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動態(tài)生成的活力課堂就是指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合作、對話、碰撞的課堂中,現(xiàn)時生成了超出教師預設方案之外的新問題、新情況,使課堂呈現(xiàn)出動態(tài)變化、生機勃勃的特點。動態(tài)生成的活力課堂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課堂的真實性,它追求課堂的真實、自然、和諧,再現(xiàn)師生“原汁原味”的教學生態(tài)情境,從而達到師生共識、共享、共進的教學高境界,實現(xiàn)師生生命價值的不斷超越。
那么,怎樣才能創(chuàng)設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活力課堂呢?
一、精心預設,預約生成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學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預設。有備而來,有備無患。這是科學而藝術地把握課堂教學的預設與生成的前提。許多成功的案例也表明,越是準備充分,越是能夠預設好。也越能生成好。因此課前應盡可能多地將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預設到,為課堂生成奠定基礎。如在設計《珍珠鳥》中第三小節(jié)“……撥開綠蔓一看,正是這個小家伙……”的朗讀指導(指名讀——評議——再讀)時,我曾預設了以下幾種可能??赡芤唬褐该x,讀錯或讀破句了,引導讀準、讀通,再挑戰(zhàn)讀;可能二:指名讀,讀得平淡沒有力度的,引導評議時,指導看圖,模仿作者當時的動作、表情,再讀;可能三:指名讀,讀出了感情的,可讓讀的小朋友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聽的小朋友說說他(她)哪兒讀得好,或聽讀后,有什么感受,好像看到了什么等。
有了這樣的“預設”,課堂才能得以順利開展,“生成”也才有可能。有了“生成”,我們的課堂才能進發(fā)炫目的光彩,“預設”也才能“錦上添花”。
二、善于觀察,捕捉生成
在“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理念指導下的課程教材改革,學生在課堂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鮮活“學情”,便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課堂教學的現(xiàn)場生成,要求教師必須機敏地去把握學生即時的學習情緒和認知需要,去靈活地組織教學環(huán)節(ji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善于觀察更具有重要意義。
教《夜宿山寺》時,我讓學生在初讀、再讀、三讀詩文之后,說說詩句中寫了哪些事物,并說說自己的理解,有興趣的可以進行小組交流。但我很快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并沒有參加小組交流,而是饒有興趣地在畫畫,并發(fā)現(xiàn)其中一幅有問題的畫,那是一張畫有星星、月亮和一座傾斜得厲害的高樓的畫。我默許并支持了這一學習方式,并請學生對那幅畫作出評價,學生很快糾正了錯誤,從而讓學生正確地掌握了詩句中“?!弊值恼_解釋不是“危險”而是“高”。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不再死抱“預設”,而及時關注到了課堂的“生成”。教師的機智在于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并在過程與方法中融入新知識的學習指導?!缎抡n程標準》倡導的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及“自主、合作、探究”中的獨特的和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教師要不斷探索這三大學習方式具體有效的操作方法。這些方法不僅來自教師的實踐和創(chuàng)造,更應該關注學習者自身的實踐和創(chuàng)造,他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方法更適合他們自身的學習特點和需求,為師者多么需要敏銳地捕捉和推廣“畫畫”這類具有生命力的學習方法的“生成”。
三、創(chuàng)設氛圍,促進生成
“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舒展的心靈、思考的大腦,然后讓感情融匯感情,讓思想碰撞思想?!边@是課堂中來自學生的信息生成的先決條件。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平等、互動的學習氛圍,以促使信息的動態(tài)生成。
記得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當學生們讀到“他聽見腳步聲,抬起頭來,飽經(jīng)風霜的臉上現(xiàn)出難以忍受的痛苦”時,一個學生舉手問:“老師,‘飽經(jīng)風霜’是什么意思?”剛說完,有個學生接上說:“是形容一個人老唄!”其他學生聽了,好像有不同的意見,紛紛議論起來。這時,我突然靈機一動,前兩天,我讓學生寫了“猜猜他是誰”——描寫人物外貌,學生非常感興趣,而且寫得很成功。這次,何不用這個成語再來練習描寫人物的外貌呢?于是,我沒急著解釋這個成語,而是引導學生:“你在生活中見過飽經(jīng)風霜的人嗎?怎樣從外貌上看出他是一個飽經(jīng)風霜的人呢?”這一問又掀起了議論高潮。
生1:“我在登黃山時遇到的挑山工就飽經(jīng)風霜。他五十來歲,臉黑黝黝的,皮膚特別粗糙,眼睛里布滿了血絲。肩上的重物把他的腰都壓彎了。也許是長年累月在山上來回跑的緣故,兩條腿特粗壯?!?br/> 師:“你有一雙慧眼,看來你已經(jīng)體會到了‘飽經(jīng)風霜’的含義了。還有誰也想說說的?”
生2:“我家對門有個修車鋪,修車的老爺爺也是飽經(jīng)風霜。不管刮風還是下雨,他每天都會在那兒。老爺爺兩鬢斑白,一張古銅色的臉,顴骨高高地突起,額頭上刻滿了深深的皺紋。一到冬天,他的厚嘴唇上常會裂開幾個口子。每次見到我,總會微笑著和我打招呼?!?br/> 師:“你真是一個會觀察的孩子?!?我贊許地朝他點點頭)
也許受到剛才兩個學生的啟發(fā),其他學生也都爭先恐后地舉起了手……
學生們的話匣子一打開,猶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源源不斷啊!我欣喜地對學生們說:“你們真棒,剛才的討論就是對‘飽經(jīng)風霜’最好的詮釋。你們想要把剛才說的寫下來嗎?”學生們興致盎然,欣然提筆,埋頭寫了起來。
一個成語引起了學生們一系列的思考、討論,最后引發(fā)了一組組精彩的人物外貌片段描寫,可謂一“詞”激起千層浪。
在這堂課上,如果當時教師只是一味地把“飽經(jīng)風霜”的含義直白地解釋給學生聽,學生雖然知道了這個成語的意思,但能否深刻領悟到它的含義,進而靈活運用它呢?再說,平時作文,學生一是常為沒有寫作材料發(fā)愁,覺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二是寫出來的文章假話、空話、套話比較多,言不由衷,無病呻吟的現(xiàn)象也比較普遍。因此,面對此情此景,我隨機應變,巧妙地利用了動態(tài)生成資源,創(chuàng)設了一個平等對話的氛圍,使一個成語成了學生練筆的好素材。’這樣做,不僅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保護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而且,讓學生通過聽、想、說、議的過程,把直觀感受和抽象思維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激發(fā)了學生觀察、思考、練筆的興趣,真正達到了“言之有物”的目的,所以課堂上便涌現(xiàn)了一群思維活躍、見解獨特、心緒飛揚的孩子。
由此可見,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要善于抓住課堂上的每一個契機,為課堂生成制造空間,從而給學生搭建一個個展示個性的舞臺,讓學生的筆管汩汩流淌出個性化的思想和語言,使其率真的思想與張揚的個性躍然紙上,讓他們的靈性在“筆在紙上快樂地蹭癢癢”般的想象中自由飛揚。
(責編 韋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