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英漢親屬稱謂語和非親屬稱謂語的區(qū)別及其文化內(nèi)涵

2010-08-15 00:51:36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0年3期
關(guān)鍵詞:英漢交際英語

肖 平

(綿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人文科學系,四川 綿陽 621000)

英漢親屬稱謂語和非親屬稱謂語的區(qū)別及其文化內(nèi)涵

肖 平

(綿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人文科學系,四川 綿陽 621000)

由于英漢民族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英漢稱謂語存在各自特有的特征。文章從社會語言學以及語用學角度對英漢的親屬稱謂語和非親屬稱謂語進行比較,分析產(chǎn)生這種差異性的政治、歷史、經(jīng)濟、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以期有助于英漢語言學習者進行交際。

英漢稱謂語;親屬稱謂語;非親屬稱謂語

英漢民族有著截然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語言承載著各自民族的文化特征,反應在稱謂語上更為明顯。國內(nèi)外對稱謂語的研究已有悠久的歷史。國內(nèi)以趙元任先生為代表,對漢語稱謂語進 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如:高文成對漢英稱謂語的文化差異進行分析[1],張麗華等更深入對英漢不同稱謂語所體現(xiàn)的文化內(nèi)涵進行研究和探討[2];國外的Robert Brown也對很多語言的稱謂語進行研究。稱謂語是表示人們彼此關(guān)系并用于稱呼說話人、聽話人及第三人的詞語。英漢民族各有自己的稱謂系統(tǒng),其稱謂語的數(shù)量以及指稱范圍也各有特色,一些學者將其分為親屬稱謂和非親屬稱謂兩類。本文將對這兩類稱謂語進行比較分析,深入探討其所折射的文化內(nèi)涵及語用功能,探究其政治、歷史、經(jīng)濟、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原因。

一 親屬稱謂語

漢語的親屬稱謂是世界上比較復雜的親屬稱謂系統(tǒng)之一。親屬稱謂語是表示親屬和親友之間關(guān)系的特定名稱,可以分為一般親屬稱謂、夫妻稱謂、輩分稱謂等。相比而言英語的親屬稱謂語劃分顯得簡單而粗疏。

(一)英漢稱謂語的比較

在中國,親屬間的稱謂語是嚴格規(guī)定的,而且劃分非常細、復雜。但在西方說英語的國家,親屬間的稱謂語劃分得籠統(tǒng)、簡單。

英語中貧乏的親屬稱謂語與漢語名目繁多的親屬稱謂語形成鮮明對比。特點如下: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分明,如爸爸的母親稱“祖母”,媽媽的母親則稱“外祖母”,父親的兄弟叫伯伯或叔叔,母親的兄弟叫舅舅。而西方人采用的是類分法,在英語中無論是父親的母親還是母親的母親不分彼此,都統(tǒng)稱“grandmother”,父母親的兄弟都叫“uncle”。另外,中國人對直系親屬與旁系親屬也要加以區(qū)別,自己的弟弟稱“弟弟”,而妻子的弟弟則稱“內(nèi)弟”,而西方人一律稱“brother&brother-in-law”。在中國,一般弟妹不直呼其兄姐的名字,即使叫也得加上哥姐以示長幼,而且還得根據(jù)排行冠以數(shù)字:二哥、三妹。在西方國家,日常生活中兄弟姐妹之間更多的是直呼其名,連家庭成員之間的稱謂語也省略了,顯得既簡單又籠統(tǒng)。

(二)英漢親屬稱謂語差異性所折射的文化內(nèi)涵

(1)英漢民族社會性質(zhì)的差異

中國是個有著幾千年封建歷史的國家。古代中國社會是個宗法社會,宗法制度起源于原始社會父系家長制,進入文明社會以后,原先家庭公社成員之間牢固的宗族血緣聯(lián)系與社會政治等級關(guān)系密切交融、滲透,從而形成宗法制度。它規(guī)定了單邊父系嫡長子繼嗣制,嚴格宗廟祭祀制,于是親屬內(nèi)外有別,長幼有序,等級森嚴。親屬稱謂自然規(guī)定得非常復雜,繁多。

而說英語的國家,乃至整個歐洲文明制度,是與古希臘的古典民主有著繼承關(guān)系的。古希臘的民主以雅典為主要代表。雅典是“高度發(fā)展的國家形態(tài),民主共和國是直接從氏族社會產(chǎn)生的”,人們“以平等的身份自發(fā)地組合,到海外進行貿(mào)易。他們互相訂立契約,推出領袖,并制定法律以保證人們的權(quán)利”。古希臘雅典的民主為英國等國的現(xiàn)代民主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思想和模式,依靠制度、法律來治理國家、保護公民。因此,在歐洲國家實行父系、母系雙邊繼嗣制,血親與姻親的關(guān)系不分內(nèi)外、不分主次,表現(xiàn)在親屬稱謂上,也就沒有必要去細分哪些是父親方面的,哪些是母親方面的親屬了。

(2)英漢民族各自政治生活的差異

中國是大陸文化,封閉文化。家長制是中國千年來奉行的制度。一個大家庭的家長,儼然又是這家庭中的小皇帝,父權(quán)高于一切,然而它也尊重并保護家庭、家族。因為宗法專制家庭、家族就是皇權(quán)存在最堅實的基礎,皇帝對國家的治理,是通過家族統(tǒng)治來實現(xiàn)。于是,一人為官,全家享福、全族光榮,真可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榮俱榮”,這在我國著名小說《紅樓夢》中就有鮮明的體現(xiàn)。因此,繁瑣的血親、姻親親屬稱謂必須理清。

英國是海洋文化,海上貿(mào)易與搶占殖民地、掠奪他國財富是海洋文化的特征。因此,國家利益的實現(xiàn)依靠的是一批批具有開拓精神、冒險精神的人,國家內(nèi)部的治理依靠民主管理,法律約束。在社會政治生活中,法律保護公民,公民不完全依賴于家庭、家族而生活,而是一個完全獨立的人,因而家族、家庭在國家政權(quán)中的地位遠不如中國家庭、家族那么重要。因此,親屬關(guān)系顯得并不重要,自然而然親屬稱謂也就沒有那么細密、清楚。

(3)英漢民族倫理觀念的差異

古代英國人那種勇于開拓、敢于冒險的精神,造就了英國人民平等的價值觀,這點也反映在親屬稱謂上。祖輩、父輩以及兒孫輩雖有血緣關(guān)系,可祖孫幾代的關(guān)系是平等的,長輩們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晚輩,兒女從出生開始就在平等、自由的空氣中生活,成人后,兒女們完全主宰自己的命運,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無需聽命于家長。作為個體的英國人在家庭、社會中是獨立的、平等的,因此他們對于家庭、家族的親緣關(guān)系看得并不重,親屬稱謂語也就簡單。

中國人重倫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以倫理為本位的,它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在家庭里。數(shù)千年的中國強調(diào)禮治,以倫理治國。倫理文化強調(diào)的是:辨貴賤、明親疏、別父子、識遠近、知長幼、曉尊卑,這深深地滲透到血緣關(guān)系中,長幼有序等倫理界限森嚴,不能混淆。

二 非親屬稱謂語

(一)職位頭銜稱謂語的比較以及文化內(nèi)涵

這類稱謂英漢差異顯著,漢語的頭銜稱謂種類多、范圍廣,英語這類稱謂種類少,且使用范圍遠不及漢語普遍。在現(xiàn)代漢語中,這類稱謂語可細分為3種:(1)姓+職務,如:趙市長、王所長、胡主席等;(2)姓+職稱(職銜、學銜)如:李經(jīng)理、王教授、伍老師等;(3)姓+職業(yè)如:劉工程師、肖醫(yī)生、林軍官等。

而在英語中,頭銜性稱謂對象一般只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層、宗教界、軍界或法律界人士,它可以是銜稱+姓氏,也可以是銜稱+教名,如Queen Elizabeth(伊麗莎白女王),President Obama(奧巴馬總統(tǒng)),F(xiàn)ather Brown(布朗神父),Colonel Quail(奎爾上校)等等;而一般的職務是不能銜稱+姓氏的,如Dean Chen(陳主任)在英語中是不能出現(xiàn)的。在學術(shù)界,Doctor(博士)和Professor(教授)的頭銜稱謂較為普遍,但Teacher(老師)則不作稱謂語使用,Wu Teacher以及Teacher Wu(伍老師)都是不容許的。

這類稱謂語體現(xiàn)了英漢民族對待地位和權(quán)勢的概念的差異。中國人對于有官職的談話對象歷來有以職務相稱的習慣,這是受到封建制度下的官本位制遺留下來的影響,在交際中出于會話的禮貌原則或?qū)τ跈?quán)勢的敬畏心理,總是壓低自己,抬高別人。而西方國家的職務稱謂范圍小比較松散,但對于學術(shù)界如教授、博士這樣的頭銜可以直呼。這體現(xiàn)了中西不同的政治以及個人價值觀。

(二)通用稱謂語的比較以及文化內(nèi)涵

通用稱謂語指的是可以廣泛應用于同一社會范疇內(nèi)各成員的稱謂語。在漢語中,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同志”、“師傅”等常用來稱呼陌生人。隨著改革開放,慢慢“先生”、“小姐”等廣泛使用。而且漢語的親屬稱謂語泛用,可以使用親屬稱謂語來稱呼非親屬關(guān)系成員。如:張大哥,李姐,汪伯伯等,這體現(xiàn)了中國的傳統(tǒng)的人際關(guān)系模式。為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遠親常常選用近親的稱謂,沒有血緣關(guān)系、親緣關(guān)系的設法建立親緣關(guān)系,這一關(guān)系網(wǎng)對人們的社會活動至關(guān)重要。因此我們在交際中往往使用親屬稱謂語稱呼非親屬人員。

而英語中,親屬稱謂語不能用來稱呼非親屬關(guān)系成員。一個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在路上遇到一個美國老太太,很有禮貌的稱呼她為“grandma,can I help you”?老太太覺得別扭并讓他直呼其名。即使是鄰居也不會使用“big brother Sam”等。相反一般使用M r./M rs./M iss加上姓來稱呼已婚或未婚男士、女士,而對婚姻情況不清楚時一般稱呼為“Sir”(先生)/“Madam”(女士)或“Ms”等。這表明了在英語中,人們對于小家庭成員之外的趨近心理要比中國人小得多。在社會交際中人們也沒有用遠親選用近親稱謂語的習慣,更不會在社交活動中用親屬稱謂稱呼朋友、鄰居、熟人或陌生人。

(三)姓名稱謂語的比較及文化內(nèi)涵

這一類稱謂語在英漢兩種語言中都有所體現(xiàn),唯一不同的在于使用的順序以及規(guī)范有差異。在漢語中,采用的是姓+名的稱謂模式,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家族觀念,把大的家族姓氏放在前面,將小我的名置于家族大姓之后,突出了氏族、家族的重要性。而英語采用的是名+姓的模式,正反映出西方人對自我的突出,對個人的崇尚。

而且在英語中,名的使用相當廣泛,不僅親朋好友之間可以直呼其名,師生之間、婆媳之間,甚至孩子對父輩祖輩也可以名相稱。姓+名在英語中的使用范圍極其有限,一般采用姓來稱呼,除非兩人同名需加以區(qū)分或者尤其特定的語用效果(如生氣或嚴肅的場合)才使用全稱。而在漢語中,下級對上級、晚輩對長輩,是不能使用名相稱的,如果使用是對長輩的不敬和冒犯。漢語中也很少單用姓來稱呼對方,但可以在姓的前面根據(jù)對方的年齡加上“老”或者“小”來稱呼對方,如“老五”、“小王”等。

這體現(xiàn)了中西文化思維方式的不同。在漢語中,有句俗語“姜還是老的辣”,“老”意味著有閱歷、有經(jīng)驗、有學識,即使被稱呼方并非上了年紀,這也被視為對對方的尊敬,這種尊老的傳統(tǒng)受到宗法制度、歷史文化因素的影響。而英語中,老(old)是忌諱語,尤其是婦女?!皁ld”一詞的內(nèi)在含義是“不中用了”、“不再年輕了”、“沒有活力”,這在崇尚個人主義的說英語國家是大家都不愿意接受的。個人主義強調(diào)自我和個人成就,與集體、社會的關(guān)系松散,認為人的成功在于力氣、勇敢、年輕和智慧,而不是資格、閱歷以及經(jīng)驗。

三 稱謂語折射的語用功能

稱謂語是一種很重要的言語行為,其語用功能重要性不可忽視。任何一次交際都由稱呼開始,正確使用稱謂語是使對話順利進行下去的關(guān)鍵因素。稱謂語的錯誤使用會產(chǎn)生沖突,阻礙正常的交際,甚至會導致一次交際的突然中止。因此如何正確使用稱謂語意義重大,它具有如下的語用功能。

(一)稱謂語與言語行為

稱謂語可以發(fā)起并維持言語行為。胡壯麟指出Austin提出言語行為包括言內(nèi)行為,言外行為以及言后行為[3]。言內(nèi)行為指的是句子本身的含義;言外行為指的是說話人隱含在句子中的意思;言后行為指的是由說話人的言語所產(chǎn)生的一些行為以及心理方面的影響。而任何一次言語交際幾乎都是由說話者先發(fā)話,以某個稱呼引起聽話人的注意,邀請對方參與言語行為中來,為言語行為的即將展開作鋪墊,缺乏了該稱呼,將很難使聽話人引入到言語行為中來。因為聽話人要么不確定說話人是在同自己講話,要么將對方的無稱呼視為不禮貌而不予理睬,最終都會導致言語行為無法展開。例如:小李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旅游,迷路了,想向旁邊一位阿姨問路。小李問:“喂,你知道去北海公園應該怎么走嗎?”,然而這位阿姨對小李置之不理,覺得這個年輕人毫無禮貌。根據(jù)中國的文化習俗,在向別人咨詢什么事情,尤其對于比自己年齡大的陌生人更應該要用尊敬的稱謂語。即使聽話人知道說話人的意圖,但說話人沒有使用稱謂語的話,他們之間的交際就會終止。對自己的親朋好友說話時,說話人也要使用稱謂語,以維持說話渠道的暢通,維持對方的注意力。

(二)稱謂語與語碼轉(zhuǎn)換

(1)情景式轉(zhuǎn)換。情景式轉(zhuǎn)換指由于情境的變化或會話參與者的組織結(jié)構(gòu)的改變等因素而引起的語碼轉(zhuǎn)換。也就是說語碼的選擇是隨著情景的變化而變化的。語碼選擇本身含有情感因素,有著不同的語用含義,它標志著說話人對目前情形的重新定義:正式場合可變?yōu)榉钦綀龊?,官方交涉可變?yōu)樗饺私徽劊瑖烂C口氣可變?yōu)樵溨C口吻,禮貌恭敬式談話可變?yōu)殡S意親密式談話。

例如:A和B是兩個從小青梅竹馬長大的好姐妹?,F(xiàn)一起在一家公司工作。A是B的領導。

A:海燕,過幾天咱們一起出去旅游行嗎?(在家里聊天的時候)

A:這位同志,你今天這份報告是怎么寫的???怎么出現(xiàn)這么多的錯誤?(在公司辦公室)

從A對B不同的稱呼,我們可以看出,由于場景的不同,稱謂語也隨之改變。在家的時候,二者是好朋友,A使用親密的稱呼語。但在公司并且是B犯了錯誤時,A使用的就是嚴肅的稱呼語。因此,任何一個稱謂語都有一定的表述功能,即傳遞說話人對聽話人的某種情感。說話人通過該傳遞濃厚情感的稱謂語使聽話人迅速加入到交談當中來并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地位,以便做出適當?shù)姆从?,使交際順利進行下去。

(2)隱喻式轉(zhuǎn)換。隱喻式轉(zhuǎn)換指的是說話人為了改變話題或是說話語氣,或是為了調(diào)整角色關(guān)系而采取的語碼轉(zhuǎn)換。

通過以上的比較和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對于稱謂語的使用,中西兩種文化有著很大程度上的不同。漢語稱謂語種類繁多、分類精細,而英語稱謂語體系簡單、分類粗疏。這些不同并非偶然,它們是不同社會形態(tài)下的兩種不同類型文化的產(chǎn)物,都打上了各自民族文化的歷史烙印。不同的語言現(xiàn)象必然會受到這個國家的經(jīng)濟、政治、社會文化、歷史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在進行跨文化交際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同民族的文化習俗,思維方式,達到交流和溝通的目的,以減少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障礙。

[1]高文成,李蕓.英漢稱謂語差異的文化因素[J].信陽農(nóng)業(yè)高等??茖W校,2007,(3).

[2]張麗華,羅毅.英漢親屬稱謂的深層文化內(nèi)涵比較[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2002,(5).

[3]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4]胡文仲.英美文化辭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5]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較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6]劉超先.中西稱謂差異及其文化內(nèi)涵[M].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

[7]戎林海.跨文化障礙[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8]吳陽.英漢稱謂類型及語用探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3,(1).

[9]王振亞.語言與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維索爾倫(Verschueren,J).語用學新解[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11]姜麗蓉,韓麗霞.英漢稱呼語中折射出的文化內(nèi)涵[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3,(增刊).

(責任編校:韓 光)

book=69,ebook=563

G623.31

A

1673-2219(2010)03-0069-03

2010-01-16

肖平(1969-),女,四川綿陽人,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文學與英語教學。

猜你喜歡
英漢交際英語
情景交際
交際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商務英語翻譯中英漢褒貶義詞的應用探討
讀英語
淺談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及翻譯方法
英漢文化中的委婉語應用對比分析
交際中,踢好“臨門一腳”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
酷酷英語林
交際失敗的認知語用闡釋
外語學刊(2012年6期)2012-01-19 13:46:51
英漢校園小幽默
刚察县| 东至县| 盐源县| 蓬安县| 邹平县| 东光县| 资溪县| 贵南县| 山西省| 亳州市| 北碚区| 康乐县| 阜新| 温州市| 黄平县| 贡觉县| 宜宾市| 武强县| 鲜城| 台安县| 伊春市| 容城县| 易门县| 安义县| 集安市| 乐都县| 冷水江市| 宁远县| 全南县| 定西市| 南阳市| 紫云| 神农架林区| 即墨市| 柯坪县| 克什克腾旗| 遂宁市| 宜川县| 临湘市| 泰州市| 肇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