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超,楊新玲,田 紅
(山東省榮軍醫(yī)院,濟南250013)
2001~2009年,我們對200例牙髓疾病老年患者行根管治療術,取得較好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觀察組為老年牙髓疾病200例,共348顆牙。其中男115例(218顆)、女85例(130顆),年齡60~70歲;上頜牙204顆,下頜牙144顆;慢性牙髓炎78例,牙髓—牙周聯(lián)合病變69例,根尖周炎53例。對照組為中青年牙髓疾病180例,共315顆牙。其中男80例(135顆)、女100例(180顆),年齡21~45歲;上頜牙165顆,下頜牙150顆;慢性牙髓炎68例,牙髓—牙周聯(lián)合病變62例,根尖周炎50例。兩組性別、牙位、牙病種類具有可比性。
手術方法:兩組均常規(guī)患牙開髓,揭髓室頂,清理擴大根管,雙氧水及生理鹽水交替沖洗,吹干,封甲酚醛液棉球1周,氧化鋅暫封;1周后復診,如無異常癥狀,去除暫封物及棉球,常規(guī)牙膠尖側(cè)壓加糊劑根充加樹脂充填。
結果:術后隨訪1~9 a,平均5.6 a。治療成功(患牙無自覺癥狀,功能良好,X線片示根尖正?;蜓乐苣ぢ栽鰧?286顆(83%),無變化(患牙無自覺癥狀,能行使功能,X線片示尖周病變與術前無改變)12牙(4%),失敗(患牙有自覺癥狀,咀嚼功能不良,有瘺管,叩痛,X線片示尖周有稀疏區(qū))50顆(15%);對照組分別為270顆(86%)、15顆(5%)、30顆(10%)。兩組比較,P >0.05。
討論:長期以來,根管治療仍是牙髓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該術通過消除髓腔特別是根管內(nèi)的刺激源,包括感染或炎癥的牙髓、感染的牙本質(zhì)、細菌及其代謝產(chǎn)物等,并用充填材料嚴密封閉根管,達到治療牙髓病、防止根尖周病變的發(fā)生或促進根尖周病變愈合的目的。
由于老年患者的根管有增齡性變化,髓室小,根管比較細小,有時會有閉鎖,所以臨床上一直采用干髓或者塑化治療,較少使用根管治療術。本組老年患者行根管治療后,效果與中青年相似,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因此,我們認為根管治療術仍適于老年口腔牙髓疾病的治療,但開髓和根管預備要更加細致。老年患牙只要經(jīng)過認真治療,仍能發(fā)揮良好的咀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