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新生代農民工心理沖突及認知輔導

2011-08-15 00:46:01李中華
黑龍江史志 2011年9期
關鍵詞:防御機制新生代輔導

李中華 蔣 娟

(湖南科技大學 湖南 湘潭 411201)

論新生代農民工心理沖突及認知輔導

李中華 蔣 娟

(湖南科技大學 湖南 湘潭 411201)

新生代農民工較傳統(tǒng)農民工會有更多的心理沖突,體現在自卑感、交往封閉、缺乏歸屬感以及自我防御機制不成熟;這會對其心理健康產生更多的負面影響。通過一系列的輔導,幫助其正確認識和處理心理問題,促進新生代農民工心理健康發(fā)展。

新生代農民工;心理沖突;認知輔導

政策日益寬松,交通工具的便利,土地資源的不斷減少和思想的日益開放,這一切使在以前約束和制約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入城市的因素在以后都不復存在,于是進城務工成為他們重要的生活來源之一,他們就是所謂的農民工。

一、新生代農民工的界定

對于農民工的界定,至今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定義,一般認為農民工概念的內涵是指戶籍仍在農村,主要從事非農產業(yè)的人,農民工的外延一般僅包括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即流動農民工),實際廣義上還包括那些農村當地被其他人雇去從事有償的非農業(yè)活動的農村人口(即非流動農民工)[1]。

“新生代農民工”,是指年齡18歲到25歲的“80后”、“90后”,有著受教育程度高、職業(yè)期望值高、物質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等特征。2010年1月31日,國務院發(fā)布的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大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進一步夯實農業(yè)農村發(fā)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農民工”的提法。這批人目前在農民工外出打工的1.5億人里面占到60%,大約1個億。與第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出生于上個世紀80年代前后,是伴隨中國改革開放成長的一代。以上界定是為了確保研究對象更加明確,使得研究更加具有針對性。

二、新生代農民工常見的心理沖突

社會轉型和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使得新生代農民工承受著比第一代農民工更大的心理壓力。新生代農民工的主要心理問題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自卑心理

農民工從偏遠落后的農村進入城市,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使他們陷入了許多矛盾和困惑之中。首先,新生代農民工大多有留守的經歷,與鄉(xiāng)下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的孩子,有一種很明顯的自卑感,缺乏安全感。其次,在就業(yè)方面,由于文化素質偏低,使他們只能做一些經濟收入低、勞動強度大、相對較臟、條件較差的工作,這使得他們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最后,城市生活節(jié)奏相對于快于農村,使許多農民工產生了不適應感。所有這一切,使他們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心理。

(二)人際交往的相對封閉和孤獨心理

人際交往的相對封閉是新生代農民工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說農民工務工期間的社會生活空間幾乎呈封閉狀態(tài),不被所在城市的主流生活接納,文化教育活動極其匱乏[2]。自卑心理導致人際關系緊張,使新生代農民工在人際交往中變得多疑,自尊心過分敏感,總擔心別人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有輕視不屑的成分。人際關系敏感的人對讓人較少信任,容易將他人的交往行為也視作是對自己的嘲弄或是傷害,因此在交往中常有消極預期和體驗。

人際關系敏感是新生代農民工人際交往相對封閉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過長的工作時間限制了新生代農民工的人際交往。山東制造業(yè)青年農民工調查顯示,52.4%的制造業(yè)打工青年一天需要工作8-10個小時,29.2%的人需要工作10-12個小時,46.6%的人周末得不到正常休息[3]。在工作之余的有限時間里,他們的交往僅限于老鄉(xiāng)和工友,沒有時間也沒有多少機會接觸城里人,加上城市居民的歧視、排擠和生活環(huán)境的隔離,也決定了他們不能與城市人的正常交往。同時,很多農民工只身一人在外務工,缺少家庭溫暖,這種狀況使得他們更加的孤獨。

(三)缺乏歸屬感

在中國這樣一個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的社會中,農民工注定是特別的一群——他們游走在城市與農村之間,既不完全屬于城市,也不完全屬于農村。而新生代農民工,他們的這一特點更加鮮明,城市的五光十色吸引著他們年輕的眼睛。一項不久前在哈爾濱進行的新生代農民工調查表明,許多年輕農民工的心愿就是——努力留在城市。但是現實卻像一堵墻擋在他們面前——他們并不屬于城市,他們是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兩棲人”。

(四)自我防御機制的不成熟

防御機制是一種挫折反應和應急策略,只有既能減輕痛苦,又能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防御機制才算是成熟的防御機制,偏向一方而不顧及另一方,都是不成熟的防御機制,如在面臨心理壓力時,選擇被動攻擊、抱怨、幻想、退縮甚至于犯罪自殺等[4]。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上的弱勢地位和脆弱的自尊,使他們比其他人遇到更多產生挫折的情景,需要運用防御機制進行自我調節(jié)的時候更多,如果不能以成熟的自我防御機制去實現調節(jié),那就容易導致心理問題。

當今社會,農民工犯罪或是自殺率呈現日益上升的趨勢,如富士康自殺跳樓事件等,這說明,在面對心理緊張、矛盾、沖突或壓力等情況下,有些農民工采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機制。新生代農民工自身的自卑、封閉的特點,在日常生活中,注定更容易受到心理沖擊。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各種矛盾層出不窮,同時又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在這樣的狀況下,新生代農民工的心理壓力如果得不到正確的疏導與幫助,他們就會產生不正確的歸因,并因此產生不理智的情緒和行為。

三、新生代農民工心理沖突的認知輔導策略

對于新生代農民工心理沖突的調適,社會工作者應該首先從認知改組入手,通過調整認知策略,幫助新生代農民工接受并勇于挑戰(zhàn)現實的正確態(tài)度,調整人際交往的消極封閉策略,建立起成熟的自我防御機制,促進新生代農民工的心理健康。

(一)正確看待心理問題并接受心理輔導

心理問題是指人們心理上出現的問題,如情緒消沉、心情不好、焦慮、恐懼、人格障礙、變態(tài)心理等等消極的與不良的心理,都是心理問題,(嚴格來說,心理問題無褒貶之意,既包括積極的,也包括消極的)。它的產生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任何人在其一生之中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同時,心理問題不同于精神疾病,精神病是一種病理性的疾病,而心理問題并沒有發(fā)生生理性病變。因此,當出現心理問題時,不要害怕說出來,要積極尋求幫助。心理問題只要能得到正確的輔導、幫助和疏導,一般都會消失。

(二)正確認識現實,消除自卑心理

城鄉(xiāng)差距的存在時歷史和社會發(fā)展的結果,是任何人都不能改變的,隨之而來的城市人與農民工的差別也是客觀存在的,這不應該成為自卑的原因,而應該是努力奮斗、改變自身的動力。

在新生代農民工自卑的背后,有這樣一些不合理的信念為前提:我是農村人,沒有城市戶口,所以我比城市人低一個等級;我的工作比城市人臟、累,所以沒有理由獲得別人的認可與尊重……諸如此類。要幫助新生代農民工走出自卑的誤區(qū),就要促使他們打破頭腦中的這些不合理的信念??梢赃@樣鼓勵自己:“城市人就一定比我優(yōu)秀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反思,讓農民工明白雖然現實很殘酷,但我們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而改善自身條件,恢復他們應有的自尊和自信。

(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現實條件的限制,確實會讓農民工在人際交往中遇到許多不便。為了增加收入,他們放棄休息時間選擇加班加點的工作;為了照顧自己的自尊,他們選擇回避與城市人的交往;而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很好的處理與同事、工友及其領導的關系……人際關系的緊張,使他們長期陷入沮喪、悲悶情緒之中,因情緒的不健康而導致人格的畸形發(fā)展。

這其中首先要解決的是對因客觀原因而交往受限的態(tài)度。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是必然存在、必須面對的問題。咨詢人員要讓接受輔導的農民工應該正確看待這一問題,應樹立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樂觀對待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要引導農民工在不能改變現實狀況制約的情況下,要能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從逆境中學習自強自立。

(三)形成成熟的自我防御機制以應對挫折

幫助新生代農民工建立成熟防御機制,適宜以團體輔導的方式進行。新生代農民工有相似的家庭條件、成長經歷,更有著承受現實壓力的共同體驗,所以他們相互之間交流容易產生共鳴,不會有防范心理的干擾。團體輔導使平時交往較少的他們有了歸屬感,團體還可以成為其重要的心理支持系統(tǒng);對于正在困擾中的人,在團體輔導中通過經驗與感受的分享,產生“和別人一樣”的體驗,對于減輕受挫感很有幫助。在團體輔導中,有過相似經歷的農民工分享其走出心理困擾的過程,對其他正在經歷或尚未經歷這類挫折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埃利斯認為,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fā)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個體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以上幾個方面的輔導,最終目的就是要幫助新生代農民工從消極心理走出來,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認知策略輔導,新生代農民工得到的不僅是心理輔導,更是促進成長、走向成熟的蛻變。

[1]王亞麗.農民工的心理健康問題[J].現代農業(yè)科學,2008,(05).

[2]趙敏.農民工心理問題解析[J].昌古學院學報,2008,(03).

[3]魏曉娟,劉愛景.80后農民工常見心理困惑及對策探討[J].山東省青年干部管理學院學報,2009,(05).

[4]杜志麗,賀思輝.某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與人格防御機制的相關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02).

李中華(1985—),女,現就讀研于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傳統(tǒng)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蔣娟(1986—),女,就讀研于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

猜你喜歡
防御機制新生代輔導
“新生代”學數學
藜麥,護衛(wèi)糧食安全新生代
新生代“雙35”09式
創(chuàng)意新生代——2018倫敦New Designers展覽
現代裝飾(2018年5期)2018-05-26 09:09:23
藏族和漢族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心理防御機制對照研究
軀體形式障礙患者治療前后防御機制的對照觀察
大學生心理防御機制特點研究
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輔導
中國火炬(2009年6期)2009-07-24 14:38:00
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輔導
中國火炬(2009年9期)2009-07-24 14:36:42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學習輔導
中國火炬(2009年2期)2009-07-24 14:31:37
林甸县| 龙泉市| 清丰县| 阳信县| 开鲁县| 寿阳县| 峨眉山市| 扶沟县| 淮安市| 盐源县| 曲周县| 全州县| 马边| 通化市| 张家界市| 毕节市| 葵青区| 广饶县| 调兵山市| 洪泽县| 临沭县| 微山县| 大连市| 旬阳县| 怀集县| 岑溪市| 台安县| 和硕县| 库尔勒市| 惠东县| 辉南县| 恭城| 肥东县| 綦江县| 乌鲁木齐县| 栾城县| 灵川县| 瑞丽市| 尼玛县| 高要市| 平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