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同工不同酬:現實狀況、負面效應與政策建議

2011-11-20 11:04:22張千友
關鍵詞:雇工勞動力糧食

張千友

(四川大學 經濟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4)

關于同工同酬,早在1951年,國際勞工組織就通過了《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約》,我國于1990年批準加入該公約。我國《憲法》、《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都對此做出了規(guī)定。根據國家已公布的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擬定的條文,“同工同酬”是指同一用人單位內部實行全日制的勞動者,在相同、相近、相似的工作崗位上,付出相同的勞動量且取得相同業(yè)績的,應執(zhí)行同等的工資分配制度。十七屆三中全會還指出,必須改善進城務工人員勞動條件,加強進城務工人員權益保護,逐步實現進城務工人員勞動報酬與城鎮(zhèn)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從上述政策法規(guī)來看,“同工同酬”的內涵不斷得到豐富和發(fā)展,從最早強調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到關注各類職工在用人單位享有權利的平等,再到具體關注勞務派遣工、進城務工人員等群體的同等待遇問題。然而,回顧相關政策法規(guī)的演進歷程,同工同酬更多的關注我國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進程中,工業(yè)和服務業(yè)領域內的待遇平等問題,較少關注過農業(yè)生產領域中的同工同酬問題,甚至在現實政策體系中也還存在“同工不同酬”的政策障礙。

一、研究現狀及述評

長期以來,學術界關于同工同酬問題的討論很多。在上世紀末期,學者主要關注和討論男女同工同酬等性別歧視問題,以及在“按勞分配”原則下,如何實現“同工同酬”這一派生原則,并從理論上討論了“同工同酬”的標準和要求,復雜勞動與簡單勞動之間的“同工同酬”問題。到本世紀初期,討論的焦點轉移,主要集中在勞務派遣同工同酬、農民工同工同酬、非正式工(合同工、臨時工)同工同酬等問題,主要關注同工不同酬的表現形式,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思路。曾湘泉針對事業(yè)單位內部聘用人員和在編人員同工不同酬的問題,認為其原因在于事業(yè)單位在用人上實行身份管理,而不是崗位管理。要改變這一狀況,就要建立與崗位職責、工作業(yè)績、實際貢獻緊密聯系和鼓勵創(chuàng)新的分配激勵機制[1]。葉青認為“同工不同酬”問題的根源在于職工不具備“財富分配自主權”。企業(yè)領導掌控了對財富分配的絕對權力,擁有超量的“自由裁量權”,都是自己“說了算”,職工沒有一點“發(fā)言權”、“自主權”。她因此認為,財富第一次分配的不公,背后一定有著權力配置的不公;而公平的權利,是很容易被絕對的權力所戕害的[2]。

在《勞動合同法》出臺前后,學者們主要從法律的角度探討同工同酬問題。陳滿玉從法律的角度討論了在農民工勞動爭議糾紛中如何合理使用“同工同酬”的原則,并預測了農民工“同工同酬”立法的趨勢。認為國家行政部門應該對各行業(yè)的工作崗位和工種再作細分,并由統計部門對這些工作崗位的平均勞動時間或勞動量以及相應的勞動報酬做出統計,在此基礎上充分完善我國的“同工同酬”法律制度,則我國“同工同酬”的法律制度將具有較高的可操作性和定量執(zhí)法的標準[3]。愈肖云分析在《勞動合同法》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固定工、合同工和臨時工同工不同酬的問題,其原因在于:一是“同工”的認定的條件限制;二是不同身份職工的話語權差異;三是企業(yè)的短期利益主導[4]。李廣瑞分析了《勞動合同法》實施后遇到的仍然存在同工不同酬問題,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勞務派遣工與用工單位職工同工不同酬,農民工與城鎮(zhèn)就業(yè)人員同工不同酬,編制外勞動者與編制內職工同工不同酬。除此之外,在一些中外合資企業(yè)中,還存在中方經營管理人員與外方經營管理人員同工不同酬的問題。他認為《勞動合同法》實施后仍然存在同工不同酬的原因在于企業(yè)追求利潤最大化,機關事業(yè)單位受編制計劃的限制,勞動法律法規(guī)貫徹落實力度不夠等[5]。

縱觀學者和專家們關注的焦點,更多的是從法律角度、政策法規(guī)執(zhí)行等層面分析同工不同酬形成的原因,面臨的現實狀況,解決的具體措施等,但是鮮有關注農業(yè)生產領域內同工不同酬這一現實問題,相關討論很少。在現實中,農業(yè)生產領域的同工不同酬問題已經影響到農業(yè)和農村的和諧發(fā)展,制約農民收入的進一步增長,亟需解決。

二、農業(yè)生產領域同工不同酬的現實狀況及原因分析

(一)農業(yè)生產領域內同工不同酬的現實狀況

1.農業(yè)勞動日工價與農業(yè)生產雇工工價之間的差異體現出同工不同酬。農業(yè)勞動日工價與農業(yè)生產雇工工價是由國家發(fā)改委根據相關統計調查數據制定,每年調整一次。其中,農業(yè)勞動日工價是指國家有關部門在進行農產品成本核算時,規(guī)定的一個正常勞動力從事農村種養(yǎng)業(yè)每天(一般為8小時)所獲取的報酬;雇工工價是指平均每個雇工勞動一個標準勞動日(8小時)所得到的全部報酬(包括工資和合理的飲食費、招待費等)[6]。二者是農產品成本調查的重要核算指標,亦是農產品最低收購保護價格測算的重要依據,直接影響農民收入。在農業(yè)生產活動中,農民與請來的雇工從事同樣的農業(yè)勞動,但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的農民勞動日工價和農業(yè)生產雇工工價卻差異很大,反映了農業(yè)生產領域內同工不同酬的矛盾。以三種糧食的平均成本數據為例,近10年來農民勞動日工價和農業(yè)生產雇工工價如表1所示。數據表明:國家相關部門長期以來執(zhí)行的勞動日工價大幅度低于雇工工價,也就是說,從事同樣的農業(yè)勞動,自己干和請人干所獲得的工價是不一樣的。

表1 農民勞動日工價和農業(yè)生產雇工工價對比表 單位:元

資料來源: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

2.農業(yè)生產領域內同工不同酬的矛盾長期存在,而且呈擴大趨勢。根據過去勞動日工價和雇工工價的數據(1998-2008),我們繪制出二者的比值趨勢圖(圖1)。從圖中可以看出,1998-2008年這11年間,農業(yè)勞動日工價與農業(yè)生產雇工價格之間的比值大約維持在1.5到2.5之間,2008年最高為1:2.15,1999年最低為1:1.48。在11年的期間內,二者的比價關系也不穩(wěn)定,波動幅度大;自2002年以來,二者比值有明顯的上升勢頭,反映出同工不同酬矛盾呈現擴大趨勢。

3.農業(yè)勞動日工價與農村勞動力市場上的實際雇工工價差距懸殊,加劇了同工不同酬的矛盾。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的農業(yè)勞動日工價低,而農村勞動力市場中的實際雇工工價高,二者差距很大。以2008年為例,國家公布的農業(yè)勞動日工價為21.6元/日[注]數據來源于: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2009)。,而地方各省調查結果反映出勞動力實際工價遠高于國家公布的勞動日工價水平。以海南省為例,2008年海南省種植業(yè)平均每個勞動日工價為32.73元,飼養(yǎng)業(yè)平均每個勞動日工價為33.49元,建筑行業(yè)平均每個勞動日工價為90元,裝修行業(yè)平均每個勞動日工價為90元[7]。另據湖北省物價局課題組調查,農村農忙時的雇工工價一般是每天50元另加兩餐飯,青壯農民進城務工的日均收入多在70元以上,而確定糧食種植人工成本的標準即“勞動日工價”卻只有18.8元(湖北省2008年標準),二者相差太大[8]。政策制定的工價與實際工價的巨大差異進一步加劇了農業(yè)生產領域中同工不同酬的現實矛盾。

(二)農業(yè)生產領域內同工不同酬產生的原因

1.農業(yè)勞動日工價形成機制不合理,是導致農業(yè)生產領域內同工不同酬的根本原因。長期以來,國家有關部門為了核算農業(yè)生產的成本和收益,制定農產品保護價格,評判農業(yè)生產效益,一直采用規(guī)定具體工價的辦法,通過政府定價的方式規(guī)定具體的勞動日工價,而不是直接采用農業(yè)生產中的實際雇工工價。然而,在實際生產活動中,由于受市場經濟中的價值規(guī)律、供求規(guī)律、競爭規(guī)律的調節(jié)作用,農民只能根據市場形成的勞動日工價雇工。結果導致政府規(guī)定的勞動日工價無法反映真實的勞動力價值和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系,形成農業(yè)生產領域內同工不同酬的現象。

2.勞動力市場的自發(fā)調節(jié)作用,進一步加劇了農業(yè)生產領域內同工不同酬的矛盾。改革開放后,城市就業(yè)空間大,勞動力工價高,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離土離鄉(xiāng),轉為從事工業(yè)、建筑業(yè)、服務業(yè)。據相關資料統計,全國有2.26億農民外出務工,實現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大轉移[9]。與此相反,在農村勞動力市場,一方面由于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農村勞動力尤其是優(yōu)質勞動力幾乎轉移殆盡,農村留守勞動力主要是老弱病殘人員;而另一方面,勞動力的需求基本維持不變,結果在農村勞動力市場上的雇工價格自然會大幅上漲。如圖2所示,在改革開放之初,由于人多地少,國家限制農村人口自由流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充足,也就是說,需求相對有限,而供給過剩,結果農村勞動力工價自然就低,均衡價格處于P0的水平上。在改革開放以后,尤其是最近二十年,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轉移到城市打工,也就是說,農村勞動力市場中的供給量減少,勞動力供給曲

圖1 農民勞動日工價與農業(yè)生產雇工工價比值趨勢圖

圖2 農村勞動力市場供求變動圖

線由S0水平向左移動到S1,假定需求不變,則形成新的均衡價格為P1。前后價格上漲幅度為△P=P1-P0。雖然國家制定的農業(yè)勞動日工價也先后進行多次調整,具體工價每年也在上漲,但幅度太小,遠遠低于實際勞動力市場上價格的上漲幅度△P。

據筆者調查,近年來許多地區(qū),農村雇工價格已經基本上接近城市勞動力工價。在農忙時節(jié),農村勞動力供求關系更加緊張,其工價甚至超過城市。而國家相關部門規(guī)定的勞動日工價增長幅度又太小,與農村勞動力市場的實際工價相比,差距不斷拉大,進一步加劇了農業(yè)生產領域內同工不同酬的矛盾。

三、農業(yè)生產領域同工不同酬的負面效應

(一)農業(yè)生產領域同工不同酬,使農產品成本收益核算失真

農產品生產成本是農產品商品出售價格的最低界限,亦是制定和調整農產品收購價格的基本依據。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先后大幅度提高了糧食、棉花、油料和生豬等主要農產品價格,但是由于農業(yè)生產領域同工不同酬的現象長期存在,導致農業(yè)勞動日工價和農業(yè)雇工工價低于實際水平,結果在統計農產品收益時,主要農產品成本被人為壓低,使人感覺農業(yè)生產的獲利水平相當高。以稻谷為例,1998年至2008年50公斤稻谷的平均出售價格、總成本、凈利潤和成本利潤率情況如表2所示。在最近5年(2004-2008),成本利潤率在35%-63%之間。如此高的成本利潤率,顯然與廣大農民反映的“種糧劃不來”、農村中部分耕地拋荒的現實大相徑庭。這種成本核算的“失真”,根源就在于農業(yè)生產領域內同工不同酬,國家核定的農業(yè)勞動日工價大幅度低于農業(yè)生產領域的市場調節(jié)價。實際上是人為的通過價格手段減少了農民應得收入,剝奪了農民的應得利益。

表2 50公斤稻谷的成本收益情況表 單位:元

資料來源: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

(二)農業(yè)生產同工不同酬,動搖農業(yè)基礎地位

長期以來,農業(yè)勞動日工價偏低,不反映農業(yè)生產的實際情況,致使農產品保護價格長期低位運行,農業(yè)比較效益低下。在經濟利益誘導下,一方面優(yōu)質農業(yè)勞動力源源不斷流出農村,流入城

市,進而也帶動了農業(yè)內部的相關生產要素(資金、土地)流出;另一方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農業(yè)生產部門無利可圖,農業(yè)外部生產要素(人才、資本、技術、信息)也遠離農村和農業(yè),因此,我國農業(yè)生產力水平長期難以提高。由于農業(yè)生產效率低下,國家被迫實行農產品低價政策。從長期來看,農產品價格偏低產生的惡性循環(huán),將形成農產品低價陷阱,威脅到農業(yè)的基礎地位(圖3)。

圖3 我國農產品價格陷阱示意圖

四、政策建議

(一)按照“核心糧農”的雇工工價調整現行農業(yè)勞動日工價核算標準

一般觀點認為,小農生產方式在我國農業(yè)中普遍存在,導致農業(yè)生產領域中的勞動生產率偏低,農業(yè)勞動日工價自然不能與二三產業(yè)工價相比。然而,在生產方式已發(fā)生改變的條件下,如果我們繼續(xù)堅持以過去定點調查農戶的“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資料制定農產品價格政策,將違背我國發(fā)展現代農業(yè)的基本政策取向。以糧食為例,為了提高糧食生產效率,利用價格政策引導糧食生產走區(qū)域化、規(guī)?;同F代化生產經營的道路,建議在糧食成本調查樣本的選擇過程中,將糧食主產區(qū)和非主產區(qū)產糧大縣的糧食生產專業(yè)戶或糧農專業(yè)合作社即“核心糧農”的生產成本作為制定糧食價格政策的主要參照系。這樣,在糧食成本的測算過程中,參照種糧專業(yè)戶和糧農專業(yè)合作社的平均雇工工價,會使農業(yè)勞動日工價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提高,有利于消除農業(yè)生產領域中同工不同酬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專業(yè)戶和糧農專業(yè)合作社在生產過程中的集約化程度較高,平均用工數量一般大大低于散戶,“價增量減”的綜合效應將大大緩解提高農業(yè)勞動日工價對糧食成本上漲所構成的沖擊。該研判可以從廣東省2008年晚稻生產成本效益匯總資料[10]數據中得到驗證,從傳統定點調查散戶與抽樣調查專業(yè)戶的效益比較看:(1)畝產量散戶7.58擔,專業(yè)戶9.07擔,比散戶高19.66%;(2)每擔成本散戶96.22元,專業(yè)戶79.14元,比散戶低17.73%。其中,①人工費用散戶35.53元,專業(yè)戶20.38元,比散戶低42.64%,散戶用工量1.17個,專業(yè)戶0.29個,比散戶低75.21%;②工價散戶30.37元,專業(yè)戶73.56元,比散戶高1.42倍。

(二)建立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目標價格制度

農業(yè)勞動日工價是農產品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根據市場雇工工價標準進行核算,將導致農產品尤其是糧食的成本價格大幅上升,與當前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出入很大。根據中國價格協會課題組的測算,在對物質與服務費用、人工成本、土地成本以及利潤率等項目進行調整以后,測算出2010年全國早秈稻成本平均為120.48元/50公斤,而該年實際公布的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格才93.00元/50公斤[11]15。我國自2004年開始實施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政策以來,每年定期公布糧食最低收購價格預案成為慣例,事實上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已經成為國內糧食市場價格波動的軸心。最低收購價格政策雖然能夠保證糧食儲備安全、防止“谷賤傷農”,但它同時也會扭曲市場機制,傳遞虛假的價格信號,并且無法消除農業(yè)生產領域中同工不同酬的矛盾。因此,為了解決農業(yè)生產領域同工同酬以后農產品成本合理上升的問題,國家應盡快建立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目標價格制度。

首先,糧食目標價格是解決農業(yè)生產領域同工不同酬問題的重要途徑。根據歐美等國的經驗,糧食目標價格是國家公布的一個虛擬價格,作為國家補貼糧農的重要依據。在我國建立的糧食目標價格應該是高于市場價格和最低收購價格,保證持續(xù)提高糧農收入的目標價位,而不是實際執(zhí)行的收購價格。在市場價格、最低收購價格和目標價格這三種價格形式中,只有目標價格能夠解決農業(yè)勞動日工價提高帶來的糧價上漲問題,起到既提高糧農收入又減輕國家通脹壓力的作用。

其次,糧食目標價格政策的實施,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措施體系作保障。第一,科學測算糧食目標價格。我國糧食目標價格測算方法的設計,應根據我國歷年價格改革取得的已有經驗和歐美等國探索目標價格的實踐,正確理解我國目標價格的科學內涵,堅持完全成本原則、平均收益原則、漸進調整原則和理順差價原則等四大原則,設計出科學合理的目標價格測算方法。第二,建立糧食目標價格動態(tài)調整制度。為了保證糧食目標價格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建議目標價格每年進行一次調整。(1)規(guī)范成本核算和調整工作。每次調整成本,應當反映農資價格波動的影響,將目標價格與農資價格波動掛鉤;每次調整人工成本,要根據市場雇工工價進行動態(tài)調整,逐步實現農業(yè)勞動日工價與市場雇工工價聯動,不斷鞏固農業(yè)生產領域同工同酬取得的成果。(2)合理確定糧食目標價格中的利潤水平。每年對目標價格進行動態(tài)調整時,要根據當期糧農的真實收益情況,進一步理順工農產品比價關系、農產品內部比價關系以及種植業(yè)與養(yǎng)殖業(yè)之間的比價關系,按照有利于縮小城鄉(xiāng)收入差距、有利于加快解決“三農”問題和國家財政資源許可等要求,合理調整糧食目標價格中的利潤水平。第三,目標價格的實施需要與其他政策配套。以現行的各項直接補貼為例,建議將目標價格政策與現行的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種糧直補等三項惠農補貼平行實施,統一發(fā)放,一方面有利于新舊政策的接軌,另一方面也將大大節(jié)省管理費用,并為將來目標價格補貼和其他各種補貼的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曾湘泉.一部促進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法律[J].勞動保障世界,2007,(9):15.

[2] 葉 青.再為“城鄉(xiāng)同工同酬”呼吁[J].中國統計,2007,(4):1.

[3] 陳滿玉.淺議農民工“同工同酬”的法律問題[J].南方農村,2008,(6):47-49.

[4] 愈肖云.關于同工同酬的偽問題[J].中國統計,2008,(1):25.

[5] 李廣瑞.《勞動合同法》實施后的同工同酬問題[J].山東勞動保障,2009,(8):18-20.

[6]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2009)[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

[7] 程 嬌,許環(huán)忠,洪偉平.海南價格成本調查:勞動力市場工價今年普漲[EB/OL]http://news.qq.com/a/20080923/001074.htm.2008-9-23.

[8] 湖北省物價局課題組.完善糧食價格支持政策促進農民增產增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8,(6):4-6.

[9] 龔秀松.農業(yè)比較效益低是當前制約“三農”發(fā)展的突出矛盾[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9,(3):13-15.

[10] 文武漢.建立廣東稻谷目標價格政策研究報告[J].中國物價,2010,(1):30-37.

[11] 中國價格協會課題組.建立糧食目標價格政策研究報告[R],2009,(12):14-17.

猜你喜歡
雇工勞動力糧食
適度規(guī)模經營農場雇工管理的現實困境與模式創(chuàng)新
——基于廣西芒果適度規(guī)模經營農場的調查
廣西農學報(2022年3期)2022-09-28 12:19:38
珍惜糧食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8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快樂語文(2021年36期)2022-01-18 05:49:06
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2020年河南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è)45.81萬人
廣東:實現貧困勞動力未就業(yè)動態(tài)清零
我的糧食夢
地勘行業(yè)野外臨時雇工的安全生產管理
相對剝奪對農村勞動力遷移的影響
生活之路
讀者(2013年5期)2013-12-25 02:04:02
博湖县| 伊金霍洛旗| 阳原县| 赤峰市| 沾益县| 五莲县| 射阳县| 盐津县| 扎赉特旗| 刚察县| 正蓝旗| 光泽县| 微山县| 古蔺县| 甘孜县| 彭州市| 浦城县| 章丘市| 荔浦县| 洛阳市| 余姚市| 大同市| 富宁县| 渑池县| 蒙城县| 三江| 咸丰县| 鄂托克旗| 黎平县| 平阴县| 时尚| 五河县| 图片| 漳平市| 郁南县| 潞西市| 博湖县| 蒲城县| 华阴市| 玛多县|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