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馮小剛電影《唐山大地震》的熱映,很多觀眾對電影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印象非常深刻。元妮、方登等女性的悲慘境遇讓觀影中的我們唏噓不已,流淚不止。不過,換個角度來思考一下的話,《唐山大地震》中雖然讓元妮經(jīng)歷了失去親人的痛苦,方登遭到親人舍棄的不幸,但親情似乎始終都溫暖地在她們周圍存在著。元妮雖然震后失去丈夫、女兒,但生活無憂、兒子又孝順、能干。而方登呢,雖在地震中遭親身母親的舍棄,但震后被善良的軍人夫婦收養(yǎng),養(yǎng)父、養(yǎng)母對待她也幾乎是視如己出,應(yīng)該說是很幸運了。而且電影的最后,元妮、方登喜獲重逢,并互相諒解,一家人幸福、和美地生活在一起。這種大團圓的美好結(jié)局可以說很好地體現(xiàn)了馮導(dǎo)作品中一貫地對小人物的人文關(guān)懷精神。但如果我們透過這溫暖的親情面紗,卻能發(fā)現(xiàn)它背后藏匿著的世態(tài)人情。
一
我們先來看看李元妮。元妮是一名紡織女工,她秉持著一種中國北方女人最基本的傳統(tǒng)道德操守,在地震中她痛失丈夫和女兒后,毅然執(zhí)拗地不顧婆家的勸說,執(zhí)意要留在唐山,只身將失去一條手臂的兒子撫養(yǎng)長大。兒子長大了,元妮依然孑然一身,拒絕電工師傅的愛情,拒絕離開地震后她和兒子賴以棲居的平房小院,拒絕兒子為她購買的新房。
李元妮在喪夫之后獨自撫養(yǎng)兒子,能忍受32年的孤獨,原因就是她的回答:“為你爸,他拿命換的我,要不是他拽我一下我就進去了,哪個男的能用命對我好啊,我這輩子就給他當媳婦,我一點都不虧……”元妮這種執(zhí)拗正是出自傳統(tǒng)女性對丈夫,對家庭從一而終的觀念。這種觀念規(guī)定了元妮在災(zāi)后只能堅守著的廢墟和丈夫、女兒的亡靈度過大半輩子的光陰。按照兒子方達的話說,就是“唐山的房子倒了又重建了,但我媽心里的房子卻一直沒有重建起來”。
電影也許不過是借元妮這個極端的例子,來突現(xiàn)中國女性對親情、對家庭堅韌不拔的守望和忠貞。但是,這里暴露出來的矛盾卻是,如果一個像元妮這樣女人把自己整整后半生都犧牲掉,總活在過去的陰影里,雖在向前走,但在時刻向后看,她自己活下來的意義又在哪里呢?僅僅就是為了把兒子撫養(yǎng)成人?通過自虐式的拒絕,把一切本可以享受到的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愉悅都通通拋棄,包括本可以重獲生命新生的愛情,而且在做這一切時似乎還帶著隱約快感。元妮的“自殺式的徇情”有什么可以值得大加推崇的呢?特別是當人們?yōu)椤短粕酱蟮卣稹分性莸氖赝椭邑懜袆又?,對那些在大?zāi)之后迅速從痛苦中擺脫出來,再次走向新途怎樣來評價呢?難道那些從地震的陰影中掙扎站起,重新組成新的家庭的人們的生活選擇就沒有價值嗎?從一定角度上來看,《唐山大地震》缺乏的正是這樣向前走的力量。
由于云妮選擇了弟弟,選擇將兒子從死里拉了出來,導(dǎo)致方達對她的無條件妥協(xié)。為了擁有對孫輩的照看權(quán),她甚至毫不猶豫地讓后者與自己的幼子分離,絲毫不顧及后者的權(quán)利和感受。小河就因此生活在對婆婆言聽計從的丈夫身邊,而且還必須將自己襁褓中的兒子留給婆婆。婆婆似乎可以看見媳婦的眼淚,但卻無動于衷。這不是自私又是什么。想當初,方達的奶奶還可以把方達留給元妮,那么,為什么同樣做了婆婆的元妮就不能呢?
說到這里,我們就再來分析一下前面提到的元妮的婆婆。在放棄爭奪方達這場戲里,方達的姑姑和奶奶最后申明大義,把方達留給了元妮,這里我們可能已經(jīng)注意到,方達的奶奶一直強調(diào)自己的兒子沒了,孫子沒了一只胳膊,但沒有去追問元妮為了方達而被舍棄的方登的下落,也沒有擁有方達而失去方登感到內(nèi)疚的任何表示。方達少了一只胳膊,但方登卻沒有了啊!而且我們再大膽地設(shè)想一下:假如元妮救了女兒而放棄了兒子,元妮的婆婆會是怎樣的態(tài)度呢?很可能是不會輕饒她的。
俗話說:“手心手背全是肉?!痹谀棠踢@里為什么就不一樣了呢?其實還是因為方登是女孩的緣故啊,電影里不是有一處提到方家就方大強這一個兒子,在方方大強沒了之后,他們方家也就是說就剩下方達這一條血脈,唯一的一個孫子。元妮的婆婆一直想把方達帶回山東老家,很大程度是因為方達是方家的孫子,孫子才是血脈的觀念吧。但即使如此,在元妮還活著的時候,方達的奶奶有什么權(quán)利可以剝奪元妮對方達的監(jiān)護權(quán)呢!電影中元妮的婆婆卻似乎覺得要回孫子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最后她把孩子留下來,也不是因為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而是可憐元妮,出于似乎非常善良的動機。像慈善家在施舍一樣,她的放棄舉動讓元妮涕淚交加。
另外,電影中還有一個“好兒媳婦”代表——小河。方達應(yīng)該是去南方打工的時候遇上小河的。也許方達那時混得還不錯,但他畢竟只有一只胳膊??!小河年輕貌美,找一個正常無殘疾又愛她的男人不會有太大問題。那么,小河選擇方達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按她的說法,并不是為了錢,那就是為了愛情。也許她就是愛方達的樂觀、豁達及與災(zāi)難相抗衡的勇氣。但是這無尊重、體諒的愛情也太讓人窩心了。在去方達家之前,方達就已經(jīng)跟小河說明,如果我媽反對,我倆就得吹。到家以后,元妮說屋里太小了,多一個人就轉(zhuǎn)不開身,小河很體諒地說了一句:“我瘦,不占地方?!薄钦f她不會去擠占她們母子的情感空間,她也喜歡元妮這苦守二三十年不肯放棄的老宅子。多么通情達理!有了孩子以后,小河想從婆婆手里帶走孩子,方達不依,小河生氣地對方達說:“小心雞飛蛋打?!狈竭_接著說了一句很讓人心碎的話:“雞有的是,蛋也不缺?!币簿褪钦f在已經(jīng)很有錢的方達看來,可以作老婆的女人多的是,孩子當然也不會缺。方達這番話不是徹底否定小河為其妻,為人母的價值嗎?而小河居然最后也妥協(xié)讓步,隱忍接受了方達的無理要求。作為兒媳婦,小河是很稱職的,但是作為母親,她的愛卻是缺席、不完整的。作為妻子,她是懦弱、沒有尊嚴的。
我們在元妮、方達、小河這邊似乎是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中,感受到的其實不僅僅是母慈子孝,子孫同堂的天倫之樂。母親對兒子頑固般的拒絕溝通與不尊重,兒子對母親無限的遷就和忍耐,婆婆對媳婦的孩子撫養(yǎng)權(quán)的剝奪,以及丈夫?qū)ζ拮营毩⑷烁袢狈ψ鹬氐?,都使我們看到了溫情脈脈的家庭面紗下的的諸多無奈犧牲的殘酷真相。
二
電影中給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女性還有元妮的女兒——方登。地震時元妮對方登的舍棄讓幼小的方登似乎頓時明白自己在母親心中的位置,所以那看似無意義的西紅柿之爭也被賦予了特定的預(yù)示意味,讓方登從此走向了一條拒絕回頭的離家之路。從廢墟中站起來的方登雖然知道自己的母親和弟弟還活著,她還是一言不發(fā)地跟著養(yǎng)父、養(yǎng)母到了他們的家。從不提起自己的過去,方登似乎已經(jīng)完全失憶。成年后,養(yǎng)父對方登的親昵和關(guān)愛引發(fā)了養(yǎng)母的不快,家庭關(guān)系由此緊張。而方登本來就對母愛信心不足,再加上對養(yǎng)母的管束厭煩,執(zhí)拗的她選擇外地求學(xué)以遠避紛爭。這其實也是一種試圖遺忘過去的努力。
對于一個年輕人來說,即使她的心理灰暗,如果能有一段完美的愛情,她也許很快就會獲得救贖。方登和男友在校園里的愛情開始時是溫暖浪漫的,但當方登懷孕后男友卻建議她去做人流,經(jīng)歷了大地震,對生命、對犧牲有烙印般記憶和疼痛的方登毅然選擇了做一個單身媽媽,然后從所有的視線里消失。但與過去徹底了結(jié)又是多么不現(xiàn)實,特別是對養(yǎng)父母還存在著養(yǎng)育之恩無以回報的愧疚的情形下,方登最后還是選擇帶著孩子回來?;貋砗蟮姆降怯幸淮螌^父揭開心底的創(chuàng)傷,訴說當年母親的那一個選擇。繼父勸她寬恕母親當年的無奈,方登說:“我不是記不得,我是忘不了?。 边@是因為過去的問題一直沒有徹底地解決,因此無法忘掉。心結(jié)真正打開是汶川大地震現(xiàn)場,當方登看到一個孩子被壓在石板下面,而孩子的母親為了給孩子保命,也更為了不讓救援人員做出無謂的犧牲,毅然選擇了給孩子鋸?fù)?。但當最后看見鋸掉腿的孩子被抬出來時,那位母親很內(nèi)疚地嚎啕大哭:“我要我孩子的腿!”也許就在那一刻,方登理解了當年母親的選擇,對過去耿耿于懷的東西終于釋懷。電影的最后,方登回到了她分別32年的家,徹底原諒了母親。
方登和元妮彼此互相諒解當然是最好的一種結(jié)果了。誤解也好,悔恨也罷,再大的鴻溝也難敵那句對不起的感染力。不過,我們在感動之余,也不禁要想,如果方登能早點諒解母親,那么一切都會更積極得多。其實,在那樣的天災(zāi)面前她沒有可埋怨的,即使是死亡,但她也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換回弟弟的生存。又何苦32年埋怨自己的母親呢!如果做女兒的方登能經(jīng)常想想親生父母曾經(jīng)所給予的關(guān)愛,而不是偏執(zhí)地責怪母親的無奈的選擇。如果方登能常回頭看看,無論是現(xiàn)在的養(yǎng)父母的家,還是過去的親生母親的家,她就會知道感恩,知道珍惜。而拒絕回頭的后果就是將自己的天地變得狹窄、灰暗。為躲得遠遠的,她選擇做單身母親,遠嫁老外,方登的生活被自己弄得很是擰巴。
當然,造成方登后來生活擰巴的原因之一還有方登的養(yǎng)母——董桂蘭。我們在電影里可以看到,董桂蘭對方登有著過分的控制和猜忌。當她面對年幼的方登時,是出于強者對弱者的憐憫而收養(yǎng)她;但當方登長大后,卻總是擔心方登離開她。不讓她考外面的學(xué)校,不愿意女兒回唐山,她將那些無謂的緊張感越演越烈。她不僅缺乏對女兒的理解和信任,對自己的丈夫也是一樣,當看到她自己的丈夫和方登很親密時,女人原始的嫉妒感又油然而生。強烈的猜忌不僅疏遠和丈夫的關(guān)系,也造成養(yǎng)女的叛逆和遠離。方登為什么會兩個暑假不回去呢,也許除了戀愛的原因外,最直接的原因還是躲避董桂蘭對她的控制和猜忌。我想,如果有可能,董桂蘭也許最想抹去的就是方登的過去,如果方登徹底失去記憶該多好,那么方登就會死心塌地地把自己當成親生母親。當初選方登來領(lǐng)養(yǎng)的理由里也是有方登對過去似乎什么都不記得這點考慮的。但是,即使真如她所愿,方登不僅徹底失去記憶,而且也沒有親人找上門來,董桂蘭也還是不會安心,特別是女兒長大出落得很漂亮的時候,她又會擔心自己的丈夫會有想入非非的想法,誰讓方登是養(yǎng)女呢?特別是方登的過去又不是她和方登想抹去就抹去的,那么,在作出領(lǐng)養(yǎng)這一選擇的時候,董桂蘭就要遭遇她以后無法擺脫的宿命了。
電影中方達說了一句很經(jīng)典的臺詞:“小震不用跑,大震你也跑不了”,在給觀眾帶來笑聲的同時,我們難道不會產(chǎn)生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嗎? 這里面究竟有什么好笑呢?這難道就是經(jīng)歷過地震后的方達對怎樣預(yù)防地震的經(jīng)驗性總結(jié)嗎?如果真是這樣,那么,地震來臨時不是要我們坐以待斃嗎?不過,這句話卻概括了整個電影所要表達的東西,它其實是讓我們在堅守過去,堅守傳統(tǒng)價值觀念和家庭觀念的同時,要放棄現(xiàn)在的多元的生活選擇的權(quán)利。就像有些評論所說的那樣:“剝離開主人公所處的具體環(huán)境,這部影片更像是描述了一個理想主義的傳統(tǒng)儒家社會所需要的價值取向:重義輕利、忠誠與堅忍、親情至上。這些要素,構(gòu)成了主人公從道德困境中解脫,也就是救贖靈魂的全部出口?!盵1]“守著廢墟過日子”,電影中的女性,不管是傳統(tǒng)女性如元妮還是元妮的婆婆,還是新的一代——方登和小河,都是一樣。
從某種角度上說,這部電影其實缺乏體恤那些重新回歸到現(xiàn)實生活常態(tài)的災(zāi)后人們,有給受傷人的傷口上的撒鹽的嫌疑?!榜T小剛不斷地強調(diào)《唐山大地震》的情感啟蒙與道德教育的價值,以至于把它作為一個衡量當下人們道德意識水平高下的標尺。在這里,馮小剛可以自信地用他的道德來威脅任何批評者,仿佛一部被淚水浸泡的災(zāi)難片就是我們現(xiàn)代人化解生活焦慮與危機的圣典?!盵2]據(jù)說,該片在唐山體育館首映時,曾發(fā)給每一個到場的觀眾一塊手帕,上面寫著“感恩、博愛、開放、超越”。其實,在這8個字中,對于災(zāi)后余生人們來說,最難的,也許就是后四個字“開放”與“超越”。同樣,對于這部電影中的女性,不管是元妮、元妮的婆婆、方登的養(yǎng)母,還是方登、小河,都存在著同樣需要去超越的心理問題。
[1]《唐山大地震》:中國式救贖http://www.dayoo.com/roll/201007/19/10000307_10289439 3.htm 2010-07-19 19:54
[2]周志強:《唐山大地震》:情感童話與道德驚嚇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963263/ 2010-07-27 10: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