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付良 楊曉恒 楊志立
1 湖南省宜章縣人民醫(yī)院(宜章 424200)
2 湖南省宜章縣中醫(yī)院(宜章 424200)
我們近年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用活血通腑清熱化痰法治療急性腦出血,并與單用西藥治療者對比?,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4年2月-2008年12月湖南省宜章縣中醫(yī)院中風(腦)病??坪鸵苏驴h人民醫(yī)院內(nèi)一科住院患者248例,中醫(yī)診斷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相關標準[1];西醫(yī)診斷符合1986年中華醫(yī)學會第2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第3次修訂的《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相關標準[2];均發(fā)病在1周內(nèi),并經(jīng)頭顱CT和腰椎穿刺確診;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根據(jù)《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進行評分[3];血腫體積均按頭部CT掃描層的結(jié)果估算,血腫體積(mL)=長×寬×陽性掃描層數(shù)×π/6。隨機分為治療組128例與對照組120例。兩組性別、年齡、出血類型、病情程度、CT掃描結(jié)果(見表1)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依據(jù)病情分別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監(jiān)控血壓,防治感染,降顱壓,維持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控制血糖及心律失常,防治并發(fā)癥,處理血腫(根據(jù)血腫部位、大小決定保守治療或予血腫抽吸、引流及腦脊液置換或開顱手術)。治療組另予自擬活血通腑清熱化痰中藥[組方為丹參30g,三七粉3g(兌),大黃10g,澤瀉15g,川牛膝10g,膽南星10g,天竺黃10g,夏枯草30g,益母草15g,瓜蔞仁20g],每日1劑,水煎取汁400mL,分2~3次口服或鼻飼。高熱煩躁者加水牛角、梔子、石膏、黃芩;神昏久不蘇醒者加石菖蒲、遠志、郁金;嘔血便血者三七粉增加至12g(每日4次分服),大黃改為大黃炭;呃逆者加柿蒂、代赭石;痰多合并肺部感染者加生牡蠣、魚腥草、旱蓮草、茯苓。兩組均于治療前后分別檢測血、尿、糞常規(guī)及凝血功能,血小板數(shù)目,肝、腎功能,血糖,血脂和血液流變學指標。兩組均治療1個月后評價療效。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n)
1.3 療效標準 按照1987年長春全國中醫(yī)急癥研討會制訂的《中風病診療規(guī)范》[2]之療效評定標準評定。滿分為28分,治療前最高分不超過18分?;局斡悍e分24分以上者。顯效:積分增加超過10分者。有效:積分增加超過4分者。無效:積分增加不足4分。惡化:病情加重,積分減少,或死亡。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2。結(jié)果示治療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 <0.05)。
2.2 兩組存活病例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見表3。結(jié)果示治療組治療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 <0.05)。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表3 兩組存活病例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表3 兩組存活病例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 <0.05。下同
組 別 全血高切黏度(mPa·s)全血低切黏度(mPa·s)血漿黏度(mPa·s)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g/L)血沉(mm/h)治療組(n=116)對照組(n=106)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8.22±1.20 6.21±1.20*△8.40±1.30 7.75±1.46 16.44±3.61 9.46±4.12*△17.12±3.23 16.78±3.60 2.81±0.82 1.40±0.41*△3.10±0.04 3.02±0.20 46.42±3.22 40.66±3.20*△47.10±3.10 43.18±3.08 4.50±1.22 2.80±0.81*△4.12±1.70 4.02±2.10 17.11±3.40 14.20±3.40*△19.10±4.11 18.32±3.48
2.3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 見表4。與治療前比較,兩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均有顯著改善(P<0.01),而治療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P < 0.05)。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分,)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n 128 120治療前18.11±10.20 19.06±9.78治療后6.10±7.66**△11.02±9.12**
急性腦出血屬中醫(yī)學“中風”、“卒中”范疇,本病基本病機為風陽上竄、痰火內(nèi)擾、氣血逆亂,或內(nèi)生腦瘤,使腦絡破損,血溢于腦,瘀血不去則津血郁而外滲,生痰成水停聚腦髓,為腫為毒,積瘀化熱,損傷腦髓,擾亂神機。治療當以“急則治其標”、“血實宜決之”為基本原則,予活血通腑清熱化痰方。方中丹參活血涼血安神;三七止血散瘀,化瘀而不傷正;瓜蔞仁、膽南星、天竺黃清熱化痰通絡;澤瀉行痰飲、利水;夏枯草清肝降壓;大黃活血化瘀、清熱通便;益母草、川牛膝活血去瘀,利水消腫,清熱解毒,引血下行。本方著眼于清除腦局部病灶,加速血腫吸收,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nèi)壓。藥理研究表明,本方中諸藥均能不同程度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nèi)壓,降血壓,促進血腫吸收,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流變性,改善微循環(huán),鎮(zhèn)靜,抗炎,抗氧化損傷,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機體對缺氧的耐受性,加速出血的修復過程。本觀察顯示,在緩解癥狀、恢復神經(jīng)功能、改善血液流變性方面,治療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活血通腑清熱化痰法對急性腦出血的治療有一定臨床價值。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1993:32 ~36.
[2]陳貴廷,薛賽琴.最新國內(nèi)外疾病診療標準[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1:374,658.
[3]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 [J].中華神科雜志,1996,29(6):38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