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框盒圖:構式語法的形式化方案

2011-09-18 00:35:26
外國語文 2011年3期
關鍵詞:構式句法主語

王 寅

(四川外語學院 外國語文研究中心,重慶 400031)

1.引言

狹義的認知語言學(CL)堅決反對喬姆斯基(至少是早中期)拋開意義的那種純句法形式化方法,但這并不意味著CL就一定要完全拋棄形式化的描寫方法。Langacker所倡導的認知語法畫了很多框盒圖來解釋他的理論,但與喬氏以組合原則為機制的句法形式化存在本質差異,在具體形式上也有很多不同。乍一看并不簡單,難怪有人戲謔地說:喬姆斯基“種樹”(指他的“Tree Diagram”),而Langacker在“蓋房子”(因為他的框盒圖或房型圖有點像建筑圖紙)。

Langacker(1987,1991a/b等)論著中使用了大量的簡筆圖,有些構式語法學家還借用了詞匯功能語法學派及其他學派的圖表描寫法,并在此基礎上作出修補,如Leino(2005:98-100)嘗試將認知語法的房型圖與詞匯功能學派的圖解法結合起來,用前者來圖解語義,用后者來圖解結構,以揚兩者之長,避兩者之短,但仍有捉襟見肘之感。很多學者經過反復實踐,將簡筆畫逐步發(fā)展成為當下流行的“框盒圖(Box Diagram,Box Notation,Diagrammatic Notation)”,以求能盡量直觀而又明了地將構式的句法、語義和語用信息和特征在圖中標注出來,將抽象的理論闡發(fā)得更加清楚明白。目前,框盒圖亦已成為構式語法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2.構式的框盒圖表達法

本節(jié)重點介紹構式語法中常用的三種圖解表達法。

2.1 框盒套疊圖(Box Nesting Diagrams,Boxeswithin-boxes Diagrams)

我們知道,構式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信息:

(1)內部結構(Internal Make-up):構式本身所包含的信息;

(2)外部特征(External Characteristics):構式如何適用于更大的構式。

它們可用框盒套框盒的方法來加以表征。Fillmore(1988:37)曾根據構式這兩個方面的信息畫了一個通用的框盒圖:

圖1

圖中外框盒標注構式整體的句法、語義、語用條件,構式的屬性aaa具有xxx值;其中的兩個小框盒表示構式的內部結構,若含兩個成分,其中一個成分的屬性bbb具有yyy值,另一個成分的屬性ccc具有zzz值。Fillmore此處采用了“Attribute Value Pairs(屬性值配對體)”的方法來標注構式所含豐富的信息特征,圖中aaa和xxx的配對使用,也完全符合他所倡導實行的“a Unification-based Model(基于調合的模型)”這一總思路,如圖2中(cat det)也是這類配對體,其屬性為“cat(范疇)”,其值為“det(限定)”,用以表明該成分的“范疇為限定詞”這一信息。

2.2 特征結構圖(Feature Structure Diagrams)

該類圖主要用來表征詳細的句法和語義信息。相關的一組信息可通過屬性值矩陣(Attribute-value Matrices,簡稱AVMs)來表示,矩陣中的一個屬性就代表著該構式所具有的某一特征,如詞性、句法成分、語義、語用、音律等。除了句法和語義特征外,某類詞(特別是動詞)還攜帶“論元”特征,此時圖中就用val來標注詞的配價屬性,包括“語法功能”和“題元角色”。

認知語言學家雖大力倡導原型范疇理論,并不意味著完全排斥經典范疇理論,正如我們所說(王寅,2007),二分法和原型范疇理論有各自的適用場所。對于二分特征,在結構圖中仍可借用“+”和“-”來表示。如英語中的不定冠詞“a”在句法范疇上屬于限定詞,在功能范疇上具有提供細節(jié)(spec)描寫的作用,在價范疇上屬于非最大化詞項,可標注為(縮略語參見圖4中的說明):

圖2

圖3

Maximality(最大化原則,簡稱 max)指詞項范疇的最大投射,若標注為max+,意為該詞項獨立使用,不可擴展;若為“max-”則意為該詞項范疇不是最大投射,如不定冠詞不能單獨使用,需與其他詞語結合才行。圖3標明不定冠詞的語義框架中含有三個要素(有界、可數、單數)。不定冠詞與其后所接名詞的三個要素應當相符,它們就可構成一個非限定名詞短語構式。如果兩者不相符,該構式就可迫使其后名詞作出適當調變,使其能適合整個構式的特征和意義,如 a pudding的說法之所以能被接受,是因為不可數的物質名詞pudding在與不定冠詞a組配使用中,在構式壓制(Construction Coersion)的作用下獲得了有界和可數的語義值。

2.3 共變指數圖(Co-indexation)

此類圖主要用來描寫構式在線性搭配中應具有的協調性關系,以確保相矛盾的屬性值不能共現?,F以much snow為例來進一步說明三種圖形的具體含義和共現用法:

圖4

(syn=syntax;prag=pragmatics;prag=pragmatics;sem=semantics;val=valence;phon=phonology;cat=category;cnfg=configuration;lxm=special lexeme;level=非中性詞,作修飾語)

由于much和snow的句法屬性值和語義屬性值相吻合,它們可正常搭配,內框所注的屬性值標明了much和snow的信息,并可繼續(xù)與其他構式共用的情況。

構式語法學家雖認為句義不完全是由句中動詞決定的,但也沒有否認動詞在決定一個句子相關句法和語義特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它也是構式語法研究中的一個核心內容。很多學者,包括Goldberg(1995)等,研究了英語中的 Verb-headed Construction(以動詞為語核的構式),還有很多學者研究了英語動詞短語構式。他們還主張把基于場景的方法(Scene-based Approach)與框架語義學(詞句的意義相對于所出現的場景)結合起來,據此,一個動作事件必然要包括數個框架要素(Frame Elements),涉及到相關的參與者。從不同的角度看一個事件就會突顯不同的框架要素,也就會形成不同的句型。因此謂詞的構式表征至少應包括兩個要素:框架和價。

在論述動詞的參與者角色時,有些角色是基本的,有些是次要的,因此參與者角色有層次之分,如我們可說:

[3]Peter carried the bags for me to the car.

[4]Peter carried the bags.

但不可說:

[5]*Peter carried.

[6]*Peter carried for me.

因此,Fried& stman(2004:45)將carry的構式框盒圖畫成:

圖5

{FE=frame element[框架成分,相當于 role];DA=distinguished argument(區(qū)分性題元);rel=relationship(關系屬性,指題元與動詞間關系類型)}

3.以WXDY為例解釋框盒圖

3.1 概述

Pullum(1973)曾撰文述及WXDY構式并指出其一些特殊用法,Ivan Sag和Susanne Riehemann后來在HPSG分析框架中也述及該構式(論文未發(fā)表)。Kay和Fillmore(1999)受其啟發(fā),在構式語法框架中詳細分析了“湯中蠅笑話(Fly in the soup joke)”構式,開始深入研究WXDY構式所隱含的各種用法特征,并用框盒圖詳細描寫其句法、語義、語用和配價等屬性。

[7]Diner:Waiter,what’s this fly doing in my soup?

Waiter:Madam,I believe that’s the backstroke(仰泳).

就餐者的問話可有兩種解釋:

(1)這是一個“直陳式(Straightforward)”或“一致式(Congruity)”問題;

(2)這是一個“非直陳式”或“非一致式(Incongruity)”問題。

可想而知,當就餐者在見到即將入口的湯中有一只令人生厭的蒼蠅這一特定場景時,顯然是在“抱怨”,他問話的意思相當于“How come there’s fly in my soup?”服務員故意回避就餐者發(fā)牢騷的含義,僅以第一種字面含義為基礎作出了直陳式答復,產生了一種答所非問的“不匹配(mismatch)”效果,從而使其成為一則十分有趣的笑話。

Kay和Fillmore較為詳細地論述了WXDY構式的種種特點并發(fā)現:其非一致式的含義和用法表示“某場景出現某事體不合適”,這顯然不是該表達中各成分簡單相加的結果,用TG的“詞匯和規(guī)則”無法做出合理解釋。因此必須將它視為一個兼有獨特“句法—語義—語用”的“多合一”整體構式,才能對其做出合理解釋。

WXDY構式主要從以下幾個常規(guī)構式中傳承了相關句法信息:

(1)特殊疑問句構式。該構式主體為一特殊疑問句,當它單獨用作一個主句時,不管怎么變化,該表達式都以What開頭,完全符合英語中特殊疑問句的普遍規(guī)律。但它又與正常的特殊疑問詞不同,不具有指稱功能,即在傳承過程中做出了局部調變。

(2)主謂一致構式。該構式中的be須與主語X在人稱和數上保持語法一致的關系,這一特征得到了全部傳承。

(3)主謂部分倒裝構式。當該構式用作獨立分句,因其是由特殊疑問詞(即Wh-詞)引導的,其后的主謂這兩部分要遵循“部分倒裝”規(guī)則;若該構式充當賓語從句時,仍須采用陳述句語序,這兩個特點也被WXDY構式全部傳承下來。

(4)進行體構式。就其普遍性而言,該構式運用了正常的“be+doing”進行體形式;就其特殊性而言,它并不表示進行體的意義,不是要敘述X“正在做某事”,這里的doing無甚實在性含義。因此,正常用法在傳承過程中發(fā)生了變化,“形式”和“意義”在這里出現了非常規(guī)性。

除此而外,該構式還有以下一些語義和語用方面的重要特征:

(1)該構式主要表示如下語用含義:講話人將句中所蘊含的命題視為“不合適”、“不恰當”、“不合理”,這一非常規(guī)語用含義正是來自于what和進行體在傳承過程中“形義配對體”所出現的異常性。這體現出語言符號的標記象似性原則,異常含義象似于異常用法,有標記符號象似于額外意義(王寅,2001:369)。

(2)X是該構式的主語,但同時兼任Y的邏輯主語(logical subject),即Y的邏輯主語與整個構式的主語X合一。

(3)該構式蘊涵一個“X be Y”的命題,Kay和Fillmore(1999:21)將其稱為“事態(tài)(State of Affairs)”,亦可按照謂詞演算公式記作:Y(x),在下文圖6中用“#1[]”表示。這一事態(tài)或命題是整個疑問句的落腳點,對其發(fā)出“吃驚”、“不妥”、“抱怨”的感嘆或責問,這就是圖6中的“{prag,#[]}”的含義。

(4)該構式具有一定的能產性(productivity),可填入很多不同詞語,且用法還有一定的變化。

可見,WXDY構式中既有一般,也有特殊,同時兼有矛盾的兩個方面,這也促使了 Fillmore、Kay、Goldberg等采取了辯證法的分析思路:一般寓于特殊,可從特殊來反溯一般,須將特殊與一般、歸納與演繹結合起來,既關注特殊,也兼顧普遍。該視角可謂“獨具慧眼”,具有創(chuàng)新性,是對沉醉于TG范式的學者的一大反叛,確確實實給語言學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也給我們以諸多啟發(fā)。

3.2 WXDY框盒圖分析

有了上文的分析作鋪墊,就能較好地理解WXDY框盒圖如何將該構式有關“句法—語義—語用”等信息囊括于一個圖中作出較為詳細的描寫。圖6摘自 Kay and Fillmore(1999:20),從句法(syn)、語義(sem)、配價(val)三個層面標注了WXDY構式的主要屬性(圖中術語行文時再逐一解釋)。

圖6

Kay和Fillmore也接受了HPSG的觀點,認為該構式是以動詞be為語核的構式,因此在框盒圖的句法層面標注上其范疇(cat)為“V”,其主要詞匯語核為“be”。這就是說該構式不是進行體,be不是表示進行體的助動詞,而當為連系動詞。

語義層面提供了該構式的語義和語用屬性,“frame”表示該句使用時的基本場景框架,其后標注為 incongruity judgement,其下標注為 prag[為Pragmatic Resolution(語用分析)的縮寫],意為該構式的語用價值為“不一致性判斷”,必須從語用角度才能較好理解其義,判斷人也因具體語境或具體事態(tài)(#1[])而異。若以例[7]為例,具體語境或具體事態(tài)則為fly being in my soup,相當于上文所說的X be Y命題。

配價層面提供了構式的結構信息,它控制著整個構式。第一行式子[rel[gf subj]]表示構式中某一成分(這里為X,即例[7]中的fly)的語法功能(gf)作動詞 be的主語(subj)。Kay和 Fillmore認為,該構式中“doing Y”為整個句子提供了場景信息,接下來的方括號中幾行信息表示第二語核doing的有關信息,即例[7]中的doing in my soup,它是以詞匯doing為語核的,因此這部分的句法范疇可劃歸動詞類。這一部分不用否定形式,因此標注為“neg-”。

由于該部分主要為整句提供場景信息或具體事態(tài),因此其語義層面被標注為“{#1[]}”,這樣它就與上文語用場景“{prag,#1[]}”的標注相對應(方括號中的空白處可填入具體的場景信息或事態(tài),這也表明了該構式具有概括表征性)。下面的“rel”是指“doing Y”與 be之間具有“補語(comp)”這一語法功能。

在構式的總配價層面這一大括號內還套了一個val次大括號(用斜體),它提供了有關“doing Y”的配價信息。首先是構式的主語X與Y之間是主謂關系,即Y的邏輯主語與大括號第一行所標注的信息對應,據此例[7]可解釋為,fly不僅是is的主語,而且還是Y(in my soup)的邏輯主語,所以框盒圖中大括號第一行所標[rel[gf subj]]在這里又被重復了一次。

下面置于方括號中四行的信息是what的有關屬性,它只能位于句首,不可移動(loc-)到其他地方。根據語義可將what的句法關系視為doing的賓語(gf object),但它又不能出現在由doing作語核的動詞短語中,其位置只能出現在“左孤立位置(Left-Isolation Position)”,這種語法現象又叫“左孤立構 式 (Left-Isolation Construction)”(Goldberg,2006)。由于該成分從理論上說是從右邊某處“被移出的成分(Extracted Constituent)”,因此將這一語法現象稱為“左移構式(Left-Moved Construction)”似乎更合適。

若從語義角度講,what原當位于doing之后,但從句法角度說,what又傳承了特殊疑問詞須置于句首的用法,但在WXDY構式中的what沒有明確的“指稱價值”,被標注為{[refō]},因此服務員故意將what作指稱性使用顯然不妥,笑話由此而生。

最下一個中括號也分別從句法、語義和配價三個層面提供了有關“Y”的信息,即例[7]中的in my soup。首先它的語法功能為doing的補語(comp),其語義和語用信息標注為“#1”,這與上文對應,說明它指明了一個被判斷的具體場景或具體事態(tài)。其中的“frame”具體指明Y(不一致性判斷)的場景框架,且在這個不確定的Y中,至少含有一個對應于其主語的題元,這就是“args{#2[]}”的含義,題元Y的信息與其主語由“#2”連接起來。

圖6中最后兩行所標注的是X與Y之間的配價關系,前者在語法上是后者的主語,在語義上與Y中所含的一個題元“{[#2[]}”相融合,充分顯示了框盒圖所具有的單層面(monostratal)功能,將“句法—語義—語用”信息集中于一體進行詳盡論述。

4.框盒圖的利弊

任何一種語言理論或分析方法都有利和弊,框盒圖也不例外。用框盒圖表述構式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特征具有明顯的直觀性,這一方法受到很多學者的青睞,以至于在John Benjamins于2004年至2005年期間出版的《語言的構式研究叢書》前三卷中,所收錄的許多論文對其作出了論述和應用,可見其法自有迷人之處。

4.1 利

4.1.1 科學化

科學化曾作為很多學科追求的目標,至今仍有部分語言學家堅持認為“形式化”乃是實現語言研究科學化的重要乃至唯一可行之路。但大多學者持與其相反觀點,特別是當今認知語言學家,幾乎都反對以二分法和組合原則為基礎的純形式主義研究進路,詳見 Lakoff和 Johnson(1980,1999),王寅(2001,2007)。我們認為,試圖用一套固定的符號標記和數學公式來描寫人類具有豐富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思維和語言,似乎很難,即使可行,其范圍也十分有限。作為傳統(tǒng)形式化的替代品,框盒圖在某種程度上似乎也可幫助我們實現語言分析的科學化。

4.1.2 直觀性

各象征單位和構式之間所具有的聯系性和制約性,都可較為直觀地呈現在框合圖中,用各類線條(如實線、虛線、帶箭頭的線條等)將它們連接起來,它們看上去雖有點復雜(如圖6),一時間可能會令人有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其實只要耐下心來仔細琢磨一下,知曉有關術語的含義,掌握看圖的基本規(guī)律之后,任何具有一定語言學基礎的學者都能看得懂這類直觀性圖解。作為文字敘述的附屬品,框盒圖會大大有利于我們更為清晰地理解有關思想內容。

4.1.3 準確性

若在特定的構式與特定的框盒圖之間建立相對穩(wěn)定的關系,或在框盒圖右上角明顯地標注出構式的名稱,再在框盒圖內的特定位置上標注出特定的構式特征和限制條件,則可大大有利于準確識別構式的意義和用法。似乎可以實現形式化公式所追求的目標。若我們能設計出更為精細的框盒圖來表達各種構式之間的細微差異,就可達到消除歧義的目標,且還可透過框盒圖十分容易地發(fā)現句法或語義上的不協調之處,這既可解決自然語言表達不嚴密的問題,又可克服形式化語言過于嚴謹呆板的缺點。

4.1.4 自動化

語言學與計算機緊密結合是當代語言研究的一大特征。若能對語言的構式作出多維剖析,定好模式,設計出相對穩(wěn)定的框盒圖體系,也就能為計算機所識別,為人機對話和機器翻譯帶來新思路。

人類要想用一套邏輯符號和數學公式來精確地表達各種語言的構式,實現語言翻譯的全自動化,只能是個理想而已。而通過構式的框盒圖,結合框架語義學、事件域認知模型等思路,則可能有所進展。

4.2 弊

4.2.1 缺乏系統(tǒng)性

目前用框盒圖來分析構式的應用還較為有限,要想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構式框盒圖系統(tǒng),談何容易?主要面臨以下兩大理論問題:

(1)一個語言究竟能有多少構式?這恐怕誰也說不清!若按照Goldberg等學者的觀點,詞素和詞都是構式,那么語言中的構式就實在太多了,到目前為止尚無人能對其提供一個準確的數字,即使到將來也說不準有多少。若不將詞素和詞排除在外,構式的數量實在太大,框盒圖就很難做出窮盡性描述,也就只能停留在像義素分析法(CA)所做的諸如對“孤男寡女”①CA做得最多的就是對英語中諸如bachelor和spinster一類詞語的義素分析,而未能將其用于大規(guī)模詞語的意義描寫上,因而沒有多大實踐意義,只能視作一種理論分析方法罷了。的個案分析之上!

(2)如果按照激進構式語法(RCG)的觀點,構式會因語言而異,也就是說,在跨語言對比中,我們難以找到完全對應的構式,即使在同一語言中句法范疇也不具有普遍性(如NP在英語中就不具有普遍性),這就給框盒圖帶來了根本性挑戰(zhàn)?;蛟S意味著構式的數量比人們所認定的要多得多,我們就需要大量大量的框盒圖,這到底還有多少概括性和代表性?因此,我們認為,構式的框盒圖分析法到目前尚處于嘗試階段,還沒能形成一個明確的研究目標和體系。

4.2.2 缺乏統(tǒng)一性

認知語言學家認為,構式可為語言各層面做出一個統(tǒng)一的解釋,但是研究構式的框盒圖卻離“統(tǒng)一”目標實在是太遠了。稍微深入解讀各路學者各自所畫的框盒圖就會發(fā)現,他們所使用的方法不盡相同,盡管都是在用框盒套疊的畫法,但具體套疊的形式卻有很大差異。而且在框盒圖中的標注方法也有很大出入。倘若要進一步普及這種研究方法,學者們就當盡快坐下來討論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

4.2.3 缺乏嚴謹性

我們在上文解讀WXDY框盒圖的過程中發(fā)現,該圖部分信息標注不明:圖6第一行中的V標注為Linking-V更到位;配價說明的第一行和第六行中應分別標注上對應的成分“X”和“作be的comp”會更明了;應標明what作哪個成分的賓語;X為Y的邏輯主語標注也不清楚;最后一個中括號是解釋Y及其與X的關系,圖6也未加明確標注。

4.2.4 耗時費力

傳統(tǒng)形式學派對構式語法所用此類框盒圖很不以為然,認為遠不如他們自認為的公式化簡潔明了,便于書寫,而框盒圖畫起來既耗時又費力,還不宜普及,這一批評不是沒有道理。倘若能使計算機識別此類構式框盒圖,就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因此,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克服上述幾個問題。

5.結語

框盒圖為構式語法的形式化提供了一個操作性很強的方案,自有很多優(yōu)點。它作為純粹數理演算形式化的一個替代品,為語言研究指引出了一條嶄新思路,我們應予密切關注。但它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又避免不了種種弊端,我們可繼續(xù)探索,認真思考,有些問題還是容易解決的,如關于系統(tǒng)性、統(tǒng)一性、嚴謹性問題,可召開專題討論會專門解決這類問題,且還可聘請計算機領域的專家參與總體設計。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推廣之后,此類框盒圖方可發(fā)揮更有成效的圖示作用。

總之,框盒圖尚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搫荩瑢W者當擦目以待,密切關注其發(fā)展動態(tài),若對其有興趣者,也可投身一試,衷心盼望中國學者也能在這一領域有所作為。

[1]Fillmore,C.J.The Mechanisms of“Construction Grammar”[C]//S.Axmarker,A.Jassier & H.Singmaster.Proceedings of the Fourte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1988:35 -55.

[2]Fried,M.& Jan-Ola Istman.Construction Grammar in a Cross-Language Perspective[M].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4.(《語言的構造研究法》系列叢書第二卷)

[3]Goldberg,A.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4]Goldberg,A.E.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M].Oxford:OUP,2006.

[5]Kay,P.& C.Fillmore.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and Linguistic Generalizations:TheWhat’s X doing Y?Construction[J].Language,1999(75).

[6]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7]Lakoff,G.& 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8]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9]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a.

[10]Langacker,R.W.Concept,Image,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1991b.

[11]Langacker,R.W.Cognitive Grammar:ABasic Introduction[M].Oxford:OUP,2008.

[12]Leino,Jaakko.Frames,Profiles and Constructions:Two Collaborating CGs Meet the Finnish Permissive Construction[C]//Jan-Ola stman & Mirjam Fried.Construction Grammars:Cognitive Grounding and Theoretical Extensions.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5.

[13]Pullum,Geoffrey K.What’s a Sentence Like This Doing Showing up in English? [J].York Papers in Linguistics,1973.

[14]王寅.語義理論與語言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15]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構式句法主語
談談引導主語從句的連接詞的用法
巧用無靈主語,讓續(xù)寫更靈動
句法與句意(外一篇)
中華詩詞(2021年3期)2021-12-31 08:07:22
述謂結構與英語句法配置
句法二題
中華詩詞(2018年3期)2018-08-01 06:40:40
詩詞聯句句法梳理
中華詩詞(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2
“XV的(不)是Y”構式探微
語言與翻譯(2014年1期)2014-07-10 13:06:14
盤點高考中的特殊句式(二)
青蘋果(2014年2期)2014-04-29 20:31:27
英語中的虛主語“it”和漢語中的虛主語“他”異同之比較
“有一種X叫Y”構式的語義認知考察*——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的接口探索
當代修辭學(2012年2期)2012-01-23 06:44:06
九龙城区| 封丘县| 乌什县| 东海县| 司法| 房产| 仁寿县| 济南市| 漳州市| 霍林郭勒市| 五原县| 富宁县| 德州市| 理塘县| 响水县| 武鸣县| 南充市| 丽江市| 玛沁县| 青川县| 洛扎县| 个旧市| 许昌县| 宿迁市| 朝阳区| 麻栗坡县| 石泉县| 湖北省| 栾川县| 颍上县| 师宗县| 南城县| 饶阳县| 金乡县| 格尔木市| 辉南县| 莱芜市| 西林县| 荔浦县| 南丰县| 金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