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朱熹詮釋《論語》的學術歷程與學問宗旨

2010-08-15 00:51:36戴金波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0年3期
關鍵詞:二程要義朱子

戴金波

(湖南大學 岳麓書院,湖南 長沙 410082)

朱熹詮釋《論語》的學術歷程與學問宗旨

戴金波

(湖南大學 岳麓書院,湖南 長沙 410082)

朱熹共有五部論語學著作傳世,其中最能代表朱子論語學學術成就并借以構建其理學思想體系的著作是《論語集注》。朱熹對《論語》的詮釋過程也與他理學思想的成熟過程相始終。朱熹詮釋《論語》的學問宗旨是二程之說,而其最終的目的是在于發(fā)揮經(jīng)典中的微言大義,探索圣人之道,重建儒家道統(tǒng)。朱熹的《論語》詮釋開創(chuàng)了理學論語學的時代,把論語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朱熹;論語學;詮釋

朱熹一生對《論語》一書用力最多,共完成了五部論語學著作,以其撰寫的先后順序,以其撰寫的先后順序,分別是《論語要義》、《論語訓蒙口義》、《論孟精義》(曾改稱《論孟要義》、《論孟集義》,今傳刊本仍稱《論孟精義》)、《論語集注》、《論語或問》。其中最能代表朱子論語學學術成就并借以構建其理學思想體系的著作是《論語集注》,此書既是對他幾部論語學著作,特別是對《論語集義》的總結和凝練?!墩撜Z集注》與《孟子集注》、《大學章句》、《中庸章句》一起編入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是為朱熹經(jīng)學的代表之作。朱熹的五部論語學著作,層層相因,呈階梯狀,相互之間有著很深的關聯(lián)。他對《論語》的詮釋過程也與他理學思想的成熟過程相始終。大體上來看,朱熹的《論語》詮釋可以《論語集注》的編撰為界,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在《論語集注》之前的各書都追求以二程觀點為標的,對古今儒者的《論語》注解,完全以是否符合二程的觀點為取舍的標準,且各書一旦撰成之后,就少有修訂,而總是因不滿于先前所撰之書就另撰一書?!墩撜Z集注》的完成,標志其理學論語學的基本定型,此后,雖然數(shù)十年中一直在對《集注》做修訂工作,但始終是在原書的基礎之上進行,其根本和主體未變。《論語或問》與《集注》同時(1177年六月)成書,是對《集注》的一個說明,撰成之后亦不再修訂。朱熹并非純粹是為了知識而詮釋《論語》,他也重視把《論語》中的圣人之道落實到現(xiàn)實生活的實踐當中,終其一生都孜孜于對《論語》的詮釋和對《論語》中的圣人之道的踐履。朱熹的《論語》詮釋開創(chuàng)了理學論語學的時代,把論語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本文試對朱熹一生的論語學撰述經(jīng)歷和他的幾部論語學著作之間的關系,從學術史的角度做一個簡單的梳理。

朱熹與當時所有士大夫一樣,很早就開始習讀包括《論語》在內的儒家經(jīng)典。諸經(jīng)之中,朱子于《論語》用功最勤。早在紹興年間,他就開始注釋《論語》。朱熹不滿于前代學者的論語研究著作,在《論語要義序》中,他對以前的論語學史做了概括和評論:

魏何晏等集漢魏諸儒之說,就魯論篇章考之齊、古,為之注。本朝至道、咸平間,又命翰林學士士士等士士士士士而士之,以為士義,其于章士訓詁、名器事物之際詳矣。熙寧中,神祖垂意經(jīng)術,始置學官,以幸學者。而時相父子,逞其私智,盡廢先儒之說,妄意穿鑿,以利誘天下之人而涂其耳目,一時文章豪杰之士,蓋有知其非是而傲然不為之下者。顧其所以為說,又未能卓然不叛于道,學者趨之,是猶舍夷貉而適戎蠻也。當此之時,河南二程先生獨得孟子以來不傳之學于遺經(jīng),其所以教人者,亦必以是為務。然其所以言之者,則異乎人之言之矣。[1]論語要義序

朱熹認為魏何晏等人的《論語集解》和北宋邢昺的《論語義疏》都詳于“章句訓詁名器事物”,但略于義理。而時相(即王安石)父子利用皇帝“垂意經(jīng)術”的機會,“逞其私智,盡廢先儒之說”,另作新注,“妄意穿鑿,以利誘天下之人而涂其耳目”。朱熹認為他們都沒有把握孔子和《論語》的真意,不能接續(xù)孔孟以下的道統(tǒng),唯獨二程“得孟子以來不傳之學”。在朱熹看來近世各家之說《論語》,有的支離詭譎、亂經(jīng)害性之說,有的出入離遁、似是而非。因此,他注解《論語》目的就是要辟佛老,續(xù)道統(tǒng),發(fā)揮二程所“獨得于孟子以來不傳之學”,發(fā)明經(jīng)典中所蘊含的圣人之道。

從十三四歲時就跟隨父親學習二程之學,到三十四歲時完成第一部論語學著作《論語要義》,朱熹花了了整整二十年。期間朱熹的論語學思想經(jīng)歷了很多的變化,也逐漸走向成熟。朱熹自述其撰寫《論語要義》的經(jīng)過說:熹年十三四時,受二程先生《論語》說于先君,未通大義,而先君棄諸孤。中間歷訪師友,以為未足。于是徧求古今諸儒之說,合而編之。誦習既久,益以迷眩,晚親有道,竊有所聞,然后知其穿鑿支離固無足取,至于其余,或引據(jù)精密,或解析通明,非無一辭一句之可觀。顧其于圣人之微意,則非程氏之儔矣。隆興改元,屏居無事,與同志一二人從事于此,慨然發(fā)憤,盡刪余說及門人朋友數(shù)家之說,補輯訂正,以為一書,目之曰《論語要義》。[1]論語要義序

朱熹最初習讀《論語》時,只是將古今學者的《論語》注疏合編在一起,沒有深入鉆研,也并未以二程之學為標準進行選擇與取舍。直到師從李侗之后,隨著年歲增長,學問益精,發(fā)揮二程學說、重建儒學道統(tǒng)的意識越來越明確和強烈。對原來的諸儒之說的合編“誦習既久,益以迷?!保╄徶щx,與二程所傳的圣人之義相去甚遠,于是有意要進行一番刪訂。

《論語要義》和《論語訓蒙口義》都成書于南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時朱熹三十四歲。這一年對朱熹很重要,十一月六日,朱熹入對,奏事垂拱殿,面向剛剛上臺不久的孝宗皇帝連上了三奏,皇帝對他的態(tài)度由熱情很快轉為冷淡。據(jù)《文集與魏元履書》云:“初讀第一對,論致知格物之道,天顏溫粹,酬酢如響;次讀第二奏,論復仇之義,第三奏論言路壅塞,佞幸鴟張,則不復聞圣語也?!北緛砻嬉娀实坳愂稣?,是展示、推銷自己的最好機會,可朱熹似乎沒有把握好這個機會,并沒有博得皇帝的太多好感。在仕途上喪失良機的朱熹在學術上卻獲得了很大的豐收。他于屏居無事之際,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學者把不合二程之說的古今諸儒之《論語》說全部刪除,獨取二程及其門人朋友數(shù)家之說,補輯訂正,撰成《論語要義》一書。這部書是《論語集注》的源頭和雛形,“是朱熹理學思想從未成熟走向成熟的過程中的最早的一部注釋《論語》的著作”。[2]P27朱熹本人對《論語要義》也頗為自得,在其序言中,朱熹如此評價:

蓋以為學者之讀是書,其文義名物之詳,當求之注士,有不可略者,若其要義,則于此庶幾焉。學者第熟讀而深思之,優(yōu)游涵泳,久而不舍,必將有以自得于此。本既立矣,諸家之說有不可廢者,徐士而觀之,則其支離詭譎、亂經(jīng)害性之說,與夫近世出入離遁、似是而非之辯,皆不能為吾病。

在朱熹看來,這部《論語要義》深得二程為學的宗旨,是學者無論是要了解《論語》中的名物制度,還是要發(fā)現(xiàn)經(jīng)典中的“要義”,都可以通過研讀此書而達到,學者熟讀此書,可以“立本”,什么是“本”呢?在朱熹的觀念中,本就是“理”,就是“性”,就是“道”,這是孔子所很少談到的,也是朱熹在其《論語》詮釋中所要著意發(fā)揮的重點。學者所學,就在于追求圣人之道。而圣人之道,并不遙遠,孔子教人,總是不離尋常日用之事。既已確立本心與宗旨,就不會受到不合圣人之道的學說的干擾了。朱熹認為學者在他的《論語要義》中可以獲得圣人之道。他說:“圣人之意,其可以言傳者,具于是矣;其不可以言傳者,亦其外乎是哉?深造而自得之,特在夫學者加之意而已?!笨梢娝麑Υ藭闹匾?。

《論語要義》成書后不久,朱熹又將刪錄的材料加以整理,編成一部集訓詁、釋文、正音、經(jīng)義為一體的《論語訓蒙口義》(后改名《論語詳說》),以便于童蒙習讀。朱熹在該書序言中自述其編寫意圖說:

予既序次《論語要義》,以備觀覽,暇日,又為兒輩讀之,大抵諸老先生之為說,本非為童子設也,故其訓詁略而義理詳。初學者讀之,經(jīng)之文士未能自通,又當遍誦諸說,問其指意,茫然謎眩,殆非啟蒙之要。因為刪錄,已成此編?!灸┚郑笮≡斅?,無或敢偏廢也。然本其所以作,士便于童子之習而已,故名之曰《訓蒙口義》。[1]論語訓蒙口義序

朱熹撰寫這部書的目的和用意非常明確,那就是作為兒童啟蒙教育的教材。朱熹深感自己在求學的過程中,曾經(jīng)走過不少彎路,遇到不少疑惑,他不愿其子弟再重復他在進學之路上的曲折,他說:“昔者吾幾陷焉。今裁自脫,故不愿汝曹之為之也?!边@部書的編撰體列也很獨特,“本之注疏以通其訓詁,參之釋文以正其音讀,然后會之于諸老先生之說以發(fā)其精微。一句之義,系之本句之下,一章之指,列于本章之左。又以平生所聞于師友,而得之于心思者,間附見一二條焉?!比绱司幾?,既便于初學者文字的讀音與訓詁,又利于讀者探討精微的經(jīng)義。《訓蒙口義》訓釋詳明,義理精當,“夫其訓釋之詳且明也,日講焉則無不通矣,義理之精而約也,日誦則無不識矣”。在此書序言中,朱熹還說到:“窮理、盡性、修身、齊家,推而及人,內外一致,蓋取諸此而無所不備?!盵1]論語訓蒙口義序體現(xiàn)了朱熹以“理”解《論語》的宗旨,其論語學的理學色彩非常鮮明。

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朱熹四十三歲,其理學思想已經(jīng)臻于圓熟,對《論語》的思考和探索也進入了一個更深的層次。他在《論語要義》的基礎上,吸取程顥、程頤、張載、范祖禹、呂希哲、呂大臨、謝良佐、游酢、楊時、侯仲良、尹淳、周孚先等十二家之說,編成《論孟精義》,并自作序,此書體例及形式一如《論語要義》,但由《論語》擴展及《孟子》?!墩撁暇x》主要采集二程關于《論語》和《孟子》的觀點進行注釋,推尊二程,排斥異端(主要是佛道),是朱熹始終不曾懈怠的,因為朱熹認為二程之說“言雖近而索之無窮,指雖遠而操之有要。使夫讀者非徒可以得其言,而又可以得其意;非徒可以得其意,而又可以并其所以進于此者而得之其所以興起斯文、開悟后學,可謂至矣。”[1]論孟精義序《論孟精義》這部書“明圣傳之統(tǒng),采眾說之長,折流俗之謬”,完全不同于其他“外自托于程氏而竊其近似之言以文異端之說者”。據(jù)唐明貴考證,是書先在建陽刻板刊行,淳熙年間重刻于豫章郡學時曾略有增補,并更名為《論語集義》,后來又改回原名。丘漢生《四書集注簡論》稱“這部書是《論語集注》和《孟子集注》最切近的前身?!盵2]P29

朱熹為學,精益求精,《論孟精義》成書之后,他并未停止對《論語》的研究。至南宋淳熙四年(1177),其時朱熹四十八歲,學問已經(jīng)更加精熟,認為以前的《論孟精義》所收的各家之說未必精,所采二程門人之說不僅于孔子真意多有不得,而且也多不合二程之處?!墩Z類》稱:

讀書考義理,似是而非者難辨。且如《精義》中,惟程先生說得確當。至其門人,非惟不盡得夫子之意,雖程子之意,亦多失之。[3]卷十九

因而朱熹把《論孟精義》改稱為《論孟要義》,最后又改稱《論孟集義》(今傳刊本仍稱《論孟精義》)。同時,朱熹又采摘《論孟集義》中的精華,撰成《論語集注》和《孟子集注》?!啊都ⅰ纺恕都x》之精髓?!盵3]卷十九概言之,《精義》繁復多岐,而《集注》則簡明精要。朱熹另作《論孟或問》敘說編撰《集注》中之所以去取的緣由及剖析各家之說的異同疑似之處。《朱子年譜》中對這幾部書的撰寫經(jīng)過有所記載:“先生既編次《論孟精義》,又作《訓蒙口義》,既而約其精粹、妙得本旨者為《集注》,又疏其所以去取之意為《或問》”。《論語集注》的內容主要是“發(fā)明程子之說,或足其所未盡,或補其所未完,或白其所未瑩,或貫其所未一,其實不離乎程說之中”。[4]卷二百十七引朱熹語《論語或問》則主要在于“剖析諸說之異同”。陳振孫對這兩部書的關系有過討論,他說:“朱子撰《集注》既成,復論次其取舍之所以然,別為一書,而篇首述二書綱領,與讀者之要法,其與《集注》實相表里,學者所當并觀也。”[4]卷二百十七引陳振孫語雖其如此,但二書之輕重不同也顯而易見,朱熹對《集注》的修訂傾注畢生心血,而于《或問》,卻自評為“支離”。《語類》卷一百五《論自著書》中說:

張仁叟問《論語或問》。曰:是十五年前文字,與今說不類。當時欲士,后來精力衰,那個工夫大,后掉了。先生說《論語或問》不須看。請問,曰:“支離?!盵3]卷一百五

《論語集注》初刊于淳熙四年(1177),朱熹對初刊本頗有不滿,《朱子語類》中說:“《論語集注》蓋某十幾年前本,為朋友傳去,鄉(xiāng)人遂不告而刊,及知覺,則已分裂四處而不可收矣?!盵3]卷十九初刊本是否真的是“鄉(xiāng)人不告而刊”,早已無從考證,但朱熹對其內容的不滿意是肯定的,他自己也承認“其間多所未穩(wěn),煞誤看讀”。后來朱熹知南康軍時,刊印了自己手定的《論語集注》,這就是所謂“南康定本”。雖然名為定本,實際上并未完全定下來,此后朱熹還一直在對《論語集注》進行改訂工作。六十七歲的時候,朱熹在給孫敬甫的信中說:“南康《語》、《孟》是后來所定本,然比讀之,尚有合改定處”。朱熹一生都在探索《論語》中所隱含的圣人之道,正因為如此,他從《論語集注》初刊直到去世,數(shù)十年中一直沒有停止對《論語集注》的修訂。先行刊刻的版本早已在社會上流傳,新改訂的又不斷出現(xiàn),故《論語集注》與《論語或問》有一些自相矛盾之處,《語類》與《或問》中弟子所舉的關于《集注》的問語,與今本《集注》也往往多有不合之處。有人看到這些,就據(jù)以攻擊抵毀朱子學術前后異說、自相矛盾,實屬無知而淺陋?!赌曜V》中也有所解釋:“然恐學者轉而趨薄,故《或問》之書未嘗出以示人。時書肆有竊刊者,亟請于縣官追索其板,故惟學者私傳錄之。其后《集注》刪改日益精密,而《或問》則不復厘正,故其去取間有不同者,然辨析毫厘,互有發(fā)明,亦學者所當熟味也。”[5]卷二還是四庫館臣的評價最為公允:“《晦庵集》中有《與潘叔端書》曰‘《論語或問》此書久無功夫修得,只《集注》屢更不定,卻與《或問》前后不相應’云云??梢姰愅E,即朱子亦不諱言,并錄存之。其于《集注》合者,可曉然于折中眾說之由;其于《集注》不合者,亦可知朱子當日原多未定之論。未可于《語錄》、《文集》偶摘數(shù)語,即據(jù)為不刊之典矣?!逼鋵崱痘騿枴放c《集注》中不相一致的地方,正好可見朱熹學術與思想發(fā)展、變化的經(jīng)歷。

朱熹對《論語集注》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在給朋友的書信以及《語類》中,朱熹常常對此書流露出深刻的關切,既有自覺得意之辭,又有勸勉后學之句,還可見其一生治《論語》的艱辛。例如:

某于《論》、《孟》四十余年理會,中間逐字稱等。《論語集注》如秤上稱來無異,不高些,不低些。語吳仁士曰:某《論孟集注》添一字不得,減一字不得,公仔細看。又曰:不多一個字,不少一個字。[3]卷十九

某所解《語》、《孟》,和訓詁注在下面,要人精粗本末,字字為咀嚼過,此書某自三十歲便下功夫,到今改猶未了,不是草草看者。[5]卷二上

朱熹早年所撰《論語要義》與《論語精義》,皆以二程之說為主,而旁及二程的朋友與門人弟子。所引程門弟子之說,也都全是與二程之說相合的內容?!捌湔f大抵由程門上窺二程,由二程上窺孔孟?!盵6]P23可見其時朱子學術完全以二程之說為規(guī)范,依傍、推尊二程之學,是其《論語》詮釋的標的。到了朱熹撰著《論語集注》的時候,他已經(jīng)對早年所學有了超越性的認識,雖仍然推尊二程,但能夠自出心裁,無所羈牽。在《論語集注》中,“于二程門下諸人,多有罷棄,而所引諸家,亦或因其說有病,而于增損改易,非其本文;此已不得專以會集諸家視之矣。”[6]P23其實,朱熹《論語集注》雖然以二程為宗,但與二程也有不同。朱熹自己也曾承認過這一點》《年譜》所載《語錄》說:“程先生解經(jīng),理在解語內,某集注《論語》,只是發(fā)明其辭,使人玩味經(jīng)文,理皆在經(jīng)文內”。[5]卷二

朱熹一生不輟于《論語》詮釋,二程之說是其治論語學的標準,而其最終的目的是在于發(fā)揮經(jīng)典中的微言大義,探索圣人之道,重建儒家道統(tǒng)。在朱熹的時代,離孔子所生活的時代已經(jīng)時隔一千多年之久,要跨越這千百年的時間隧道,去追尋原本就只是隱而不現(xiàn)的“圣人之道”,而所依據(jù)的就是《論語》中的孔子言行這些蛛絲馬跡,其難度可想而知。實際上,朱熹對圣人之道,不是去發(fā)現(xiàn),而是發(fā)明,他是要通過對《論語》的詮釋來發(fā)明他的圣人之道。雖然他口口聲聲說他的解釋就是孔子當初的真意,但誰都知道,只是他本人或者他的學派的意思。朱熹的《論語》詮釋有兩個目標:一是在思想層面上,通過研究、注解《論語》,建立起一套系統(tǒng)的可以操作、可以實踐的思想體系,確立圣人之道的信仰內圣外王的人格理想;二是在社會實踐層面上,引導士大夫以圣人自期自許,踐行圣人之道,在整個社會建立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綱常秩序。這兩個目標都不容易實現(xiàn),朱熹生前這些目標都基本上落空了,但在其身后,卻都實現(xiàn)了。朱熹創(chuàng)造性地改造了儒學,建立并完善了理學思想體系,使之成為宋代以后歷代王朝的統(tǒng)治思想,他所樹立的理想人格,也成為后代無數(shù)士大夫所信仰的追求。

[1]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C].《朱子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丘漢生.四書集注簡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0.

[3]黎靖德.朱子語類[M].北京:中華書局,1999.

[4]朱彝尊.經(jīng)義考[M].北京:中華書局,1998.

[5]王懋竑.朱子年譜[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6]傅武光.四書學考[M].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

(責任編校:張京華)

book=53,ebook=146

B222

A

1673-2219(2010)03-0053-04

2009-12-01

戴金波(1978-),男,湖南汨羅人,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思想史。

猜你喜歡
二程要義朱子
落到實處是第一要義
“理一分殊”是朱子學的“一貫之道”
國學(2021年0期)2022-01-18 05:57:48
多肉
朱子對《詩經(jīng)》學舊說的自我完善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48
體育運動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三個“要義”
甘肅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48
理學體用論視域下天的重新發(fā)現(xiàn):基于二程的考察
哲學評論(2018年1期)2018-09-14 02:34:38
《宋元學案》中程頤思想的詮釋與評價——兼論二程思想的比較及其分派
哲學評論(2018年1期)2018-09-14 02:34:36
My Diary
經(jīng)典實用主義的要義
哲學評論(2016年2期)2016-03-01 03:42:17
道統(tǒng)的重建——二程“道統(tǒng)論”的政治自覺及其限度
娱乐| 石台县| 灵宝市| 临邑县| 临江市| 南宁市| 颍上县| 织金县| 滨海县| 兰州市| 额敏县| 陵川县| 政和县| 连平县| 湖南省| 黄陵县| 扶风县| 澄江县| 华坪县| 凯里市| 昂仁县| 南川市| 张家港市| 东港市| 岑巩县| 济宁市| 安国市| 神农架林区| 获嘉县| 青海省| 衡阳市| 涞水县| 鹰潭市| 林州市| 道孚县| 灵丘县| 胶南市| 巴东县| 漳浦县| 外汇| 佛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