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鳳平
(伊通滿族自治縣第五中學校,吉林伊通 130716)
關于農村中學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的幾點思考
☆ 焦鳳平
(伊通滿族自治縣第五中學校,吉林伊通 130716)
作為中學的一門主要學科——數學,教學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單調,黑板加粉筆偶爾加一些實物教具。由于課堂教具的嚴重匱乏,加上學科自身的特點,無法達到其他學科教學形象、生動、具體的效果。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為此,廣大數學教師也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然而往往是美中不足,事與愿違。隨著知識信息的激增和“減負提素”工作深入開展,使傳統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的改革已經勢在必行。
將信息技術有效地應用于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是實現數學教育現代化和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手段。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設備具有代數計算、數據處理、幾何作圖、視頻音頻及媒體流播放等多種功能,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特別是當多媒體計算機配備了豐富的教學軟件,或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利用Flash、PowerPoint、幾何畫板等軟件制作出一系列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就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當其應用于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就將為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顯示工具和演示工具,從而大大提高教學質量,有效地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激發(fā)學習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教育單調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為我們教學手段改進提供了新的機會,產生不可估量的教學效果。信息技術正在引發(fā)數學教育的一場革命,它將極大改變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工作方式、教學模式乃至教學理念。
1.顯示工具,增加課堂教學容量
在現實數學教學過程中,可能常常遇到一些比較費時的活動,如大量的板書內容,而這些活動并非課程所要達到的目標,但為了達到所需目標又不得不經過這些活動,在課堂45分鐘內,如仍采用傳統的板書,則消耗了課堂上寶貴的時間,如不板書而口頭說明,則往往會詞不達意。這時,如采用多媒體技術的快速顯示功能,不僅能解決課堂內大量板書的問題,還可以大大增加課堂教學容量,高效地使用課堂時間。例如,在學生學習《二次函數圖像和性質》時教師必須要經過列表和作圖比較繁瑣的兩步,而這是非常費時間的,教師幾乎很難分出更多一點時間去講解函數的性質。而把多媒體技術作為顯示工具后,利用計算機則可以很快給出函數值和畫出函數圖像,就可避免在課堂內書寫大量的板書,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增大課堂教學容量。在這種應用中,教師還可以把多媒體計算機與電視、投影儀、幻燈機等其它信息技術設備連接在一起使用,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2.分層顯示,引導學生系統學習
利用多媒體的視頻、音頻技術可以對有關教學內容進行分層顯示,誘導學生深入淺出,從而達到提綱挈領、融會貫通,系統地掌握有關知識的效果。例如:在數的分類、多邊形分類、四邊形的分類等都可以編制帶有提問與引導解答相結合的課件,引導學生系統學習,這特別適宜于學生自我復習。
3.演示實驗,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利用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綜合處理的功能,可以將例題編制成一題多解的形式,讓學生有選擇性地加以演示比較,通過比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一題多解、靈活運用已學知識的好習慣。如: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就要引導學生用代數中因式分解、不等式有關性質等知識來解或用一元二次函數圖象來解。又如:求過兩點直線的解析式時,也有一般式、頂點式、兩點式等多種解題方法。
4.控制模擬,體現數形結合效果
利用多媒體技術中的交互性特點,可編寫出較強帶有控制性的模擬演示,充分體現數學中的數形結合的動態(tài)效果。例如:一元二次函數中的各參數與其圖象的關系,圓與橢圓關系,方程、不等式與有關函數圖象關系,錐體與柱體的關系等等。通過帶控制性的模擬演示,使學生深深體會各知識之間內在聯系,體現數形結合效果,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這是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的另一方面,我們應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教學優(yōu)勢改進教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1.情景導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在教學“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時,教師運用課件展示一組生活中呈軸對稱的圖片,以設問的形式導入新課:下面一組生活中常見的圖片,看看有什么特點?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這時鼓勵學生在觀察的同時思索問題的答案,讓學生通過實踐去拓展知識的范圍。你想知道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嗎?今天我們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借助計算機輔助教學,自然有趣地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動畫模擬,突破教學重難點
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是以扎實的基礎和自學能力等為前提的。在中學數學中,概念、法則等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這些知識具有一定抽象性。而運動變化的東西、新鮮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中學生的注意。針對這一特點,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媒體“動”的特長,采用多媒體技術中圖形的移動、定格、閃爍、同步解說、色彩變化等手段表達教學內容,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效果。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自行探索、創(chuàng)造,認識新知識。例如:在講解軸對稱的有關知識時,可制作一個課件,使?jié)M足軸對稱條件的一個或兩個不同色彩的軸對稱圖形在鼠標的控制下,通過旋轉、重疊、閃爍等系列動畫模擬過程,形象生動描述圖形軸對稱內涵,便于學生切實理解。動畫模擬不但能徹底改變傳統教學中的憑空想象、似有非有、難以理解之苦,同時還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化被動為主動,產生特有教學效果。
這樣,利用多媒體演示功能把復雜的概念分解為直觀形象的簡單信息,利于學生自行探索,展示思維,歸納概念,理解概念。
在平行四邊形性質教學中,以動態(tài)演示畫面使學生生動形象準確地理解“對邊相等”這一特點。而“對角相等”這一特點,可啟發(fā)學生在自學中掌握。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能力和方法獨立探索獲取新知識,可培養(yǎng)學生的自行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3.精心設疑,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
疑問、矛盾、問題是思維的啟發(fā)劑,它能使學生的求知欲由潛伏轉入活躍,有力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例如:在教學“梯形的面積”時,如果照以往方法,讓學生用紙剪拼一次,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和推出梯形面積公式。這節(jié)課學生的探索一般到此,接下來就是對公式的應用。這樣無疑是把學生的思維緊框在課本上,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就受到束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剛開始,教師可設問:“你有什么辦法能求出梯形的面積?”這節(jié)課可采用計算機里的工具,讓學生利用計算機對圖形可切割、移動、旋轉等特點,探索出多種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方法。因為計算機中圖可多次使用,有的學生自己能探索出八種推導方法。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
4.輔助練習,熟練形成解題技巧
教學中可利用計算機向學生出示一組難度漸增的練習題,讓學生作出回答,計算機會及時給予評判和指導。練習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固定出題,也可以是隨機出題,根據教師所給的課目、章節(jié)、題型、難度靈活出題,增加練習的智能性,對學生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計算機會自動給出必要的提示或輔導,從而鞏固所學的內容,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熟練形成解題技巧。
利用計算機輔助進行練習,不僅意味著學生要有必要的問題求解知識,而且還需要學生掌握相應軟件操作技能,而對軟件操作技能的學習過程就是學習數學事實、概念和原理的一個很好的方法。計算機幫助學生學習這種應用的過程主要是學生和計算機的交互作用,它擺脫了傳統的教師控制教學的局面和消除了教師的主觀意志的影響,增強出題的客觀性,能夠更加真實地檢測教學的實際情況,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把教師從傳統教學的出題、編題、批改作業(yè)、課外輔導等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從事教學研究和教學創(chuàng)造。
總之,信息技術進入數學教育教學領域是必須要面對的一個現實,作為數學教師應以新的姿態(tài)去迎接這場挑戰(zhàn)。應該注意到的是計算機手段與傳統媒體教學完美地結合顯得十分重要。不是信息技術用得越多越好,計算機作為有效的輔助工具是為教學服務的,要把它用得恰到好處。傳統教學的優(yōu)勢應該保留,如教師的示范作用、教師與學生之間富于人情味的及時交流,教師組織起來的探究問題的活躍氛圍等等。理想的教學應該是把教師與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同時充分發(fā)揮出來,把信息技術與傳統媒體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王 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