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云霞
(東北財經大學 體育部,遼寧 大連 116025)
普通高校田徑選項課教學現(xiàn)狀及改革設想
曲云霞
(東北財經大學 體育部,遼寧 大連 116025)
本文運用文獻綜述法對普通高校田徑選項課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論述,并在此基礎上對田徑教學的改革設想進行分析與闡述.目的在于為促進高校田徑教學改革的深入,使之在推進高校素質教育發(fā)展的過程中,其事地發(fā)揮其特有的功效,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
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現(xiàn)狀思考;改革設想
田徑教學是我國體育教學體系的基礎,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學生經常從事田徑練習,不僅能有效地發(fā)展耐力、速度、力量、靈敏等身體素質,也能培養(yǎng)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和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但是,隨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多種具有休閑性、娛樂性以及時尚性的體育項目被引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之中,對廣大學生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成為高校學生熱衷參與的體育教學項目.與此相比較,田徑教學的枯燥性、艱苦性以及困難性日益得到凸顯.同時,由于高校田徑教學模式的陳舊、教學理念的滯后,致使高校田徑教學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基于此,本文結合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發(fā)展的趨勢,對高校田徑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理性的分析與研究,切實把握高校田徑教學現(xiàn)存的問題,透析其實質所在,積極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法,為高校田徑教學的改革提供理論上的支撐與參考,對于推進高校田徑教學健康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1 學生的田徑基礎較差.這里所指的田徑基礎是指從事田徑運動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爆發(fā)力、速度、耐力協(xié)調性以及從事田徑運動所必須具備的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在田徑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結合所學內容的技術要求,通常要采用一系列擺臂、跑、跳的基本練習,諸如原地擺臂、高抬腿、小步跑、后蹬跑、跨步跳等,這些基本技術的學習,以及相關的輔助性練習,對于提高學生的田徑學習成績,具有突出的促進作用.而現(xiàn)階段的大學生絕大多數(shù)屬于90后,生活條件的優(yōu)越、家庭的溺愛使其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較差,體態(tài)肥胖現(xiàn)象居多.在進行上述技術動作的練習過程中,大多表現(xiàn)出動作不規(guī)范,協(xié)調性差,或因缺乏堅韌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品質,無法按照動作的規(guī)范性標準來完成動作,大多是敷衍了事,甚至最終放棄.這種由于自身素質基礎的缺欠而引發(fā)的田徑基礎的薄弱,是現(xiàn)階段高校田徑教學所存在的諸多問題中最為普遍、最具代表性和制約性的問題.
1.2 田徑選項課無人問津.隨著“三自主教學形式”的體育教學改革在高校的普及與開展,為學生提供了寬松的自主擇課、自主從師的環(huán)境,使得學生能夠根據(jù)自身的愛好以及發(fā)展的需求來自主地選擇體育學習的科目及內容.基于此,大部分學生都根據(jù)自身的素質能力選擇球類項目或一些輕松易學的項目.尤其是伴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一些具有娛樂性、休閑性及時尚性的運動項目被引入到高校體育教學當中,更是吸引了眾多學生積極地參與,致使田徑教學面臨“冷場”的尷尬境地.造成此種現(xiàn)象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田徑教學與其它項目的教學相比,明顯缺乏能夠對學生產生強大吸引力的游戲性、趣味性等特征,同時,田徑教學還具有較大的學習難度和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內容枯燥,形式單調而產生厭煩、畏難的情緒.進而造成了田徑選項課遭遇冷落的現(xiàn)象.
2.1 轉變觀念,充分發(fā)揮田徑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指出:“體育課程是寓促進身心和諧發(fā)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于身體活動并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徑”.田徑教學具有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堅韌不拔、銳意進取的精神和勇于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與勇氣的特殊功效,雖然不如球類項目那樣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其練習也比其它多數(shù)項目要艱苦、枯燥和困難,但是田徑自身所具備特征和教學功能,能夠確保其在素質教育中發(fā)揮出顯著的作用.基于此,高校田徑教學必須要有機地轉變教育觀念,充分發(fā)揮田徑教學特殊的教育功能,使得學生通過田徑教學,不僅能夠促進其速度、彈跳力、靈敏性和柔韌性等多種身體素質的健康發(fā)展,而且還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其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努力拼搏的精神,敢于面對困難和失敗,進而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快樂.由此可見,只有轉變觀念,統(tǒng)一認識,把田徑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重新確立田徑教學在體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才有可能使高校田徑教學走出困境并得到新的發(fā)展.
2.2 深化教學改革,構建全新的評價體系,充分調動學生田徑學習的積極性.目前,各普通高校所開設的田徑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短跑、中跑、跳遠、跳高、鉛球等幾個相對比較容易的項目,個別學校還開設了跨欄、鐵餅、三級跳遠、長跑等項目的選項課.上述項目由于技術構成較為簡單,學生易于掌握,但仍然出現(xiàn)了田徑教學的冷場現(xiàn)象.其主要的原因在于田徑教學模式的陳舊以及評價體系存在較大的缺失.傳統(tǒng)的田徑教學模式主要以基礎技術傳授為主,以單一的測試數(shù)據(jù)作為學生最終的學習評定,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教學手段呆板單一、評定方法具有較大的強制性,不僅嚴重地影響學生對田徑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極大的負擔,使之對田徑教學產生恐懼、厭煩,最終導致放棄.因此,對于高校田徑教學而言,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徑在于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改革,以及具有科學性、適應性,凸顯人性化理念的田徑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要將田徑運動自身所凸顯的競技性特征,有效地轉化為趣味性、娛樂性以及競技性有機融合的教學內容體系,要結合學生普遍存在的田徑基礎差的實際現(xiàn)狀,探求全新的教學方法,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突出體育教學娛樂健身的功效,將快樂體育的理念有機地引入到田徑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心情愉悅地進行田徑項目的學習.同時,在評定標準的制定上,要以學生初學的成績?yōu)榛c,以其成績的提升幅度作為參考依據(jù),并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動機等方面作為成績評定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起既凸顯田徑教學特點,又充盈人性化關愛,既關照學生的素質基礎,又對學生具有有效地促進與督促作用的評價體系.消除學生因無法達到成績測定標準而產生的對于田徑教學的恐懼、厭煩等心理影響,提高其田徑學習的自信心與自主參與的意識.重新確立起田徑教學在高校體育教學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進而促進高校田徑教學的健康發(fā)展.
3.1 田徑教學價值取向的轉變.隨著“終身體育”理念的形成與發(fā)展,促使人們對于田徑教學的價值取向進行重新的定位,使之適應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發(fā)展的需求.田徑運動就其自身的價值而言,共包括教育價值、健身價值以及競技價值.但是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把田徑運動劃歸于競技體育,因而,田徑的價值便集中體現(xiàn)在競技價值上,使得田徑運動的教育價值和健身價值的體現(xiàn)受到狹隘意識框架的制約,造成了本應充滿情趣、為世人所追崇的田徑運動,由于人們對其價值認識的局限與偏差,而變得枯燥、呆板,致使田徑運動的自身價值無法得到充分而有效的體現(xiàn).田徑運動中的行走、跑步、跳躍以及投擲等4種基本形式,能夠有效地發(fā)展人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韌以及協(xié)調性等一系列的身體素質,具有增強體質、促進健康、培養(yǎng)意志品質的特殊功效.因此,在“終身體育”思想的影響下,實現(xiàn)對田徑運動價值認識全面性,充分凸顯田徑運動的健身價值與教育價值,使之成為人們參與體育鍛煉的首選項目,對于高校田徑教學的發(fā)展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推進作用.
3.2 新型田徑教學模式的構建.田徑運動具有競技與健身兩種基本屬性.目前,我國高校田徑選項課教學仍然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競技性教學模式,即過于凸顯田徑運動的競技屬性,忽視其健身屬性.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主要以短跑、跳高、跳遠、跨欄、鉛球、鐵餅等運動項目的基本技術教學為主;在教學形式上,依舊采取“教師講解、學生練習”這種傳統(tǒng)的機械灌輸式的手段;在教學目標上過于追求競技運動項目的完整性、系統(tǒng)性;在考核評價上,手段過于硬性化與直接化,以單純的測試數(shù)據(jù)作為學生田徑學習成績評定的唯一指標.使得學生為了達到合格的成績,被迫在自身素質能力無法實現(xiàn)目標的情況下,去進行田徑學習,不僅會使學生的身體受到較大的傷害,而且對于其心理也會產生嚴重的影響,進而對于田徑教學形成厭煩、畏懼的情緒.由此可見,傳統(tǒng)的田徑教學模式己無法適應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有悖于“終身體育”所提倡的健康、自主、愉悅的思想.基于此,構建具有適應性、實效性和科學性的高校田徑教學的新模式,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地優(yōu)化與整合,運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制定科學合理評價體系,注重對田徑教學健身性、教育性等特征的凸顯與發(fā)揮,對于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健身意識,提高自身的健身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1〕徐陽.山東省普通高校開設田徑選項課情況調查與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26(5).
〔2〕張華,張智新.北京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的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16(2).
〔3〕鄭雅蕊,孫璞,陳森林,等.高校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6,25(3).
〔4〕文超.中國田徑運動百年[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
〔5〕王宗平,趙國梁,莊惠華.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實踐與走向[J].體育與科學,1999(2).
G82
A
1673-260X(2011)08-0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