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霞
(河南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反思
崔艷霞
(河南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文化教學的不足導致了跨文化交際中出現(xiàn)交際障礙,問題主要在于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輸入不足,以及文化輸出意識和能力欠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實現(xiàn)英語教學課程設計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和現(xiàn)代化。文化教學在教學大綱中既體現(xiàn)出理論性又有可操作性,同時還要培養(yǎng)教師的課程及課堂設計意識。
文化教學;英語教學;課程設計
英語學習的熱潮在中國可謂是此起彼伏、連綿不斷。尤其在當今,經(jīng)濟和科技飛速發(fā)展的同時,我國又加入了WTO,中國人學習英語的勁頭和動力就更大了,各行各業(yè)的人們?nèi)鐝N師、出租車司機還有民警都在學習英語,英語教育幾乎成了全民教育。但與這股浪潮不匹配的是,我們在英語教學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顯得滯后了,尤其是大學英語中的文化教學。國內(nèi)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最早可追溯至1959年的跨文化交際學,直至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將文化與外語教學相結合。但是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方面發(fā)展都很緩慢,英語教學中對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像對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那樣受重視,學習者雖擁有文化知識,卻無法應用在實際交際中或者在應用時出現(xiàn)偏差,以至于交往中屢屢出現(xiàn)“交際噪音”,也就是通常說的“文化碰撞”、“文化沖突”等交際失誤現(xiàn)象。論文將分析外語教學中文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并試圖探討問題存在的原因及探索可能的解決方法,以期有利于外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開展,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1.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輸入不足并且缺乏針對性和系統(tǒng)性
文化與英語教學相結合以后,許多英語老師及研究人員針對教不教、教什么、如何教展開了討論,進行了研究。許多英語教師也能自覺地在教學中引入文化教學,指導學生學習具體文化背景下的語言運用,但是相對于整個外語教學來說,僅僅做到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外語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的完整的龐大工程。
另外,上述這些活動都還停留在自發(fā)階段,并且是零散地分散地進行的。課本上涉及到的講解一下或者是上課學生提問的作出回答,非常的隨意,沒有任何的系統(tǒng)性。針對某一方面比如地區(qū)文化、人文地理或者是風俗習慣等,具體而系統(tǒng)的講解在大學公共英語日常教學中可謂是鳳毛麟角,大學英語中的文化教學就像沙灘上散落的貝殼一樣零零散散。因此,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任務之一就是如何把散落的貝殼穿起來,使其更美麗、更有價值。也就是說,采用什么方法,通過何種途徑,使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系統(tǒng)化并且具有針對性,避免文化教學在輸入方面就先天不足,輸在起跑線。
2.外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輸出從意識到實踐都十分缺乏,學生缺少跨文化交際中文化輸出的意識、知識和能力
外語界前輩王宗炎教授曾指出,跨文化交際是雙向的交流,而不是單方面地向一方學習。但是在現(xiàn)在的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又有多少老師會把深入系統(tǒng)地講解中西文化之比較作為己任,會在英語課堂上談起中國文化并鼓勵學生用英語來表達中國文化?這種輸入現(xiàn)狀導致學生對英美文化來者不拒,對本族文化的英語表達知之甚少,不知道如何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文化。正如張友平所說“目前我國的文化教學尚末考慮中國文化之英語表達”,英語教學尚未認識到本族文化導出的意義,其結果必然將使我們的英語學習者在國際交往中喪失自身的文化身份,不能或不能很好地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使中國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首先缺乏跨文化交際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儲備,正如夏紀梅教授所言,想要與狼共舞,要先學會狼的語言,如果你不會狼的語言,與狼共舞就難以實現(xiàn)。語言輸出亦如此,沒有了知識基礎和能力儲備,輸出實踐難以進行,更何談使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結合教育實踐反思上述問題,原因主要可歸結為:首先,大學英語中的文化教學缺乏詳盡而具體的綱領性指導原則。2007年教育部頒布的修訂后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簡稱《課程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質,以適應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此大綱突出了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了語言的交際功能,但是,對“提高綜合文化素質”這一目標缺乏可操作性指導。雖然二個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涵蓋了英語語言知識、應用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內(nèi)容,但在具體陳述中仍然是著重了英語語言知識和應用技能,對于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應當達到什么樣的層次,則沒有可操作的描述。其次,與教學大綱配套的教材中文化教學的內(nèi)容滯后并缺乏系統(tǒng)性。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工具,教材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效果。再次,固有的教學模式及教師觀念也影響著文化教學的實施。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講授的主要是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重在進行語言輸入,教師也把使學生學會語言知識作為課堂和教學目標。此外,英語課堂中缺少對中國文化的輸入。外語學習的目的就是交流,互相學習,而文化教學就是潤滑劑,使交流順利進行。語言學習既要借鑒和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和文化,又要向全世界介紹本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和科技成果,缺乏對中國文化的了解,雙向交流將變?yōu)閱蜗蛏踔岭y以進行。
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不足原因主要在于教學大綱、教材、教師觀念及教學模式,但是歸根結底主要源于課程設計不完善、不具體。因此,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實現(xiàn)外語教學課程設計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和現(xiàn)代化。
何為課程設計?這要先從課程說起。課程就是要學生學的東西和為此作出的安排及其進程。課程是多層面、多方面、多渠道的教和學的產(chǎn)物。課程設計就是對教與學各個方面、各個階段和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夏季梅教授曾提到,課程設計是一個很完整的、系統(tǒng)的、復雜的、多學科交叉的過程。她指出“課程設計就是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對象,對教與學的活動進行不同層次、不同范圍、不同環(huán)節(jié)、不同形式的設計,是運用不同的學科理論或原則系統(tǒng)解決外語教和學等問題的過程,是定標和達標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相結合的表現(xiàn)”。
如何實現(xiàn)外語教學課程設計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和現(xiàn)代化?Kemp認為,課程設計者是有能力計劃和管理教學全過程的領導,是有資格提供學科的內(nèi)容和資源、負責檢查設計出來的活動、項目、材料、試題的學科專家,是了解學生、教學過程、教學要求并且能夠實施教學計劃的教師。規(guī)范的、科學的課程設計為教育管理部門提供教育目標管理和質量管理的依據(jù),為教師提供教學目標、內(nèi)容和要求。那么,在進行課程設計時應從宏觀上、整體上把握課程設計的意義以及課程設計的標準。在具體操作中應科學制定教學計劃,并不斷修訂以適應各種變化需求,諸如來自社會的變化、學生的變化、職業(yè)市場的變化,以及交際的需求,把文化教學安排到教學計劃中,及時分析學生的需求及其變化,努力完善種種差距。之后,根據(jù)需求分析的結果制定出學生所需要的、必須學的并且可以達到的教學目標,包括文化教學目標。在教學內(nèi)容方面,要摒棄以前的以語言、語法和詞匯的難易度、使用率為主要的取舍依據(jù),應該更多地考慮學生需要掌握哪些語言交際技能。教學內(nèi)容應不僅涵蓋語言規(guī)則、形式,而且包括語言功能和交際任務,把文化教學納入到教學內(nèi)容之中。同時,要制定出合理科學的課程測試和評價體系。課程測試是檢驗課程計劃、目標、教學內(nèi)容等的步驟和手段。評價是檢驗需求、目標、教學實施和教學管理的手段。而在現(xiàn)行的教學大綱中,文化教學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從理論到實際操作都很不完善,是最薄弱的部分。因此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建立一個科學的針對文化教學的測試和評價系統(tǒng)至關重要??傊?,完成科學的規(guī)范的課程設計和制定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大綱是解決當前文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關鍵所在。
此外,教師應認真學習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標,研究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不斷更新教學模式,注重文化教學的輸入與輸出并重,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使學生具備跨文化交際的知識,擁有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1]杜爭鳴,武士寧.世界英語語境與中國英語中的語言文化[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8):14-16.
[2]張友平.對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的再認識[J].外語界,2003,(3):41-48.
[3]譚照亮.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反思與重構[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2009,(3):34.
G718.5
A
1673-0046(2010)7-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