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wèi)東
(鹽城市獐溝中學 江蘇鹽城 224521)
談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三度”的調控藝術
侍衛(wèi)東
(鹽城市獐溝中學 江蘇鹽城 224521)
化學課堂中的“三度”是指教學的難度、梯度和進度,教師在教學中,哪些該講,哪些不該講,哪些多講,哪些少講,哪些先講,哪些后講,哪些點上講,哪些面上講,都應該全盤考慮、認真推敲。要把握好課堂教學中的“三度”,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教者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對學情有準確的把握,對教法有正確的選擇,還要有足夠的愛心、耐心、恒心和事業(yè)心。我們每位教師要向把握好課堂教學的“三度”境界努力,全力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以下分三方面來談談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三度”的調控。
“難度”指知識傳授要達到的難易程度,它不同于通常所說的教學“難點”?!半y點”指教學內容中感悟、理解難度較大的知識點,是一種客觀的靜態(tài)存在;“難度”是就整個教學而言,是對教學客體的動態(tài)把握。化學教學中,難度過低,學生學習無壓力,容易滋生懶惰情緒,不利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過高,學生不易接受,易產生畏難情緒,也不利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
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應走在學生發(fā)展的前面,以帶動發(fā)展。設計課堂問題對學生來說要有一定的信息差,學生必須經過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解決問題。我很欣賞有人提出的 “跳摘法”,“讓學生跳一跳,去摘樹上的桃子”,學生的能力在一跳一摘中獲得了提高,學生跳起摸高的位置就是我們教學難度的上限。那種“讓學生坐著吞桃子”、“跟在發(fā)展的尾巴后面走”來進行教學是不可取的。當前,在難度的掌握上存在一些不正確的認識,那就是:難度不高馴服不了學生,難度不高顯示不了教師的水平,這就使教學陷入了一個盲目拔高、盲目攀高的怪圈。如果目標太多、太高,則失去其價值。所以我們說教學的難度應控制在大綱的要求內,教師要琢磨透兩頭:教材和學生,有悖于此,則難度的確立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梯度也稱坡度,指設計課堂教學過程時考慮到學生認知能力,由易到難,由簡到繁,設計一定的臺階,便于學生理解接受。設計梯度要掌握三個原則:
第一,難點原則。設置梯度目的就是化解難點,具體操作要注意順序性,在內容上要先易后難,進度上要先慢后快,方法上要先模仿后靈活,從而達到突破難點的效果。
第二,學情原則。設置梯度一定要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而定,如果一個班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基礎不好,理解上都有困難,則設計梯度要小,臺階要密,并且起步要低,按最低要求設計教學內容;如果學生基礎較好,理解不困難,則設計梯度適當放陡一點,臺階可稀一點,適當增加學生的思維難度。
第三,適當原則。梯度大小要得當,既不能讓學生坐著吃桃子,也不能叫學生跳起來摘月亮。如果梯度過小,學生不需要多少思索,難以激起學生認知心理的不平衡;反之梯度過大,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心理上會產生困感,喪失信心。要做到“適當”二字,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面向全體學生進行設計;要熟悉教材前后的聯(lián)系,把握重點、難點和關鍵所在,精心設計教學層次,認真確定教學梯度,選擇最佳教法和學法。
實質上設置梯度就是幫助學生 “搭橋”、“鋪路”,把過去的知識與新知識溝通起來,使學生“跳一跳,摘得到”,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對習得知識的反饋情況及時進行調控,減少坡度,降低難度,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設置教學內容、通過開展“六小組·四環(huán)節(jié)·雙主體”教學活動,來提高教學的實效。
進度也稱速度,速度是指教學進程的快慢。
首先“快”與“慢”本身是一對矛盾,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當“快”則“快”,宜“慢”須“慢”,一切應視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而定,不能刻意追求形式。教學內容有難有易,有重點和非重點,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節(jié)奏時,宜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切忌平均用力。一般情況下重點突出講,難點分散講;需要學生記筆記時放慢速度講,學生易懂的則一筆帶過,學生易混淆的要重錘敲打;小環(huán)節(jié)間可快些,大環(huán)節(jié)間則需慢些。
其次,“快”與“慢”本身又是一種辯證的統(tǒng)一體,教師的 “快”須有度,過分了學生則可能要“慢”,變得消極起來,反之教師看來是“慢”了些,但因學生自主空間增大而變快。教學中應注意以下三點:(1)使用快節(jié)奏時要保證思維速度能跟上講課的進度,不致使中差生出現(xiàn)掉隊現(xiàn)象;(2)使用慢節(jié)奏時,仍能保證學生有適度緊張的學習活動,不致使他們覺得無事可做,注意力渙散;(3)教學快慢節(jié)奏交替出“柔性”轉換,使教學組織結構如行云流水,順暢自然。
在現(xiàn)代教育中,“課堂教學應被看作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罢n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發(fā)揮,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養(yǎng)和教師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教師的成長過程不是一蹴而就,離不開跌打滾爬的錘煉,經驗不僅涵蓋了知識,而且容納了在學習和生活中的理智和情感的體驗,以及由體驗而來的反思。
“莫道生活事兒淺,須察蘊含理之深”,只要我們大膽地面對教學內容中最為豐富,最為深刻的地方進行深入淺出的挖掘,就一定能化難為易,使學生大有茅塞頓開之感,但課堂上,教師要把握好“三度”,不斷調整自己,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才能在教學中駕輕就熟,上出合情、合理、合度的課來。
1008-0546(2010)06-0029-01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0.06.011