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程
(福州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福建 福州 350108)
試論王熙鳳言語交際中的禮貌原則
——以王熙鳳作為低權(quán)勢一方時的語言為語料
李瑾程
(福州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分析了當(dāng)王熙鳳處于交際雙方中權(quán)勢較低一方時對禮貌策略的運用,以及她的語言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禮貌原則。認(rèn)為禮貌是為保證交際順利進行而實施的一種策略手段,《紅樓夢》中王熙鳳的語言極具特色,她之所以給人留下“會說話”的印象,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她在言語交際時能夠嫻熟地運用禮貌策略。
王熙鳳;禮貌原則;權(quán)勢關(guān)系;語言
在《紅樓夢》問世的二百多年中,王熙鳳是備受世人評議的人物。她模樣極標(biāo)致,言談極爽利,而心機又極深細(xì)。有人便因此認(rèn)為她是“女曹操”,說她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而有人則把她說得一無是處,稱她是沒人敢惹的“母老虎”。紅學(xué)前輩王昆侖先生,更是這樣評論王熙鳳“恨鳳姐,罵鳳姐,不見鳳姐想鳳姐?!盵1]她是一個閃爍著獨特光輝的人物形象,她的工于心計、八面玲瓏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她的玲瓏在很多情況下體現(xiàn)在她的語言上,用周瑞家的話說就是:十個會說話的男人也說她不過。王熙鳳的所謂“會說話”,就在于她在言語交際時嫻熟地運用著一套能夠使交際順利進行的策略,進而能夠比較圓滿地完成她的交際目的。本文以《紅樓夢》中王熙鳳的語言為語料,分析王熙鳳作為交際雙方中權(quán)勢較低的一方,對禮貌策略的運用以及禮貌原則在她的語言中的體現(xiàn)。
禮貌是處理人際關(guān)系時人所共知的準(zhǔn)則。但是系統(tǒng)的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則是英國著名學(xué)者Leech提出的,他補充、豐富和發(fā)展了Grice的“合作原則”[2]。禮貌原則有六個準(zhǔn)則,每條準(zhǔn)則又包括兩個次準(zhǔn)則。①策略準(zhǔn)則(Tact Maxim,用于指令和承諾):a)使他人受損最小;b)使他人受惠最大。②寬宏準(zhǔn)則(Generosity Maxim,用于指令和承諾):a)使自身受惠最小;b)使自身受損最大。③贊揚準(zhǔn)則(Approvation Maxim,用于表情和表達):a)盡力縮小對他人的貶損;b)盡力夸大對他人的贊揚。④謙虛準(zhǔn)則(Modesty Maxim,用于表情和表達):a)盡力縮小對自身的贊揚;b)盡力夸大對自身的貶損。⑤贊同準(zhǔn)則(Agreement Maxim,用于表述):a)盡力縮小自身和他人之間的分歧;b)盡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間的一致。⑥同情準(zhǔn)則(Sympathy Maxim,用于表述):a)盡力縮小自身對他人的厭惡;b)盡力夸大自身對他人的同情。
Leech在Grice合作原則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禮貌原則,以挽救合作原則中的“面子”使其不受威脅。處于權(quán)勢關(guān)系的雙方在進行交際的過程中是否都遵循禮貌原則呢?“面子”一詞源于漢語,西方社會學(xué)家在20世紀(jì)50年代開始研究這一現(xiàn)象?!懊孀印敝競€人的體面,掙面子、給人留點面子等。在會話中講究禮貌策略,正是為了保護和降低面子受到侵襲。在漢語言文化中,言語交際中常常講究“賞臉”,避免“丟臉”,要“給面子”“顧全面子”。為了顧及雙方的“面子”,中國人往往采用禮貌的語用手段,力求和諧。而在不得不有傷面子時,也會先肯定然后再否定,或者先表示贊同然后再談分歧,這就是中國人的“求同”準(zhǔn)則。
“面子行為”則是交際策略。Deuchar對面子問題作了如下的推論:“①交際雙方都希望維護自己的面子;②對對方面子的注意和尊重則受雙方權(quán)勢關(guān)系的影響;③尊重對方的面子則可能會導(dǎo)致對自己面子的威脅?!盵3]社會關(guān)系主要體現(xiàn)為對稱關(guān)系和不對稱關(guān)系兩種,其中對稱關(guān)系體現(xiàn)為同一關(guān)系(solidarity),而不對稱關(guān)系主要表現(xiàn)為權(quán)勢關(guān)系(power)。權(quán)勢關(guān)系是指交談一方因輩分、年齡、財富、學(xué)識、體力、能力等因素處于比對方更優(yōu)越的地位,從而具有更大的權(quán)勢[4]。由于交際雙方權(quán)勢和社會距離等的差別,他們的交際行為難免都會造成對雙方面子的威脅。一般來講,交際中講話者運用禮貌策略會導(dǎo)致自己面子受傷害而維護了聽話者的面子。較之權(quán)勢高的人,權(quán)勢低的人則更經(jīng)常、更主動地運用禮貌原則。由于對方權(quán)勢的存在,權(quán)勢較低的人盡可能地不傷害權(quán)勢高者的面子。聽話人的權(quán)勢越大,講話人就越盡力注意照顧聽話人的面子,而講話人自己的面子則越不可能得到照顧。
Brown和Levison把貫徹禮貌原則的策略和手段分為積極策略和消極策略兩種。積極策略用于需要明確說出對對方或第三方表示敬重或客氣的語言場合;消極策略是用于當(dāng)對立或分歧不可避免時采取的迂回說法,以便避開正面沖突,維持較為和諧的氣氛。
在與地位、權(quán)勢比自己高的人進行言語交際時,王熙鳳很善于應(yīng)用積極策略,顯慷慨,表贊美,示謙虛,表同情,創(chuàng)建和諧的交際氛圍。
例1賈璉送林黛玉替林如海辦后事回來,回到自己房中,王熙鳳見房內(nèi)無外人,便笑道:“國舅老爺大喜!國舅老爺一路風(fēng)塵辛苦,小的聽見昨日的頭起報馬來報,說今日大駕歸府,略預(yù)備了一杯水酒撣塵,不知賜光謬領(lǐng)否?”[5]127(第十六回)王熙鳳對自己的丈夫尊稱“國舅老爺”,這是因為賈元春剛被加封為妃,說他“一路風(fēng)塵辛苦”,現(xiàn)在“大駕歸府”,自己只“預(yù)備了一杯水酒”,可見此時,王熙鳳把自己放在一個比賈璉低得多的位置上,處處體現(xiàn)出自己的謙卑賢淑。試想,像賈家這樣聲勢顯赫的家庭,怎么可能只有“一杯水酒”來給賈二爺接風(fēng)洗塵呢?這顯然是王盡力縮小自己所做的精心準(zhǔn)備,符合謙虛準(zhǔn)則。王熙鳳外號“鳳辣子”,她的潑辣厲害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夫為妻綱”是女性在道德上的行為規(guī)范,也是男性評價女性價值的主要標(biāo)準(zhǔn)之一。無論她怎樣“辣”,作為女性,她決不可能超越男性世界對女性的壓抑和束縛,而且當(dāng)時賈璉的姐姐元春剛被加封為妃,賈璉自然成為“國舅爺”,地位顯然又高了一層,在權(quán)勢關(guān)系中處于權(quán)勢高的一方,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她又表現(xiàn)出自覺地適應(yīng)和屈從。鳳姐道:“我那里管這些事!見識又淺,口又笨,心又直,人家給個棒槌,我就認(rèn)作‘針’,臉又軟,擱不住人給兩句好話,心里就慈悲了。況且又沒經(jīng)歷過大事,膽子又小,太太略有些不自在,就嚇的我連覺也睡不著了?!蓖跷貘P在處理人際關(guān)系上,心機深細(xì),謀略周密,她常常像一個極其高明的心理學(xué)家,非常善于察言觀色,揣摩別人的心理,辨風(fēng)測向。她常常能夠順應(yīng)對方的心理,并且能夠急轉(zhuǎn)直下。這在賈府是上下皆知的事實?!皾娎必洝薄傍P辣子”,這是由賈母的口中所道出的;“這位鳳姑娘雖小,行事卻比別人都大呢?!僬f些有一萬個心眼子。再要賭口齒,十個會說的男人也說不過他呢!”這是由周瑞家的口中所道出的;在賈珍的口里,也說她是:“從小兒頑笑時就有殺伐決斷,如今出了閣,越發(fā)歷練老成了?!彼倪@個性格特色,作為她丈夫的賈璉更是心知肚明。王熙鳳此時故意貶低自己“見識又淺,口角又笨,心腸又直率”,說顯然與事實相反的話,是盡力夸大對自己的貶損,也是謙虛準(zhǔn)則的體現(xiàn)。
例2鳳姐得知賈璉偷娶尤二姐為妾后,趁賈璉外出,帶領(lǐng)幾個心腹來到尤二姐住處,“請”二姐搬進賈府。與尤二姐相比,王熙鳳在身份地位上本來處于較高的一方,但是尤二姐的背后是賈璉,王熙鳳要想騙取尤二姐入賈府,顯然不能此時就擺出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而是要將自己放在比尤二姐更低的位置上,才有可能取得尤二姐的信任。在這個例子中,王熙鳳為了能說服尤二姐入住賈府,不惜自貶身份,運用策略準(zhǔn)則和慷慨準(zhǔn)則,成功地將善良賢惠的尤二姐騙入賈府。寒暄過后,鳳姐說:“皆因奴家婦人之見,一味勸夫慎重,不可在外眠花臥柳,恐惹父母擔(dān)憂。此皆是你我之癡心,怎奈二爺錯會奴意。眠花宿柳之事瞞奴或可;今娶姐姐二房之大事亦人家大禮,亦不曾對奴說?!盵5]632(第六十八回)在進行了一番必要的鋪墊之后,王熙鳳終于切入正題邀請尤二姐進賈府?!斑€求姐姐下體奴心,動起大駕,挪至家中?!蓖跷貘P本是“醋壇子”,心里對尤二姐恨得咬牙切齒,但是此時卻放下架子,以“姐姐”稱呼對方,以“奴”自稱,說自己勸說丈夫不應(yīng)該在外“眠花臥柳”是“恐惹父母擔(dān)憂”,王熙鳳的這句話顯然是從公公婆婆的角度出發(fā),表示自己一心為公婆著想,怕公婆擔(dān)心,并不是出于維護自身地位的考慮,極力使自身受惠最小,符合慷慨準(zhǔn)則?!皠悠鸫篑{”“人家大禮”更是夸大了聽話者尤二姐的重要性,使尤二姐受惠最大,目的在于拉近和尤二姐的距離,騙取尤二姐的信任,等到尤二姐搬入賈府中后再置她于死地。這句話中,王熙鳳運用了策略準(zhǔn)則,使他人受惠最大。此招不僅使得兩人間的談話順利進行,更使王熙鳳最終達到了說服尤二姐入住賈府的目的。
例3“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天下真有這樣標(biāo)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5]23(第三回)王熙鳳的這段話在高中語文課本中就出現(xiàn)過,目的也就是讓學(xué)生鑒賞王熙鳳說話的得體性。第三回是林黛玉初進賈府,也是王熙鳳的第一次亮相。她人還沒到聲音先到:“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當(dāng)時在場的人很多,除了寶玉之外幾乎賈府中所有的主要人物都出現(xiàn)了。王熙鳳不等老太太和邢王二人說話,一開口首先作了一個自我批評,批評自己遲到了,沒有親自迎接林黛玉,緊接下來便是對林黛玉的恭維。作為見多識廣的王熙鳳,什么標(biāo)致的人物沒有見過,可是她卻說“天下真有這樣標(biāo)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把林黛玉著實贊美了一番的同時也對迎春姐妹奉承了一番。她盡力夸大對林黛玉的贊揚,符合贊揚準(zhǔn)則。一番贊美之后,想到這次林黛玉是因為失去母親才來到賈府,故而馬上對林的身世遭遇又深表同情,并且輔之以眼淚。王熙鳳在說話中盡力表達自己對林黛玉的同情,符合同情準(zhǔn)則。這樣的話既拉近了與林之間的關(guān)系,又討好了賈母與眾姐妹。雖說林黛玉初來乍到,而且與王熙鳳是平輩,但是王熙鳳卻十分注意說話的分寸和禮貌,這顯然是因為她深知賈母十分寵愛這個外孫女,討好林黛玉也就是要達到討好賈母的目的。而賈母是站在宗法家庭寶塔尖上的人物,她的輩分之高,地位之尊可以想見。
例4“我們這里雖不比你們的場院大,空屋子還有兩間,你住兩天罷,把你們那里的新聞故事兒說些與我們老太太聽聽。”[5]346(第三十九回)劉姥姥第二次進榮國府,受到賈母的款待。王熙鳳見到賈母和劉姥姥談得投機,趕緊替賈母留劉姥姥在府上住幾天。賈家是“鐘鳴鼎食之家,詩書翰墨之族”。榮國府結(jié)構(gòu)之復(fù)雜,房間之多,擺設(shè)之奢華在書中也多次提到。總之,用富麗堂皇來形容榮國府一點也不為過。這樣的地方對長期住在鄉(xiāng)下的劉姥姥來說無異于人間天堂。王熙鳳也深知這一點,但是她在挽留劉姥姥時卻說“我們這里雖不比你們的場院大,空屋子還有兩間”,極力縮小與劉姥姥之間的差距,將豪華氣派的榮國府與鄉(xiāng)下場院相提并論,謙虛準(zhǔn)則再次得到體現(xiàn)。劉姥姥只是賈府一個鄉(xiāng)下的窮親戚,至于王熙鳳為什么對一個鄉(xiāng)下遠親也如此謙虛禮貌,當(dāng)然是因為她敏銳地察覺出賈母與劉姥姥十分談得來,她留下來可以將鄉(xiāng)村中所見所聞的趣事供給賈母作為取笑享樂的資料,以此來討好賈母以鞏固自己的財政大權(quán)。所以她完全是為了討好賈母,才使得本身地位很低的劉姥姥在交際中處于權(quán)勢高的一方。
例5鳳姐兒道,“璉兒不配,就只配我和平兒這一對燒糊了的卷子和他混罷?!盵5]415(第四十六回)這是第四十六回賈母開玩笑說要把鴛鴦給賈璉作妾時王熙鳳的回答。王熙鳳的相貌如何在第三回林黛玉初進賈府時就有詳細(xì)的描寫。可以說王熙鳳在書中是無論從衣著打扮上還是五官相貌上都是一個極端艷麗的形象。連賈母也說她是一個“美人胎子”。而此時,她卻把自己貶成“燒糊了的卷子”,還比不上一個鴛鴦丫頭。她極力貶低自己,符合謙虛準(zhǔn)則。那么王熙鳳為什么對一個身份地位都和自己不在一個檔次的丫頭也用上禮貌準(zhǔn)則呢?顯然,她想要討好的對象是賈母。她的實際目的顯然是夸賈母會調(diào)教人,能夠?qū)⒁粋€丫頭都調(diào)教得“水蔥兒似的”,既贊揚了鴛鴦,更重要的是讓賈母很受用,同時也替“沒臉的公公”挽回了一些面子。
沖突是交際的大忌,只有避免沖突,才能使交際順利進行。王熙鳳處于交際圈的中心,在交際過程中遇到?jīng)_突在所難免,她通過對消極策略的應(yīng)用,極力避免正面沖突,確保交際的順利進行。
例6“月錢已放完了。才剛帶著人到后樓上找緞子,找了這半日,也并沒有見昨日太太說的那樣的,想是太太記錯了。”[5]33(第三回)這是王熙鳳作為管家奶奶,王夫人侄女的身份回王夫人的一段話,交待了沒有找到緞子的原因?!跋胧翘涘e了”,雖有責(zé)備之意,但是話說得極為委婉。由于王夫人的失誤,讓王熙鳳帶人到后樓上找了半日,但是她在回話時卻極力縮小對王夫人的貶損,對王夫人的失誤輕描淡寫,符合贊揚準(zhǔn)則。王夫人不僅是鳳姐的親姑姑,而且出身尊貴,又是賈政的正房,深受眾人的尊重和賈母的寵愛,在賈府女性中的地位僅次于賈母,顯然在交際中處于權(quán)勢高的一方。
例7鳳姐聽說,又急又愧,登時紫漲了面皮,便依炕沿雙膝跪下,也含淚訴道:“太太說的固然有理,我也不敢辯我并無這樣的東西。但其中還要求太太細(xì)詳其理……”(第七十四回)在這一回里,老太太的丫頭在大觀園中拾得一個春意香袋,王夫人在盛怒之下懷疑是鳳姐之物便來到她房中質(zhì)問。這時,面對王夫人的指責(zé),鳳姐又急又愧,但是她還是采取了“中和”的反駁方式,先肯定了太太的話有道理,這樣就符合了贊同準(zhǔn)則,減少了雙方的分歧。嘴上說自己不敢辯解,但是話中卻以迂回的方式傳達了實際替自己辯白的意思。比直來直去的反駁要含蓄得多,也禮貌得多。她以中和的言詞避免了劍拔弩張并取得了王夫人的理解[6]。
例8“太太這話說的極是。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輕重?想來父母跟前,別說一個丫頭,就是那么大的活寶貝,不給老爺給誰?[5]407(第四十六回)這段話是邢夫人替賈赦討鴛鴦作妾,先來找鳳姐商議時鳳姐說的。一開始鳳姐勸邢夫人別去碰釘子,當(dāng)發(fā)現(xiàn)邢夫人根本聽不進去時立刻改換話鋒,迎合邢夫人,說“太太這話說的極是”,采用贊同準(zhǔn)則,并極力自貶一番,“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輕重……我竟是個呆子……”,這是禮貌原則中謙虛準(zhǔn)則的體現(xiàn),她這番話起到的效果是邢夫人立刻轉(zhuǎn)怒為喜,對她講了自己的計劃。王熙鳳繼續(xù)奉行贊同原則,“到底是太太有智謀,這是千妥萬妥的”,終于使這段對話順利完成[7]。從王熙鳳前后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和轉(zhuǎn)變后的效果可以明顯看出禮貌原則在保證交際順利進行時的重要作用。邢夫人的身世背景以及自身的性格特點,決定了她在賈府中是個“尷尬人”的角色,雖然不如王夫人受人尊重,也不及王夫人受老太太的寵,但是她的身份畢竟是王熙鳳的婆婆。任憑王熙鳳如何聰明能干,得賈母的寵,也不能越過邢夫人去,封建家庭禮數(shù)是立家之本,所以鳳姐再得勢,也不敢不把婆婆放在眼中。邢夫人在交際中還是處于權(quán)勢高的一方。王熙鳳在發(fā)現(xiàn)婆婆生氣后盡力縮小與她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夸大兩人的一致性,保住了邢夫人的面子,符合贊同原則。而同時她又說自己年輕不知輕重,在邢夫人面前貶低自己,符合謙虛原則。
從以上幾個例子不難看出,作為《紅樓夢》的主要人物之一,王熙鳳確實是大觀園中了不起的外交家、政治家,她的語言適時而變。王熙鳳是運用“禮貌原則”的典范,她的語言中幾乎使用了所有的禮貌策略。當(dāng)她處于交際雙方中權(quán)勢較低的一方,在與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對象進行言語交際時,始終貫徹著禮貌原則,始終將禮貌策略運用得游刃有余,使得交際能在融洽的氣氛中順利進行,達到她預(yù)期的效果。
[1] 王昆侖.王熙鳳論[M]∥劉夢溪.紅學(xué)三十年論文選編:中.天津:百花文藝社,1983:444.
[2] 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31.
[3] Coates J.Women,Men,and Language:a Sociolinguistic Account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M].New York:Longman,1996:85.
[4] 顧嘉祖.跨文化交際:外國語言文學(xué)中的隱蔽文化[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0:332.
[5] 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1982.
[6] 范文嫣.淺議王熙鳳語言中的禮貌原則[J].社會科學(xué)家,2005(5):32-34.
[7] 陳婷.從《紅樓夢》中王熙鳳的講話看“合作原則”與“禮貌原則”[J].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xué)校學(xué)報,2005(9):18-20.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Wang Xifeng’s Speech Communication
L I Jinch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F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
Wang Xifeng’s exercise of politeness strategy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her languages as the lower class in communication is analyzed.It is considered that,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is a key part in pragmatics and it is an effective tactics which helps the communication develop smoothly.Wang Xifeng is characteristic of her art of talking inDream of Red Mansions.One of the reasons that she gives others the impression of“be eloquent in speech”is:she is skillful in exerting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people who are superior to her.
Wang Xifeng;politeness principle;pecking order;speech communication
I 207.411
A
1008-9225(2010)06-0035-04
2010-07-28
李瑾程(1980-),女,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學(xué)講師,碩士。
【責(zé)任編輯 王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