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麗芳
(福建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亞里士多德所述的實踐及其對教育的啟示
舒麗芳
(福建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實踐是《尼各馬可倫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亞里士多德對實踐的論述對后人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本文從亞里士多德所講的實踐出發(fā),針對現(xiàn)行教育的弊端,提出教育應回歸原初實踐倫理學“品性”。
亞里士多德;實踐;教育
教育是一種實踐活動,教育是一個培養(yǎng)人的過程,是一項通過塑造人、培養(yǎng)人,讓人類不斷走向崇高,讓人獲得幸福生活的美好事業(yè),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塑造美好的人性,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yǎng)美好的人格,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美好的人生。這是教育的本質(zhì),但現(xiàn)在的教育對這種教育本有倫理學的特性有所背離。本文主要從亞里士多德所論述的實踐中得到啟發(fā),要求教育回歸原初的實踐倫理學特性。
一
實踐這個詞對我們大家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實踐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被人們使用,每個人都知道要把理論付諸實踐。但今天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所理解的實踐是指將自己的想法、理論、知識付諸實際的行動,即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卻不知實踐的最初由來和含義。實踐最初是作為倫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指在道德倫理領域的行為。倫理學是由亞里士多德首先命名的科學,并且實踐作為一個特定的哲學概念被人們使用,也是由亞里士多德首先確定的,亞里士多德是西方實踐哲學的奠基人,他對實踐的概念的分析和理解對后來的康德、馬克思等都有非常大的影響。究竟亞里士多德所講的實踐到底是個什么概念,我們要到《尼各馬可倫理學》中去領會。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亞里士多德總是不斷地強調(diào)實踐的重要性,善和幸福要在實踐中獲得,德性要在實踐中完善。實踐一直貫穿著此書的始點和終點。
(一)亞里士多德關于實踐的論述
1.實踐是人對人的實現(xiàn)活動,特別是人對自己的實現(xiàn)活動
實踐是作為人的活動。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實踐是指人類所具有的活動,“較低等的動物雖有感覺卻沒有實踐”[1]從這個論述中可以知道他所講的實踐并不是泛指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像上帝、星星、植物、動物……甚至有生命東西的部分和器官及政治共同體等等。[2]人的活動是靈魂的遵循和包含著邏各斯的實現(xiàn)活動?!叭说拿糠N實踐(πραξι?)與選擇,都以某種善為目的?!保?]“如果在我們活動的目的中有的是因其自身之故而被當作目的的,我們以別的事物為目的都是為了它,如果我們并非選擇所有的事物都為著某一別的事物,那么顯然就存在著善或最高善?!保?]實踐活動是與營養(yǎng)活動、感覺活動不同的人所獨有的活動類型。實踐把人與動物、植物,以及一切低等的生命物區(qū)分開來。這得以區(qū)分的根本就是實踐中所包含的邏各斯(λογο?)部分?!叭说幕顒邮庆`魂的遵循和包含著邏各斯的實現(xiàn)活動”。[5]邏各斯,這個詞很多專家都理解為“理性”。理性只有人才具有,是人獨有的屬性。因為人具有理性,所以人才可以認識永恒的真理,因為人具有理性,所以人才會行為高尚。
實現(xiàn)活動,ενεργεια,εν- 在希臘語中的意義是“通過……”、“從……”,εργεια 是 εργον(活動)的名詞轉(zhuǎn)形,實現(xiàn)活動的本義是通過活動而實現(xiàn)、達到的從活動而來的東西。實現(xiàn)活動,正如苗力田所說,也就是實現(xiàn)種的功能的活動,也就是人的實踐活動。人的實現(xiàn)活動就是實現(xiàn)人的實踐生命的目的的活動。[6]實踐的生命,人的生命與實現(xiàn)活動緊密相連。W.D.Ross在翻譯《尼各馬可倫理學》的時候把實踐,πραξι?譯作 action,把實現(xiàn)活動,ενεργεια 譯為 ac-tivity,action與activity在辭源上一望而知的親緣關系,對我們理解這兩者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我們很自然地就能聯(lián)想到 πραξι?和 ενεργεια 在意義上的關聯(lián)。實現(xiàn)是實踐的實現(xiàn),實踐是在實現(xiàn)中得以實踐,我們甚至可以把實踐和實現(xiàn)看成是不可分的整體,在這里實踐的行動含義被凸現(xiàn)了出來,沒有行動不要說是體現(xiàn)人的特長和功能,就是生活本身都變得不可能,行動的過程就是實現(xiàn)的過程。人是因為行了公正的事才是公正的,因為行為勇敢才是勇敢的人,如果不去這樣做,一個人就永遠無望成為一個好人。這就像專心聽醫(yī)生的教導卻不照著去做的病人不會使身體好轉(zhuǎn)一樣,那些愛智慧的人滿足于空談也不會使其靈魂變好。[7]在《尼各馬可倫理學》的最后他再次強調(diào)在實踐事務上,僅僅知道德性是什么還不夠,我們還要努力地獲得它運用它,使自己在實踐中實現(xiàn)善。[8]我們的這種實踐的行動是我們自己的主動的積極的行動,它不是一種被迫的活動,而是出自我們生命本性的一種要求。這就是亞里士多德的實踐精神。所謂實現(xiàn)活動就是積極地從事屬于人的實踐生命的活動。
2.實踐是以求“善”為目的的德性的實現(xiàn)活動
實踐是人對于可因自身努力而改變的事物的基于某種善的目的的行動的活動。人的每種實踐都以某種善為目的。并且每一種活動都有具體的善,只有這種善與自身的活動相結合,而不被財富、榮譽、快樂等主觀欲求和欲望所控制,這種善就是終極性的善也是最高善。幸福就是人可實踐的最高善。它含有人生自由的意蘊,是人類全部生命活動的最終目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也是實踐的終極價值,即為人生的幸福和自由。幸福在于實踐的德性,不是在于具有德性的一種狀態(tài),而在于具體的實現(xiàn)活動的一種行動。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桂冠不是給予最漂亮、最強壯的人,而是給予那些參加競技取勝的人。同樣,在生命中獲得高尚與善的是那些做得好的人。[9]幸福的獲得在于自身的實踐,在于實現(xiàn)活動,要通過學習或努力獲得它。
3.人類活動的三分法及其區(qū)別
亞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第六卷中將人的活動分為實踐、創(chuàng)制、理論三種。理論是對不變的、必然的事物或事物的本性的思考的活動,它是不行動的活動。理論的研究是知識,理論的科學包括行而上學、神學、數(shù)學等;創(chuàng)制是使某事物生成的活動,其目的在于活動之外的產(chǎn)品。生產(chǎn)就是創(chuàng)制產(chǎn)品,包括藝術、技能和操作等,它以其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為目的,生產(chǎn)過程是得到產(chǎn)品的手段;實踐是道德的或政治的活動,目的可以是外在的又可以是實踐本身。實踐是指人類運用理性來處理事務,它所產(chǎn)生的知識稱為實踐之知或?qū)嵺`智慧。實踐與理論的區(qū)別在于:理論的本性是求知,實踐的本性是求好(good、即善)。理論的特點是沉思,實踐的特點是行動;理論的求知只能通過對普遍性的沉思來獲得,實踐的求好只能通過對特殊性操作來達到。實踐與創(chuàng)制的區(qū)別在于:實踐主要是指倫理和政治行為,創(chuàng)制主要指生產(chǎn)和技藝活動特別是物質(zhì)生活資料的生產(chǎn)活動。實踐的目的在于其自身的好,創(chuàng)制的目的在于其產(chǎn)品的好。綜上所述,亞里士多德實踐哲學中的實踐概念不同于我們通常所理解為科學理論的應用、生產(chǎn)或運動,而是一種使人成為完滿的自我實現(xiàn)活動,是生活世界本真的體現(xiàn),是一種實踐的善,是以自身即目的和評價尺度的生命生活的實踐,不是抽象的認識、生產(chǎn)的實踐。
二
教育是一種實現(xiàn)活動,教育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實踐。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具體行動而不是在頭腦中思考的抽象理論?,F(xiàn)在的教育脫離了原初的實踐倫理學“品性”,教育實踐中的價值取向過于功利性,我們應重新審視亞里士多德的實踐的倫理學意蘊,找回教育中原初的實踐“品性”。
(一)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實現(xiàn)活動,應以自由為原則,具有終極關懷性
教育作為實踐一般不直接改造自然,也不直接改造社會。教育是先改造人,被教育改造的人才能去改造社會。教育的成人之道是把人潛在的德性挖掘出來。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科倫理學》中提出,人的德性是通過實踐行動(praxis)形成的。我們首先通過實際地運用德性而獲得德性—人通過做正義的事而成為正義的人,通過節(jié)制的行為成為節(jié)制的人。[10]自身良好的品質(zhì)要靠自己努力去選擇,然后通過實踐去求好。教育只是一種推動力,順其稟賦,教其求知。使人不被外來的力量或物質(zhì)所束縛,自身是自由的行動者,這是教育的一種終極關懷。教育使人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具有理性合乎完滿德性的人。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人本身,教育首先應使人成為人。但現(xiàn)在的教育作為實踐背離了實踐本應該具有的終極關懷性,成了一種經(jīng)驗化、功利性的手段。在當今這種制度化體制下,學校成為傳授知識和技能的訓練場所,學生接受教育也是為以后有個美好的未來,學生成了接受知識的奴隸,只有獲取更多的知識才能成為一位“好學生”,如此種種。教育沒有把學生當做“人”來培養(yǎng)而只當“工具”來制造,當“產(chǎn)品”來生產(chǎn),教育離原有的本真意味太遠。教育應拋棄工具化的塑造,回歸到尊重人的生命和主體性。
(二)教育應使人向善,以其自身為目的
自身即目的是亞里士多德實踐的本質(zhì),教育作為一種實踐活動應以其自身為目的。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提到:“無論一個人或一匹馬或一個家庭,當它生長完成以后,我們就見到了它的自然本性;每一自然事物生長的目的就是顯明其本性;事物的終點或終極必然達到自善……”[11]教育使人自由地選擇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而不是由外力決定。杜威指出:“我們在探索教育目的時,并不要到教育過程以外去尋找一個目的,使教育服從這個目的。”[12]杜威認為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jīng)驗的改造,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過程本身。
教育作為一種實踐活動,應使人向善。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在進行知識教育的同時,應該重視道德教育的培養(yǎng),要抑制人性中的邪惡,發(fā)揚人性中美好的東西,追求靈魂的善。但現(xiàn)在的教育實踐卻遠離了這種自身即目的的實踐,背離了靈魂本真原初的實踐,取而代之的是技術主義的實踐。善本是人們追求的終極目的,但變了味的實踐不再擁有一個對所有人都有約束的最終目的,而是指向任意的隨時都可改變的目的。這種目的純粹被外在的東西所束縛,不在乎人自身的生命關懷,教育實踐自身的自足性被知識即理論所消解,最后成為知識的附庸。打個比方說,社會需要什么樣的技能和技術在學校教育中就著重培養(yǎng)具有這方面技術和技能的人,學生就像生產(chǎn)中生產(chǎn)出來的產(chǎn)品,這種教育不是以其教育本身為目的而成為了一種手段。教育應使人成善,以自身為目的。教育的本質(zhì)上是培養(yǎng)人,是要將人自身具有的潛能發(fā)掘出來,并不是賦予其身上沒有的東西。并且“教育實踐不能忽略,教育科學的最終的現(xiàn)實性,不在書本上,也不在實驗室中,也不在講授教育科學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從事指導教育活動的人們的心中,在實際的教育生活中?!保?3]
(三)教育要培養(yǎng)人追求創(chuàng)造享受幸福的能力,提升人的幸福境界
人一切活動的目的都是幸福,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使人幸福。亞里士多德寫道,人的目的,即人可實踐的最高善,就是幸福。幸福是人的靈魂的有邏各斯的部分的實現(xiàn)活動。幸福的獲得不是靠運氣,而是靠人自己去追求,沒有積極有效的實踐就不會有幸福。教育既是生活的目的也是手段,是為達到未來幸福生活所作的努力和準備,教育應提升人追求幸福的能力,教育應該具有幸福觀。
每個人都想要幸福,而教育作為培養(yǎng)“人”的活動,教育也應追求幸福,要使個體在教育過程中體會到幸福。而現(xiàn)在的教育不乏被科學知識、功利主義所充斥,個體成了接受知識的工具,個體總是沉浸在一種單調(diào)乏味,無聊的學校生活當中,這種物化的教育個體體會不到幸福的全部。所以,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成為學生追尋自身幸福的指路燈,使他們幸福能力得到提升。烏申斯基說過:“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獲得幸福,而不能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犧牲這種幸福?!保?4]教育就應該培養(yǎng)人追求幸福的能力。亞里士多德認為一天的快樂并不能帶來一生的幸福,幸福需要技能和專注力,需要創(chuàng)造幸福的同時享受幸福。創(chuàng)造幸福的能力和享受幸福的能力,不僅要靠自身努力還要靠教育的引導,教育要提升人幸福的境界。
[1][2][3][4][5][6][7][8][9][10]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M].廖申白譯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168.95.3.5.20.譯注者序.XVIII.42.312.23.
[11]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12]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1.
[13]趙祥麟,王承緒編譯.杜威教育論著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
[14]鄭文樾.烏申斯基教育文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13.
[責任編輯 藍 天]
On the practice expounded by Aristotle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SHU Li-fang
(Education Colleg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Fujian, China)
Practice wa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Ethika Nikomachea.The exposition of practice by Aristotle has produced great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Proceeding from the practice expounded by Aristotle and in view of the ills of modern education, this paper forwards the idea that education should return to “the moral character” of the original practical ethics.
Aristotle; practice; education
G40
A
1008-6390(2011)02-0132-03
2010-11-10
舒麗芳(1987-),女,江西吉安人,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