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軍社
導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活化英語課堂教學
毛軍社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文化全球化時期已經(jīng)到來,西方文化迅猛地襲擊使得中國文化正面臨著失語和前所未有的困境。長期以來,外語教學過多地強調(diào)母語的負遷移,忽視了母語及母語文化對外語教學的積極影響,師生雙方關注的焦點均放在目的語輸入上, 正如從叢教授最早認識到的:“我國英語教學迄今仍普遍存在著一個重大問題,即‘中國文化失語’現(xiàn)象?!奔赐庹Z教學中的中國文化缺失問題。
所謂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指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zhì)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tài)的總體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nèi)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chuàng)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fā)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nèi)涵博大精深、傳統(tǒng)優(yōu)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nèi)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tài),如道家 文化、佛教文化等等。美國語言學家Claire Kramsch曾經(jīng)指出:“對外國文化的理解必須把該文化放在與本族文化的對比中進行,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切入包含著對目標語以及母語的再認識?!币虼?,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外語教學中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和非常重要的意義。
導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符合外語教學的根本目標,是跨文化交際的需要。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就是為了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王宗炎指出:“跨文化交際是雙方的交流,而不是單方面向一方面學習?!敝挥须p方都應了解對方的文化特征, 并彼此尊重對方的文化習慣,才能相互體諒以促進順利交流。但外語院校一般只注重英語文化的傳授,英語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明顯要大于中國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影響,最明顯的是忽視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而熱衷于西方的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因此,在教授西方文化的同時,一定要重視中國文化的介紹和學習。導入中國文化可以提高學生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為在跨文化交際中傳播中國文化打下堅實的文化和語言基礎。其次,導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外語學習者語言輸出的基礎。在國內(nèi)的外語教學環(huán)境下,必然要更多地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上課時,學生在用英語進行交流與練習時,他們在表達自己所見所聞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詞不達意,或不知如何表述中國文化的詞匯等現(xiàn)象,在與外國朋友交談時,當談及Confucianism或Taoism,學生經(jīng)常會不知所措,盡管以前在歷史課上學過的。
外語教師不但承擔著語言教學任務,還承擔著文化傳播的任務。要想在英語教學中導人中國文化,英語教師不但應有深厚的語言功底,還必須具備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和較強的跨文化意識。在教學中要將這些文化和意識傳授給學生,使其內(nèi)化為學生的思想并服務于語言運用。同時,外語教師還要具備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的素質(zhì)。多用英文談論中國的事情,增加教學的實用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授綜合教程第一冊的第里六單元Toward a Gender Free Society時,因為外語系一般都是女生人數(shù)占絕對多數(shù),討論女性的社會地位,教師很自然的談到封建社會時期的女性社會地位,會出現(xiàn)很多術語,如“Three Obedience” “Four Virtues” 和“Three Guides”等,這些不僅可以及其學生的討論興趣,還有利于促使學生對封建社會時期中國歷史的探究學習。因此外語教師應不斷探索文化本質(zhì),拓展文化研究領域,增強自己中、西方文化方面的綜合素質(zhì),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才能擔負起在英語教學中導人中國文化、傳播中國文化的歷史重任。
以任務型教學為基礎,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為了提高學生跨文化意識和更多的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外活動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中國文化。因為語言是構成文學作品的基本元素,是對人生體驗的文化表征。而文學作品又隱含對生活的思考、價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識形態(tài)。閱讀中國文學作品,不僅可以提高自身文學素養(yǎng),還可以接觸到支撐表層文化的深層文化,即中國文化中根本性的思想觀,價值觀,人生觀以及文學中隱藏的歷史時代特征和歷史背景。因此教師首先可以要求學生課外閱讀一些關于文學的英譯本,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he Family等,都是些通俗易懂的選擇。其次可以推薦學生在課外閱讀一些介紹中國文化的英文作品,如李云川的A Panorama of Chinese Culture、姚寶榮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等,還可見一學生收看中央電視9臺英語播音,里面有介紹中國文化的節(jié)目。最后,教師應以教材為基礎,以作業(yè)任務為依托,讓學生主動探究搜索與課文相關的中國文化知識和西方文化進行比較,如在教授綜合教程第一冊的第8單元 Five Traits of the Educated Man時,讓學生試圖描述中國Confucius的形象,和當時代的一些情況,并比較西方的gentleman和中國的君子的異同,經(jīng)本人教學實踐證明,這些中國文化的導入與滲透,不僅有助于學生開闊眼界,了解本國傳統(tǒng)文化,啟迪智慧;還有利于拓展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化外語課堂教學;更有利于促進友好的師生關系和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
要提高外語專業(yè)學生的中國文化知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與協(xié)作。首先學校要重視中國文化課程,如大學語文課程不可以取消,在給外語專業(yè)學生開設西方社會與文化課程時,也應根據(jù)教學大綱開設一些與中國社會與文化相關的英文課程,如中國社會與文華,中西文化之鑒等;其次,學校還可以組織以一些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相關的活動,觀看一些經(jīng)典影片Hua Mulan, Confucius,再讓學生自己編導其英文版本的片段,并組織一些相關的比賽,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和體驗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還寓學習于娛樂,提高了英語學習效率和表演技能,還有利于豐富校園文化活動。最后,學校還可以邀請一些專家學者,為學生做一些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講座,以提高學生的中國文化意識和水平。
束定芳先生說過,本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際中有兩個重要的作用,一是作為與外族文化進行對比的工具,更深刻地揭示外族文化的主要特征,從而也加深對本民族文化本質(zhì)特征的了解;二是通過對學生本民族文化心理的調(diào)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對外族文化和外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在今后的專業(yè)外語教學中,應把目的語文化輸入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輸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兩種文化的比較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用英語表達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能力,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活化課堂教學,從而最終實現(xiàn)外語教學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的培養(yǎng)目標。
[1]從叢.“中國文化失語”:我國英語教學的缺陷[N].光明日報.
[2]朱筱新.中國傳統(tǒng)文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3]胡文仲,高一虹.外語教學與文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王宗炎.語言學和語言的應用[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5]束定芳.語言與文化以及外語基礎階段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問題[J].外語界,1996.1.
(毛軍社:贛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教學法和跨文化交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