠激發(fā)各族人民的愛國精神,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從而也就能夠鞏固和強化各民族共同的國家認同,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而在這方面我們國家得天獨厚,人無我有的優(yōu)勢就在于統(tǒng)一是多民族國家歷史數(shù)千年歷史發(fā)展的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在于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以后的不斷鞏固和發(fā)展。為此我們必須把56個民族及其內部不同支系的民族認同,通過引導統(tǒng)一到對整個中華民族的認同當中。把各族人民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熱愛自己的同胞和熱愛自己的祖國的感情的行為高度統(tǒng)一起來。而要做到這一點,各民族之間不僅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求同存異,還應當相互欣賞,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拔迨鶄€民族五十六枝花”,但不能一花獨大,一枝獨秀,更不能“我花開后百花殺”。只有姹紫嫣紅齊爭春,才能“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總而言之,多民族國家內部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并非水火不容,如果二者之間完全是水火不容,那么全世界兩千多個民族也就不會只有兩百多個國家了。這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相生相克的辯證關系,而這種相生相克的辯證關系,恰好印證了民族問題發(fā)展的兩種歷史趨向。這兩種趨向即列寧在98年前《關于民族問題的批評意見》一文中指出的“第一種趨向是民族生活和民族運動的覺醒,反對一切民族壓迫的斗爭,民族國家的建立。”“第二個趨向是民族之間各種聯(lián)系的發(fā)展和日益頻繁、民族壁壘的破壞,資本、一般經濟生活、政治、科學等等的國際統(tǒng)一的形成。”[9]第一種趨向“民族覺醒”,在存在著民族壓迫的國家,表現(xiàn)為被壓迫、被排斥、被邊緣化的民族,其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背離和沖突,甚至企求通過“民族自覺”,建立自己獨立的民族國家,從而影響了原所在國家的統(tǒng)一和社會的穩(wěn)定。第二種趨向稱之為“民族接近”,在民族矛盾尚未激化、民族關系相對緩和的多民族國家,國內各民族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能夠兼容,從而使國家相對穩(wěn)定。正像民族問題的兩種歷史趨向,雖然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在列寧和斯大林看來是不可克服的矛盾,然而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可以通過民族接近促使民族覺醒,民族覺醒促進民族發(fā)展,而民族發(fā)展又促進各民族的進一步接近”[10]的良性互動來克服二者之間的矛盾一樣。社會主義的多民族國家也可以通過實現(xiàn)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良性互動,來促進二者的相生,遏制二者的相克,從而維護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民族的繁榮和國家的富強。
[1]高永久,朱軍.論多民族國家中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J].民族研究,2010,(2).
[2]陳慶德.試析民族概念的建構 [J].民族研究,2006,(2).
[3]王希恩.現(xiàn)代民族的特征及形成的一般途徑[J].世界民族,2007,(2).
[4]何叔濤.同化、一體化、分化及民族過程中的內在規(guī)律和發(fā)展趨向——兼談民族研究的哲學方法化 [J].民族研究,1992,(4).
[5]周星.論民族范疇的多義性 [J].云南社會科學,1991,(5).
[6]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費孝通.關于我國民族的識別問題[A].費孝通民族研究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8]何叔濤.論社會主義時期的民族自我意識[J].民族研究,1984,(2).
[9]列寧全集:第20卷[M].
[10]何叔濤.民族過程中的同化與認同[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