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躍
跨文化交際語用失誤分析
徐 躍
跨文化交際語用失誤是近年來語用學和跨文化交際學研究的熱點問題。由于目前全球化的進展,用于跨文化交際的場合越來越多,因為本身的文化背景不同,在思維方式、講話規(guī)則、社會價值及其他因素方面的語用差異會令交際形但是解決語用失誤的問題要比解決語言失誤更難,它所涉及的問題不僅僅是語言本身,更揭示出深層次因素,如語境、社會文化甚至是人類的認知心理情況。
跨文化 語用失誤 成因
語用失誤最初由英國語言學家Thomas提出,指的并不是來自語言本身的語法等方面的錯誤,而是交際雙方因表達理解的差異而導致的錯誤。也就是在實際語言使用的過程中發(fā)生的失誤,所以也因此有了語用學的研究。
而在我們國內(nèi),何自然教授首先開始了對跨文化語用失誤的研究,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比較缺乏的是如何解決語用學中的失誤問題,因為在語用失誤方面,類型是比較好解析的,但是解決語用失誤的問題非常復雜,它所涉及的問題不僅僅是語言本身,更揭示出深層次因素,如語境、社會文化甚至是人類的認知心理情況。目前來看比較可靠的就是強化英語教學。
交際語用失誤的成因有很多,也有不少的理論對其進行過研究,不過其中最易于解釋的就是圖示理論,圖示理論認為人們在接受和理解外界新信息時,要把大腦中已知的圖示聯(lián)系起來,為認知提供依據(jù),以達到理解交流的目的。人們的交際過程實際上是新的信息和大腦中已有的知識的動態(tài)交互過程。
跨文化交際在全球化進程日益加深的情況下更加凸顯其重要性,因為在這種社會情況下,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交流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要多。當然跨文化交際一般是以是否具有同樣文化的民族來劃分的,一種是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比如美國人與法國人之間的交流;另一種是國家內(nèi)部不同民族之間的,例如美國白人與印第安人之間的交流,由于彼此文化不同,語言不同等,所以這兩個民族之間的交流也可以稱為跨文化交流。
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們常常用到的名詞是語用失誤,這是導致跨文化交際失敗的因素之一。一般來說,語用失誤主要是語用語言失誤和社交語用失誤,源于學習者對非本族語言表達方式的錯誤使用。具體理論上可以進行一些不同角度的劃分,比如Grice的合作原則,Leech的禮貌原則和Levinson的面子體系等等,但是概括來說語用失誤的原因都大同小異,情況大致有幾種:
第一,使用者對目的語還不夠深入的了解,在實際運用中跟學習多有脫節(jié),所以無法始終如一的發(fā)揮而導致的失誤。
第二,使用者的母語對于外來語言使用中存在著干擾,由于母語與目的語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文化差異,而母語已經(jīng)影響了使用者太多年,對其的影響太大無法改變,而在使用目的語時經(jīng)常會影響語言形式選擇。
第三,由于教學誤導引起的錯誤也是存在的因素的之一,由于在大多數(shù)的外語教學中不太注重對方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所以長期以來文化在英語教學中是始終是失語的狀態(tài),導致學生對具體的語境缺乏了解 ,因而導致語用失誤。
(一)母語表達習慣的影響
這種情況主要是指母語的語言習慣套用到目的語中,違反目的語本族人的語言習慣,誤用目的語的其他表達方式,常見的有:濫用完整句;混淆同義結構的不同使用場合;對言外之意不理解;用漢語的習慣進行表達等。很多人在使用英語進行交際時都會有語用失誤,比如
A:Can you see the flowers clearly?
B:Yes.I can see the flowers clearly.
如同上句中的問題,在很多英語使用者進行言語交際時都發(fā)生過,因為我們的母語漢語中,別人如果問你能不能看到那里的花,一般你會回答,能看到的,這個“的”字包含的意思就是那里的花,于是就出現(xiàn)了問題,在英語中沒有相同句式,于是主觀上使用者為了不犯錯就完整的回答了“我能看到那里的花”。這就違反了英語中的會話法則,在實際交往中會讓對方感到別扭,以為你是有什么特殊的意思或是在強調(diào)什么。其實正確的回答只需“Yes,I can.”即可。
(二)同義結構的使用失誤也很常見
一般而言,這樣的錯誤常常出現(xiàn)在不同場合的同一個詞匯的混淆,以為此既是彼。其實不然,詞匯的使用應該隨著英語語境的不同發(fā)生一些變化,所以要求使用者要對目的語言有很深入的理解和融會貫通的能力。例如 :一位外籍經(jīng)理對秘書說:
“Thanks a lot.That’s a great help”
“Never mind”
其實外籍經(jīng)理的意思是謝謝秘書的大力配合和幫助,用這句話來表揚秘書工作比較出色,秘書應該想說的是 “不用謝”,彼此間用的都是委婉的辭令,但是秘書卻說了“Never mind.”這就形成了一種誤用,而這種誤用就是在不恰當?shù)膱龊纤鸬??!癗ever mind.”經(jīng)常用于對方表示感謝,這是沒錯的,但是在這個詞匯中同樣包含著本人已經(jīng)不介意了,經(jīng)常用于安慰對方,用在以下場合比較合適。
“I am sorry that I could not helping you for this”
“Never mind”
說話者可能是對方讓其幫忙但是他是在能力有限幫不了的情況下說了抱歉,這個時候對方回答“Never mind”是比較合適的,表達了自己不太介意,盡管幫不了忙,還是非常感謝他的意思。
(三)社交用語使用失誤
而一般在社交過程中,語用失誤會更加常見,由于文化背景差異而導致的語用錯誤。它與談話雙方的身份、語域、不同價值觀等方面有關,而不僅僅是因為個人對于目的語的了解等等形成的,比如在彼此的稱呼辭令上,中西雙方的差異非常的打,中國人稱呼家庭成員、親戚或領導時,往往用體現(xiàn)長幼尊卑的詞匯,而在英語國家,一般都是直接叫名字的,在信件上無論男女老少一般的稱呼都是dear 某某。而且在西方,就是稱呼長輩和老師一般也是直接叫名字的,例如 :
Xiao Li: Hello,Cousin!
MISS chen:what?
對于小李的稱呼,陳小姐感到無法適應,是因為在西方,大多數(shù)稱呼上不加身份,所以以上對話應該改為:
Xiao Li: Hello,chen Ming!
MISS chen: Hello,xiao li!
在路上,小李看到一個老奶奶正吃力的走過馬路,于是上前去想幫忙扶她過馬路。
Xiao Li: gradamother,may I help you?
The older: I am not your gradamother,sorry.
在西方,這些稱呼完全是不必要的,你可以上去直接打招呼:hello等,但是不用加稱呼。
在交際用語方面再打個比方,比如某人在國外要乘出租車去機場,他對司機說:
乘坐者 :Would you kind enough to send me to the airport?
司機:?
司機大部分會愣了一下,然后告訴你well,而在下車的時候,中國人通常會是乘坐者說thank you,但是實際上在西方,如果乘坐者這么說司機會覺得非常的奇怪,這句話應該是司機來說的。因為在西方人的觀念中,乘車者已經(jīng)付錢而上出租車的,是有償服務。 既然是有償服務,那么怎么需要這么客套的交際辭令呢?
另外在社交當中還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本身語句沒有發(fā)生錯誤,但是涉及了個人的隱私和一些不禮貌的問題,這些情況并不少見,潛意識中把東方文化和英美文化等同起來。我們必須了解西方人對于年齡 、收入情況、婚否、宗教信仰這幾件事是比較避諱的,他們認為這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如果我們隨便詢問會讓對方反感或是不愉快。比如以下問題在西方會被覺得很不禮貌:
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What is your salary?
也許問話者的初衷是為了了解和關心的意思, 更加有可能只是見面無話可說的一種客套語句,但是到了西方人的理解里會認為文化者太多管了,從而造成不愉快。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母語和目的語的習得者是否能夠在兩者中運用自如是需要長時間的培養(yǎng)的,光靠理論還不能夠完全的習得,實踐與理論是相等重要的。在實踐中,糾正社交語用失誤要比糾正語言本身的語用失誤麻煩得多。使用者應當系統(tǒng)全面地了解英美國家的社會文化知識,在交際中提高對兩種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從而減少或避免交際中的語用失誤。在提高對文化差異敏感性 的同時 ,還要提高運用交際文化的能力,這包括語言的語法和詞匯使用知識、說話規(guī)則,知道怎樣使用和回答不同類型言語行為。結合不同語境,了解每一語境下所使用的語言形式,并在交際中細心體會,從而提高交際能力。
對一種文化的不了解勢必會造成不同文化群體在彼此交際時產(chǎn)生障礙。有時即使很好地掌握了一門外語,也不能準確恰當?shù)厥褂?,甚至常常會遭遇尷尬,發(fā)生沖突。所以,當與來自不同文化的群體進行交際時,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誤解,我們有必要深入研究跨文化交際中語用失誤的種種現(xiàn)象和原因。
跨文化語用失誤的研究對增加外語學習者的語言知識,提高他們的語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人們通常認為為達到有效的交際和正確理解,交際者只掌握語言的形式規(guī)則是不夠的,還需要懂得語言的使用規(guī)則,即語用規(guī)則和社會語用規(guī)約。對語用失誤本質(zhì)和成因的深入研究將使我們更加意識到增加跨文化語用差異的敏感性的重要性,進而增強提高語用能力的緊迫感。 本論文在回顧了國內(nèi)外語用失誤研究有關的文獻基礎上,明確了對語用失誤的界定,指出了跨文化語用失誤研究存在的問題,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對跨文化語用失誤從文化、認知、語境、言語行為和禮貌原則的角度進行了理論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在跨文化語用失誤研究方面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1]許力生.語篇跨文化對比的問題分析[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4.
[2]郝欽海.廣告語言中的跨文化語用失誤——簡析中譯英廣告語言[J].外語教學,2000.3.
[3]寸紅彬.人際距離行為的文化差異——近體學初探[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徐躍:阿壩師專外語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學法,宗教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