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艷,朱建華
大學德語教學中跨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
葛 艷,朱建華
(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上海 200092)
從“跨文化的外語教學”的理論基礎出發(fā),分析中國目前大學德語教學的現狀;結合學習者的主要特點,從教材編寫、教師跨文化意識的提高以及教學媒體方面舉例,探討如何在大學德語教學中關注跨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跨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與語言本身一樣不是一個現成的作品,而是一種會隨著時代發(fā)展而發(fā)展,又與文化相結合的行為??缥幕芰Φ年P注和培養(yǎng)勢必是一項長期的任務。
跨文化;跨文化能力;大學德語;語言與文化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劇,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間的交際更加頻繁。伴隨著先進的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現代化的通訊手段的大量運用,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地球村”的概念已普遍被接受。在各種領域,各個層面的交流和交際過程中,“跨文化”已經成為一種專業(yè)術語,一種全球范圍內的現象,同時也成為跨學科的新興研究領域。在這一領域中,語言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德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洪堡將語言看作是使用語言的人對外部世界的看法。人們使用某種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認知和看法,語言承載了語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識背景。既然語言與文化密切相關,那么外語教學就不能僅僅局限于單純的語言層面的傳授,如單詞記憶、語法規(guī)則等,而應該關注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融入“跨文化”的要素,如何在外語教學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學習者的“跨文化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使學習者在課堂以外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匪淺。
1997年,J.L.M.Trim在文章中指出,事實上,在許多歐洲國家里,外語教學的目的正在發(fā)生一種轉變。在外語教學當中更多地關注“跨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使外語學習者能夠有可能在外國文化的行為背景下,熟悉不同的工作領域。Werner Hüllen早在1991年就提出:“跨文化能力成為外語教學的 最首要目的,它已經逐漸取代了‘交際能力’的地位?!迸c外語教學中以“語言交際能力”為學習目的相比較,“跨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顯得更加重要。
德語教學當然也不例外,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逐步深入,對德語人才的需求也相應增長。目前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以各種形式進行德語學習。在中國高校內,從系統(tǒng)的德語教學方面來看,比較具有規(guī)模的可以分為兩大重要教學方向。其一,以德語和日耳曼語言文學為專業(yè)的專業(yè)德語;其二,以德語作為第一外語或者第二外語為主的大學德語教學。
近幾年來,國內德語學術界也逐步關注德語教學中的“跨文化能力”,一些學者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和深入的研究。這些學術研討所針對的研究對象往往是“德語專業(yè)”,而對于在“大學德語”教學中如何關注“跨文化能力”尚不多見。其實,無論是從教學規(guī)模,還是從教材種類以及學生數量上來看,在非德語專業(yè)的大學德語教學中同樣應該關注這一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正因為目標學習者的學習目的和要求不一樣,更有必要對該領域進行深入探討。
(一)跨文化的外語課
有一種觀點認為,在外語教學中提出專門關注跨文化能力顯得有點多余。這種觀點認為外語教學本身就自然帶有跨文化的意識和考慮,無須單獨研究。筆者認為這種認識不夠妥當。如果按照這種邏輯的話,那么外語教學也無須單獨研究“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了,因為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已自然而然帶有使用外語進行交際的教學行為。提出“跨文化的外語教學”是基于雖然外語課毫無疑問是發(fā)生在兩種文化之間,但是外語教學本身帶有的跨文化性質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來提高學習者的跨文化能力。不難看到,許多外語學習者雖然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外語知識水平,但是在具有跨文化性質的實際工作和生活中,仍然會遭遇到交際瓶頸和困難。
M.Meyer給作為一種教學目的的“跨文化能力”下了定義:“跨文化能力是一種個人在面對異文化行為、異文化態(tài)度和異文化預期時靈活應對的能力。這種恰如其分和靈活應變意味著行為人具備對于文化差異的意識,以及處理面對由于文化差異產生的跨文化交際問題的能力??缥幕芰€包括在跨文化調解過程中保持自我認同的能力,以及幫助他人保持自我認同的能力?!?/p>
基于這樣的理論基礎,一堂具有跨文化意識的外語課不但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而且應該考慮到如何幫助外語學習者從他們自己的視角出發(fā),正確理解和對待所學習的語言和它所蘊含的文化。1999年Lothar Bredella針對跨文化的外語教學總結以下各方面的相應考量。
1. 人的思想、感覺和行為總是和他所屬的文化模式緊密相連的,因此,跨文化的外語教學不能完全只是傳授目標語言的文化方面的知識,而必須使外語學習者在課堂上有機會可以探討目標語言的文化意義。這種教學模式也應該考慮到學習者本身在學習之前對于目標語言文化已有的理解和認知。所以它是個漸進的過程。通過和外語教師的互動學習,學習者可以抱著對其他文化的寬容的理解態(tài)度,增加對于本國文化和他國文化之間的差異的認知。
2. 在與目標語言所代表的文化的接觸中,不可避免地,學習者會將自己原先的認知和理解進行比照,一種自我反思的過程就產生了。外語教學幫助學習者在這個過程中打破原先固有的思維界限,拓寬他們的認知視野。使得學習者明白,異國文化和本國文化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確立的。
3. 跨文化的外語教學可以幫助學習者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思考他們本國的文化認同,以及對于世界多種文化的理解。不是簡單地把異國文化與本國文化對立,尋找差異,而是對于一些固定的思維模式和觀點看法,具備正確的分析能力,培養(yǎng)學習者區(qū)分對于異國文化認知中的“思維定式”(Stereotypen)和“偏見”(Vorurteilen)。
4. 跨文化的外語教學有助于建立學習者正確的外語文化的倫理觀念,意味著對于異國文化的認可和尊重。別國文化與本國文化是有差異的,但也是具有同等價值的。文化不應該有優(yōu)勝劣汰的說法,所有帶有種族主義和民族歧視的觀點在外語教學中同樣是不可取的。
5. 跨文化的外語教學可以看作是語言學能力、語言交際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互相滲透、選擇和組合。這些能力是外語教學培養(yǎng)的目標能力,通過這幾種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學習者才有可能具備應付多文化環(huán)境下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二)從“語言對比”到“跨文化”概念的形成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學術界興起了跨文化的研究。在這影響下,德語教學中也逐漸出現了語言和文化、語言對比以及文化對比的研究。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語言對比的元素融入了“德語作為外國語”的教學研究中。在國內的德語教學中出現了漢德語言比較的教學方法,將漢語和德語在語音方面、語素方面、構詞法方面、句法方面、語義學方面以及篇章語言學方面進行了詳細的比較,并在教學法方面探討中國人學習德語的主要難點和應對策略。隨著上世紀90年代語言學界對于跨文化的各種研究和討論,在國內的德語教學中不斷加大了對于跨文化關注的力度。在“德語作為外國語”的教學過程中,德語教學工作者越來越明確認識到:把德語作為一門語言知識傳授的同時,應當介紹德國文化和國情知識。因此,中國的德語教學具備跨文化的特點是毫無爭議的。
(三)“跨文化能力”教學的基本要素
在中國的“德語作為外國語”教學實踐中,什么是跨文化教學研究的具體對象,以及如何進行跨文化的德語教學,是值得討論的問題。
在中國的德語教學和學習過程中,跨文化教學的基本要素首先是體現在語言的方方面面。
詞匯方面 在詞匯結構、構造方法、概念的命名、慣用語、固定搭配、外來詞在語言中的情況以及詞匯所含有的文化含義等方面,漢語和德語有所差異。
語法方面 漢語是孤立語,而德語是屈折語,所以在語法規(guī)則、句型結構、句法規(guī)則以至整個語言結構上都不一樣。
篇章方面 漢語和德語具有不同的成文規(guī)則、文理結構,對于不同類型的文章有不同的語體要求。
語用方面 漢語和德語具有不同的語言功能。因此,在實現不同的交際目的時,兩種語言存在著一些帶有文化色彩的差異。(例如:在合適地表達邀請、拒絕、請求等各種交際意向的時候。)
其次,在跨文化的德語教學中,也不能忽視語言之外的一些情形。比如:語言運用的場合;非語言交際因素:中國人和德國人說話時所伴隨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有所不同;在國情、文化及歷史方面,兩個國家也各不相同;由于文化和教育的差異,兩個國家的人民普遍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不是完全相同;在政治制度以及生活態(tài)度方面,差異性更加明顯。
上文所提到的跨文化德語教學的基本要素,在大學德語教學中普遍存在,并且和德語專業(yè)教學比較,有其自身的特點。如何在大學德語教學中,關注并培養(yǎng)學習者的跨文化能力,首先必須分析目前“大學德語”的現狀和特點。
(一)目標學生
在全國將近130個高校里都開設了“大學德語”的教學模式,學習者是非德語專業(yè)的本科生,主要來自技術類、工程類、經濟類和醫(yī)學類的專業(yè)。德語是他們的第一或者第二外語。
從學習德語的目的性來看,這類學生在一開始學習德語的時候,其目的性就較為明確。在經濟全球化,科學技術國際化的今天,科學技術交流對于掌握德語知識的專業(yè)技術人才的需求也就格外明顯。如果從事某種行業(yè)的技術或者科研人員具有很好的德語素養(yǎng),可以不用翻譯人員的幫助,自己閱讀專業(yè)技術資料,和外國專家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話,那他們就可以成為這個行業(yè)的佼佼者。相反,德語專業(yè)的學生在4年或者5年的大學生涯當中,將深入學習和了解與德語有關的各種知識,包括文化、政治、藝術及思想等方方面面。而在一開始學習德語的時候,他們并不清楚自己對德語的某一專業(yè)領域會特別感興趣,也不十分清楚將來德語在自己的職業(yè)中將要扮演的角色。
正是由于目的性不同,大學德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Lerninteresse)和德語專業(yè)學生的也不一樣。大學德語教學中的學生尤其關注科技類的德語知識的掌握和積累,例如:各自專業(yè)術語的正確理解和表達,德語文獻資料的閱讀理解,科技文章的特色文體,等等。學生通常對于各自專業(yè)領域的德語交流比較感興趣,而德語專業(yè)的學生較為關注德國文學、文化內涵、政治歷史等方面的知識學習,通常具有比較強的德語聽說能力。
此外,雖然大學德語的學生和德語專業(yè)的學生基本上都有英語作為第一外語的基礎,但是英語知識水平并不一樣??傮w上來看,德語專業(yè)的學生由于招生時對于英語的要求普遍較高,他們具有比較好的英語平均水平。這對于他們學習德語來講是十分有利的。而在大學德語的學生中間,情況是參差不齊的。理工類的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理科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但這往往會是他們學習德語的最大障礙之一。譬如,他們習慣于教師的一言堂正面講課。上課習慣于教師詳解語法,而主動發(fā)言討論,參與交際則較欠缺。
(二)教學大綱和教學要求
對于德語作為第一外語和第二外語的大學德語的教學大綱,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就進行了編撰,并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進行了修訂。其中在德語的聽、說、讀、寫這4個能力的要求方面,重點強調了德語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應放在首位。因為當時的觀點普遍認為,德語作為一外或者二外的學生學習的目標,最重要的是專業(yè)文獻的閱讀?,F在看來,隨著跨文化理念在各個領域的不斷滲透,單單只能借助工具書閱讀專業(yè)文獻,遠遠達不到專業(yè)上技術交流的要求。盡管很多在華的德資企業(yè)是將英語作為工作語言,但是這些企業(yè)的管理層和重要技術領域的負責層面,都對德語各方面的語言能力有較高的要求。例如,在上海和長春的大眾汽車公司內部較高管理層內,估計有將近40%到50%的高管人員具有良好的德語素養(yǎng)。同時,他們普遍感到,跨文化溝通與合作對于企業(yè)的成功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這些企業(yè)通常都將針對本企業(yè)的跨文化合作列入員工培訓的重要項目??缥幕睦砟畛蔀槠髽I(y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進入21世紀,我國大學德語教學以提高學生外語素質,培養(yǎng)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為目標,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等方面都有不斷的新的追求。2000年昆明會議審定了《大學德語教學大綱》(第二版),2001年5月正式公布。與1991年的大綱相比,新大綱的正文就素質教育方面提出了“提高文化素養(yǎng)”的要求,“要重視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此后10年,“跨文化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理念在大綱、教材和測試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2010年剛公布的“大學德語教學要求”中對跨文化能力培養(yǎng)提出了更為具體的要求,專門制定了跨文化能力項目附表,并進一步具體說明其目的是引導學生重視對異文化的理解,對中國文化和德語國家文化加以比較,探討中德文化在價值觀、行為規(guī)范、人際交往、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等方面的異同,幫助學生發(fā)現、認識文化的普遍性和多樣性,以提高他們的異文化理解能力?!按髮W德語教學要求”對跨文化能力的具體規(guī)定再次表明,在大學德語教學過程中,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傳授早已不再如過去那樣可以人為地割裂,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德語語言能力自然也包括了培養(yǎng)學生的中德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三)大班教學
由于大學德語教學面對的是非德語專業(yè)的學生,因此學生的數量相當可觀。一般情況下,德語專業(yè)的學生每個班級約15~20個學生,而大學德語的德語強化教學往往是每個班級35~45個學生,有些學校則更多。在2008年于同濟大學舉辦的大學德語教師培訓時,就曾有德語老師提到自己班級的人數可達一兩百人。學生的數量較大,使得大學德語教學普遍采取的是大班教學的模式,與德語專業(yè)小班上課的模式相比,大學德語教學具有自己的特點和相應的難度。
1. 學生數量較多,在教學過程中的學習氣氛比較容易“傳染”,包括良好積極的學習氣氛,也包括懈怠的厭學和排斥情緒。
2. 面對數量較多的學生,教師很難在課堂上平均地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往往是顧及一個班級大部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反應,對于每個學習個體缺少關注。
3. 由于很多學生在一起,授課形式受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課堂教學多采取的是“教師正面授課”的形式?!斑@種授課方式是一種教和學的社會模式,其中教師把一個班級當作一個教學主體來對待?!處煂φ麄€教學過程進行安排,引導和控制。學生傾聽或者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边@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方式,可以面對所有學生按照教學計劃開展教學,但是學生個人積極性得不到提高,容易養(yǎng)成被動的學習行為習慣。
4. 在大班教學過程中,很難做到使每個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與小班教學相比,大班教學互動過程中也會出現更多的教師沒有預計到的“狀況”。隨著學習個體的增加,教師對于教學活動的控制力相對減弱。
5. 即便是教師注重和學生的互動,常常使用提問—回答的方式展開,可是這種互動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支持,沒有非常積極的教學氣氛作保障的話,往往是單方向的交際,即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單一方向,或者集體回答。教師很難準確地衡量和評定每次語言交際活動的成功性。
6. 在大班教學模式下,視聽課和會話課的效果普遍不佳。由于強化教學的學時緊湊,沒有充裕的時間來檢驗每個學生在視聽和會話課上的學習效果,不利于教師有關教學效果的正確評估。
新時代背景下的大學德語教學實踐,應該在新的教學要求的原則指導下,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充分考慮教學實踐中具體授課模式,在傳授德語知識以及文化的同時,注重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外語教學的特點,本文從以下3個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議。
(一)教材
教材的編寫和使用在大學德語教學中尤為重要。一本好的教材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更好地開展教與學的實踐活動。長期以來,教學法理論的研究和探討,不斷提出新的教學法指導思想。中國大學德語教材的編寫應該嘗試著將先進的教學法原則與大學德語教學的實際相結合。教材應該在新的大綱各項規(guī)定及量化指標的基礎上,更加突出對學生實際語言應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
教材要注重語言比較以及文化比較,選取具有文化比較特色的主題和課文類型,每個單元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如:學校生活、家庭、飲食以及居住等等和校園生活以及日常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同時,主課文不是單純介紹在德國的情況,而是與中國相關的實情進行比較。舉例來說,“學校生活”的主題可以把一個在德國大學學習的中國學生和一個德國學生的學習安排和學習習慣進行對比?!熬幼 钡闹黝}也可通過在德留學的中國學生找房子的經歷來體現兩種文化中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的差異。
教材要注重結合語境傳授語言和文化知識。語法現象和詞匯知識不能孤立地存在于教材中,而是要提供給學生機會,在一定的語境中練習并接受且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敖虒W要求”的附錄里有31條交際意向,明確了大學德語教學應該培養(yǎng)具體的語言交際能力。教材可以在針對每種交際意向的語境下,提供交際方式中常用的話語材料。例如,“問路”,德語常用的句型是“Entschuldigung,wie komme ich zu??(對不起,請問我如何來……)”,對于中國學生來講可能“wie gehe ich zu??(請問我如何去……)”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教材要結合德國國情知識的介紹,融合跨文化的元素,使學生通過德語學習增加對德國文化的了解,促進學生對于德國文化的自我思考能力。例如在介紹德國國情的課文后的討論練習中,可以適當加入“在這方面,我的家鄉(xiāng)是怎樣的呢?”或者“和德國的地理情況相比,中國是怎樣的呢?”
德語教材應該嘗試給學習者描述一幅盡可能客觀的“德國印象”,選用的文章應該是可以比較公正地反映德國文化特征的,盡量挑選有代表性的內容。但同時也要注意內容的多樣性,不要絕對化,避免學生形成對德國文化的一些“具有偏見的”固定思維,例如:“所有德國人都愛喝啤酒”,“德國人吃飯都分開付賬”之類。
中國學生學習外語有自己的習慣,特別是比較注重語法知識的學習和練習。雖然傳統(tǒng)的“以語法為學習中心”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普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完全忽略德語教學中的語法教學。并且,掌握漢語和德語在語言層面上的差異也是跨文化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一些德語獨特語法、詞法和句法規(guī)則的掌握對于大學德語班的學生今后跨文化的科技交流尤其重要。但是,教材中“語法的講解和練習”也不能唱主角,可以將語法現象自然滲透到各個主題中,為主題的展開服務。
(二)教師的跨文化能力
由于課型以及學生數量等特點,在大學德語教學過程中,德語教師擔當了重要的角色。在實際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正面授課方式和以學生為中心的小桌圍圈、分組討論、項目教學等課堂教學形式應經常穿插在一起。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學生以教師傳授的知識為學習的重點;在小桌圍圈、分組討論、項目教學的模式下,學生積極分組討論,教師給出討論的主題、時間以及對各組交流和評價,教師不再是主角,而成為整個教學中的“輔導員(Tutor)”。由此可見,德語教師的跨文化意識和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
德語教師應具有跨文化的意識。外語教學者同時也是教育者,其任務不僅局限在語言知識的講解,語法規(guī)則的剖析上,同時也在接觸和研究外語所代表的異國文化。通過漢語和德語語言方面的比較,德語教師可以找到兩者的異同,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就可以幫助中國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德語的要領。同樣,通過兩種文化的比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跨文化意識,在面對兩種文化相互碰撞產生差異的時候,能夠尊重和理解異國文化,以平等和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跨文化交流。
德語教師應提高自身的跨文化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選取合適的教學素材,有意識地開展具有跨文化特點的德語教學。例如,在展開有關德國人的性格特點這類主題時,可以選擇一些“外國人眼里的德國人”,“德國人眼里的外國人”之類的文章。通過學習,學生可以總結一些關于德國人的基本特點,而課堂討論的題目則可以是“你怎么看德國人”,或者“德國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也可以在引入主題之前,首先提問學生“你眼里的德國人是怎樣的”,總結學生對于德國人已有的固定看法,然后學習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再次總結文章中關于德國人的描述,對比前后總結出來的異同,再進行課堂討論。這樣的教學過程,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且使得學生對于語言和文化、文化比較和跨文化交流有較為直觀的認知。
(三)教學媒體
在大學德語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除了可以采用“鄰座同學之間的對話學習”、“小組討論”以及“語言游戲(Sprachspiel)”之類的教學方法以外,還可以運用合適的教學媒體來輔助完成教學計劃。
這里所指的“教學媒體”,是指運用新型媒體進一步幫助提高學生跨文化認知和能力。處在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大學德語教學同樣受益于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除了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媒體之外,可以使用電子版的教學軟件,光盤課件;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介紹德國國情,播放德語影音資料等等。特別是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為大學德語的跨文化教學提供廣闊的平臺。目前國內大部分有大學德語教學模式的高校,都已經配備了設備齊全的多媒體語音室和多媒體講臺,有些還配備了互聯(lián)網接口。這些教學媒體的使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加了語言和文化知識的真實性和現實性。
在同濟大學2007年國家精品課程“大學德語”的新教學體系中,形成了集課堂教學、演示和計算機網絡輔助教學的全新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有各種教學媒體如圖片、影視片、網絡試聽新聞、計算機課件等帶動教學方法的改革。網上學德語已經成為學生在自學時間內的主要選擇。其他學校也在努力將課堂延伸至網絡,使它與網絡同發(fā)展,共前進。
當然,新型的教學媒體還只是“教學的輔助工具”,它們不能代替教師自動完成整個教學過程。因此,要結合教學內容以及使用的教材,在面向跨文化的教學目的的基礎上,合理使用教學媒體。
在新的世紀,大學德語教學需要進一步開闊視野,關注教學過程中的跨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這一領域的教學研究和教材建設。語言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正如語言學家洪堡所言,語言不是一個已經完成的作品,而是一種“行為”,它是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語言又和文化緊密相連,所以大學德語教學中的“跨文化能力”也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語言的發(fā)展呈現不同的特點和要求。對大學德語中跨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也是德語教學工作者應該堅持的方向。
[1] Trim J L M. Language learning for european spea- kers[C]//Final Report 1989—1996,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1997: 53.
[2] Hüllen W.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was ist das eigentlich?[J]. Der Fremdsprachliche Unterricht, 1991, 26(7): 8-11.
[3] Meyer M. Developing transcultural competence: case studies of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C]//Buttjes, Dieter & Byram, Michael (Hrsg.): Mediating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1: 122-139.
[4] Bredella L, Delanoy W(Hrsg.). Interkultureller Fremds- prachenunterricht[C].Tübingen: Gunter Narr Verlag, 1999: 13.
[5] Kramer J. Welche Bedeutung kommt der anglistischen Kulturwissenschaft für das Englischlehren und–lernen zu?[C]//Lothar Bredella/Werner Delanoy(Hrsg.): Interku- ltureller Fremdsprachenunterricht. Tübingen: Gunter Narr Verlag, 1999: 46-64.
[6] 朱建華, 葛艷. F?rderung der interkuturellen Kompe- ntenz als Aufgabe des DaF-Unterrichts in China[R]//中國跨文化日耳曼學研究會第四次大會“社會變革中的交流與文化”大會學術報告, 西安: 2008.
[7] 張書良, 趙仲, 陳宗顯. 大學德語教學大綱[M]. (第二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16-317.
[8] 朱建華(主編). 大學德語教學要求[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14-215.
[9] Bausch K R, Herbert C, Krumm H J.Handbuch Fremd- sprachenunterricht[M]. Tübingen: Francke, 1991: 169.
[10] 朱建華(主編). 新編大學德語[M]. (1-4冊).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2-2005.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College German
Ge Yan, Zhu Jianhua
(,,,)
From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cross-cultural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German teaching in China. 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of the learner’s main characteristics in univers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ross-cultural competence.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in the new situation the “College German” should further expand the teaching view, strengthen teaching materials and improve the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of the language teachers. It also emphasizes that language is not a completed work, but a cultural behavior, which changes with the time development. It will be a long-term task to emphasize and cultivate the cross-cultural competence.
;;;
H33
A
1009-895X(2011)02-0148-06
2010-12-28
葛 艷(1973-),女,講師。研究方向:德語語言學。E-mail: deutschlehre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