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蘇洵奇崛幽峭的古文風(fēng)格*

2011-04-08 21:11毛德勝
關(guān)鍵詞:蘇洵古文文章

毛德勝

(華中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湖北 武漢 430079)

蘇洵奇崛幽峭的古文風(fēng)格*

毛德勝

(華中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湖北 武漢 430079)

蘇洵文風(fēng),不僅體現(xiàn)出縱橫馳驟的奔放,也體現(xiàn)出奇崛幽峭的深峻。這種奇崛幽峭的特征既表現(xiàn)在文章內(nèi)在的思想內(nèi)涵上,又表現(xiàn)在文章外在的語言形式上。在文章創(chuàng)作上追求博采眾長而又獨樹一幟的蘇洵,不僅為文苦心經(jīng)營,思致深刻,而且講求風(fēng)骨,筆力遒勁,語言上也追求新奇警策,不落凡俗,從而表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古文藝術(shù)風(fēng)貌。

蘇洵;奇崛;幽峭;風(fēng)格

讀蘇洵之文,人們首先感受到的便是其縱橫之風(fēng),其實,除了縱橫馳騁的文風(fēng)之外,奇崛幽峭也是其極為顯著的特征。王安石謂張籍詩:“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此語論蘇洵之文亦十分懇切。從生澀險怪,雕琢艱深的時文中脫離出來,蘇洵大肆其力于古文,發(fā)揮古文的自然灑脫,奇邁挺拔,形成了自己奇崛幽峭的獨特文風(fēng)。茅坤稱:“不敢遽謂(蘇洵)得古六藝者之遺,然其鑱畫之議,幽峭之思,博大之識,奇崛之氣,非近代儒生所及?!保?]其奇崛幽峭的文風(fēng)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苦心經(jīng)營,思致深刻

蘇洵文章歷來以雄放灑脫見稱于世,其在文學(xué)主張上也好尚自然。但自然并非隨便作文,并不是不講求文章藝術(shù)。自然本身便是藝術(shù)風(fēng)貌的一種,很多時候,它與其他藝術(shù)風(fēng)貌并不矛盾。所以它也并不決然反對對文章的刻畫經(jīng)營。故張謙宜稱:“刻苦錘鍛之文,與天趣流行之作本非二致,學(xué)者其細(xì)參之?!保?]而吳德旋也曾謂:“古人文章似不經(jīng)意,而未落筆之先必經(jīng)營慘淡,如永叔《與尹師魯書》,直似道家常,若不先有一番琢錬,何以能如此古雅?”[3]也就是說,很多時候,“自然”也是一種苦心經(jīng)營的效果。這種情況在蘇洵的文章中得到了明顯的體現(xiàn)。我們初讀蘇洵文章,會感覺其雄奇奔放、灑脫自如,但細(xì)細(xì)品味,便會感受其中匠心獨運,思致深刻。

(一)構(gòu)思巧妙。蘇洵于文章苦心經(jīng)營首先便體現(xiàn)在其構(gòu)思的精巧上。如其《上王長安書》,此文乃嘉祐元年蘇洵攜二子入京應(yīng)試,途次長安時給王拱辰的上書。書之主旨乃是希望得到王長安的禮重。但在蘇洵寫來,卻是絲毫不放倒身價。將一篇本是求重之文寫得如此自重,這就要歸功于蘇洵的苦心經(jīng)營。文章只在最后用極少的筆墨提及此書緣起,“洵從蜀來,明日將至長安見明公而東。伏惟讀其書而察其心,以輕重其禮。幸甚幸甚!”其余篇幅均不及自身,但不及自身卻又偏偏處處與自身相關(guān),于此可見蘇洵經(jīng)營構(gòu)思之巧妙。孫琮謂:“明允本意,只是要王公重士。故前幅先將士賤、士貴,二段立論,見得士之宜重。后幅寫士貴之故,由于其徒互相引重。士賤之故,由于其徒互相排擠。究之重士即所以自重。賤士即所以自賤。本意要王公重士,說來若反為王公自重計者。雖占地步語,然卻是公平之論。使人讀其書,自不得不加以禮,真是識力絕人?!保?]蘇洵以此書曉諭王拱辰須當(dāng)重士,因為重士也是自重。如此一來,則對他蘇洵也須禮重自是不言而喻了。主意在于求重,但寫來卻處處是當(dāng)重,這樣既達(dá)到了自己的目的,卻又不降低自己的身價。實在是絕妙的構(gòu)思,絕妙的文字。茅坤云:“運險峭之思以為鑱畫之文,故其鋒鍔不可向邇?!保?]其匠心苦心當(dāng)與李斯《諫逐客書》相媲美。

(二)寓意深刻。前面我們說過,蘇洵的文章多是有用文字,往往是針對現(xiàn)實問題而發(fā),寄意深遠(yuǎn),所以發(fā)人深省。如《六國論》便是針對宋代厚幣以賂契丹之舉而發(fā)。文章開篇便提出中心論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比缓罂季苛鶉瞿嗽谟诟畹刭T秦,割地賂秦不但損耗了自己的國力,還連帶導(dǎo)致不賂秦者也因此失去外援,無法獨全。接下來再從反面用意,不賂秦則六國尚可以不亡,以此反證賂秦之失。最后引古證今:“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睆?qiáng)調(diào)賂敵政策之不可行,諷諫當(dāng)朝統(tǒng)治者不要重蹈六國覆轍,也就是不要對契丹一味妥協(xié)退讓,因為賂敵政策無疑是“抱薪救火”,自取滅亡。文章雖然總結(jié)六國故事,但用意卻在當(dāng)時宋代的外交政策,可謂用心良苦。過珙云:“前幅推原事秦之弊,后幅為六國籌畫一番,歸到正旨作結(jié),蓋宋是時歲輸幣以賂契丹。老泉原是借六國以諷宋,讀者須玩其言在此而意在彼之妙。”[5]

同樣深刻寄意的還有其《蘇氏族譜亭記》。此是借記族譜亭立說以示訓(xùn)誡。但文章卻不僅僅只是簡單銘記而已。其意乃是借記譜亭以諷鄉(xiāng)之望人,揚善抑惡,訓(xùn)誡族人,教化鄉(xiāng)里。過珙云:“此亭記非譜序也,特從老人坐于亭,述其生平之言為法戒,而刻石于亭以記之,始終只是在亭字上生情。妙于起手一段,先以善者興起,后以惡者懲勸。嗚呼!讀其文者,修身齊家之念可油然生矣?!保?]可見其意不在一亭一記,也不僅在諷刺鄉(xiāng)之望人,而在更深更遠(yuǎn)的訓(xùn)誡族人,教化鄉(xiāng)里。但這種以書事體的形式進(jìn)行諷喻,感化的方式顯然比普通的立言訓(xùn)誡更為有效。所以蒲起龍說:“用書事體,作譜亭記,比于空文垂訓(xùn)者,倍加竦惕?!保ㄆ哑瘕垺豆盼拿荚彙肪砹?/p>

(三)情思婉轉(zhuǎn)。不惟這些用意深刻的文章,即便是那些隨筆性的文字,亦可以見到蘇洵的無限思致。如其《名二子說》: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

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

此文乃就其二子蘇軾蘇轍的命名而寫意。文章前后87個字,但就是這短短87個字,卻將二子命名的深思厚意寫得無限宛轉(zhuǎn)。茅坤謂:“字僅百而無限宛轉(zhuǎn),無限情思。”[1]楊慎稱:“字?jǐn)?shù)不多,而婉轉(zhuǎn)折旋,有無限思意,此文字之妙?!保钌鳌度K文范》)樓昉云:“字?jǐn)?shù)不多而宛轉(zhuǎn)折旋有無限意思,此文字之妙。觀此老之所以逆料二子之終身不差毫厘,可謂深知二子矣。與《木假山記》相出入?!保?]王惟夏曰:“以軾、轍命二子名,一愿其為世不可少,一愿其免于禍。不顯、不晦、不任、不讓,意固深遠(yuǎn)矣。而行文婉至,不滿百字,足近道德五千言。”[4]老泉是否能逆料二子終身且不說,短短一篇文字中,卻能寫出無限叮呤,無限反復(fù),將父之慈愛,父之深情寫得如此動人,誠非易事。一方面固是真情所至,另一方面也是技巧使然。

二 筆力遒勁,骨格挺拔

八大家中,蘇洵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雖然其自稱晚學(xué)無師,但“取《論語》、《孟子》、《韓非子》及其他圣人、賢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終日以讀之者七八年”的修為,使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無論在思想上還是藝術(shù)上都得到了升華。令其古文創(chuàng)作顯得筆力遒勁,骨格挺拔。而這種風(fēng)格特征一方面得益于其地步占得高,另一方面得益于其用筆堅老。

(一)立意高遠(yuǎn)。雖然終其一生,“爵不過九品”,但蘇洵于讀書人的節(jié)操看得極重,絕不肯為了求仕屈節(jié)逢迎權(quán)貴。即便是對其極為敬重的歐陽修他都不愿降低身價。他雖然曾向張方平、韓琦、富弼、文彥博、田況、歐陽修、余靖等人上書希望得到引薦,但言辭之間絲毫沒有任何卑賤之意。如其《上田樞密書》,此書為嘉祐元年蘇洵攜二子入京后寫給當(dāng)時的樞密副使田況的,目的就是希望得到田況的援引。但文章開篇就反客為主,將自己的上書求薦歸結(jié)為不肯棄天褻天:

(1)個人追憶法。把過去的自己當(dāng)成一個分析的對象,追憶以往的情緒情感和行為,去識別當(dāng)時這個情景自己是如何認(rèn)知如何反應(yīng)的,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情緒情感體驗,是否合適,應(yīng)該如何反應(yīng)更合適。對自己過往的感受加以識別和分析。這需要辦公室工作人員養(yǎng)成經(jīng)?;仡^看的自我反思的習(xí)慣。

天之所以與我者,夫豈偶然哉。堯不得以與丹朱,舜不得以與商均,而瞽叟不得奪諸舜。發(fā)于其心,出于其言,見于其事,確乎其不可易也。圣人不得以與人,父不得奪諸其子,于此見天之所以與我者不偶然也。夫其所以與我者,必有以用我也。我知之不得行之,不以告人,天固用之,我實置之,其名曰棄天;自卑以求幸其言,自小以求用其道,天之所以與我者何如,而我如此也,其名曰褻天。棄天,我之罪也;褻天,亦我之罪也;不棄不褻,而人不我用,不我用之罪也,其名曰逆天。然則棄天、褻天者其責(zé)在我,逆天者其責(zé)在人。在我者,吾將盡吾力之所能為者,以塞夫天之所以與我之意,而求免乎天下后世之譏。在人者,吾何知焉。吾求免夫一身之責(zé)之不暇,而為人憂乎哉?孔子、孟軻之不遇,老于道途而不倦不慍、不怍不沮者,夫固知夫責(zé)之所在也。衛(wèi)靈、魯哀、齊宣、梁惠之徒之不足相與以有為也,我亦知之矣,抑將盡吾心焉耳。

文中之意是說,我之所以上書求知,不為個人私利,只是不肯棄天褻天,盡吾責(zé)盡吾心而已,至于用與不用,責(zé)不在我。言下之意,責(zé)任在不知我,不用我者身上,而不知我,不用我便是逆天而行,將受到天下后世之譏。如此一來,他將本是個人的私事抬到天下之公事的地步,將本是難以啟齒的要求說得義正詞嚴(yán),將本需委曲求全的言辭變?yōu)檐幇豪诼?,確為古今求知的奇文。故唐順之云:“此書本欲求知,卻說士當(dāng)自重,便不放倒架子。而文字峻絕,豪邁不羈?!保?]孫琮則將蘇洵的上當(dāng)事書與韓愈的此類上當(dāng)事書進(jìn)行比較,說:“昌黎上當(dāng)事書,語語悲婉。老泉上當(dāng)事書,語語氣岸。如此文,本欲田公知我,卻處處不作求知語,反若田公不得不知老泉者,此是何等地步,何等力量。讀之可喜可愕。其地步處,在以天之與我自負(fù);其力量處,在不肯以褻天棄天自居。地步占得高,自不暇作乞憐語;力量見得大,自不肯作求媚態(tài)。真是增長人志氣文字?!保?]韓愈以儒家正統(tǒng)門人自居,耿介剛直,風(fēng)骨凜然,但他上當(dāng)事書尚且寫得語語悲婉,而蘇洵則沒有任何卑謙自憐之意,其間雖有時代環(huán)境的原因,但蘇洵自矜其貴之意于此可見一斑。

這種情況還不止一處,再比如他的《上余青州書》。上書之意不過是求見一番,目的和《上田樞密書》并無二致。但此番行文,卻與《上田樞密書》截然不同。文章極力稱贊了余靖的人品功績,但其意卻不在刻意奉承,而在將其與世俗求富貴之人進(jìn)行對比,通過抬高余靖的人品地位來抬高自己的求見地位。他在文章結(jié)尾表明意圖時稱:“洵,西蜀之匹夫,嘗有志于當(dāng)世,因循不遇,遂至于老。然其嘗所欲見者,天下之士蓋有五六人。五六人者已略見矣,而獨明公之未嘗見,每以為恨。今明公來朝,而洵適在此,是以不得不見?!睂⒆约呵笠娭谋頌椤安坏貌灰姟?,則是自己之所以求見,完全是為了結(jié)識當(dāng)世高賢,以慰己心。這樣既抬高了對方,又不降低自我,實在是難得的妙文。故孫琮感慨:“青州一書,老泉主意,不過欲求見一番,卻先將青州人品,表出在富貴貧賤之外。蓋表得青州地位高,則今日自己求見地位亦高。至欲表青州地位,卻先將子文抬高于前,又將世俗掃倒于后。蓋抬高子文,正是抬高青州,掃倒世俗亦正是抬高青州。究之抬高青州,純是抬高自己求見地位。行文磊磊落落,氣岸不群,真有振衣千仞之勢?!保?]

確實,我們從蘇洵的文章中深切感受到了他布衣之尊的矜貴,所以嘉祐五年得官后,他上書歐陽修希望其仍以賓主之禮對待自己:“今洵已有名于吏部,執(zhí)事其將以道取之邪,則洵也猶得以賓客見。不然,其將與奔走之吏同趨于下風(fēng),此洵所以深自憐也。”(《上歐陽內(nèi)翰第五書》)而正因為蘇洵這種讀書人強(qiáng)烈的風(fēng)節(jié)觀,使得其為文章必定先占地步。地步占得高,文章自然骨格挺拔,卓然不凡。

(二)用筆堅老。除了立意高邁之外,蘇洵文章用筆堅老也是一大特色。蘇洵在經(jīng)歷了對時文的揚棄之后,晚年致力于古文創(chuàng)作,所寫議論文,摒棄浮華,回歸古直,文筆堅挺,老辣蒼勁,讀后令人振奮不已。故茅坤曾以“鑱畫”、“鑱削”進(jìn)行形容,說:“(蘇洵)不敢遽謂得古六藝者之遺,然其镵畫之議,幽悄之思,博大之識,奇崛之氣,非近代儒生所及?!保?]“蘇文定公(蘇轍)之文,其鑱削之思,或不如父,雄杰之氣,或不如兄。”[1]足見其險勁。這一點從其《六國論》便可以體現(xiàn)出來。

蘇洵及其子蘇轍均著有《六國論》,但將兩者進(jìn)行比較,各自不同文筆的特點就非常明顯。

兩篇文章均采取了開宗明義的方式,于首段便提出中心論點。所不同者,蘇洵之文一下筆便徑奔主題,“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睕]有任何拖泥帶水字樣,力重千鈞;而蘇轍之文則表出主題較為婉曲?!坝拮x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fā)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滅亡,常為之深思遠(yuǎn)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dāng)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薄坝拮x”、“竊怪”、“為之深思遠(yuǎn)慮”、“以為”、“未嘗不怪”等用語令文章論點的提出顯得十分深宛曲折。

在接下來的論證中,蘇洵先是通過駁論的方式進(jìn)一步申明中心論點,“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qiáng)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庇梅瘩g“六國互喪”說提出“不賂者以賂者喪”的觀點對“弊在賂秦”的論點進(jìn)行佐證。然后具體論述諸侯不惜土地賂秦導(dǎo)致國家敗亡的失敗之舉,其間又通過設(shè)問的方式對“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的原因進(jìn)行辨析,指出其原因在于“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睔w根結(jié)蒂還是在于變相賂秦所致。在將賂秦的弊端表述清楚之后,作者摩空設(shè)勢,再論不賂秦則可以不亡的事實,應(yīng)證賂秦亡國的觀點。最后筆鋒一轉(zhuǎn),借古諷今,點明主旨“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字?jǐn)?shù)不多,但正反相生,虛實相間,開闔反復(fù),詳盡老到,氣勢縱橫。

從這番比較我們便可以看出,蘇洵之文雖略少細(xì)膩周至,但筆鋒老辣,遒勁有力,開闔起伏,頓挫轉(zhuǎn)折間,自有一股高邁奮迅之氣,讀后令人神飛魄動。

三 發(fā)言精警,不落凡俗

蘇洵作文,務(wù)求“得乎吾心而言”,曾鞏說他“好為策謀,務(wù)一出己見,不肯躡故跡?!保ā独咸K先生哀辭并引》),可見在古文創(chuàng)作上,蘇洵是極力追求獨抒己見的。盡管這種獨特的觀點和議論也令他遭受非議,但不落空言,不躡故跡的創(chuàng)作方針使他為文屢有令人驚奇之論,形成了“幽峭”的文章特色。張謙宜云:“峭,文勢之孤立也。如孤峰懸厓,可仰而不可攀。不輕出手,不輕下字,思之思之,刻苦而后得之?;蚓淝停蜃智?,通篇不過一兩處,如人面之有鼻,是特高于頰輔者。若滿面俱是鼻,便不成人形矣?!庇衷疲骸扒妥肿畈灰籽?,閑意莫留他,閑話莫用他,出手要有勢,卻不要平熟勢;脫口要有致,卻不要軟滑致;掉運須有情,卻不要甜俗情,汰除再四,擺棄排奡而忽遇之?!保?]可見“峭”是凝慮苦思,摒棄凡俗的結(jié)果,和“幽”一樣是獨辟蹊徑的,所不同的是它還要求有“可仰不可攀”的孤高,要令讀者讀來印象深刻,而絕不至輕易滑過。

(一)觀點新穎。我們讀蘇洵之文,屢屢為其新奇之論,獨到之識所折服。如《易論》:“圣人之道所以不廢者,禮為之明而《易》為之幽也”,《禮論》:“圣人以其微權(quán)而使天下尊其君父兄”,《樂論》:“禮之所不及,而樂及焉”,《書論》:“圣人因風(fēng)俗之變而用其權(quán)”,《詩論》:“圣人之道,嚴(yán)于《禮》而通于《詩》”,《春秋論》:“圣人以其權(quán)為天下之公,而天下以懲以勸”。這些觀點莫不閃爍著作者思索的光芒。其獨到的見解令人耳目一新。再如《管仲論》認(rèn)為齊國之亂,責(zé)在管仲,因為管仲臨終不能薦賢自代,《諫論下》提出以刑勸諫,《史論上》論經(jīng)史之別,認(rèn)為:“經(jīng)以道、法勝,史以事、詞勝;經(jīng)不得史無以證其褒貶,史不得經(jīng)無以酌其輕重;經(jīng)非一代之實錄,史非萬世之常法,體不相沿,而用實相資焉?!倍唧w各不同卻又相互映襯,《史論下》論司馬遷、班固、范曄、陳壽作史之失,以為“遷喜雜說,不顧道所可否;固貴諛偽,賤死義。”“曄之史之傳,若《酷吏》、《宦者》、《列女》、《獨行》,多失其人?!薄皦壑救龂?,紀(jì)魏而傳吳、蜀。”這些問題都是包含著較大失誤的。如此等等,都是道前人所未道,言前人所不言,將充滿個性的觀點充分展現(xiàn)出來,給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難怪雷簡夫、張方平、歐陽修等人都稱賞不已。

再看其結(jié)合自身遭際體會所寫的《養(yǎng)才》一文則更是令人掩卷沉思,慨嘆不已。文中提出對待奇杰之士當(dāng)用非常之舉,不能完全以道德進(jìn)行勉強(qiáng)。他稱“吾觀世之用人,好以可勉強(qiáng)之道與德,而加之不可勉強(qiáng)之才之上,而曰我貴賢賤能。是以道與德未足以化人,而才有遺焉?!边@不僅是針對宋代現(xiàn)狀而發(fā),也是針對整個封建社會用人標(biāo)準(zhǔn)而發(fā),在德才之間,蘇洵提出要突出才的重要性,要以非常手段對待這些奇杰之士,這樣才能使之更好地為己所用。當(dāng)然蘇洵并不是完全忽視道德,他只是認(rèn)為可以通過尊寵的方式使之自律而不是通過法律的形式令其臣服。認(rèn)為要效法古之養(yǎng)奇杰的舉措:“任之以權(quán),尊之以爵,厚之以祿,重之以恩,責(zé)之以措置天下之務(wù),而易其平居自縱之心,而聲色耳目之欲又已極于外,故不待放肆而后為樂?!辈Ξ?dāng)下“奇杰無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祿者過半”的現(xiàn)狀提出批評,認(rèn)為這樣只會令奇杰之士“越法、逾禮而自快”,即便“繩之以法”、“隨之以刑”也不會有好的結(jié)果,那樣會使他們“北走胡,南走越”,而使朝廷痛失有用之才。結(jié)合當(dāng)時的現(xiàn)狀,誠為有識之論。

(二)言辭警策。除了觀點新穎獨到之外,對言辭的刻苦錘煉,也使蘇洵文章的語言表現(xiàn)充滿力度,給人以警策之感。如“貧之不如富,賤之不如貴,在野之不如在朝,食菜之不如食肉,洵亦知之矣?!保ā渡蠌堃嬷輹罚拔迳赜械ざ?,五味必有甘而味和,義必有利而義和?!保ā独吡x之和論》)“圣人之治天下也以常,而賢人之治天下也以時。”(《明論》)“夫臣能諫,不能使君必納諫,非真能諫之臣。君能納諫,不能使臣必諫,非真能納諫之君。”(《諫論下》)“龍逢、比干不獲稱良臣,無蘇秦、張儀之術(shù)也;蘇秦、張儀不免為游說,無龍逢、比干之心也?!保ā吨G論上》)“權(quán)者,為仁義之窮而作也?!保ā稒?quán)書序》)“夫使圣人而無權(quán),則無以成天下之務(wù),無機(jī),則無以濟(jì)萬世之功?!保ā哆h(yuǎn)慮》)等等,這類文字,在蘇洵散文中隨處可見,雖未必一定都堪稱定論,但從其論證的角度看,確實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這種名言警句式的詞句,在其《心術(shù)》、《法制》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此兩篇乃逐段自為一節(jié),每節(jié)自成一論,其間充滿了許多精辟的論斷。如《心術(shù)》:

為將之道,當(dāng)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凡兵上義,不義,雖利勿動。非一動之為害,而他日將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義可以怒士,士以義怒,可與百戰(zhàn)。凡戰(zhàn)之道,未戰(zhàn)養(yǎng)其財,將戰(zhàn)養(yǎng)其力,既戰(zhàn)養(yǎng)其氣,既勝養(yǎng)其心。

凡兵之動,知敵之主,知敵之將,而后可以動于險?!仓鲗⒅溃矶罂梢耘e兵,知勢而后可以加兵,知節(jié)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則不屈,知勢則不沮,知節(jié)則不窮。見小利不動,見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

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無所顧,則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則知不至于必敗。

《法制》:

將戰(zhàn),必審知其將之賢愚。與賢將戰(zhàn),則持之,與愚將戰(zhàn),則乘之。

古之善軍者,以刑使人,以賞使人,以怒使人,而其中必有以義附者焉。

夫能靜而自觀者,可以用人矣。吾何為則怒,吾何為則喜,吾何為則勇,吾何為則怯?夫人豈異于我?天下之人孰不能自觀其一身!是以知此理者,途之人皆可以將。

《心術(shù)》論治心之重要,《法制》論用兵之法度,所論雖自《孫子》中來,并非都出自獨創(chuàng),但一經(jīng)蘇洵斟酌取舍,發(fā)而為文,其間仍閃爍著他思辨的光芒。而排比,對仗的句式也增添了其令人警醒的效果。

綜上所論,我們可以看到,蘇洵之文無論在立意上還是構(gòu)思上,無論在篇章上還是在詞句上,都顯示了自己獨特的個性,實踐了自己“得乎吾心而言”和“不得不為”的理論主張,從而也形成了自己奇崛幽峭的散文風(fēng)格。

[1]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評文[M].歷代文話.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7.

[2] 張謙宜.絸齋論文[M].續(xù)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 吳德旋撰,呂璜.初月樓古文緒論[M].續(xù)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 孫琮.山曉閣選宋大家蘇老泉全集(卷一)[M].清康熙刊本

[5] 銅板精印詳訂古文評注全集(卷九)[M].廣州大成書局印行

[6] 樓昉.崇古文訣[M].文淵閣四庫全書

[7] 孫琮.山曉閣選古文全集(卷二十五)[M].禮菴定本

On the Unusual and Prominent Artistic Style of Su Xun’s Ancient Articles

MAO De-sheng

(Chinese Department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The literary style of Su xun,not only manifests the free and easy of willful,but also manifests the profound of unusual.This kind of unusual and prominent article style both displays in the article intrinsic thought connotation,and displays in the article external language formally.Su Xun,who Pursues taking the best and establishes a new school in the article creation,not only painstakingly plans for the article,thinks sends profoundly,moreover emphasizes the character,the style is powerful,in the language also pursues the novel and unique,not ordinary,thus displays the unique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rt style.

Su Xun;unusual;prominent;style

I206.2

A

1008—1763(2011)06—0078—04

2010-11-16

毛德勝(1977—),男,湖北羅田人,華中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學(xué)的研究.

猜你喜歡
蘇洵古文文章
中古文學(xué)劄叢之二(五題)
蘇洵發(fā)憤讀書
蘇洵焚稿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論蘇洵的史學(xué)成就
細(xì)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放屁文章
讀《隸定古文疏證》札記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蘇老泉大器晚成
两当县| 屏东市| 康保县| 阜新市| 海原县| 舞阳县| 游戏| 黄浦区| 麻阳| 淮北市| 砚山县| 牡丹江市| 象州县| 仁怀市| 清涧县| 新竹市| 佛坪县| 广汉市| 兴安县| 湖北省| 沅江市| 三门峡市| 筠连县| 谷城县| 景德镇市| 锡林郭勒盟| 南陵县| 新竹市| 赤壁市| 龙胜| 昆山市| 玉树县| 德清县| 通化县| 沂源县| 招远市| 汉寿县| 万源市| 神木县| 清涧县| 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