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玲 仵 靜
(伊犁州委黨校 新疆 伊寧市 835000)
2011年初,國家文化部、財政部等部委聯(lián)合出臺文件要求:“2011年底之前國家級、省級美術館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全國的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站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全部免費開放?!边@是繼2008年博物館、紀念館實現全面免費開放后的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又一重要措施,同時也是公共文化界為建立學習型社會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又大惠民舉措。這也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件大事件。
所謂公共圖書館實行免費開放,一是對公共空間設施場地(閱覽室、報告廳、電子閱覽室、自修室)免費開放;二是對與其職能相適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文獻資源借閱、檢索與咨詢、公益性講座和展覽、基層輔導、流動服務)健全并免費向群眾提供;三是對為保障基本職能實現的一些輔助性服務如辦證、驗證及存包等也全部實行免費。人們到公共圖書館可以不花一分錢的享受公共圖書館給人們帶來的享受。這是我國政府實施文化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的一個具體體現。這也將成為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重要舉措。
1.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在實現落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具體行動中,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公共圖書館是國家和地方政府舉辦的公益性的文化事業(yè)單位;是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場所;是保障廣大人民群眾享有的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陣地。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和經濟不斷的發(fā)展,無論是從國家的層面講,還是從公民個體層面來講,人們在享受了物質文明成果的同時,對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要求和需求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高。因此,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是黨的十七大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具體實踐;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社會主義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手段。這也是進一步提高政府為全社會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和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一項積極行動。
2.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件大事。在文化部、財政部共同出臺的《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一經發(fā)布,全國上下大小公共圖書館都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并從本地圖書館的實際出發(fā),制定出臺關于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的具體措施,以最大限度的滿足普通老百姓對基本文化的需求??v觀我國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公共圖書館如此大范圍大規(guī)模的免費開放,是我國近現代文化史上從未有過的,也是我國圖書館發(fā)展的歷史沿革中不曾見過的。因此,我們認為兩部委倡導的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真正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件特大喜事。免費開放意味著任何讀者到圖書館都可以享受0費用的服務了,同時圖書館可以吸納更多的愛讀書學習的讀者了。全部免費開放公共圖書館對于每一個普通公民來說,雖然免去的只是一年不到百元的費用,但其意義是讓我國公共文化機構真正回歸了公益。國家政府的這一舉動,可以說是功在社會,利在百姓。通過免費開放公共圖書館,將會更大范圍的提高整個國民的文化素養(yǎng)。公共圖書館實現無障礙的免費開放,可以說是又給一個城市社會文明進步增加了一張新的名片。它的示范效應和意義,在于釋放和引領更多的社會公共產品向完全的公益性轉變,人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也必將會帶動更多的公共場所,比如景點和景區(qū)等也能夠走向無障礙和低門檻的開放之路。
3.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對于提高廣大人民群眾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具有重要的意義。公共圖書館是文化知識信息傳遞的一個重要中轉站,是先進文化傳播的一個堅實的起點,它在社會內部能夠成為一個文化涵養(yǎng)聚合的場所和公共學習交流的平臺。一個人一生需要明白很多道理才能有高品質的生活,否則他的人生就不完整。一個人的品質、情操、修養(yǎng)、情趣、品味等都與讀了多少書,讀了什么內容的書,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到圖書館讀書學習就是一個完善和提高自我道德水平的過程。圖書館是知識的海洋,圖書是知識之梯。我們掌握了知識,才能創(chuàng)造奇跡,才能更好的做人。古往今來,那些成功人士,都是與到圖書館刻苦讀書學習分不開的。毛澤東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他在湖南圖書館每天總是第一個進館看書學習,又總是最后一個離開圖書館。讀書使他明白了革命的事理,提高了思想理論水平,堅定了為解放窮苦的大眾而奮斗的決心。如今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已不僅僅是為了溫飽,更需精神文化上的享受。圖書館總是能夠提供各種文化服務,以滿足讀者精神層面上的需求。因此,我們說讀書可以充實我們的精神生活,提高我們自身的修養(yǎng)和文化素質。這就是人們共認的讀書有益,讀書受益之道理所在吧。
早在150多年前,“公共圖書館”這一概念,就已經由英國第一家公共圖書館館長愛德華茲提出。愛德華茲出身貧寒,他的知識就是通過在不列顛博物院圖書館讀書自學而來的,后來他又成為了這家圖書館的編目員。愛德華茲通過學習和工作實踐,在逐步改進其圖書館服務能力的同時,他還積極參與到推動英國議會為“公共圖書館”立法的活動中。與此同時,他還提出了由當地的地方稅收給予圖書館大力的支持,并對所有納稅人實行免費開放重要思想。時至今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和建國60多年的今天,我們國家的經濟實力已達到一定水平。我們今天提出向廣大讀者免費開放圖書館,是完全有可能辦得到的一件提升百姓素質和利民惠民的好事實事。
1.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構筑起了一個公民平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務權利的平臺。公共圖書館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人們終身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第二課堂,也是對大眾進行形象的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對其實施免費開放,讓人們以此為平臺,接受文化熏陶,開闊知識視野,不僅可以更好地實現其公共品性的初衷,而且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社會公眾的文化科學修養(yǎng)。國外公共圖書館,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他們的服務能夠超越圖書閱覽室的基本職能,把圖書館變成了一種體現公民平等權利的平臺。如美國公共圖書館,在館內所有人都是平等免費的,它不只是一個能看書的地方,而是一個公共活動的空間和場所。我國的杭州圖書館已經作到了,其他地方離這個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特別是西部邊遠地區(qū)條件差的就更遠了。據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統(tǒng)計,美國每1萬人就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這個數字是中國人均擁有量的46倍,而約62%的美國公民擁有圖書館的借書證,平均一年美國有近10億人次的讀者進到圖書館閱讀。那么,我們中國平均每3405平方公里、每46萬人口才擁有一所公共圖書館。在全國2800多個縣中,就有445個縣沒有圖書館,占15.6%,另外在2414個縣級圖書館中,還有675個不具備基本服務條件,占全國縣級圖書館的28%。因此說,全面免費開放公共圖書館的路程還很長。另外,圖書館的門打開了,人進來了,服務是否能跟的上。這還都是需要國家政府地方等各部門的齊心協(xié)力,才能夠實現我國全面的高服務水平的免費開放。
2.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政府和社會一定要對公共圖書館加大投入,投入是實現免費服務的前提與保障。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十五”期間以來,政府一邊積極倡導建設學習型社會,一邊不斷加大了對公共文化事業(yè)的投入。通過一些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務項目等的建設,使基層圖書館初步具備了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條件。目前除個別地區(qū)外,基本上實現了縣有圖書館,鄉(xiāng)有文化站,村有農家書屋的建設格局。但不可否認的是地區(qū)之間、城鄉(xiāng)之間的發(fā)展還很不平衡,欠發(fā)達地區(qū)特別是西北地區(qū)少數民族地區(qū)的一些公共圖書館,購書經費、專業(yè)服務人員配置等尚存在嚴重缺口,致使公共文化服務還不完全滿足當地群眾的文化需求。毋庸諱言,經費問題是制約當前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因素。免費服務表現上是對公眾免費,實際上意味著國家政府和社會一定要對公共圖書館加大投入,投入是實現免費服務的前提與保障。免費開放意味著我國文化共享時代的到來。當然,這一文化惠民舉措的背后離不開財政的大力支持。2011年,中央財政將拿出18個億,重點對中西部地區(qū)的地市級和縣級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等開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給予專項資金的支持。并按照地市級圖書館、文化館的補助標準為50萬元,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的補助標準為20萬元,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的補助標準為5萬元的標準予以補助。這將一改過去縣鄉(xiāng)級圖書館幾年都無錢買書的尷尬局面,圖書館無書又怎么能夠為讀者實行免費開放呢。
總而言之,圖書館免費開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功在社會,利在百姓。免費開放,對與圖書館人來說,這只是起點而不是終點。如何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公共圖書館,并在知識的海洋中讓他們自由吸取養(yǎng)分,以不斷提高全民的整體素質,這才是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的最終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