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尚仁
(廣東行政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哲學作為人類存在方式及其價值的反思,所思考的首要問題是人類生存的問題。道家哲學認為,人類生存存在深沉的危機,這一危機深藏于人的自然本性與人為生存而人為的內(nèi)在矛盾之中。自人類產(chǎn)生以來,這一矛盾使人類歷史呈現(xiàn)“失道”過程,發(fā)展下去,甚至可能導致人類滅亡。道家哲學的使命,就是要人類正視危機,找出危機產(chǎn)生的深層原因和化解危機的途徑,為人類提供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chǔ)理論。
按道家哲學,人來自自然,因而人本性自然。但自然產(chǎn)生的人,在其生存的過程中,卻一再以人為去改變自己的本性,同時又改變其它事物的自然本性。結(jié)果,人和萬物都離道越來越遠,從而導致人類生存的危機。對此,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多次悲嘆:“不道早已”!
《道德經(jīng)》第39章說:“萬物得一以生”,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得到唯一的道的作用才產(chǎn)生和生存。如果背離道,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保?](第39章)也就是失道必然導致滅亡。所以,“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1](第23章)任何事物的生存必須同于道和德,失去了道和德,將不可避免地陷入生存危機。得道生、失道亡,這是必然的,人類也不例外。人類要同道而生,只能自然無為;但人要取得生存條件,又要人為。人為的結(jié)果是失道,失道的結(jié)果是滅亡。這樣一來,人也就為生存而走向滅亡了。這就是人類生存的深刻的內(nèi)在矛盾。
人類循道而生之后,其生存的歷史卻是一個失道的過程?!疤?,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保?](第17章)這里將把歷史按領(lǐng)袖和民眾的關(guān)系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相當于現(xiàn)在說的早期氏族社會。按老子的觀點,越是符合自然狀態(tài)就越與道相合的,原始時代最接近自然,因此這個時代是最好的。第二個階段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說的部落時期,即中國上古史傳說中的堯、舜、湯、禹時代。這個階段和第一個階段的區(qū)別在于:在第一個階段百姓只知道有一個頭領(lǐng),頭領(lǐng)和百姓之間沒有高下之分。而在第二個階段,頭領(lǐng)成了百姓的治理者。雖然如此,但他們和百姓的關(guān)系,就像父母和孩子的關(guān)系一樣。頭版對百姓是“親之”;百姓對頭版是“譽之”。對這個階段,老子也是贊美的。第三個階段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說的進入階級對抗的社會。對于這個階段,老子從統(tǒng)治者在經(jīng)濟上壓榨、政治上胡作非為、生活上奢侈淫欲揭露了“民”與“上”的尖銳矛盾。第四個階段說的是老子生活的時代。其時,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謂盜夸!非道也哉!”[1](第53章)那時的統(tǒng)治者,宮殿外表十分輝煌,然而,里面卻極其腐敗,農(nóng)田己荒蕪,倉庫已空虛,官服卻很華麗,官員佩帶鋒利寶劍,美食也已食厭,個人財產(chǎn)多得用不完。此類人只能稱為盜魁賊首!這都是違背道造成的惡果啊!這樣下去,結(jié)果確實堪憂。
對老子描述的歷史發(fā)展階段,莊子作了更細致的剖析。在《繕性》篇中,他將從古到今人逐步喪失自然本性的過程分了六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當是時也,莫之為而常自然?!保?]那個時代,人沒有自己的作為而隨順自然。第二個階段,人開始有自己的追求, “是故順而不一?!碧煜码m然和順,但已不那么純粹了。第三個階段,社會開始有了爭斗,以武力平息爭斗后,一方服從另一方,那是“安而不順”了。第四個階段,用人為規(guī)范去治理天下,民心舍棄自然本性而由欲望驅(qū)使,“心與心識知,而不足以定天下?!比伺c人之間勾心斗角,天下不能安定了。第五個階段,“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滅質(zhì),博溺心?!苯y(tǒng)治者用花言巧語來粉飾,用旁征博引企圖增益。到最后一個階段,“民始惑亂,無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卑傩臻_始迷亂,已經(jīng)無法回歸到純樸自然的本性了。對此,莊子深為憂慮:“由是觀之,世喪道矣,道喪世矣,世與道交相喪也。道之人何由興乎世,世亦何由興乎道哉!”他看到,從古到今,世風日下,現(xiàn)在是正道受阻,偽道盛行,一代不如一代。
在《庚桑楚》篇中,莊子寫道:“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殺父,臣有殺君,正晝?yōu)楸I,……大亂之本,必生于堯舜之間,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3]人人逐利心切,為此兒子殺死父親,臣子殺害君主,光天白日搶劫,正午挖墻行竊。亂世的根源,必定發(fā)端于堯舜時代,其危害要延續(xù)到千年之后。千年之后,世上必定會發(fā)生人吃人的現(xiàn)象。莊子的這一預言,讀之使人有振聾發(fā)聵之感!
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哲學認為,人類產(chǎn)生以來,人類歷史的總趨勢是離道越來越遠,人類的生存危機越來越嚴重,由此看來,歷史是倒退的。
對于歷史的總體趨勢是進步的還是倒退?其實是歷史研究中遠未定論的問題。時至今日,這個問題的爭論更趨尖銳。在科學技術(shù)高度發(fā)展,人口膨脹和人類平均壽命延長的今天,人類將面臨滅亡的預言卻已經(jīng)不再被認為是危言聳聽,而是被更多研究者認為是現(xiàn)實的危險。例如,《熵:——一種新的世界觀》一書認為,現(xiàn)代化是人類通向滅亡的“單程車票”。據(jù)西班牙《阿貝賽報》2010年6月29日報導,澳大利亞著名科學家弗蘭克·芬納在《澳大利亞人報》上撰文指出,受人口過剩、環(huán)境破壞和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人類將在一個世紀內(nèi)消亡,人類沒有太多的時間作出補救。英國《泰晤士報》網(wǎng)站2010年10月13日亦報道說,20年后人類需要兩個地球才夠用。如果科技進步的最后結(jié)果是人類的消亡,這究竟是進步還是大倒退呢?道家在古代即提出人類要注意歷史倒退的警告,對我們警惕歷史倒退的危險無疑是有益的。
按道家哲學,道生萬物,萬物循道而動,形成井然有序的世界。人也是道運行的產(chǎn)物,那么人也應是循道而動的。為什么道產(chǎn)生的各種事物都服從于道,而在人的世界中又會產(chǎn)生“失道”和“不道”呢?從道家經(jīng)典看,道家是認識到這個難題并作出了回答的。
老子看到,天地的生存、萬物的生存和人類的生存是有所不同的。“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保?](第7章)天地因不必依靠自身活動來維持生存,所以能“天長地久”。天地中的萬物則必須依靠其它事物提供的條件才能生存,如果不能提供生存條件,自然界中的事物也會滅亡。人與萬物相比,其生存方式更有特性。人不像其它事物能現(xiàn)成地利用自然物而生存,還必須用人的意志去改變自然事物,這就是“人為”。人的生存是“有身”;以人為去改變自然獲得的財物是“貨”;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是“名”。這樣一來,“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1](第44章)得到“名”和“貨”是“身”即生存所必須的,但過分地追求卻可能導致人類的滅亡?!笆胗H”、“熟多”、“孰病”三個疑問,表明處理這幾對矛盾的度是難于把握的。結(jié)果,人就處在既要服從自然又要以人為去改變自然的固有矛盾之中。這個固有的矛盾解決得不好,會給人類帶來無窮的禍害。這些概念表明的都是對人“身”即人的生存的傷害。如果這種傷害不嚴重,自然和人靠自身的能力還可以修復,人類也就可以持續(xù)生存;如果這種“禍患”越來越嚴重,成了“大患”,自然和人靠自身的能力無法修復,那么人類的結(jié)局只能是“無身”,也就是人類的滅亡。道家哲學對人類的生存表現(xiàn)出深沉的憂慮。
《道德經(jīng)》第13章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1](第13章)人為什么會有“大患”?根源在“有身”,就是有生命,能生存。如果無身,不需要維持生命,當然也就不存在危機了。有身有命,是人的存在,為了自身存在,必然地要以“人為”去改變自然。以人為改變自然,又違背了人的自然本性,不符合道的準則。這樣,人要“有身”即生存,就需要“貨”和“名”;追求“貨”和“名”,必然有“患”,即有“亡”的危險?!盎肌笔遣豢杀苊獾?,可以做的只能是使“患”不致釀成“大患”,如果是“大患”,那就“無身”即滅亡了。這就是在人身上永遠存在的道、自然和人的矛盾。這種矛盾,正是人的永恒之“患”的根源。既要“有身”,又要限制“患”,使之不至發(fā)展成“大患”,也就成了道家哲學要破解的難題。
人所必然具有的“身”與“患”的矛盾之所以難于解決,甚至越來越向“大患”發(fā)展,原因在于人為維持“有身”所需要的“貨”和“名”而產(chǎn)生的和“欲”和“智”。
人的生存離不開“貨”和“名”,從而產(chǎn)生了人對“貨”和“名”的追求。這就是人的“欲”。“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保?](第46章)就是認為罪過沒有比填不滿的欲望更大的了,禍害沒有比不知道滿足更大的了,災難沒有比貪得無厭更大的了?!坝笔轻劤伞按蠡肌钡淖锟準?。“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1](第12章)正是這種“難得之貨”、“金玉滿堂”、“財貨有余”、“欲上民”等欲望,導致了人性的墮落,如不加以限制,勢必造成人類“無身”即滅亡。
自然不能現(xiàn)成地提供人生存所需的“貨”和“名”。人要靠“為”才能得到, “為”就要用“智”。對于“智”,道家是加以貶斥的。老子認為“智慧出,有大偽”。[1](第18章)伴隨智慧而來的,只能是極為嚴重的弄虛作假。智慧危害天下,所以“絕圣棄智,民利百倍”。[1](第19章)《莊子·人間世》說:“德蕩乎名,知出乎爭。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保?]認為道德的喪失,是由于追求名利;知識的顯露,是出于爭強好勝。名利,是相互傾軋的原因;知識,是爭強好勝的利器。這兩樣都是兇器,不能無止境地大行其道。
道家貶“智”,是因為道生萬物并規(guī)定萬物的運行都是自然而然的,也就是用不著事先用“智”去規(guī)劃安排。人則不同,因欲得“貨”和“名”而要用“智”?!柏洝焙汀懊睗M足了人的生存需要,人就以為用自己的“智”去安排的事物才是最好的。可是,世上的事情本來就錯綜復雜,人的“智”并不可能認清事物的所有聯(lián)系和長遠發(fā)展,加上各人用來判斷是非好壞的標準又是不同甚至相反的。“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5]如果根據(jù)個人的認識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那么誰沒有自己的標準呢?各人有各人的標準而導致沒有公認的標準,各人都以為自己的安排是最好的卻導致一團亂麻。由此看來,人人都用“智”,結(jié)果卻事與愿違。不去用“智”, “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保?]
“智”的反面是“愚”?!肚f子·天地》中說:“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6]就是說,知道自己愚的,不是大愚蠢;知道自己惑的,不是大迷惑。大迷惑,終身不能理解;大愚蠢,終身不能覺悟。在《駢拇》中,莊子又說: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認為小的迷惑使人方向不清,大的迷惑使人本性錯亂。愚和惑本來有不知不覺的意思,而自知自覺到自己愚和惑,本身就已經(jīng)不愚不惑了;要是不能自知自覺到自己愚和惑,那才是“大愚”和“大惑”。
《莊子·逍遙游》說“小知不及大知”,《齊物論》又說“大知閑閑,小知間間”。[5]意思是小知識比不上大知識,大知識廣博通達,小知識最多只能做到精細分明。小知小智追求的是“形而下”的片斷知識,大智追求的是領(lǐng)悟“形而上”的大道。不專注于小知而專注大道,在小知面前看似“愚”,這樣的“愚”從領(lǐng)悟大道來說正是大知識大智慧。只有小知識小智慧看似不愚,而從導致違背大道甚至最后使自身滅亡來說其實是大愚。著眼于大知而不羈于小知,看似愚,其實是大智。在這里,不去用智,并不是不要思想,不要任何知識,而是不炫耀智慧,不隨意地按人的設想去改變外在世界,而要潛心探求事物的本來面目,順應自然,不用人為去破壞自然。挖空心思去破壞自然的本來面目,從自然去攫取人所追求的享受,就是道家所貶的“智”。這樣的“智”,實則“雖智大迷”。[1](第27章)
局限于“形而下”的“智”有可能是“大迷”,就是智中有迷。超越“形而下”的“智”而能達到的“大知”,是“形而上”之知,亦即哲學的領(lǐng)域?!靶味隆钡闹?,只是世俗的片斷知識。世俗的知識雖然也是智,但只是“小知”?!靶≈痹谝欢I(lǐng)域中是有用的,但如果背離了“大知”,不僅不具有真理性,而且可能蛻變?yōu)椤按髠巍薄5兰业挠拗钦?,確立了哲學是“大知”的領(lǐng)域?!按笾笔翘角笕祟惿孢@個最大的問題之“知”。這里隱含著哲學是探索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chǔ)理論的思想。
道家哲學屢屢強調(diào)人為與自然對立造成的危害,雖然流露出對此無可奈何的感嘆,但從全面的論述看,指出人遠離本性,正是為了實現(xiàn)人性的復歸,即實現(xiàn)“配天”、“同于初”或“人與天一”。
在《天地》篇中,莊子認為,宇宙的初始是混沌狀態(tài),萬物因道而生成。生成的物有形體,形體內(nèi)含精神,便各有各的特性和規(guī)則。 “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保?]通過“性修反德”而“同于初”就是“復歸”。“復歸”是“道”的復歸,指人世在運行過程中偏離大道之后再回復到符合大道的要求上來。
為了實現(xiàn)人性的復歸,首先要求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要確立道的主宰地位,在這個基礎(chǔ)上處理內(nèi)在精神世界和外在物質(zhì)世界的關(guān)系?!肚f子·天運》中說到,孔子51歲時還不懂什么是道,就去請教老子。老子說:“中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币馑际钦f,如果你的精神世界中沒有一個主宰,外界的影響就不會在你心中產(chǎn)生共鳴;如果你想作用的對象沒有正直的品質(zhì),你想推行的主張在外界也行不通。這里提出的問題是:人的精神世界中必須有一個“主”,這個“主”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說的核心價值準則。如果心中沒有一個基本的價值準則,就沒有辨別對錯、善惡、是非、美丑、好壞的標準。那么,在我們的心中應確立什么樣的主宰或準則呢?毫無疑問,就是“道法自然”[1](第25章)的準則。也就是一切要以是否符合自然本性為判斷的標準。因為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生存,違背了這個準則,人類勢必滅絕。
在精神世界中把握“道法自然”的準則,本來是人的本性決定的,因為包括人在內(nèi)的一切事物都是道產(chǎn)生的,道也自然地存在于人和一切事物之中,道產(chǎn)生的人的精神其實是也就是道自身包含的精神在人身上的體現(xiàn),因而在人的精神世界中本來就存在道的準則?!霸煳镎咧畧笕艘?,不報其人而報其人之天,彼固使彼?!保?]造物者所賦予人的,不是賦予人注定成為什么樣的人,而是賦予自然的本性。人有哪方面的本性,就會往哪方面發(fā)展?!氨斯淌贡恕敝负筇烊藶榈氖虑?,有自然的本性作為依據(jù)。
為了回復人的自然本性,確立人心中的“主”,現(xiàn)在的人必須認真進行修養(yǎng)。修什么?養(yǎng)什么?莊子都作了說明。“修胸中之誠,以應天地之情?!保ā肚f子·徐無鬼》)修養(yǎng)內(nèi)心的真誠,以順應天地的實際情況。 “養(yǎng)志者忘形,養(yǎng)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保ā肚f子·讓王》)修養(yǎng)心志的人會忘記形體,修養(yǎng)形體的人會忘記利益,追求大道的人會忘記心機。修養(yǎng)達到這個境界,就有望回復到人的本性。然而,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要人在精神世界中忘記形體、利益和心機,回復到順應天地的真情,幾乎是異想天開。世俗人遵循的違反自然本性的價值準則已中毒太深,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莊子只能感嘆:“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謂大疑乎!”(《莊子·則陽》)人只知道尊重他們已經(jīng)知道的知識,而不知道要弄清已經(jīng)知道的知識中所包含的還不知道的知識,然后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識。這不是很大的迷惑嗎!“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亂?!保ā肚f子·胠篋》)天下人都知道要追求他所不知道的,卻不知道要探究他已經(jīng)知道的;都知道要非議他所認為不善的,卻不知道要非議他所認為善的,因此才會造成天下大亂?!扒笃渌阎摺焙汀胺瞧渌焉普摺?,就是要對現(xiàn)實世界上占主導地位的知識和價值觀念進行反思和批判,從其源頭上重新考察其是否正確,將顛倒的是非標準重新顛倒過來,這才是挽救人類的出路。
《莊子·庚桑楚》篇說:“夫外縛者不可繁而捉,將內(nèi)閉;內(nèi)縛者不可繆而捉,將外閉;內(nèi)外閉者,道德不能持”。[3]在被外物牽累時,不應因為繁雜而緊張,而要心神內(nèi)守;在內(nèi)心被心事糾纏時,不應因為糾纏不清而煩燥,而要排除外來的干擾。如果內(nèi)心和外界都受牽累而不能排除,就是有道和德的人也不能堅守自恃了。這就是說,人之所以失去本性,根本原因在于受到外物和內(nèi)心的束縛。要復歸本性,其途徑是“徹志之勃,解心之謬,去德之累,達道之塞?!辩P除志向的羈絆,解開心思的束縛,拋卻德性的牽累,掃清大道的障礙。
實現(xiàn)人性的復歸,精神世界要重新確立“主”,行動上總的要求則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欲”。[1](第19章)在道家看來,“欲”雖然是“身之患”的根源,但欲又是“有身”即有生命所決定的,要有身有生命,就必然有欲。但“私”和“欲”都必須在“見素抱樸”的指導下加以控制,也就是不能超出維持生存的“道”的準則。因此,道家既不主張“無私”,也不主張“禁欲”。老子不僅不主張“無私”,而且認為要“成其私”。[1](第7章)“成其私”就是保存自我,成就自我。但人要“成其私”卻不能損害其它事物“成其私”,因此人要“少私”。保存和成就自我本身是“欲”,所以道家不禁欲,而是要求“寡欲”?!肮延辈皇墙?,而是不能縱欲。如果縱欲,超出“道”的準則, “患”就將成“大患”,結(jié)果是“無身”。對個人來說必然帶來禍患,對人類來說則可能是滅絕。因此,欲望必須有節(jié)制。為此,“私”和“欲”都要設定一個限度,這就是“知止”?!爸共淮L久可以”。[1](第44章)人類要擺脫危機長久生存下去,“知止”是唯一的現(xiàn)實途徑。
人類怎樣才能做到“知止”和“少私寡欲”?圍繞這個問題,道家哲學提出一系列踐行的途徑。主要有:
一是“上善若水”。
擺脫危機,在思想意識上必須確立“道”這個“主”。但“道”太抽象,難于成為人的行動指導。因此,老子以水喻道,提出人必須具備的品格。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憂?!保?](第8章)這一章說水“幾于道”,意為水的品性和道幾乎相同。接著連續(xù)用了七個“善”,這七個“善”又和以水喻道相關(guān)聯(lián)。將每一句都和水性聯(lián)系起來,可以理解為:水甘愿安居卑下地位而與萬物無爭,人像水那樣也就具有了謙讓的德性;水的中心地能自然地聚集成深淵,人像水那樣也能得到天下的歸順;水澤及萬物從不分親疏,人有也應像水那樣對萬物深懷仁愛之心;水在影照萬物時總是如實地再現(xiàn)其形象,人也應像水那樣表里如一忠信誠實;水是公平的象征,人處事也應像水那樣堅持公平正義;水能在萬物生長發(fā)育中發(fā)揮作用,人也應像水那樣努力去成就各種事業(yè);水順應天時而來,人也應像水那樣順勢而行動。水性與世無爭,人像水那樣與世無爭,就沒有什么可以憂慮的了。這里說的“無憂”,也就是不必憂慮人類的滅亡。
二是“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人類要生存,就必須以人為去創(chuàng)造“貨”即生活資料。但人為又可能破壞自然,那是不是人在自然面前只能無所作為呢?道家哲學并不主張人在自然面前只能消極無為,而是主張“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也就是要求人只應遵循事物自然的趨勢去輔助事物的發(fā)展,萬萬不可胡作非為。
道家哲學對哪些事可為,哪些事不可為,是有判斷標準的。概括地說,順自然之勢的事是可為的;為人自身的目的而違反自然之事是不敢為的。有鑒于此,莊子在《馬蹄》篇中,對伯樂相馬馴馬大加鞭笞,認為為馬烙印、剪毛、削蹄、套上轡頭、關(guān)進馬棚,讓馬餓著、渴著、奔跑、列齊、鞭策等等,馬被折騰得死了一大半。莊子在《應帝王》中講了一個寓言:北海之帝忽和南海之帝倏到中央之帝混沌那里去作客,受到混沌的熱情招待,北帝和南帝為了報答混沌的熱情招待,說:“人有七竅,用來看、聽、吃、呼吸,唯獨他沒有,我們來給他鑿出七竅來吧?!保?]他們?yōu)榛煦缑刻扈徱桓[,到了第七天,混沌死了。這里寓意為,不以自然本性為標準而以人按自身要求為標準,盡管動機可能是好的,但造成的后果是事與愿違。
《淮南子·修務》對老子說的“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有一段很好的說明:“夫地勢水東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工焉,幫五谷得遂長?!币鉃樵谡J清水勢東流,春華秋實的自然秩序的同時,人順自然之勢而為,才能使五谷豐登,人和自然得到充分的和諧。
“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的觀點,雖有限制科學技術(shù)發(fā)展之嫌,但對提醒世人注意技術(shù)的濫用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可以說確有先見之明。
三是“慈”、“儉”和“不敢為天下先”。
《道德經(jīng)》強調(diào):“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在“三寶”中,老子特別強調(diào)“慈”?!胺虼纫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保?](第67章)以慈為宗旨,人心和順,團結(jié)一致,力量無窮,作戰(zhàn)時進攻能取勝,防守能穩(wěn)固。在“三寶”中特別突出“慈”,是因為“慈”屬于人的內(nèi)在的品德,和道的精神最為接近。慈并非專對人與人的關(guān)系而言,而是包括對世間一切事物都要施于慈愛?!按取毖莼鲈S多優(yōu)秀的品德,如仁慈、慈愛、慈祥、慈和、慈孝、慈悲、慈善等等。再擴展開去,還可推導出仁愛、祥和、和善、柔和、隨和、和諧等。
第二項是“儉”。也就是勤儉節(jié)省,有愛惜、珍惜、保養(yǎng)、不浪費等含義。勤儉節(jié)省是一種美德,是我國傳統(tǒng)的人生信條。這種美德,也是《道德經(jīng)》十分強調(diào):“治人事天莫若嗇。夫惟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保?](第59章)這里說的是:治理社會,包括處理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和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兩個方面。這兩方面都要將愛惜和節(jié)儉作為最基本的原則。因為只有這樣,各種矛盾才能化解于萌芽狀態(tài)。這本身就是重視按照德的要求治理國家的表現(xiàn)。這樣,其它一切問題容易解決。其所產(chǎn)生的治國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國家也就能夠存在。這一點,應該作為治理國家的根本,有了這個根本,國家也就可以長治久安。在這里,老子并不是將勤儉節(jié)省僅僅作為個人的一種美德,而是將它看做是治理國家,使國家社會達到長治久安的根本措施之一。
第三項是“不敢為天下先”。它有守柔、處下、謙讓、不爭等意思。 “不敢為天下先”與“慈”和“儉”是密切相聯(lián)的?!按取笔菍θ藢ξ锒家袗坌暮屯樾?,有了這樣的愛心和同情心,也就不會去想和別人爭斗。這本身就是不敢為天下先了?!皟€”是節(jié)儉,少私寡欲,不奢侈,也就不必去與人爭,即不必為天下先了。不敢為天下先是“示弱”,“示弱”的目的是“求強”。不敢為天下先不單純是一種禮讓,包括不將個人的利益和欲望擺在眾人前面的意思。這樣能得到眾人的擁戴,反而能成就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道德經(jīng)》認為,現(xiàn)在的人很危險,“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發(fā)展下去,人類必然走向滅亡。
四是“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經(jīng)》指出:“故物,或行或隨,或呴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1](第29章)就是說,萬事萬物的生滅變化,前行后隨也好、炎熱寒冷也好、強壯羸弱也好、栽培損毀也好,都是自然而然地發(fā)生的。正因為圣人領(lǐng)悟到了萬物自然的真理,所以總是努力去除過分的追求、奢望和享受。去除了過分的追求、奢望和享受,也就能“復歸于樸”,也就是人性的復歸。
道家哲學關(guān)于人類陷入生存危機的現(xiàn)狀、根源、擺脫危機的指導思想和具體路徑的論述,為人類生存提供了一種基礎(chǔ)理論。這一基礎(chǔ)理論體現(xiàn)了哲學的根本價值,值得我們深思。
[1]老子.道德經(jīng)[Z].
[2]莊子.繕性[Z].
[3]莊子.庚桑楚[Z].
[4]莊子.人世界[Z].
[5]莊子.齊物論[Z].
[6]莊子.天地[Z].
[7]莊子.列御寇[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