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遠(yuǎn)
(安徽大學(xué)中文系,安徽合肥 230039)
《淮南子》與《楚辭》神話比較
陳青遠(yuǎn)
(安徽大學(xué)中文系,安徽合肥 230039)
《淮南子》和《楚辭》的神話同出于南方神話系統(tǒng),《淮南子》的神話繼承了《楚辭》的神話,然而《淮南子》和《楚辭》的指導(dǎo)思想不同,所以有區(qū)別。從三個方面比較研究:其一,《淮南子》和《楚辭》所記錄的神話地理可以互為印證;其二,在神靈定位上有體道與抒情的差異——《淮南子》記述神靈在于體現(xiàn)道家之精神,而《楚辭》援引神靈則是作為抒情載體;其三,在神話傳說的傳承方面,表現(xiàn)出道之探究和人之神化的兩種傾向。
《淮南子》;《楚辭》;神話;比較;思想傾向
神話是人類最繁復(fù)深邃的一種思想呈現(xiàn)。它發(fā)端于上古先民對自身及自然界的感知,體現(xiàn)著他們最樸素的宇宙觀和道德評價??疾焐裨?,是我們了解一個民族文化的路徑之一。中國古代道家思想集大成之作的《淮南子》和詩歌史上光輝巨著《楚辭》,都記載有恢詭奇譎的神話傳說。雖然它們是同出于華夏民族的神話,同出于南方神話系統(tǒng),但是由于作者的思想體系、著文緣由及目的不同,在文學(xué)呈現(xiàn)上同中有異、各放奇彩。
本文從神話地理、神靈定位和神話傳說的嬗變?nèi)齻€方面,來比較研究兩部著作中的神話特色。
《淮南子》是繼《尚書·禹貢》和《山海經(jīng)》之后,研究古代地理的重要文獻。特別是《地形訓(xùn)》一篇,集中闡述了中國昆侖神話體系中的地理。《楚辭》中的《離騷》《涉江》《天問》《遠(yuǎn)游》等多篇,都引入昆侖神話。比較研究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兩部書中有關(guān)神話地理的記載具有共通性,可以互為印證?,F(xiàn)以神山、神水的一些記載為例,比較如下。
對于神山昆侖的記述。
昆侖山又名昆侖丘、昆侖墟。其神話起源很古,在先秦許多文獻中留下記載?!渡胶=?jīng)》里,第一次出現(xiàn)了昆侖山的記載,隨后在《淮南子》《穆天子傳》里,這種以昆侖為地域載體的神話傳說便愈加系統(tǒng)化。
首先,關(guān)于昆侖山的神性。
《淮南子》中有多處記載。如:
《地形訓(xùn)》有:“昆侖之邱,或上倍之,是謂涼風(fēng)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縣圃,登之乃靈,能使風(fēng)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p>
《齊俗訓(xùn)》有:“鉗且得道,以處昆侖?!?/p>
《楚辭》中亦多次述及昆侖?!峨x騷》有:“邅吾道夫昆侖兮,路修遠(yuǎn)以周流。”王逸在《楚辭章句》中注:“《河圖》言:‘昆侖在西北,其高萬一千里,上有瓊玉之樹’也”(《河圖括地象》)。洪興祖補注:“《禹本紀(jì)》言:‘昆侖山高三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隱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華池’,《河圖》云:‘昆侖,天中柱也,氣上通天’。”《九歌·河伯》有:“登昆侖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薄毒耪隆ど娼吩疲骸暗抢鲑馐秤裼?,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p>
由此可見,《淮南子》與《楚辭》都是把昆侖山視為一座重要神山,并且都推崇此山之神界主山的神威。如《太平御覽·卷八十三》云:“昆侖之山為地首?!?/p>
其次,關(guān)于昆侖山的高度。
《地形訓(xùn)》篇寫道:“掘昆侖虛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萬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倍冻o》之《天問》則云:“昆侖縣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幾里?”王逸注:“《淮南》言昆侖之山九重,其高萬千里也?!焙榕d祖補:“《淮南》云昆侖虛中有增城九重,其高萬一千里百十四步二尺六寸?!?/p>
對于昆侖系統(tǒng)其它神山的記載。
《地形訓(xùn)》云:“傾宮、旋室、縣圃、涼風(fēng)、樊桐,在昆侖閶闔之中,是其疏圃?!备哒T注:“縣圃、涼風(fēng)、樊桐,皆昆侖之山名也?!?/p>
如縣圃,《離騷》有“朝發(fā)軔于蒼梧兮,夕余至于縣圃”。王逸在《楚辭章句》中注:“縣圃,神山,在昆侖山之上”。又《河圖括地象》言:“昆侖西北,其高一萬一千里,上有瓊玉之樹也?!?/p>
又如涼風(fēng),也即閬風(fēng)。《離騷》有“登閬風(fēng)而紲馬”。王逸注:“閬風(fēng),山名,在昆侖之上?!眳⒖肌逗?nèi)十洲記》所記載的昆侖三高峰,即玄圃、昆侖宮、涼風(fēng)巔(閬風(fēng))三處,可以推知,《淮南子》所指“涼風(fēng)”和《楚辭》所指“閬風(fēng)”是同一地方。
此外,又如不周山?!兜匦斡?xùn)》有“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門”,“昆侖之山,北開以納不周之風(fēng)”?!峨x騷》中有:“路不周以左轉(zhuǎn)兮?!蓖跻荨冻o章句》注:“不周,山名,在昆侖西北?!?/p>
對于昆侖神水的記述。
首先,對于源出昆侖之水的記述。
據(jù)《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記載,源出昆侖的共有四水:河水(白水)出焉,而南流注于無達;赤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氾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大杅。
例如,關(guān)于“白水”。
《淮南子·地形訓(xùn)》說出自昆侖山的有三水,即為河水、赤水、洋水。它們是“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潤萬物”。這三水和弱水同為天帝的神泉,用來調(diào)和各種藥物,滋潤萬物。又提到“丹水”有“飲之不死”的神力。王念孫《讀書雜志》云此“丹水”當(dāng)作“白水”。
《楚辭·離騷》:“朝吾將濟于白水兮,登閬風(fēng)而紲馬?!蓖跻葑ⅲ骸啊痘茨献印费裕喊姿隼鲋剑嬛凰??!焙檠a引《河圖》云:“昆侖山出五色流水,其白水入中國,名為河水?!蔽宄甲ⅲ骸鞍姿?,神泉?!?/p>
綜合比較,白水出于昆侖,也即丹水,河水。
又如,其它神水。
黑水,《楚辭·天問》:“黑水玄趾,三危安在?”王逸注:“黑水出昆侖也”,黑水在《淮南子·地形訓(xùn)》中被列入“六水”之中,即河水、赤水、遼水、黑水、江水、淮水。
赤水,也在《淮南子·地形訓(xùn)》中被列入“六水”之中。同時,亦言其出自昆侖,“赤水出其東南陬,西南注南?!薄S忠姟冻o·離騷》云:“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與?!蓖跻葑⒃唬骸俺嗨?,出昆侖山?!焙檠a引《爾雅》云:“昆侖虛,赤水出其東南陬,河水出其東北陬,洋水出其西北陬,弱水出其西南陬,河水入東海,三水入南海?!庇纱?,可互為印證,赤水是發(fā)自昆侖的神水之一,位置也一致,出自山之東南。
《淮南子》中的神靈定位是為“體道”。
《淮南子》以闡釋道之精神為核心,探索并說明天地萬物的生成及運行規(guī)律,包括人政變通之道??剂科鋾^點,神靈并非天地之根本主宰,而是道的衍生物。神靈只是體現(xiàn)著道的精神,以其“德”合于道而能悠游天地,正所謂“天道無親,唯德是與”。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淮南子》所認(rèn)為的“德”卻不是種種有顯現(xiàn)的作為,而是無為之德,如“所謂達于道者,反于清靜;究于物者,終于無為。以恬養(yǎng)性,以漠處神,則入于天門?!保ā对烙?xùn)》)
《淮南子·精神訓(xùn)》中對進入“神”之境界的途徑這樣描述:“抱德煬和,以順于天;與道為際,與德為鄰;不為福始,不為禍先;魂魄處其宅,而精神守其根;死生無變于己,故曰至神。”這段文字也同樣表述了神來源于道,遵守道之規(guī)律。
從《淮南子》關(guān)于神仙家的記載來看,其對于神仙的定位就是得“道”之人。比如,“真人”就是道家思想中所認(rèn)為的得道之人?!八^真人者,性合于道也”(《精神訓(xùn)》);“淪于不測,入于無間,以不同形相嬗也。終始若環(huán),莫得其倫。此精神之所以能登假于道也,是故真人之所游”,這里所描述的真人,沒有固定形象,行于世間而不留下痕跡。他們和光同塵,圓融變化,完全與道冥合。他們的生命時限甚至也消弭了時間界限,沒有開始和結(jié)束,像圓環(huán)一樣周行而不殆——可謂是出神入化、變幻莫測的“神仙”了?!痘茨献印氛J(rèn)為伏羲、黃帝、老子等就是這樣的得道之人,他們內(nèi)心合于大道,應(yīng)世圓融變通。
《泰族訓(xùn)》說:“王喬、赤松去塵埃之間,離群慝之紛,吸陰陽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喋虛輕舉,乘云游霧,可謂養(yǎng)性矣,而未可孝子也?!边@里,《淮南子》肯定了神仙們的養(yǎng)性之道,卻也站在了大道立場上,指出了他們未盡善處。
又如《淮南子》多次提到善御的兩位神仙馮夷與大丙?!对烙?xùn)》言:“昔者馮夷、大丙之御也,乘云車,入云蜺,……末世之御,雖有輕車良馬,勁策利鍜,不能與之爭先?!彼麄冎杂腥绱松裢?,是因為“與造化者俱”,故而能夠達到“四時為馬,則無不使也;陰陽為御,則無不備也”。在《覽冥訓(xùn)》中,又進一步詮釋到:“嗜欲形于胸中,而精神踰于六馬,此以弗御御之者也?!?/p>
神仙的體道功能,在他們和世俗之人關(guān)于生存方式的對比中,亦成反證?!痘茨献印さ匦斡?xùn)》有“不食者不死而神”一句,指出不食的蓍草可以不死而有神靈。這兩處說明了神人之間的距離。這需對世間生活的超越和出離?!笆彻日咧鄱病边M一步指出了食用自然界五谷的人,就無法逃出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笆彻取碑?dāng)暗示凡俗的生存方式,“不食”則是入道的生存方式。
再看,《天文訓(xùn)》云:“四時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星辰者,天之期也;虹蜺、彗星者,天之忌也”。這里表明日月星辰等自然現(xiàn)象都是處在“天”的統(tǒng)領(lǐng)下,這里的“天”即為自然之道,是客觀規(guī)律。這和《楚辭》里的日月星辰之神靈以人格化統(tǒng)領(lǐng)自然是不同的。神靈依德而行,按時而動,行無為之為,變得很是規(guī)矩,呈現(xiàn)出物化的趨勢。自然現(xiàn)象已不再是神靈所為。作為神靈,其神性體現(xiàn)為“德”,并井然有序地依循道之“德”處于天地間。
因此,《淮南子》對神靈的定位是本于黃老道家思想的,所謂神仙,是道之精神的擁有者、體現(xiàn)者。
《楚辭》中的神靈是作為抒情載體存在的。
《楚辭》中神靈眾多,有日月星辰、山河湖泊等神靈。值得關(guān)注的是,他們不僅有神之神力,悠游天地之間,也具有人之情感性格。他們所表現(xiàn)出的人格化是形成楚辭獨特藝術(shù)魅力的重要因素。他們身上所具有的濃厚抒情意味更是突出,他們不再是道的精神體現(xiàn),這和《淮南子》迥然不同。
研究《楚辭》里的神靈,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神話故事中的神,雖然作為神靈、神物而具備神的特質(zhì),但卻又不荒誕無稽、光怪不倫,這是因為作者在不同程度上又都賦予了他們以人的特征、人的性格。寫他們也跟人一樣有歡樂和悲哀,有對愛情的追求、有失意的煩惱,而且把這些感情很細(xì)膩地表達出來,具有人間的生活氣息,從而令人覺得這些神都非??捎H,他們的英雄業(yè)績使人欽佩,他們的某些遭遇也很值得同情。實際上,是人的生活與想象中神的特征相結(jié)合,表達的還是人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詩經(jīng)〉與楚辭》)詩歌中的東皇太一、東君、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宓妃等諸位神仙,性格各異,情感豐富多彩。
眾所周知,《楚辭》作品中關(guān)于神神相戀、人神之戀的描寫真摯感人,美不勝收,如《湘君》《湘夫人》《山鬼》《少司命》等篇。他們的情感表現(xiàn)完全是人的情感表現(xiàn)。如:“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陫側(cè)”(《湘君》),和“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湘夫人》)等句,表現(xiàn)出了戀人間的纏綿悱惻的相思之苦;“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山鬼》),則表現(xiàn)出一種戀人間的哀怨之情;“滿堂兮美人,忽獨與馀兮目成”(《少司命》),表現(xiàn)了兩情相悅的情景……
在對神仙的記述方面,《楚辭》和《淮南子》的出發(fā)點截然不同。比如在《遠(yuǎn)游》中屈原暢想了三次升天遨游,和幾位傳說中的神仙交往悠游。但是,這里屈原的用意并不在于表述道的精神,而是“求正氣之所由”(《遠(yuǎn)游》)。雖然從“漠虛靜以恬愉兮,澹無為而自得。聞赤松之清塵兮,愿承風(fēng)乎遺則”等句可以看出一些老莊道家和黃老道家色彩,但是詩人的意旨,更多在于展現(xiàn)一種馳騁于天地間的、自由的精神境界,從而得以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一種闊大的情感。屈原提到赤松子、王子喬、傅說、韓眾等神仙家,是以對神仙的仰慕來表達對世俗的厭離之感,離群遁逸的神仙家們引導(dǎo)著他脫離世患。
神仙之抒情功能,在其生存方式方面也有表現(xiàn)。如《涉江》中吟到:“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駕青虬兮驂白螭,吾與重華游于瑤之圃?!边@兩句詩已表明詩人心跡,對神仙世界的追求是出于對世俗世界的深度失望。詩人只能以此對比來宣泄自己的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與超邁?!暗抢鲑馐秤裼ⅰ币膊⒎鞘浅鲇趯Α笆彻日咧鄱病保ā痘茨献印罚┑恼J(rèn)同,只是出于“哀南夷之莫吾知兮”之悲怨。這種因救世無望而向往脫離污濁之世的思想,應(yīng)該是儒家濟世思想和獨善其身思想的復(fù)雜交融。
由此可見,《楚辭》中的神靈存在是為抒情服務(wù)的?!霸娙艘淹ㄟ^一番自由想象,把原有的神話結(jié)撰成新的情節(jié),并使它服從于一個新的抒情主題,成為表達詩人思想感情總的藝術(shù)構(gòu)思的一部分?!保ā丁丛娊?jīng)〉與楚辭》)
《淮南子》收錄了很多神話傳說,其中包括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話:女媧補天、共工觸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淮南子》在繼承和敘述神話傳說時,表現(xiàn)出立足于探究道之內(nèi)涵的傾向。
這點在女媧補天神話中得到有力說明?!队[冥訓(xùn)》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谑桥畫z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爐灰以止淫水?!薄痘茨献印房隙司仁琅⑿叟畫z的英雄偉業(yè)。值得重視的是,其接著又寫道:“考其功烈,上際九天,下契黃壚,名聲被后世,光暉重萬物。……然而不彰其功,不楊其聲,隱真人之道,以從天地之固然。何則?道德上通,而智故消滅也?!边@里,《淮南子》將女媧精神延續(xù)和拓展了,從英雄主義精神擴展到道之精神。功成而不居的“德”才是此書認(rèn)為的核心價值。即“伏羲、女媧,不設(shè)法度,而以至德遺于后世”。女媧的這種不彰其功之德正是道的體現(xiàn)?!痘茨献印讽炂湄S功偉業(yè)并非是出自對“神”的威德的贊嘆崇拜,而是以其功與德的對比來頌揚“道”。神不僅英雄化了,也擔(dān)當(dāng)起道德符號的角色??梢?,在對神話傳說的繼承上,《淮南子》仍然秉持全書以一貫之的體道思想傾向。
又如,嫦娥奔月的傳說出現(xiàn)在《淮南子》中也是為了探究“道”的真諦。它在《覽冥訓(xùn)》中這樣被提及:“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xù)之。何則?不知不死之藥所由生也?!北荚嘛w升的神行在這里似乎并不是最要的。關(guān)于后羿只是得到了不死之藥卻不知藥是如何產(chǎn)生的,因而“悵然有喪,無以續(xù)之”的思考,才是敘述此故事的緣由,引發(fā)探究這其中深蘊的道理才是著書者的目的。因此,這個神話故事的出現(xiàn)仍是為了“體道”。
此外,在對神話傳說的繼承中,《淮南子》傾向于讓天上的有功之神嬗變成人間明君,以闡釋其以“道”之精神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傾向?!痘茨献印分袑τ邳S帝、堯舜禹及其他往圣先賢的記載評述就體現(xiàn)了這方面的傾向性。茲以黃帝為例說明。
黃帝神話起源很早。最初,他是作為神出現(xiàn)的,《太平御覽》卷七九引《尸子》中有“四面”的記載。在《論語》中,也可以得到這個傳說存在的印證:“子貢問曰:古者黃帝四面,信乎?”孔子的回答似乎可以讓我們找到黃帝從神到人到的轉(zhuǎn)變邏輯線索:“孔子曰:黃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計而耦,不約而成,此之謂四面也?!薄痘茨献印返挠^點支持了孔子的論點,把黃帝塑造成一個得道之明君。如《覽冥訓(xùn)》云:“昔者,黃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輔之”;《天文訓(xùn)》:“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后土,執(zhí)繩而制四方”……這些描述都反映了黃帝治理人世的事跡。黃帝已經(jīng)從天上神位來到人間君王的位置。到了《史記·五帝本紀(jì)》中,黃帝神話便徹底地變?yōu)闅v史了。司馬遷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泵┒芟壬f過:“古代史的帝皇,至少禹以前的,都是神話中的人物——神及半神的英雄?!痹凇痘茨献印分?,我們可以明顯看到:神對于人的關(guān)系,不再只是神威對于凡人的主宰,而是有道明君對于人民的治理與貢獻。
《楚辭》中援引的神話傳說非常豐富,特別是收錄了一些關(guān)于往圣先賢的神化身世的傳說,通過考察,我們可以探究其在繼承神話傳說方面的思想傾向。
關(guān)于女媧傳說,《天問》中:“女媧有體,孰匠制之?”王逸注:“傳言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其體如此,誰所制匠而圖之乎?”洪補曰:“《淮南子》云,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媧所以七十化也?!迸c本文前面對《淮南子》記述女媧神話相比較,我們可以看出,這里沒有探求女媧功成身退之德,而是在疑問其奇妙的身體變化。實際上,關(guān)注其異凡之體就是在關(guān)注其身世。女媧不是凡人,因而有一日七十變化,雖然詩人不知道女媧之體是如何形成的,但是他肯定了其神奇出身。再看前面一句:“登立為帝,孰道尚之?”有的解釋為是指女媧登位為帝,但是王逸注為“言伏羲”,又洪補曰“舜、禹是也。”這里上下句聯(lián)系緊密,且不論這里為帝的到底指誰,可以理解為對非凡之人能夠成就曠世偉業(yè)的思索,非凡之人生來就異于凡人,因此就有女媧的神化之身。
《天問》中也提到啟、契、禹、稷的身世問題。這些上古先王各有神化了的身世傳說。其中,記載最詳細(xì)完全的是契的身世?!冻o》中有三處提及殷人祖先“契”誕生的神話傳說?!峨x騷》中有“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戎之佚女。鳳鳥既受詒兮,恐高辛之先我”的描述;《天問》則發(fā)問:“簡狄在臺,嚳何宜?玄女致貽,女何喜?”而在《思美人》中又贊嘆道:“高辛之靈盛兮,遭玄鳥而致貽。”這些記錄可互為印證。此外,從其它文獻中我們也可以找到這個傳說,如《詩經(jīng)·商頌·玄鳥》中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詩句,《史記·殷本紀(jì)》載有:“殷契,母簡狄,有戎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暖,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p>
除了王者,賢者也出身不凡。如《天問》中記載了殷相伊尹的身世,云“水濱之木,得彼小子”,王逸于《楚辭章句》注為:“小子,謂伊尹?!薄秴问洗呵铩け疚丁芳啊读凶印返挠涊d可與此相印證,都說伊尹生于一水邊空心桑樹之中。
屈原對于神化身世之說的關(guān)注和采用,是和他對于不凡之人自有天賦異稟的認(rèn)可有關(guān)的。在《離騷》中,屈原自述不凡身世,以鋪陳自己的超凡脫俗,或許可以從中看出他的思想傾向。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淮南子》和《楚辭》神話的比較研究,分析了兩者在記述神話傳說方面的異同點。首先,本文指出了他們在記錄神話地理方面互為印證處,以此也驗證了利用不同文獻考證上古神話地理的方法。其次,在對神靈世界的記述方面,兩者因作文思想及情感動因不同,而表現(xiàn)出不同取舍和繼承傾向。本文在分析中思考了不同點背后的思想體系因素:《淮南子》繼承黃老道家思想體系,而《楚辭》則是儒家濟世思想和獨善其身思想的復(fù)雜交融。
[1]陳廣忠.淮南子斠詮[M].合肥:黃山書社,2008
[2][宋]洪興祖.楚辭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3]褚斌杰.詩經(jīng)與楚辭[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2
[4]李大明.漢楚辭學(xué)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4
[5]金開誠.屈原辭研究[M].蘇州: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6]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6
[7]方韜譯注.山海經(jīng)[M].北京:中華書局,2009
[8]茅盾.神話研究[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1
[9]王德保.神話的意蘊[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02
[10]劉城懷.中國上古神話通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11]游國恩.天問纂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2
B234.4
A
1009-9530(2011)01-0026-04
2010-10-27
陳青遠(yuǎn)(1976-),女,安徽阜陽人,安徽大學(xué)中文系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