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Google Earth的跨學科主題研究性課題設計——以“家鄉(xiāng)的污染”為例

2010-11-19 08:08:24
中小學電教 2010年1期
關鍵詞:研究性英語教師

(上海師范大學徐江校區(qū),上海 200234)

引言

全球污染日益加劇,地球已經向人類亮出“黃牌”,如果人們再不關注污染問題,沒有拯救地球的意識及拿出具體的措施來減少污染,21世紀人類可能被開除地球的“球籍”。本篇文章借高中英語課程《saving the earth》之機,在學生學習完這節(jié)課后,設計了基于Google Earth的以“拯救地球”為主題的研究性課題。

一、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想

主題研究性學習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和確定主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鐚W科主題單元,指的是圍繞一個基本主題,跨兩門或者更多學科的綜合性研究。[1]祝智庭第一定理:因為IT改變了信息的社會分布形態(tài)和人們對它的擁有關系,造成了信息的多元性、易得性和可選性,從而改變了人們之間的教育關系。由此,跨學科主題研究性課題設計應運而生。

(二)主題:拯救地球(saving the earth)

本主題單元共分為5個階段:

階段一:學生學了《saving the earth》這門課,了解了一些世界上的污染問題,教師提出主題:以“家鄉(xiāng)的污染”為例拯救地球。

階段二:通過Google Earth了解地球現狀,了解家鄉(xiāng)南通的污染現狀,理解拯救地球的重要性。

階段三: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從污染狀況、污染原因等方面去進行社會調查,運用攝影、攝像、網上搜索、圖書館查閱等手段,采集家鄉(xiāng)南通環(huán)境污染問題的資料,并就解決方法提出設想,用英語把它們寫成書面形式。

階段四:通過bbs在線討論,學生把自己的調研成果用英語表達出來,展示所收集到的圖片和相關資料,也可通過多媒體把制作的課件向同學展現,培養(yǎng)學生保護地球和拯救地球的主人翁意識。

階段五:對這次英語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學生的態(tài)度與成果進行評價和總結,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潛力和成功,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當然,這些階段不是固定不變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會有很多動態(tài)生成的課程資源。教師應該重視課堂觀察,注意細節(jié),注意傾聽學生的回答或提問,準確判斷和適時捕捉生成教學資源的時機,促進課堂動態(tài)生成資源,從而適當地調整單元教學的內容和進度,促進學生的學習。

(三)階段一所涉及的學科課程標準

1.英語

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fā)思維能力、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

高中英語課程要有利于學生優(yōu)化英語學習方式,使他們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有利于學生學會運用多種媒體和信息源,拓寬學習渠道并形成具有個性的學習方法和風格。把信息技術作為英語教學的認知工具和知識載體,圍繞英語學科知識進行整合實驗,不僅可以擴大英語閱讀的“面”和“量”,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諸如“信息的獲取、信息的重組和加工以及信息的交流”等多種信息素養(yǎng)。[2]

在英語教學中采用跨學科主題性研究性學習,是把小課堂變大、變活、變新,把語言學習、研究與社會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學習,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協(xié)作能力,提高了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正是新課標對英語教學所提出的目標要求。

2.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課程是綜合實踐活動必修課程中的一個學習領域,旨在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時代生存與發(fā)展所必需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社會責任感,為信息素養(yǎng)的全面養(yǎng)成打下基礎。[3]

3.地理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

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變化形勢,突出人口、資源、環(huán)境以及區(qū)域差異、全球變化、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內容,使所學內容不僅對學生現在的生活和學習有用,而且對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有用。[4]

改變地理學習方式。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聯(lián)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

(四)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分享的心態(tài),熟悉“發(fā)表看法,提出建議”的口語技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組織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了解拯救地球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2)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篩選局部和整體信息的能力,通過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3)情感價值觀: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拯救地球的意識、采取減少家鄉(xiāng)污染的實際行動和提高信息素養(yǎng)。

(五)學習環(huán)境描述

1.軟件簡介與安裝

Google Earth(google地球,又簡稱GE)是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公司提供的全球主要城市衛(wèi)星地圖搜索服務。當下載安裝googleearth程序之后,只要在搜索框輸入城市的名字,就可以出現該城市的衛(wèi)星地圖,并根據需要進行放大、縮小、定位等操作,它提供3D地形和建筑物視圖,其瀏覽視角支持傾斜或旋轉,并可以保存和共享搜索和收藏夾,添加自己的注釋。

Google Earth下載地址及有關Google Earth的更多介紹可訪問官方網站:<http://earth.google.com>。下載后運行安裝程序即可。注意程序安裝時,操作系統(tǒng)(包括顯卡、網卡、聲卡等驅動程序)要正常安裝,所涉及到的安裝路徑不能包括中文,不然會出現很多千奇百怪的問題。然后按提示安裝即可。

2.教學硬件環(huán)境

要理想運行Google Earth軟件,推薦以下最低的電腦配置:Windows XP 操作系統(tǒng)、Intel Pentium42.4GHz、512MB內存、2GB硬盤空間、3D顯卡、32MB顯存或以上;學校教學樓的教室應安裝了多媒體電教平臺。

教師最好配有手提電腦,熟練使用常用辦公軟件。由于Google Earth軟件是英文版,很多命令、功能的使用需要不斷摸索。要熟悉Google Earth軟件的基本操作,最好多查詢Google Earth網頁,多下載Google Earth地標。學校能提供有線和無線上網的寬帶網絡環(huán)境。

(六)學習主體分析

高二學生 (掌握了三門學科的基礎知識,對Google Earth軟件的操作已達到一定的熟練度),習慣于傳統(tǒng)的授導型教學模式,有較好的學科基礎,新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模式會激發(fā)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

(七)明確學習活動實施中教師的作用

1.設計者

有效的主題研究性學習不是學生自發(fā)產生的,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這種學習通常要通過任務型學習的方式來實現。因此,教師在主題研究性學習中是一個設計者。

2.組織者和促進者

在主題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遇到的困難及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教師應成為學生進行交流的組織者和建議者。在這一階段,教師對學生進行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必要時可為學生提供相關信息,啟發(fā)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chuàng)新。

3.資源開發(fā)者

在主題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與學生一起去開發(fā)和利用對主題研究性學習有價值的校內外及網上的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良好及方便的進行主題研究性學習的條件。

4.指導者

教師在主題研究性學習實施的不同階段,要起到不同的指導作用,當好學生的指導者。

二、教材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人教版高中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上)第9單元33課,有關Saving the earth(拯救地球)的知識,但教材較偏重語法知識的訓練,對有助于學生擴展知識鋪展略顯不足,使學生無法較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拯救地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筆者設計了這堂研究性學習課。讓學生在掌握課文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一次基于Google Earth的實踐探究,通過Google Earth了解拯救地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借助Google Earth、社會調查、實踐探索、在線討論,對拯救地球和保護地球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

(1)學生組織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

(2)通過對地球現狀相關知識的探究學習,理解拯救地球的重要性。

重點突破:借助Google Earth,實踐探索,協(xié)助學習。要體會地球對人類的重要性,就應該首先讓學生了解它的現狀,了解它的發(fā)展,借助于Google Earth,可以使學生樹立保護地球和拯救地球的主人翁意識。

(三)教學難點

對社會調查及實踐得來的各種信息源的比較篩選,及學生易受無關因素的干擾而導致的學習效率問題。

難點突破:設置問題,循序漸進,層層遞進。利用設置好的問題,激發(fā)他們的調查與實踐欲望,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探究。循序漸進地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進行協(xié)作學習。

三、教學過程

(一)學生自由分組

可以就近2-3人一組,也可以自由搭配2-3人一組。最終作品署名為同組的幾位同學。

(二)利用Google Earth了解地球現狀

1.環(huán)境污染

從“Google Earth”看,中國的沿海環(huán)境污染很嚴重,內陸污染的河水流入大海,造成我國沿海海水污染。

2.氣候變暖

感謝科學家的不斷呼吁,全球變暖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你想知道未來100年,全球氣候的變化將會帶來什么變化嗎?通過Google Earth你會了解人類正在遭受的氣候變化的威脅。在谷歌地球畫面的上方有一個可以滑動的按鈕,左下方有一個表示溫度的彩色標尺,你可以用這個按鈕選擇2031年,看看我們的地球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你也可以用年代工具條設置自動播放,從2000年-2100年,通常你會看到全球的溫度隨著年代的變化逐漸升高了,地球越來越像一個暖色調的雞蛋(如圖1)。

圖1 地球像一個暖色調的雞蛋

根據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on Climate Chan Google Earth)的觀測,2007年,北極冰蓋比2005年縮小了25%,預計到2050年,北極的冰蓋將消失(如圖2)。

圖2 北極冰蓋動態(tài)的在減少

(三)自主探究學習——家鄉(xiāng)的污染

(1)利用 Google Earth的“fly to”功能找到家鄉(xiāng)南通。雖然南通對于世界來說是個小的不知名的城市,但是仍然可以用“fly to”方式找到南通(如圖3)。

(2)利用Google Earth找到家鄉(xiāng)的污染。南通屬于沿海城市,我們先來看一張中國沿海環(huán)境污染問題(如圖4)。

(3)拍攝和收集相關圖片。在這次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學生拍攝和收集到大量關于家鄉(xiāng)南通被污染的圖片,如圖片“幸福河不幸福”(The Polluted River)、“煙霧繚繞的南通城”(The Polluted Town of NanTong)、“白色污染”(The White Pollution)等。這些圖片引起學生對家鄉(xiāng)南通環(huán)境的關注,了解了環(huán)境污染的嚴重性,提高了他們環(huán)境保護意識,從而激發(fā)他們去思索,尋找解決家鄉(xiāng)污染問題的辦法,為改善家鄉(xiāng)環(huán)境盡一份力。

圖3 通過fly to找到家鄉(xiāng)江蘇南通

圖4 中國沿海環(huán)境污染問題

(四)討論

師生通過bbs在線討論,形成地球主人翁意識,教師及時進行評價、點撥,增強學生后續(xù)學習積極性。教師在討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分析成果,提出開展深層次的討論,探討各自學習成果的優(yōu)缺點,然后取長補短,提高會話能力。

(五)概括總結

師生交流心得體會,總結點撥,深化主題。

(六)評價量規(guī)

教師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始終要進行引導,對他們的研究成果要給予恰當的評價。評價時,不能只看研究成果,而忽視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不能只重視教師評價,而忽視學生的自評與互評;也不能只重視答案的客觀性和唯一性,而忽視其創(chuàng)造性。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多進行鼓勵,多給予表揚,要積極營造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建立起平等、尊重、信任、友好與合作的師生、生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從而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探究興趣。這樣才能保證研究性學習的順利實施及學習目標的真正實現。

師生共同協(xié)商制定本階段學習評價量規(guī)。根據實際情況做若干微調。師評、組內評價和組間評價配合使用。學生填寫“課堂活動過程評價表”,并把自己的本次學習感受用一句經典言語概括(如表1)。

表1 課堂活動過程評價表

四、教學反思

(一)新的教學理念

學科教學方面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運用多學科知識和技能處理實際問題,加深對各學科相關內容的理解與靈活運用,培養(yǎng)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多種學科共同形成的“海洋”里遨游,學生們在其中學習和創(chuàng)新。

(1)地理學科方面。學生在地理學科的“海洋”里暢游,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識,運用Google Earth的基本技能,學會簡單的地理觀測、調查統(tǒng)計及運用其他手段獲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發(fā)展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并與別人交流;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地理審美情趣,關心和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和祖國,增強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識。

(2)信息技術方面。信息技術中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如信息加工與表達(安裝和設置Google Earth軟件,制作Word、PPT文檔,運用PS軟件來處理各種制作或截取的圖像,在Google Earth軟件上DIY創(chuàng)造各種地理事物)、信息發(fā)布與交流得到了很好練習。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的及時幫助與輔導,組內和組間交流,促進不同層次學生基礎技能的共同發(fā)展。[5]

(3)英語學科方面。在saving the earth(拯救地球)這樣特定的情境中,有意或者無意地注意、感知、思維、操作,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在利用Google Earth這個軟件的過程中,由于都是與英文在打交道,有的學生甚至產生更加濃厚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強大的自信。教師設計的把自己的調研成果用英語表達出來的任務也激發(fā)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英語短文,表達自己的觀點。更有個別英語高手在國際社區(qū)上用簡單的單詞或句子與國際友人交流。

(二)跨學科的綜合思維方式與意識

在真實情境中接受真實任務,解決真實問題,培養(yǎng)多角度綜合思維能力和意識,培養(yǎng)多學科綜合技能,這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企及的,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最新理念與發(fā)展方向。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實踐證明,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很好的激發(fā),跨學科的綜合思維方式與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并良性發(fā)展。

(三)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教學中大量的環(huán)節(jié)都是由學生自己來決定的,每一個學生不同的經驗、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方法為本項學習活動增添了個性發(fā)展的機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

(四)促進人際交流與合作

(1)生生交流與合作。正式與非正式的學習小組組內和組間的交流,在正式任務的驅動下,自然而密切地進行交流與合作,促進了個性發(fā)展與共性發(fā)展的和諧統(tǒng)一。

(2)師生交流與合作。師生交流更加真切與頻繁,更具有針對性,通過bbs,師生之間進行多形式、多層次的密切交流,教學相長。

五、結束語

隨著信息化教育的發(fā)展,跨學科主題性研究課題學習方式,必將成為21世紀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因此在當前我國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導和探索跨學科主題性研究課題學習方式,創(chuàng)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使學生的思維在體驗、討論、合作、探究等活動中得到發(fā)展,自主性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到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學會良好的學習策略,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養(yǎng)成終生學習的習慣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Patricia L.Roberts, Richard D.Kellough 著,李亦菲等譯.跨學科主題單元教學指南[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 江蘇省信息技術課程綱要( 實驗稿)[DB/OL].http://www.icteducn/bbs/showthread.asp芽page=end&threadid=3171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朱志剛.基于Google Earth跨學科主題單元教學的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08.

猜你喜歡
研究性英語教師
最美教師
快樂語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實踐,讓研究性學習課堂精彩起來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教師如何說課
甘肅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學寫簡單的研究性報告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讀英語
淺談“研究性”閱讀教學
人間(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30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酷酷英語林
圓我教師夢
吐魯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
都匀市| 潞西市| 乌兰县| 静安区| 西宁市| 陕西省| 崇阳县| 若羌县| 西林县| 灵台县| 上思县| 玛多县| 祁门县| 当阳市| 瓮安县| 彝良县| 阿拉善盟| 周口市| 会同县| 临武县| 瑞昌市| 德惠市| 浦江县| 阿克| 观塘区| 洪雅县| 淮滨县| 库伦旗| 会泽县| 雅江县| 许昌县| 进贤县| 甘泉县| 松溪县| 会泽县| 盘锦市| 桐柏县| 巴东县| 罗江县| 遂平县| 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