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蓮,史 薇
(浙江工業(yè)大學人文學院,浙江杭州310023)
于謙(1398-1457),字廷益,號節(jié)庵,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正統(tǒng)十四年(1449)成功抵御了蒙古瓦剌部入侵的一代民族英雄。于謙身上除了作為一個民族英雄的光芒,還值得大書特書的就是關于他的“民為貴”的民本思想實踐。他一生心憂天下、情系蒼生,不折不扣地踐行著“民為邦本”的民本思想,最好的佐證就是他巡撫河南、山西期間的作為以及這時期創(chuàng)作的詩文。從宣德五年(1430)到正統(tǒng)十二年(1447),于謙巡撫晉豫共十八年整,十八年間他關心民瘼、問民疾苦、為民請命,正如史書所記載:于謙“遍歷梁、晉諸郡邑,問民疾苦,而賑恤之”①(明)陳善:《于廷益?zhèn)鳌?,?清)丁丙:《于公祠墓錄》卷二。。他不惜犧牲朝廷利益,推行輕稅養(yǎng)民政策;為了使無數(shù)災民賴以存活,他設立預備倉、開官倉賑濟、開辦藥局;為了遏制旱災,他風餐露宿;為了治理黃河,他帶領百姓筑壩、植樹。黃河絕堤,他甚至跳入黃河以血肉之軀去阻擋洶涌的水流;飛蝗肆虐,他率領官吏并親自下地整治,等等,不一而足。他以赤誠之心和全部精力忠實地踐行著儒家的民本思想。
于謙踏上晉豫大地,眼前所見并非如那些朝廷大臣每日奏報或臺閣體詩人所吟詠的歌舞升平、天下大治的景象,他看到的是經濟之蕭條、農村之凋敝、生靈之涂炭。于謙的《憫農》詩描述他當時面對的狀況:
無雨農怨咨,有雨農辛苦。農夫出門荷犁鋤,村婦看家事縫補??蓱z小女年十余,赤腳蓬頭衣襤褸。提筐朝出暮始歸,青菜挑來半沾土。茅檐風急火難吹,旋爇山柴帶根煮。夜歸夫婦聊充饑,食罷相看淚如雨。淚如雨,將奈何,有口難論辛苦多,嗟而縣官當撫摩②(明)于謙:《于肅愍公集·文集》。本文所選于謙詩文均出自《于肅愍公集·文集》。。
百姓的苦難首先是因為苛重的賦稅。明代發(fā)展至正統(tǒng)時期特別是正統(tǒng)后期,皇室、勛戚和宦官倚恃特權大肆掠奪土地,建立莊園,官僚地主也瘋狂兼并土地。這些集中占有土地者又通過各種手段免除了賦稅負擔,政府的稅田總額日益減少,而政府的賦稅總額卻不能因此縮減,這樣一來,被皇室、勛戚、宦官、地主等占有的土地應繳納的賦稅就轉嫁到了百姓身上。因此,百姓的賦稅負擔比明初大大加重了。于謙的奏章和作品對山西、河南兩省百姓沉重的賦稅負擔以及由此造成的困苦多有描述,如《村舍耕夫》:“倚門皓首老耕夫,辛苦年年嘆未蘇。椿木運來桑柘盡,民丁抽后子孫無。典余田宅因供役,賣余雞豚為了逋。安得歲豐輸賦早,免教俗吏橫催租?!痹偃纭堵放岳羡拧?“路旁遺老亦堪悲,問者倉皇只淚垂。恒產賣余無業(yè)次,比鄰逃盡少親知。”
于謙首先要做的是讓那些被賦稅壓得喘不過氣來的百姓能夠得到喘息,輕稅養(yǎng)民是他竭盡全力在山西、河南推行的做法,這一做法讓兩省百姓廣受恩澤。
宣德五年(1430)和六年(1431),黃河連續(xù)兩年肆虐泛濫,河南開封府所屬的祥符、中牟、陽武、通許、滎澤、尉氏、原武、陳留等8個縣的民居、土地和莊稼幾乎悉數(shù)淹沒在洪水之中,百姓被迫踏上了流亡之路,于是流民驟增。在這種情形下,如果朝廷仍然堅持照收稅糧,那么無疑是將他們逼上了絕路。于謙走遍這些受災區(qū)域,統(tǒng)計受災的民戶和田地,上報朝廷,又請求朝廷減免稅糧,朝廷最終同意將河南省受災地區(qū)的一半秋糧折收布絹①《明宣宗實錄》卷七六、七四、八五、九一、九四。。宣德七年(1432)山西省太原府、平陽府、汾州及沁州等處遭遇霜災,過早降臨的寒霜使得秋田顆粒無收,于謙向朝廷陳述后,朝廷理解了于謙對百姓的憂念,停征了上述州府之糧草。宣德十年(1435)三月,于謙以河南連年災傷,百姓困窘艱食,奏請朝廷將營建山陵起取河南民夫17000余人削減一半。朝廷遂免去河南17000人營建山陵之勞役②《明英宗實錄》卷三、六、七、一七。。同年六月,河南彰德等府逃民復業(yè)者達5萬余戶,而有司不顧民情,追收他們歷年所欠稅糧,致使民不聊生。于謙將此奏明朝廷,朝廷下詔悉免逃民復業(yè)者所欠稅糧②。接著,于謙又上奏陳述山西、河南各處逃民雖已招撫回還,但多系家道艱難、糧差無力者,請求蠲免稅糧一年,差役兩年,以后稅糧只分送附近官倉,納差役比現(xiàn)在人口減半。朝廷對于謙所奏全部予以采納②。正統(tǒng)元年(1436),朝廷從于謙所奏,裁革各處既無軍衛(wèi)又不當沖要而設置的倉局及每年收糧不足5千石、收鈔不及5萬貫之課司局,以免煩擾百姓,且減職役俸祿②。正統(tǒng)二年(1437)四月,河南開封、彰德、河南、懷慶、衛(wèi)輝五府所屬州縣自上年閏六月以來天雨連綿,河水泛濫,淹沒田地,于謙奏請免受災田地糧草。朝廷收到于謙奏章后隨即免除了河南受災地區(qū)的田糧③《明英宗實錄》卷二九、三○、三六、三九。。次月,于謙奏明河南諸處連年遭遇蝗蟲水旱等災害,請朝廷暫且停征稅糧絲絹,獲允③。十一月,于謙陳述河南所轄各府州縣先是春旱傷麥,五月以來又河水泛濫,田禾盡損,顆粒無收,朝廷命于謙等前往各府州縣,核實受災田畝,查明確系缺糧民戶,免去稅糧③。正統(tǒng)三年(1438)二月,于謙奉命督同巡按監(jiān)察御史等官視察河南開封等7府所屬州縣遭水災的情況,查明淹沒田地總數(shù)為7萬余頃,并奏準朝廷免糧763000余石,免草975000余束。三月,于謙奏請免去河南開封等7府所屬受災州縣之稅糧③。六月,經于謙奏請,朝廷蠲免河南被災州縣兩年食鹽④《明英宗實錄》卷四三、六六。。正統(tǒng)四年(1439)由于山西百姓饑餓困窘,于謙奏準將應納夏稅當半納米、半折布④。正統(tǒng)五年(1440)三月,山西太原等府部分州縣遭遇旱災,田禾無收,黎民流徙,于謙奏請免山西正統(tǒng)四年夏稅和秋稅未征之數(shù)及正統(tǒng)四年以前拖欠之數(shù),蠲免逃民所欠稅糧馬草 。十二月,朝廷在了解河南災情后,下詔免去河南彰德、南陽、開封、衛(wèi)輝、懷慶等被災諸府的稅糧①。
正統(tǒng)六年(1441),于謙出獄后即請求從簡營葬晉憲王,軍夫減半,物料、房屋當適可而止①。正統(tǒng)七年(1442)四月,在于謙的呼吁下,朝廷下令免除山西平陽府所屬州縣正統(tǒng)六年以旱災未納之稅糧①。同年七月,于謙又以河南水災、旱災、蝗災相仍,請求免去河南該征之租稅。又以山西夏麥薄收,奏請朝廷布麥兼收,此議遭到了戶部大員的阻擾,但是英宗卻詔令全部從于謙所言,并對朝廷大員說要像于謙那樣以養(yǎng)民為本①。正統(tǒng)九年(1444)五月,河南、山西遭受旱災,于謙奏請免征兩省的夏稅。一個多月后,朝廷減征河南開封、衛(wèi)輝、南陽、河南、懷慶、彰德等府被災州縣上一年凡30萬余石的稅糧①《明英宗實錄》卷一一六。。正統(tǒng)十年(1445)六月,朝廷免去山西平陽、太原等府的夏稅②《明英宗實錄》卷一三〇。。七月,于謙上奏朝廷山西平陽府并潞州、汾州、沁州所屬地方自入夏以來久旱不雨,莊稼無法入種,收成難期,請將上述地方當年該征布花減免二分,秋糧本色折色亦合減免三分,以緩民力③《明英宗實錄》卷一三一、一四〇。。正統(tǒng)十一年(1446)四月,由于山西連年旱災,逃民日增,且多負欠稅糧,于謙奏準暫停征收逃民所欠稅糧③。八月,朝廷從于謙奏,詔免河南開封、衛(wèi)輝二府被水田地之糧草二分,其余八分準令折鈔交納,1石糧折鈔60貫,1束草折鈔3貫④《明英宗實錄》卷一四四、一五四。。正統(tǒng)十二年(1447)五月,奏準免去山西、河南受災地方之稅糧,并停免歷年拖欠之稅糧、馬匹各項買辦等,以紓民力④。
于謙巡撫晉豫的十八年中,黃河暴虐的性情頻繁發(fā)作,暴戾無常的河水吞噬了眾多百姓的生命,淹沒了廣袤的土地,卷走了無數(shù)的房舍和莊稼。每當河水暴虐,大堤決口,于謙最重要的工作除了賑災就是治水。于謙到黃河水患的重災區(qū)開封一帶,巡視黃河沿岸;農閑之時,他率領軍民修筑大堤;在堤岸上植樹,以固堤壩;每五里設一崗亭,遣專人巡守,遇有塌損,即時修補⑤(明)于冕:《于肅愍公行狀》。。
于謙還希冀借助神的力量來制服這條總是掙脫大堤束縛的長龍,于是決定在黃河最易決堤的開封城郊鑄一只鐵犀牛,以使波濤永息,一方安瀾。鐵犀牛如今坐落在現(xiàn)開封城東北約2.5公里處的一座名為“鐵牛”的村落,身高6尺、座長3.5尺、體闊8尺。浙江杭州西湖南岸三臺山的于謙祠墓里有鎮(zhèn)河鐵犀的復制品。鎮(zhèn)河鐵犀鑄成后,于謙撰寫了《鎮(zhèn)河鐵犀銘》,鐫刻于犀背上。銘曰:
百煉玄金,镕為真液。變幻靈犀,雄威赫奕。振厥堤防,波濤永息。安若泰山,固若盤石。水怪潛形,馮夷斂跡。城府堅完,民無墊溺。雨順風調,男耕女織。四時循序,百神效職。億萬閭閻,措之枕席。惟天之休,惟帝之力。亦爾有庸,傳之無極。
用“神力”治水,自然是于謙的美麗夢幻,一頭鐵犀牛如何能使得黃河安瀾?但是,世世代代的河南人民感戴于謙,使得鎮(zhèn)河鐵犀得以保存下來,成了于謙治理黃河的紀念碑。
河南、山西是旱災多發(fā)地帶,山西尤甚。查閱《明實錄》等有關史書,于謙擔任晉豫巡撫十八年即宣德五年(1430)至正統(tǒng)十二年(1447)之間,有關旱災的條目很多。曠日持久的干旱帶來的是土地龜裂、河流干涸、莊稼枯萎,灼熱的太陽烤干了百姓對豐收的期待,也烤得于謙憂心如焚。老天不下雨,作為一個古代官吏,于謙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遏制旱情,他希望以自己的赤誠之心感動上蒼,拯救百姓于苦難。
從他的詩歌中可以知道祈雨是百姓常常要做的一件事情。于謙很虔誠,為了祈雨,他甚至十余日吃齋飯、戒酒,他的《祈雨蔬食》曰:“苜蓿盤中意味長,經旬不近酒杯香。亦知厚祿慚司馬,且守清齋學太常。客底情懷空抑郁,冥中感應豈微茫。黃齏百甕皆前定,助我平生鐵石腸。”
在山西,太原附近的晉祠、烈石祠、城隍廟等處是歷代百姓祈雨之所。晉祠祈雨,從于謙的很多詩作中可以得到印證:
晉祠風景好,覽勝結幽亭。水繞闌干碧,山環(huán)坐榻青。衣冠祠下集,車馬柳邊停。風木混疑雨,蕭蕭不厭聽。(《因祈雨與宮都帥王大參林憲副同坐晉老亭,有賦》)
曉行數(shù)里未天明,路繞汾河聽水聲。斜月帶星橫遠漢,清風傳漏報殘更。中心但愿靈祗格,遠道何須父老迎。好挽銀潢化甘雨,溥沾率土潤蒼生。(《晉祠禱雨曉行》)
懸甕山前境趣幽,邑人云是小瀛洲。群峰環(huán)聳青螺髻,合澗中分碧玉流。出洞神龍和霧起,凌波仙女弄珠游。愿將一掬靈祠水,散作甘霖遍九州。(《憶晉祠風景,且以致望雨之意》)
有一次,新城龍王廟請水祈雨,現(xiàn)場舉行了很隆重的儀式,新城的父老鄉(xiāng)親都來了,燃香叩拜,手持蘸了水的柳枝,向天求雨。巧合的是,祈雨儀式一結束,新城的上空陰云密布,頓時暴雨降落,新城大地,普沾恩澤,枯萎的莊稼又恢復了生機,于是歡聲遍野。于謙很興奮,寫下了一首《新城請水祈雨有應》:
緘香百里叩龍祠,乞得靈泉浸柳枝。酌水獻花羅父老,吹簫擊鼓走童兒。神風靜默云生石,和氣熏蒸雨應時。頃刻寰區(qū)生意足,從知天地本無私。
世界本來就沒有什么神靈,因而,祈雨也就不存在是否靈驗的問題,新城祈雨之后暴雨突降的情況只是偶然,一次甚至是幾次祈雨之后仍然是烈日當空也是經常有的事情。于謙總是愁苦不堪,繼續(xù)虔誠地禱告,在心里一再請求神靈將災咎歸于他一身,普降恩澤于百姓,非常情況下,于謙也寧可相信神靈必然會被他和百姓的虔誠所感動,能夠竭其所能為人類弭災造福。
于謙所有的情感都和蒼生之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所期民物阜,此外復何如”(《春日即事》),谷日晴明,豐年可期,于謙“憂民無限意,對此暫舒眉”(《谷日喜晴》)。于謙在這一時期寫下的詩歌,讓后代的官員們知道百姓的父母官就必須為百姓之樂而樂,為百姓之憂而憂。
和氣成甘雨,沾濡意轉深。一犁通地脈,萬物識天心?;阂?,山川起夕陰。農夫咸喜悅,點滴值千金。
花外錦鳩啼,催來雨一犁。眼前生意足,頭上暖云低。紅透花枝重,青涵草色齊。明朝出城郭,走馬踏春泥。
日入千山黑,層云構夕陰。一聲雷送雨,萬國土成金。品物回生意,閭閻誦好音。天公應有在,知我愛民心。
(《喜雨三首》)
連日東風喚錦鳩,應時甘雨散群憂,兩間草木沾余潤,萬里江湖總細流。生意無邊回地脈,歡聲隨處戴天休??瓦厬驯氖嬲?,聊向花前捧玉甌。(《鄭州喜雨》)
風調雨順,物阜民康,這是于謙的愿望,也是于謙的快樂所在。但是,滿眼都是龜裂的土地、枯死的禾苗和饑餓的百姓,對于喜怒無常的老天,于謙感到無能為力,不止一次地表白,“愿將一掬靈祠水,散作甘霖遍九州”,“安得天瓢都挽取,化為甘雨潤蒼生”(《春水》)的誓愿。他甚至常常陷入深深的自責與愧疚:
朔風怒號不得止,漠漠埃塵漲天起。入春已是一月余,翻覺貂裘薄如紙。前朝飛雪天上來,問績郊原不盈指。壟間宿麥正青青,無雨安能勃然起。圣皇愛民如赤子,詔旨丁寧在人耳。輕徭薄賦更恤刑,天意云何乃如此?撫巡失政固子罪,竊祿偷安心獨愧。愿移災咎及予躬,免使蒼生受憔悴。(《入春狂風大作,加以久無雨雪,因以自咎》)
聞雞推枕起,曙色漸分明。樹映旌旗影,風傳鼓角聲。云霓常在望,天地豈無情。坐待甘霖降,群黎各遂生。(《望雨無寐曉起偶題》)
現(xiàn)存于謙關于祈雨的詩文尚有《夜四鼓城隍廟合祭群神》、《祈雨文》、《鯉魚圖》、《次日陰云密布不雨復散》等。
每遇洪澇、干旱、飛蝗、霜雪等災害連續(xù)不斷地向晉豫人民襲來,于謙憂患萬分:
縣治蕭條甚,疲民疫病多??煽肮偈殻瑳r是歲傷和??諒[全無積,荒田更起科。撫安才智短,獨立奈愁何!(《延津縣》)
村落甚荒涼,年年苦旱蝗。老翁傭納債,稚子賣輸糧。壁破風生屋,梁頹月墮床。那知牧民者,不肯報災傷。(《荒村》)
為此,于謙馬不停蹄地治水、祈雨、捕蝗、防霜,還要前往災區(qū)視察,如實將災情上報朝廷,為百姓減免稅糧。而保全百姓的生命,讓災民不致饑餓而死成為于謙為官的要務。他殫精竭慮,采取了很多辦法。首先,他設法保證官倉儲備的充足,這樣才能在災荒歲月有足夠的糧食賑濟百姓。如正統(tǒng)二年(1437)河南所轄各府州縣先是春旱傷麥,五月以來又是河水泛濫,莊稼顆粒無收,在征得朝廷的同意后,于謙將原定充軍的糧米共計298000余石存留下來,以備賑濟①《明英宗實錄》卷三六。。同年,于謙還將河南布政司所收宣德十年以前負欠糧米及正統(tǒng)二年起運草束改折米麥,全部存留在受災府縣,預備賑貸②《明英宗實錄》卷三七。。其次,于謙創(chuàng)設了預備倉,施行平糶制度,就是先以官庫鈔物大量收買大戶和中戶的糧食,貯積在各地方預備倉內,遇到荒年時節(jié),就減價糶給饑民。宣德五年(1430),于謙甫到晉豫,就遇黃河決堤,河南災民無數(shù),次年二月于謙就奏請于河南衛(wèi)輝、新德等地置預備倉,收貯秋糧,以備兇年賑濟災民③《明宣宗實錄》卷七六。。此后,這一做法陸續(xù)在兩省其他地方推開。再次,于謙命令各縣設置兩倉,即“尚義倉”(也稱“義倉”)和“平準倉”(也叫“平倉”)。“尚義倉”就是收貯地方賢良捐輸糧谷的倉儲;“平準倉”就是收貯豐年低價買進,兇年再以昔日低價賣出的糧食倉庫。此舉旨在調動社會力量協(xié)助政府做好賑濟災民的工作。對于那些樂于賑災濟民的社會賢良,于謙予以嘉獎,并在倉前立碑勒名,鐫刻上捐資輸糧者的姓名以及捐獻的數(shù)量;捐200斤以上者還給予冠帶,賤價平糶過千百石者就給以建坊立匾,免除捐資輸粟的一家各色差徭冗役,表示獎勵和回報。于謙多次帶頭捐納自己的薪俸,賑濟災民。
于謙施行的貸糧制度為:每年三月初令河南、山西各州縣登記缺糧之民戶,申報布按二司,至五月蠶麥既收,計口支給,大口月三斗,小口減半,待秋成償還官倉。但是于謙“以民為本”的情懷在于他總是心系那些弱勢群體,他下令免去那些貧困以及老弱病殘無力償還者所借糧食,缺損數(shù)就由官府設法補足。于謙還規(guī)定了放支順序:先菽,次薥秫,次黍麥,次米稻;又設法使倉儲的糧食不變質。
如若當?shù)氐募Z食收購量無法使災區(qū)百姓度過災荒,于謙就派人攜帶勘合公文,到湖廣、四川等富庶的地區(qū),購買糧食,救濟饑民④《明英宗實錄》卷七六;又,《明史》卷七九《食貨志三》;(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一一,中華書局,1981年出版。。為引起各級官吏的重視,于謙將賑濟百姓列為兩省府、州、縣各級官吏的重要工作并按年考核,在他的懇請下朝廷也派官員考核各級官吏的預備官倉糧儲工作完成情況,預備糧儲未完成者不得升遷。
于謙的這些做法使得兩省成千上萬的饑民在兇年饑歲免遭死亡的厄運。明英宗朱祁鎮(zhèn)(1427-1464)曾經在朝堂上對戶部大臣說:“兇年減價而糶以利民,此古良臣為國救荒長策。今謙為朕舉行,朕甚嘉之”⑤《明英宗實錄》卷一三一。。感激嘉獎之意溢于言表。
安頓流民是另一項重要工作。在饑荒的年月,于謙命令縣官于每個里中選忠正耆老二人,協(xié)同里甲,照舊日冊籍,查計人口,給與饑民粟谷銀錢。同時又命縣官時刻稽查,不許里甲作弊徇私。還通告各縣如有別省饑民流亡到來,就允許他們在當?shù)鼐褪扯热眨辉S將流民驅逐出境。正統(tǒng)四年(1439)于謙安撫河南、山西、南北直隸流民34000余戶⑥《明英宗實錄》卷六三。。正統(tǒng)十年(1445),山東、山西、陜西的饑民大批流入河南,據(jù)當年二月于謙的調查和統(tǒng)計,流民人數(shù)達20余萬。他們大多持物貨易米度日,而河南上年也是糧食薄收,民間蓄積也不豐厚。于謙的民本思想境界是博大高遠的,他并沒有將外省流民驅逐出境,而是設法使無數(shù)的外省流民生存下來,他擔心米價因此而踴貴,又會導致新的饑荒,于是將河南、懷慶二府官倉81萬石糧儲低價糶與陜西、山西饑民,并且嚴令禁止富庶之家乘機囤積牟利,使流民無饑餓之患⑦《明英宗實錄》卷一二六。。同年七月,于謙又將懷慶、河南二府所收60余萬石倉糧低價糶與山西、陜西饑民。十月,于謙奉敕行文湖廣等布政使司,委派右布政使年富等督責所屬衛(wèi)所,安頓山東、山西、陜西等處逃民7萬余戶,令相近者另立鄉(xiāng)都,星散者安插于原鄉(xiāng)都,并選忠厚老實者為里老,善加管轄。將閑田及河水退后之灘田提供給沒有土地的逃民耕種,而對于那些貧困無食者則由官府直接賑濟⑧《明英宗實錄》卷一三四;又,(明)于冕:《先肅愍公行狀》。。于謙此舉使得數(shù)十萬的流民賴以存活,并且能夠安居樂業(yè)。于謙安頓流民的意義還在于這些流民在得到優(yōu)善的撫恤后就不會鋌而走險,從而緩和了統(tǒng)治階級和農民間日趨尖銳的矛盾。
自然災害總是伴生出各種疾病,于謙就開設藥局,向百姓發(fā)放藥品,遏制災后瘟疫的流行,使百姓從疾病之痛中解脫出來。還有另外一個細節(jié)可以表明于謙對百姓的關愛,他在山西、河南各縣的交通大道兩側種上樹木,每距三、五里開鑿一口井,這樣既可以在夏天為路人遮蔽烈日,又可以給百姓提供飲水之便。他還于井畔修建小亭,供行人憩息納涼。
原本在苛捐雜稅的重負、奸吏滑胥的壓榨、天災人禍的打擊中煎熬的兩省百姓對于謙充滿感戴之情。正統(tǒng)六年(1441)三月,于謙被關進了都察院獄,并被判了死刑,晉豫數(shù)千吏民為于謙辯冤,要求釋放于謙,并要求于謙重返晉豫。天順元年(1457),于謙遇害時,河南父老皆涕泣而相率潛往開封城馬軍衙橋西原于謙官署,設靈位而祭。后來,河南百姓為紀念于謙,在原于謙官署建“庇民祠”,此后,百姓每年往祭①(明)李夢陽:《重修開封府于公祠記》,見(清)丁丙:《于公祠墓錄》卷末。。憂國憂民、為民請命的于謙已經成為了一個道德榜樣,感召著后來的文人志士。他的民本思想實踐活動,也終將激勵我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