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健
作為華裔移民的第二代,譚恩美與湯亭亭一樣以英文寫作的成就獲得了美國主流文學界的認同,1952年譚恩美在奧克蘭出生,這個城市也隸屬于加利福尼亞州。《喜福會》是譚恩美的代表作,于1989年出版,很長時間內(nèi)一直是《紐約時報》中書評最多、最暢銷的小說之一,發(fā)行量達到四千萬,其獲得的獎項更是不勝枚舉,最有影響力的一個獎項是美國國家圖書獎和最佳小說獎,甚至還被編入教材,成為經(jīng)典之作。后被華裔導演王穎改編并拍成了電影,影片情節(jié)與小說主要故事梗概無異,主要表現(xiàn)的是四個中國女人輾轉來到美國謀生并最終定居下來,因與周圍環(huán)境格格不入,在文化氛圍上不相容而偶然聚到了一起,組成了名為“喜福會”的小組織,主要活動是聚在一起打麻將這一頗具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游戲來消磨時間,互相聊聊各自的故事。她們每個人都有著各自辛酸的人生故事,在那個戰(zhàn)亂的年代,有的是從小被賣為童養(yǎng)媳,有的是遭遇了不幸福的婚姻,有的是因戰(zhàn)爭動亂而與親人離散……這些命運的無常在一張小小的牌桌上被輕聲敘述著,仿佛是遙遠的別人的故事,透著無奈又蒼涼的氣氛。作者以四位母親的敘述和自述展開故事,旨在探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困惑、沖突以及最終的融合。
小說《喜福會》主要敘述發(fā)生在兩代女人之間的故事,探討了中國母親和美國女兒之間復雜的關系。母親既希望女兒保持住自己的民族種性特征,又希望女兒實現(xiàn)自己未曾實現(xiàn)的“美國夢”。小說中一方面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的這種矛盾心態(tài),另一方面又展現(xiàn)了中西文化的客觀上的對立和沖突。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女兒雖然實現(xiàn)了母親的夢,結果卻是母女之間的隔閡,因為女兒已經(jīng)全然接受并適應了新環(huán)境的習俗和語言,而母親則仍然固守著以前的一切。正如《喜福會》中的人物龔琳達所說:“我當時只是希望我的孩子獲得最好的結合:美國的環(huán)境和中國的性格。我怎么會知道這兩者是水火不相容啊?”
美國華裔文學是中美兩國文化相互碰撞和雜交的產(chǎn)物。自華人踏足美洲大陸之日起,中美文化間就已開始進行那漫長的交流與碰撞的歷程,而美國華裔文學走過的漫漫長路,正是其在美國主流文化中曲折潛行的映象。作為少數(shù)民族,美國華裔在政治、經(jīng)濟、種族等各方面受到歧視與排斥,又都游移于兩種文化和背景之中,艱難地尋求著屬于他們自己的獨特文化身份。因此,美國華裔特殊的生活經(jīng)歷和社會地位,決定了他們大多具備雙重文化身份和視野,他們大多意識到美國華人∕華裔的雙重文化∕民族屬性及“他者”的地位。他們始終感到美國主流社會對他們的排斥,阻止他們真正融入美國社會和文化,因而感到無所適從,形成自我懷疑、自我貶低、自我毀滅傾向。正如他們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樣,許多當代美國華裔作家都經(jīng)歷了對自我身份的迷惘、文化沖突的壓力、價值觀念的失落到重新定位自我、尋找自身價值、尋求文化溝通的再覺醒過程。而譚恩美沒有簡單地認同美國文化,沒有認定自己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一個美國人,而是游離于這兩者之間。因此,《喜福會》更多地體現(xiàn)了作家對中國的理解。她不甘于在美國強勢文化面前喪失自己的身份和傳統(tǒng),不愿被美國主流文化所同化。她是以獨特的生命體驗和觀物視角關注著華裔群體在兩種文化碰撞中的生存以及對于命運和人生選擇的思考。她更加主動地試圖用一種不帶偏見的、同情和理解的態(tài)度來對待作為“他者”的中國,從而完成“自我”的回歸,而且她也確實更加接近真實的中國,雖然她的中國也主要地存在于父輩們的記憶中,已經(jīng)是一種變形了的中國。
在《喜福會》這部小說中,一般認為,母親是代表著東方文化的強硬繼承者。在中國,她們有太多不美好的回憶,因此,她們把夢想放在了美國這塊新的土地上。她們認為“在美國,任何夢想都能成為事實。你可以做一切你想做的;開家餐館,或者在政府部門工作,以期得到很高的退休待遇。你可以不用付一個子兒的現(xiàn)金,就可以買到一棟房子。你有可能發(fā)財,也有可能出人頭地,反正,到處是機會。”他認為:“二元中的一極通常處于支配地位,是把另一極納入自己操作領域中的一極,在二元對立的各極中始終存在著一種權力關系。”“美國的環(huán)境”和“中國的性格”,這從文化的角度上說,就是中美文化是一二元對立組中的兩極,它之所以“水火不相容”,是因為它所代表的是一種東西方二元文化的對立,而母女間的對立也正好暗合了文化強弱勢的對比。完全西化的女兒身上體現(xiàn)的是占支配與主導地位的美國強勢文化,從而使她們與中國本土文化化身的母親處于對立的位置。
故事的后半段講述了女兒們在不斷地沖突解釋中逐漸收獲了對母親一輩人的理解與認同。過去,女兒們代表了西方文化,而母親們旗幟鮮明的堅持固守著東方文化的精髓,這使她們兩代人之間的交流成了意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消除對立并不是說要消滅一方,保存一方,而是要在雙方互相理解認同的融合處一點點擴大化,從而最終形成雙方的統(tǒng)一。《喜福會》這部小說詳細展現(xiàn)了老一代華裔人與新一代華裔在生活、思想觀念上的差異,并對東西方文化融合這一命題進行了深刻又具體的探討與實踐。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且還將要繼續(xù)不停地努力下去。
故事的最后,吳精美最終回到中國,與母親逃難時被迫遺棄的兩個姐姐相認,并且向她們講述母親的一切。當吳精美見到姐姐們后,“我再一次端詳著她們,她們臉上,我沒找到母親常有的那種表情,但她們對我,總有一種無法描繪的親切和骨肉之情。我終于看到屬于我的那一部分中國血液了。呵,這就是我的家,那融化在我血液中的基因,中國的基因,經(jīng)過這么多年,終于開始沸騰?!迸畠簜冊谇楦泻鸵庾R上已逐步接近了中國和中國文化,認同了自身和母親的“他者”身份,延續(xù)了文化的傳承,完成了“自我”的回歸。
從女兒們對美國夢的盲目追尋到傳統(tǒng)價值觀的失落然后趨于覺醒,談恩美表現(xiàn)了新一代移民在美國這片新土地上重新尋找并定位自我身份、重新調整價值觀念的過程。事實上,女兒們對自我的建構——是做自己還是做“母親心目中的女兒”——構成了小說主要的情結沖突。談恩美把女兒們的抉擇置于美國主流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兩種不同的語境當中,選擇前者,就意味著認同美國主流文化;選擇后者,就表示接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東西方文化的融合是華裔人民的最終夢想與希望,她們也在人生中不斷的踐行著這一歷史性的改變,期待中美文化真正消除對立與隔閡,最終走向大一統(tǒng)。當然,我們必須要看到,任何問題的解決與出現(xiàn)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深刻認識到問題是第一位的,由此才能給下一步的解決與改善做出良好的鋪墊。其次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中美兩種文化有著各自的精華和糟粕,每種文化都有承認沒有一種文化具有終極的普遍意義。在看待自身文化與他者文化時,要采取一種開放的態(tài)度,站在超越東西方各自局限的高度,把握不同文化的本質,在多元文化環(huán)境中融合人類社會生活的態(tài)度,讓文化與社會、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相吻合。在這一點上,小說《喜福會》給我們做出了一個很好的范例。
[1]孟華.比較文學形象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美]譚恩美.程乃珊,嚴映薇譯.喜福會[M].浙江文藝出版社,1999.
[3]令狐萍.金山謠——美國華裔婦女史[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