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競紅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中國 北京 100720)
辛亥革命最深遠的歷史意義在于其顛覆了數(shù)千年封建王朝政治循環(huán),全面推動了王朝中國向主權(quán)國家轉(zhuǎn)型的歷史進程?!颁咛熘?,莫非王土”的王朝國家理念在這一轉(zhuǎn)型中受到強烈挑戰(zhàn),王朝國家的居民由臣民向國民的轉(zhuǎn)變、王朝國家政治影響下的“王土”向主權(quán)國家領土的轉(zhuǎn)變、王朝國家政治生活管理方式向主權(quán)國家治理方式的轉(zhuǎn)變,都成為王朝中國轉(zhuǎn)型的表象。在這一歷史性的轉(zhuǎn)型進程中,主權(quán)國家時代的“中國”觀和認同選擇成為必然,中國國家形象也在西方社會自我形象的投射、在中國社會先覺者的焦慮中被模糊,并且不得不重構(gòu)。
王朝中國的皇帝們一直將“天下共主”作為其追求的政治目標,皇帝手中之權(quán)屬于特定的姓氏,皇帝對臣民稱“朕即國家”,歷代統(tǒng)一的中央王朝都承襲著“中國者,天下之中”的古老意識。在主權(quán)國家時代,王朝中國的“天下”成為一個邊界不清晰的政治空間,傳統(tǒng)的“華夷秩序”成為一個不具有清晰權(quán)利義務關系的秩序。于是,在王朝國家轉(zhuǎn)型過程中,“華夷秩序”的“天下”觀需要與“世界”觀區(qū)別,并構(gòu)建主權(quán)國家觀。“……過去的‘天下’一詞本具廣狹二義,分別對應著今日意義的‘世界’和‘中國’,…… ‘天下’一身所兼之二義在近代的二分,反映出時人對于地理空間和人類社會認知的轉(zhuǎn)變。如果側(cè)重昔人思考的重心,說近代中國有一個從‘天下’轉(zhuǎn)變?yōu)椤袊倪M程或大致不錯;倘若側(cè)重思考的對象,恐怕更多是一個從‘天下’轉(zhuǎn)變?yōu)椤澜纭倪M程。兩者互為表里,既有緊張沖突的一面,又相輔相成,長期處于互動之中?!保?]隨著王朝國家轉(zhuǎn)型的巨大變遷,傳統(tǒng)的“華夷秩序”開始紊亂,“天下”二分,“世界”與“中國”界線分明起來,“中國”在“世界”中重新定位。1896年梁啟超在《時務報》發(fā)文稱“中國自古一統(tǒng),環(huán)列皆小蠻夷,但虞內(nèi)憂,不患外侮,故防弊之意多,而興利之意少;懷安之念重,而慮危之念輕。秦后至今,垂二千年,時局匪有大殊,故治法亦可不改。”[2]此論點破了“天朝上國”國家觀念與對外關系的基本狀況,其“中國”觀顯然還是局限于王朝中央國家觀范疇。當王朝中國仍然沉浸于“華夷秩序”之中時,西方社會已將國家主權(quán)視為內(nèi)外政治的關鍵和國家合法性的基礎。因此,當列強日益侵奪王朝國家權(quán)益使社會陷于危機之時,謀劃構(gòu)建具有獨立地位的主權(quán)國家成為當時思想家們思考的重要問題?!叭A夷秩序”遭遇主權(quán)國家的時代,王朝中國開始在社會變革過程中開眼看世界,“天下”觀向主權(quán)“中國”和“世界”觀轉(zhuǎn)型,在與擁有堅船利炮的西方主權(quán)國家對峙中,王朝國家自我形象不僅在思想家的思想中或模糊或迷失,還被西方主權(quán)國家以西方的鏡像所模塑。王朝中國不得不在“世界萬國”中重新定位自身,重新認識自身,重新定義“中國”。
“中國”在世界地理空間的再定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天下”觀之下,“中國”是“天下”的中心;在“世界”觀之下, “中國”則是世界“萬國”之一?!皬睦敻]時代到乾隆時代,經(jīng)歷了100多年的時間,古代中國對于異域 (同樣也是對于自我)的知識,已經(jīng)從‘想象的天下’進入‘實際的萬國’”[3]。事實上,這種認識的轉(zhuǎn)型到乾隆時代還僅只是一個開始,對“萬國”政治格局的認知并未為全社會所把握,甚至可以說未真正落實到王朝國家管理的實際。從觀念上來說,直到清末,大量的社會精英們?nèi)匀粓猿种疤斐蠂钡乃枷胗^念,只有林則徐、魏源、徐繼畬、郭嵩燾和部分知識分子的“世界”觀開始在“國民國家”思想影響下發(fā)生轉(zhuǎn)變。[4]沙俄對北方領土的侵奪,以及鴉片戰(zhàn)爭前后清政府與西方列強國家各種條約的簽署,促成“中國”在“世界”中的重新定位實踐日益深入。這種再定位進程中,西式的“國民國家”或“民族國家”觀念開始日益影響中國的知識精英和政治精英,并很快占據(jù)思想之峰。于是,“中國”與“世界”通過條約簽署、實力對決等多種方式,追求領土邊界清晰化。
早在鴉片戰(zhàn)爭之前,王朝中國的強鄰沙俄在其向東擴張勢力之時,就迫使王朝中國謀求雙方邊界清晰化,沙俄通過各種手段在雙方邊界清晰化過程中侵占王朝中國的領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中俄于1689年簽定的《尼布楚條約》視為“中國”在“世界”中邊界清晰化行動之始,在這一條約之中規(guī)定了中俄雙方的界河為烏倫穆河、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同時還明確了兩國人民如何行旅等具體事宜。王朝中國邊界清晰化的過程是其領土主權(quán)范圍明確化的過程,也是王朝中國傳統(tǒng)權(quán)益不斷被強鄰肢解的過程,特別是鴉片戰(zhàn)爭之后,國家主權(quán)不斷受到侵害,傳統(tǒng)領土和主權(quán)的完整性日益喪失。正因如此,到清末,“中國的維新派別無選擇而只能想盡辦法將清朝變?yōu)橐粋€真正的主權(quán)國。這也就是說,中國需要追求兩方面的主權(quán)地位:一是對外主權(quán):即國對國的對等權(quán)力;二是對內(nèi)主權(quán):即對既定領土的完全權(quán)力。而‘領土權(quán) ‘(territoriality)則是決定這兩者成立之關鍵所在。實際上,國力也扮演著關鍵角色,因為一個無法掌控自身領土的國家是無法在國際間取得真正的主權(quán)地位。”[5]“中國”在世界地理空間的再定位過程,不僅需要在國際政治格局中定位自身,而且需要確認領土主權(quán),盡管這一過程充滿著斗爭、妥協(xié)、甚至交易,也帶有極強的國家管理制度轉(zhuǎn)型色彩,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王朝中國向主權(quán)中國轉(zhuǎn)型進程中,對外關系由禮儀型向國際法型轉(zhuǎn)變的過程。
人口是構(gòu)成一切類型國家的根本要素,但是“人民”在主權(quán)國家條件下則有著特定的含義和指向,涉及人們與國家間的權(quán)利義務關系。所謂“中國”人民或國民的重新識別主要指王朝中國在處置其與歐洲各國關系進程中,日益涉及到與人民相關的權(quán)益問題,即“國籍”問題。最早與“國籍”相關的群體是華僑。20世紀初,南洋華僑經(jīng)濟力量的日益增強和民族主義思潮的涌動,引起荷屬殖民當局的不滿和恐慌,荷蘭政府為此出臺新的國籍法將整個爪哇華僑納入荷蘭籍,這一新法案的出臺使數(shù)百萬華僑被牽涉進來,一時演變?yōu)楹商m籍“中國人”與僑居爪哇的“中國”人民身份相關的重大問題。
在國籍意識確立和啟蒙方面,留學生們貢獻最大,他們紛紛著文,闡明公法、私法意義上的國籍法的區(qū)別,尤其對國際上出現(xiàn)的兩種國籍法的原則:即出生地主義和血統(tǒng)主義的含義、區(qū)別以及各自的適用范圍進行了詳細地宣傳、介紹。還重點對各主要列強國家國籍法的基本原則進行比較分析,提出中國應早定國籍法的對策建議等,促使王朝末年的中國社會國籍意識日益提高和趨強,并開始認識國籍是國民身份的主要標志,是國民與國家之間權(quán)利與義務的主要依據(jù)。[6]1909年3月28日清王朝頒布《大清國籍條例》,詳細規(guī)定了固有籍、出籍、入籍、復籍等原則,并配有實施細則。盡管《大清國籍條例》是針對荷屬華僑而制定的,但對于國家轉(zhuǎn)型進程中“人民”身份的重新識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在帝國主義國家堅船利炮的威逼下,王朝“中國”社會遇到了重大挑戰(zhàn),“華夷秩序”紊亂和王朝內(nèi)部社會危機的頻現(xiàn),促使清王朝也在這一特定條件下開始以“大清國”、“中華帝國”、“中國”為他稱。“天下”觀被顛覆,王朝國家社會政治轉(zhuǎn)型悄然發(fā)生,在西方民族國家理論啟發(fā)下,王朝政治制度在走向終結(jié)過程中,提出了統(tǒng)一國家稱謂問題。此外,王朝國家認同在保教保種氛圍中被重構(gòu)。1898年康有為就提出關于國家名稱問題,“中國向用朝號,乃以易姓改物,對于前代耳,若其對外交鄰,古皆稱中國。今東西國稱我,皆曰支那,而我經(jīng)典無此二文,臣細繹音義,支那蓋即諸夏之音,或即中華之轉(zhuǎn)也。古稱諸夏,或曰諸華,頻見傳記,蓋華夏音近而中諸音轉(zhuǎn),其蒙、回、衛(wèi)藏,咸令設校,教以經(jīng)書文字語言風俗,悉合同于中土,免有歧趨,伏惟今定國號,因于外稱,順乎文史,莫若用中華二字?;噬暇S新,尚統(tǒng)一而行大同……”[7]。王朝國家如何面對世界萬國并稱呼自己、形成認同,成為國家轉(zhuǎn)型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正是在王朝中國轉(zhuǎn)型中,革命派依據(jù)民族建國主義,尋找新的國家認同方向。1903年《游學澤編》10期刊出的《民族主義之教育》一文提出:“今欲存支那者,不可不集合支那民族以自相提攜、自相固著。集合皇漢民族以自相提攜、自相固著,不可不言民族建國主義?!睘榱送品逋醭?quán),達成民族、民主目標,革命派也在國家名稱上大做文章,在“排滿”革命的形勢下,他們寧認同于“支那”,而不認為于“中國”之稱,“中國當蠻族入主之時,夷族劣而漢種優(yōu),故有亡國而無亡種;當西人東漸之后,亞種劣而歐種優(yōu),故憂亡國,更憂亡種。……亦唯有保同種、排異族而已。不能脫滿清之羈絆,即無以免歐族之侵陵。居今日而籌保種之方,必先自漢族獨立始。”[8]
革命者認同“支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試圖將中國與“清國”相區(qū)別,“那時日本稱中國為‘清國’,留學生們寫信回國,信封上總寫‘清國某處’。我是決不肯寫‘清國’的,非寫‘支那’不可。有人告訴我:日本人稱清國,比稱支那為尊重。我說:‘我寧可用他們認為輕蔑的‘支那’二字;因為我的的確確是支那國人,的的確確不是清國人。’”[9]“太炎在東京創(chuàng)亡國會,日本警察詢之曰:‘爾清國何省人?’答曰:‘我非清國人,支那人也?!歉锩h人不承與清室有連甚顯。此義擴充,影響到康梁一派??禐楸鴷诒本认乱涣x曰:保中國不保大清,是康梁一派,亦欲別清于國也甚顯。然則所謂國者安在乎?太炎自承支那人,為問支那國安在乎?如實考之,國于天地,必有與立,國葬支那,無所謂國,支那非清,復無所謂支那,然則國與支那,支那與清,走于一環(huán),無能自脫,是直丐詞而已。太炎所稱支那人,特從權(quán)為之辭耳,支那固非其所愿依托也。于是持排滿論者,謂欲亡滿清,必先亡支那?!保?0]循著民族建國主義的邏輯,有人對清王朝提出漢族主權(quán),稱“今之執(zhí)我主權(quán)施行法律,以代表我國者,非黃帝之子孫也;奏章詔諭,所稱為列祖列宗,謳歌而揚頌之者,非吾民之祖先,與歷史無關系也。既非同族,則何從而愛之?”[11][12]章太炎取“南明”永歷皇帝被執(zhí)之年為明朝亡國之年,又取崇禎帝自縊之日為明朝亡國之日,兩相湊合,1902年在日本召開“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13]。1906年《同盟會軍政府宣言》稱: “維我中國開國以來,以中國人治中國,雖間有異族篡據(jù),我祖我宗常能驅(qū)除光復,以貽后人。今漢人倡率義師,殄除胡虜。此為上繼先人遺烈,大義所在”。革命者不斷宣稱“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中國之政治。中國人任之。驅(qū)除韃虜之后,光復我民族的國家,敢有石敬搪、吳三桂之流,天下共擊之。”[14]
在革命的話語條件下,“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事實上指中國乃漢人的中國,革命派要光復的是漢人國家,因此,漢滿關系在種族民族主義語境中被重塑,滿人被視為漢人國家的侵略者。為了“排滿”的需要,在革命者眼里滿漢關系親密度甚至不如日人,章太炎在《正仇滿論》一文中就稱“夫自民族言之,則滿日皆為黃種,而日為同族,滿非同族。載在歷史,燦然要知。自國民言之,則日本隔海相對,自然一土,而滿洲之在雞林棘羯,亦本不與支那共治。且其文字風俗之同異,則日本先有漢字,而后制作和文。今雖雜用,漢字猶居大半。至滿洲則自有清書,形體絕異。若夫氈裘湮酪之俗,與日本之葛布魚鹽,其去中國,孰遠孰近?是日親滿疏,斷可知也?!保?5]因而多有驅(qū)逐滿人至關外之議。
革命者既認為“中國”是漢人國家,那么漢滿矛盾在革命者眼中被置于更關鍵的地位,似較之國際帝國主義的國家權(quán)益侵奪更為重要。章太炎《革命軍約法回答》一文對此曾有透徹的說明:“言種族革命,則滿人為巨敵,而歐美稍輕,以異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會計之,則西人之禍吾族,其列千萬倍于滿洲。僧侶之禍,吾弗深知;商人之禍,吾深知之矣?!舭涂輰幱醒裕翰荒芷埔幻迹喈斊埔焕为z。今者獄主非他,則外來之商旅,余所為日夜切齒痛心者,亦惟斯豎。幸而授首,是為中國翦一長蛇,豈以為病?然以利害相較,則革命軍不得不姑示寬容,無使清人、白人協(xié)以謀我。軍中約法,半為利害,不盡為是非也?!保?6]
革命派民族建國的基本思路即“為救國,必須反帝;要反帝,必先反滿,遂成為清末民初革命派民族思想的根本所在?!保?7]雖然革命派大力宣傳滿漢對立,但是,當時的社會并非由漢滿對立思想一統(tǒng)天下,滿人御史貴秀就曾指出:“時至今日,競言合群保種矣,中國之利害滿與漢共焉者也。夫同舟共濟,吳越尚且一家,況滿漢共戴一君主,共為此國民,衣服同制,文字同形,言語同聲,所異者不過滿人有旗分無省分,漢人有省分無旗分耳?!保?8]舉人董芳三則稱滿蒙漢不過是同山諸峰、同水異流的關系:“蓋亞洲之有黃種,若滿洲,若漢人,洪荒雖難記載,族類殖等本支。如山之一系列峰也,水之同源異派也,禾之連根歧穗也,本之合株散枝也。一而數(shù),數(shù)而一,既由分而合,詎能合而為分也?!保?9]
有人亦撰文指出革命派民族建國理想的困境:“如曰中國不當無政府,因滿人為異族,故當以漢人代滿人,則此致尤謬。夫以漢人視滿,則滿人為異族;以苗民視漢人,則漢人又為異族。使實行民族主義,在彼滿人,固當驅(qū)逐,即我漢人,亦當返居帕米爾西境,以返中國于苗民,豈得謂中土統(tǒng)治僅當為漢人所獨握。故知民族主義,乃不合公理之最甚者也。既知民族主義,不合于公理,故滿人而欲滿漢平等,實行大同主義,則當先覆愛新覺羅氏之君統(tǒng);漢人而欲骯除虐政,誅戮滿酋,當并禁漢人自設政府。使人人知革命以后,不設政府,無系毫權(quán)利之可圖,而猶欲實行革命,則革命出于真誠;否則人人到利己為心,即使?jié)M人可逐,豈非以暴易暴乎?!保?0]
后人分析指出“對于以民族為基礎,要求建國者,則稱之為‘族國主義’,對于以國家為前提,要求境內(nèi)人民相認同者,則稱為‘國族主義’”[17]。若依此分析,在辛亥革命前,革命者將漢人打造成漢民族,主張族國主義,將漢人民族化的大范圍認同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似乎也借助了書寫、印刷等技術,推動了漢族的想像,成功塑造并提升了漢民族的身份認同,重構(gòu)了國家認同。雖然,這對動員革命力量有較顯著的作用,同時,“五方之民”長期雜居共處的歷史格局也挑戰(zhàn)著民族建國主義理論,民族畛域的提出至少在特定地理區(qū)域和階層,加深了社會的分裂,如武昌起義后,在滿、漢民族關系上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種是一些地方出現(xiàn)仇滿舉動。例如陜西,在西安的革命黨人有百分之八、九十都隸屬哥老會,他們仇滿情緒激烈,以至于同盟會無法控制局勢。在商討起事軍名稱時,同盟會主張為“秦隴革命軍”,會黨的人則主張稱為“秦隴復漢軍”,雙方爭執(zhí)不下,最后循會黨之意,定名為“秦隴復漢軍”。這個名稱本身就寓有很深的種族情緒。在武昌地區(qū)一度曾發(fā)生仇殺滿人之舉。一種是滿族貴族和反動官吏在此環(huán)境下亦煽動滿人仇漢。例如,福州將軍樸壽把全體滿人組織起來,凡旗人13歲以上男子,均給洋槍1支,子彈300顆,婦女則發(fā)給小刀1柄,以備與漢人決戰(zhàn),且于旗界內(nèi)安設大炮,埋伏地雷,宣言必使全城漢民同歸于盡。還有滿人文楷者,組織殺漢黨。對于當時的社會而言,國家認同與民族身份認同的復雜性遠遠超出滿漢之分,比如,辛亥革命后,花翎二品銜蒙古漢軍八旗協(xié)領官前署建昌鎮(zhèn)總兵清河、陸軍糧餉局會辦全川財政補用道澤宣等代表漢軍八旗2萬余人向中華民國漢軍政府提出返旗歸漢,原業(yè)歸宗要求。[21]他們在滿漢身份選擇上更多受到社會政治氛圍的直接影響。可以說革命派具有很強的漢文化優(yōu)越感,主張以漢族同化諸族。在排滿中動員、發(fā)展起來的是漢民族主義,漢民族主義在歷經(jīng)革命運動之后很大程度上成為華夏中心主義的替代物,為民初民族同化理論的形成打下的堅實的基礎。從歷史事實來看,漢民族主義對底層社會的動員可能并非人們想像的那樣普遍,據(jù)稱黃花崗起義中,義軍沖擊督署衙門,義軍與水師提督李準的親兵大隊遭遇時,有人便高呼: “我等皆漢人,當同心力,共除異族,恢復漢疆,不用打!不用打!”話未說完便中槍彈。[22]
革命派為了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推翻清王朝國家行動,借助民族建國理論發(fā)明和重構(gòu)王朝時代的中國概念,將其僅僅限定于漢族,將清國與“排滿”目標相聯(lián)系,使用了清國、滿族及漢族的壓迫者的種族民族話語。但是,在這一進程中,漢族的中國目標并未在革命后真正實現(xiàn),而是受到傳統(tǒng)“五方之民”格局的深刻影響,以至于民初不得不以“五族共和”來消彌社會分化的前景。因此,回到歷史現(xiàn)場可知,革命派的中國觀形成基于民族國家理論,但王朝國家的歷史實際不斷校正著其政治目標,使近代中國國家建構(gòu)逐步符合“五方之民”數(shù)千年互動的歷史現(xiàn)實。
[1]羅志田.近代讀書人的思想世界與治學取向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梁啟超.變法通議[A].飲冰室文集點校[C].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
[3]葛兆光.古代中國的歷史、思想與宗教[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劉建輝.從“中華”到“中國”——世界的轉(zhuǎn)變到自我認識的形成[A].北京大學比較文學比較文化研究所.多邊文化研究:第1卷[C].北京:北京新世紀出版社,2001.
[5]劉擎.權(quán)威的理由:中西政治思想與正當性觀念[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6]許小青.晚清國人的民族國家認同及其困境[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6,(2).
[7]康有為.請君民合治滿漢不分折[A].康有為全集(第4集)[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8]陳奇.劉師培年譜長編[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7.
[9]錢玄同.三十年來我對滿清的態(tài)度變遷[J].語絲,1924,(8).
[10]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辛亥革命回憶錄:第1集[C].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1.
[11]雨塵子.近世歐人之三大主義 [J].新民叢報,1903,(28).
[12]張枏,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 (第1集)[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60.
[13]耿云志.蓼草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14]警告我漢族大軍人[J].民報,1907,(16).
[15]章太炎.正仇滿[J].國民報,1901,(4).
[16]朱維錚,姜義華.章太炎選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7]朱浤源.從族國到國族:清末民初革命派的民族主義[J].思與言,1992,30(2).
[18]御史貴秀奏化除滿漢畛域辦法六條折[A].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 (下冊)[C].北京:中華書局,1979.
[19]舉人董芳三條陳為辟排滿說并陳和種三策以弭離間呈[A].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下冊[C].北京:中華書局,1979.
[20]志達.保滿與排滿[J].天義報,1907,(3).
[21]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6)[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57.
[22]王炯華.胡漢民評傳[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